朱坦
目的:探讨对颈源性头痛以针灸推拿配合中药进行治疗所取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3月-2013年5月曾在我院进行治疗的颈源性头痛患者80例,将这些患者随机分为数量相等的两组,并且将这两组患者分别作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中患者以 C1、C2横突注射联合小针刀方法对其进行治疗,观察组中患者以针灸推拿配合中药方法对其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并对其进行分析比较。结果:在完成治疗之后,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观察组中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5.0%,对照组中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75.0%,两组患者之间有显著差异存在;观察两组患的头痛视觉模拟改善情况,两组患者均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改善,但观察组中患者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之间差异明显。结论:对颈源性头痛以针灸推拿配合中药方法进行治疗,可取得较理想的临床效果,临床治疗有效率比较高,能够使患者的临床症状得到明显改善,缓解患者的头痛情况,减轻患者痛苦,可在临床上进行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黄波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浅析在眼科患者的 A/B超探查的护理措施与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112例眼科患者进行 A/B超探查,给予相应的护理措施,总结并记录各方面的护理效果。结果:一次性完成所有病人的检查;超声诊断共105例阳性病变患者,结合专科检查中的眼底镜和裂隙灯检查,X 线、C T 和彩超等临床影像学价差,经手术验证后确诊眼科患者共109例,即 A/B超声诊断的符合率高达96.3%,其中7例患者被漏诊,漏诊率为3.7%;统计问卷的调查结果显示,病人对护理的满意程度高于98%。结论:在临床眼科患者的检查和治疗过程中,护理措施的选择极其重要,有助于提高超声检查的完成度及准确性,增强病人对医护人员的满意度。
作者:闵洁;李艳;王瑞娟;李燕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分析产妇采用剖腹产腰硬联合与硬膜外麻醉术后的镇痛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月在我院分娩的产妇128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腰-硬联合阻滞麻醉,而对照组采取硬膜外麻醉,对比两组患者术后镇痛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者术后静止时,观察组患者术后6h、12h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患者;咳嗽时,观察组患者术后3h、6h、12h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患者眩晕患者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腰-硬联合麻醉术术后镇痛效果显著优于硬膜外麻醉,不良反应较少,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穆光辉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对习惯性流产患者进行综合干预的效果进行观察与探讨。方法:在本院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期间所收治的流产患者当中筛选出40例习惯性流产患者作为此次观察对象。随后将所选患者随机平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其中对照组患者采取一般性护理,而观察组患者则在一般性护理的基础上,通过分析患者的流产原因,对其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家庭护理等综合性护理,并将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对比。结果:采取综合性护理干预的患者,其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采用一般性护理的对照组患者(P<0.05),此外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亦优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对习惯性流产患者进行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使其能够顺利进行分娩。
作者:张豫华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分析新生儿腹泻病脱水的特点。方法:对120例住院的新生儿腹泻引起脱水的患者进行脱水病因总结、临床特征分析。结果:120例腹泻继发脱水的新生儿,多数新生儿脱水小于体重5%,10%的新生儿有中度脱水,1.7%的新生儿有严重脱水,43.3%的患儿有发热,1.7%的患儿体温低下。结论:因不同体重,不同日龄,生理需要量有较大个体差异,据新生儿机体丢失水分的程度,判断脱水类型,可分为三类,等渗性、低渗性、高渗性脱水。
作者:巴凤;杨海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分析分层护理模式在心外科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我院心外科临床护理人员采取了分层管理的模式,对比实施前后护理人员的操作技术、基础护理、服务态度、健康教育等的情况。结果:在采用分层管理模式之后心外科病房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操作技术、护理人员服务态度、健康教育以及、基础护理的满意程度显著性由于实施之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心外科护理人员实施分层管理的模式后,员工的护理质量和护理的工作效率显著性提高,患者的满意度也有很大程度的提高,值得在其他医院心外科以及其他科室广泛推广使用。
