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横式切口剖腹产临床效果观察

金松敏

关键词:剖腹产, 横式切口, 子宫切口愈合, 自理能力
摘要:目的:观察横式切口在剖腹产产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我院收治的42例产妇为研究对象,所有产妇均采用横式切口剖腹产。记录并统计产妇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住院天数;评价产妇术后3d的疼痛程度及自理能力。结果:本组42例产妇的平均手术时间为(35.28±5.67)min ,平均术中出血量为(227.28±32.19)min ,平均住院天数为(4.3±1.4)d。术后3d ,本组42例产妇中,39例(92.86%)患者轻度疼痛,3例(7.14%)患者中度疼痛,无患者重度疼痛。产妇术后自理能力的优良率为88.09%(37/42)。结论:于剖腹产中选择新式横式切口能有效减轻患者术后的疼痛程度,提高产妇术后自理能力,进而缩短住院时间。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健康教育对肺结核患者用药依从性的作用分析

    目的:分析健康教育对肺结核患者用药依从性的作用。方法:资料随机选自2012年1月~2014年1月我院收治的肺结核患者76例,将其平均分为两组,研究组和对照组,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治疗及护理,研究组则在对照组常规治疗及护理基础上加强对患者的健康教育,并对两组临床资料、用药依从性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治疗后,研究组用药依从性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用药依从性评分;且研究组患者满意度100%,明显高于对照组诊疗后满意度83.33%,比较均有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肺结核患者健康教育,不仅能够提升患者用药的依从性,而且还能进一步改善患者对医护工作的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中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祁国华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莫沙必利和吗丁啉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疗效和安全性

    目的:探讨对功能性消化不良以莫沙必利和吗丁啉进行治疗所取得的临床效果,并对其安全性进行分析。方法:选择曾在我院进行治疗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70例,将这些患者随机分为数量相等的两组,并将这两组患者分别作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中患者以吗丁啉对其进行治疗,观察患者以莫沙必利对其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所出现的不良反应,并对其进行分析比较。结果:在完成治疗之后,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观察组中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4.3%,对照组中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71.4%;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仅为9.68%,显著低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25.81%,对比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功能性消化不良以莫沙必利与吗丁啉进行治疗,均能够取得一定程度的临床治疗效果,但莫沙必利的临床治疗效果要优于吗丁啉,更能够有效减轻患者病痛,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并且在治疗过程中无不良反应出现,在临床上可选择莫沙必利对功能性消化不良进行治疗。

    作者:廖斌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不同术式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对术后脑水肿的影响

    目的:对不同手术方式对高血压脑出血术后脑水肿的影响进行研究。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3月-2013年5月间6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将其分为两组,每组30人,1组进行常规开颅手术,2组进行显微手术,对两组手术患者术后的脑水肿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1组常规手术的患者术后48h脑水肿平均体积为48.13±8.25ml水肿消退天数为9.368±3.37天而在2组显微手术患者中患者术后48h脑水肿平均体积为25.64±6.37ml ,水肿消退天数为5.024±2.31天。结论:显微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术后脑水肿的体积明显小于常规开颅手术患者,在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治疗中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罗志军;黄松;蒋勇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探讨全方位护理对鼻咽癌患者放疗致口腔黏膜反应的效果研究

    目的:探讨全方位护理对鼻咽癌患者放疗致口腔黏膜反应的效果研究,总结经验。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5到2013年5月收治的100例鼻咽癌患者放疗致口腔黏膜患者,随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采用全方位护理方法进行口腔修复,对照组只进行常规治疗口腔修复,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以及满意度情况。结果:经过治疗,观察组治疗效果以及治疗后并发不良反应情况都好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口腔黏膜状况上观察组也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方位护理对鼻咽癌患者放疗致口腔黏膜反应的效果较好,治疗时以及治疗后的不良反应较少,具有推广价值。

    作者:范瑞娟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产时子宫破裂至胎死宫内1例教训分析

    子宫破裂是在妊娠晚期或在分娩过程中子宫体部或子宫下段发生的破裂。是直接威胁产妇和胎儿生命的产科严重并发症加强产前检查与提高产科质量可以使子宫破裂的发病率明显下降,子宫破裂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多数可以分为先兆子宫破裂和子宫破裂两个阶段,典型的临床表现为病理缩复环、子宫压痛、血尿、血压下降、面色苍白以及胎儿宫内窘迫等表现,如不及时处理,将严重影响母儿的生命安全。

    作者:李建曲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盐酸氨溴索雾化吸入治疗老年慢性卒中相关性肺炎的体会