作者:代丽敏;王春丽;王丽;杨昆娥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探讨恶性实体肿瘤相关性贫血的治疗方案。方法:选取2010年5月至2013年12月间于我院治疗恶性实体肿瘤的病患共计4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使用促红细胞生成素(Erythropoietin ,简称 EPO)对贫血症状进行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并分析结果。结果:治疗组总体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我院在治疗恶性肿瘤的同时,针对贫血症状进行治疗,取得良好效果,此类治疗方案值得临床广泛推广以及深入研究。
作者:赖寒;吴群霞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对不同手术方式对高血压脑出血术后脑水肿的影响进行研究。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3月-2013年5月间6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将其分为两组,每组30人,1组进行常规开颅手术,2组进行显微手术,对两组手术患者术后的脑水肿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1组常规手术的患者术后48h脑水肿平均体积为48.13±8.25ml水肿消退天数为9.368±3.37天而在2组显微手术患者中患者术后48h脑水肿平均体积为25.64±6.37ml ,水肿消退天数为5.024±2.31天。结论:显微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术后脑水肿的体积明显小于常规开颅手术患者,在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治疗中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罗志军;黄松;蒋勇 刊期: 2014年第09期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于身体健康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尤其是在面临一些比较紧急的疾病的时候,人们往往会出现一种比较冲动的现象。而儿童医院急诊室作为医疗以及护理的前沿,是一个对重危患者进行抢救以及接受急诊患者就医的地方。因此,如果护士在进行患者救护的过程中出现一些不合适的行为,就会严重影响患者的治疗效果,甚至会引起一些不必要的护理风险,增加治疗的难度。
作者:程笑芳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探讨神经内科护理对脑卒中康复过程中的作用和效果。方法:取于2011年8月至2014年1月间于我院治疗脑卒中的病患113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采取常规护理和康复护理,统计效果和病患恢复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治疗组的恢复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结论:脑卒中发病后的康复护理是一种非常高效的临床护理手段,值得深入研究和广泛推广。
作者:刘卉芬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评价人性化服务在神经内科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总结护理方法。方法:选取患者200例,100例给予常规护理,100例应用人性化护理,对比相关指标。结果:观察组住院时间(35.1±7.9)d低于对照组(38.4±4.2)d ,基础次数、患者满意度分别为(213.6±93.1)次/人、(89.0±5.3)分高于对照组(143.2±43.9)次/人、(76.2±22.7)人,不良结局与护理不良事件发生70例次低于对照组90例次,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于神经内科运用人性化服务,有助于避免不良事件,促进患者康复,改善预后,提高患者满意度。
作者:王娟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通过对高热惊厥的儿童患者进行紧急处理,探讨小儿高热惊厥的急诊处理对策和护理方法。方法:选取2013年3月至2014年1月入我院的小儿高热患者60例,其中支气管肺炎患者24例,呼吸道感染20例,扁桃体炎症16例。记录并总结急诊护理的措施和方法。观察患者预后恢复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均无后遗症,康复出院。结论:小儿高热惊厥的及时发现和处理,能有效保护患者的脑部组织,提高儿童的生存质量,对患者的预后有重要意义。要在临床护理中加强对高热惊厥的患儿及时护理。
作者:杨梅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通过探讨新生儿窒息的产科原因,旨在为临床提出科学有效对策,提高新生儿出生质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4年1月在我院出生的新生儿窒息患者89例,总结新生儿的出生资料,分析新生儿窒息的产科原因。结果:对新生儿窒息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表明早产发生率为23.60%、胎儿宫内窘迫发生率为16.85%、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发生率为14.61%、胎位异常发生率为11.24%、胎儿畸形率为11.24%、脐带异常发生率为10.11%、巨大儿发生率为6.74%。结论:导致新生儿窒息的产科原因主要有早产、胎儿宫内窘迫、妊娠高血压综合征、胎位异常、胎儿畸形、脐带异常,在妊娠期间应加强对孕妇的产前保健并定期进行全面的产检,尽早发现导致新生儿窒息的危险因素进行针对性的护理,降低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提高新生儿出生质量。
作者:卢向东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探究新生儿在进行下足跟采血时吸吮乳汁对疼痛的缓解效果观察。方法:随机选取我院新生儿60例,30例新生儿为吸吮乳汁组,另30例为常规组。记录这些新生儿在接受疼痛刺激前20秒、2分钟、4分钟和接受疼痛刺激后20秒、2分钟、4分钟的心率值、呼吸频率还有哭声的时间,同时在足跟采血后的1分钟后通过新生儿的面部编码系统进行新生儿疼痛评分。结果:在穿刺后20秒时,常规组和吸吮乳汁组新生儿的心率都明显加快且P<0.01,吸吮乳汁组在2分钟时心率恢复到正常水平,常规组在4分钟时心率恢复到正常水平;在进行疼痛刺激后20秒后常规组和吸吮乳汁组的新生儿的呼吸频率都加快且P<0.05,吸吮乳汁组在2分钟时达到正常水准,常规组在4分钟时达到正常水准;穿刺后两组新生儿的哭声长短进行比较,吸吮乳汁组的婴儿哭声明显比常规组短,P<0.01;疼痛评估量表评分是吸吮乳汁组明显比常规组低,且P<0.01。结论:吸吮乳汁对新生儿来说有较好的止痛效果,值得推广。
作者:陶登仙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分析并探讨小儿重症肺炎合并心衰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月期间来我院就诊(收入院治疗)的小儿重症肺炎合并心衰患儿100例。将其随机平均分为两组,每组50人,分别为实验组和对照组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的抗感染、供氧治疗、止咳平喘、强心利尿治疗,而实验组患儿在对照组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使用多巴胺联合酚妥拉明。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实验组显效人数为30人,有效人数为16人,无效人数为4人,有效率为92.00%,对照组显效人数为24人,有效人数为15人,无效人数为11人,有效率为78.00% P<0.05,实验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经统计学检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以往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使用多巴胺联合酚妥拉明对小儿重症肺炎合并心衰的临床治疗有显著效果,临床上值得使用。
作者:周家英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通过回顾分析手段对在眼袋整形术治疗眼周皮肤松弛中应用注射 A 型肉毒毒素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方法:回顾分析86例在我院接受眼袋整形术治疗眼周皮肤松弛的患者,将其均分至采用单纯眼袋整形术治疗的 A 组与眼袋整形联合注射肉毒毒素治疗的B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术后鱼尾纹减轻度、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采用眼袋切除术联合注射用 A 型肉毒毒素的B组在静、动两种情况下,无论是眼袋减轻情况42例(97.7%)、鱼尾纹减轻情况43例(100%),还是治疗后皮肤光泽增强度40例(93.0%)均明显优于 A组。两组不良反映情况无明显差异。结论:采用眼袋整形术联合注射A 型肉毒毒素治疗眼周皮肤松弛不仅疗效显著,而且治愈率高,患者满意度高。
作者:武军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探讨氯雷他定治疗过敏性鼻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3月至2013年8月我院接收的过敏性鼻炎患者8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2例。对照组采用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氯雷他定治疗。结果:疗程结束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24%,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8.57%,且治疗组患者体征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氯雷他定治疗过敏性鼻炎起效快,治疗效果显著,且用药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景利英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探究连续护理模式对于冠脉搭桥手术患者的术后恢复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住院并接受冠脉搭桥手术患者50例,术后进行连续性护理干预,设为实验组;另外选择50例相同手术的患者,术后给予常规护理,设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和术后的恢复情况。结果:实验组结果犹豫对照组,无论在术后并发症还是术后恢复情况上,两组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连续性护理模式安全、有效,有效减少患者术后并发症,改善患者的术后恢复情况。
作者:范丽;惠海艳;陈琳;李敏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院前急诊护理方案及护理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2年5月一2014年5月到我院接受救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99例,其中50例患者只接受常规救治(对照组),49例患者常规处理之前接受院前急诊护理(观察组),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救治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急救时间、出诊反应时间、入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急救诊断率、抢救成功率、转运成功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心肌梗死患者实施院前急诊护理方案可有效缩短急救时间、出诊反应时间、入院时间,提高急救诊断率、抢救成功率、转运成功率。
作者:高芳珍 刊期: 2014年第09期
在实际工作中,放射科医师读片习惯以腹内脏器为主,带忽视了腹壁病变的存在,致腹壁疾病漏诊或误诊,耽误治疗,致腹壁皮下、鸡肉、腱膜等组织坏死,预后极为不良,旨在重视腹壁疾病的存在,提高腹壁脓肿的诊断和鉴别诊断能力,现将笔者医院 CT 检查,经手术切除及经皮下穿刺引流冲洗治疗的20例腹壁脓肿报告如下。
作者:岳明 刊期: 2014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