    目的:观察氨溴索雾化吸入对老年慢性卒中相关性肺炎的疗效。方法:对我院80例卒中相关性肺炎分观察组32例,对照组32例,在抗感染吸氧解痉平喘止咳化痰等治疗基础上观察组用氨溴索30mg+生理盐水20ml ,氧气驱动雾化吸入,bid ,7天为一疗程;对照组用 a -糜蛋白酶8mg+生理盐水20ml ,bid ,7天为一疗程。结果:观察组32例20显效,好转10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3.75%;对照组32例显效6例,有效12例,无效14例,总有效率56.25%。观察组在临床疗效上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盐酸氨溴索氧气雾化吸入治疗卒中相关性肺炎患者直接,方便,局部药物浓度高,临床上有明显疗效,无不良反应,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朱敏秀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消毒供应中心一次性无菌物品的管理与体会

    消毒供应中心承担着全院复用医疗器械、器具的消毒灭菌储存发放及一次性无菌物品的管理工作。伴随着医学科学及医院的迅速发展,医用一次性无菌物品在医院使用的种类越来越多、数量越来越大,所以一次性无菌物品的管理成为现代化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管理中的重要部分,因此加强消毒供应中心医用一次性无菌物品的严格管理是十分必要的,以确保一次性无菌物品的质量并得以正确合理使用。

    作者:罗菊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围手术期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围手术期护理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22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护理资料,并对其所有患者的围手术期的护理进行整理、总结。结果:122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血管再灌通良好,且心电图检查回复基本正常,预后效果佳。结论:加强冠状动脉介入术围手术期的临床护理可以有效的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促进预后。

    作者:王春丽;代丽敏;王丽;杨昆娥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静脉血栓栓塞在骨科的预防与治疗

    目的:总结综合性静脉血栓栓塞(venousthromboem,VTE)预防方案于骨科中的应用价值,总结预防与治疗经验。方法:选取骨科大手术患者134例为对照组、130例为干预组,前者给予常规治疗护理,后者给予综合性干预,通过评估并发VTE风险,于手术(麻醉、输血)、术后进行系统干预,对症治疗,统计对比并发例与治疗结局。结果:干预组并发血栓性疾病率、深静脉血栓率、肺栓塞率、合计例次率分别为11.54%、4.62%、0.77%、16.92%低于对照组23.88%、17.16%、8.21%、49、2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症治疗后均痊愈;对照组人均疗程(6.3±5.1)周高于干预组(2.8±1.0)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评估并发风险,制定围手术期综合性干预措施,可显著降低VTE并发几率,改善预后。

    作者:虎绍剑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人性化服务在神经内科护理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评价人性化服务在神经内科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总结护理方法。方法:选取患者200例,100例给予常规护理,100例应用人性化护理,对比相关指标。结果:观察组住院时间(35.1±7.9)d低于对照组(38.4±4.2)d ,基础次数、患者满意度分别为(213.6±93.1)次/人、(89.0±5.3)分高于对照组(143.2±43.9)次/人、(76.2±22.7)人,不良结局与护理不良事件发生70例次低于对照组90例次,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于神经内科运用人性化服务,有助于避免不良事件,促进患者康复,改善预后,提高患者满意度。

    作者:王娟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产后出血90例原因及预防护理措施

    目的:分析并探讨产后产后出血原因,探讨有效预防措施。方法:选取来我院产后出血产妇90例,回顾性分析90例产妇临床资料,探讨其出血原因,制定有效的预防护理措施。结果:90例患者中,宫缩乏力63例,占总数70.00%;胎盘因素11例,占总数12.22%;软产道裂伤8例,占总数8.89%,凝血功能障碍8例,占总数8.89%。结论: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是由于产妇子宫收缩乏力、胎盘因素、软产道裂伤以及凝血功能障碍,制定预防措施对挽救患者生命安全至关重要。

    作者:郑兵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胫骨Pilon骨折采用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治疗临床体会

    目的:探讨胫骨 Pilon骨折临床治疗中采用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治疗方法的疗效,分析其临床医学意义。方法:选取2010年3月至2012年3月我院收治的胫骨Pilon骨折患者100例进行分析,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50例,观察组50例患者全部采用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治疗方法进行治疗,对照组50例患者则采用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方法进行治疗,手术治疗后,对两组患者骨折处进行 X 线片检查,详细记录两组患者手术治疗疗效。结果:观察组50例患者手术后出现浅表皮肤患者4例,占比8%,没有出现畸形愈合、骨折移位等术后并发症,对照组50例患者术后出现畸形愈合、骨折移位10例,占比20%,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比率差异显著(p=0.041<0.05);观察组患者术后骨密度基本改善状况和骨折完全愈合时间优于对照组患者。结论:胫骨Pilon骨折的临床诊治中,优先选用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治疗方法治疗,这种治疗方法能够使得患者胫骨解剖结构以及功能的正常,结合术后早期功能锻炼,能够有效避免畸形愈合等术后并发症,患者骨骼恢复较快而且效果较理想。

    作者:张智文;张浩;毕锐;侯建刚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医院药房退药中的风险管理探究

    随着和谐社会的不断深入,以人为本在现代医院发展过程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对医院管理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药房退药风险管理是医院管理的重要内容,直接关系到药品的安全性和医院经济效益,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因而,对医院药房退药过程中的各种风险因素进行具体探析,研究药房退药风险管理的具体对策,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主要对医院药房中的风险管理进行探究。

    作者:代洪浩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胆道胰腺疾病的诊治进展

    目的:探讨B超、CT 、MRI(核磁共振成像)、EPCP(逆行性胆胰管造影)对胆道胰腺疾病的临床诊治价值探讨。方法:选取我院自2012年3月至2014年3月收治的160例胆道胰腺疾病患者分别经B超、CT 、MRI(核磁共振成像)、EPCP(逆行性胆胰管造影)进行检查,对比其结合患者临床表现经不同辅助检查手段的确诊情况。160例胆道胰腺疾病中胆囊炎40例、胆结石70例、胰腺炎30例、胰腺癌20例。结果:结合患者临床表现,B超、CT 、MRI(核磁共振成像)、EPCP(逆行性胆胰管造影)对于胆道胰腺疾病(胆囊炎、胆石症、胰腺炎、胰腺癌)的确诊率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传统B超仅对胆囊炎、胆石症患者的确诊率较高,对于胰腺炎、胰腺癌的确诊率不如CT 以及 MRI ;MRI对于胰腺癌以及胰腺炎的确诊率明显优于CT 。 ERCP对于各类胆道胰腺疾病均有较高的确诊率,是目前胆道疾病诊治的重要手段。

    作者:涂奔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育龄期妇女胆石症相关危险因素调查分析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与育龄期妇女胆石症发病相关的危险因素。方法:对荆门地区362例育龄期妇女胆石症患者进行病例调查,统计该年龄阶段胆石症的发病情况,分析该人群年龄、血脂、体重指数、精神心理因素、慢性疾病(脂肪肝、糖尿病、高血压病、慢性胃炎)、孕产及避孕情况与胆石症的关系。采用 Logistic回归计算每个因素的 OR值。结果:荆门地区育龄期妇女胆石症患病率为9.4%,40~50岁阶段多见,无城乡差别。年龄与胆石症的 OR值为1.213(P<0.05),血脂与胆石症的 OR值为2.857(P<0.05),BMI与胆石症的OR值为1.357(P<0.05),精神心理因素与胆石症的 OR值为1.021(P<0.05),慢性疾病中脂肪肝、糖尿病与胆石症相关联(P<0.05),高血压病与胆石症无直接关联,慢性胃炎与胆石症无关联,多孕次及口服避孕药与胆石症相关联。结论:年龄、高脂血症、肥胖或超重、精神心理因素、慢性疾病(脂肪肝、糖尿病)、孕次及口服避孕药是育龄期妇女胆石症的危险因素。

    作者:周静;周和银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卡前列素氨丁三醇与缩宫素在产后出血治疗中的疗效对比分析

    目的:对比卡前列素氨丁三醇与缩宫素在产后出血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在我院分娩且产后存在出血倾向的孕妇78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9例。对照组使用缩宫素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卡列素氨丁三醇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产后出血量、产后出血发生率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经不同药物治疗后,观察组产后2h、24h的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组间差异(P<0.05);观察组产后出血的发生率5.1%,明显低于对照组发生率23.1%,组间差异(P<0.05);两组不良反应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产后出血患者,采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治疗的疗效显著,具有安全、有效、方便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及应用。

    作者:曾丽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前列腺手术后尿道狭窄的分析和治疗

    目的:探讨前列腺手术后尿道狭窄的分析和治疗。方法:本次选取40例前列腺手术后尿道狭窄的患者,均为我院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收治,分析临床特征,并针对性治疗。结果:电切术及冷刀切开24例患者排尿恢复接近正常,定期扩张者9例排尿接近正常,外口切开成形术8例,观察排尿情况,未达正常状态,就电刀与冷刀切患者,相较治疗前,生活质量评分、前列腺症状评分、RU V 评分均明显下降,大排尿量明显增多,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分析前列腺手术后并发尿道狭窄析因,并针对性治疗,可显著改善预后,促使机体顺利康复,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

    作者:徐建友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40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采用人工关节置换术治疗效果观察

    目的:探究人工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效果。方法:选取40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给予人工关节置换术治疗,术后随访6~12个月了解关节功能恢复情况,并对其进行评价。结果:患者术后均得到不同程度的恢复,其中,关节功能恢复优为37.5%,良为50.0%,可为10.0%,差2.5%,总优良率为87.5%。结论:对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采用人工关节置换术治疗,短期疗效肯定,但长期疗效需进一步观察。

    作者:张蜀平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心理护理在血液透析护理中的影响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在血液透析治疗时的作用。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4年03间于我院血液透析中心进行血液透析的病患236例,随机分为护理组和对照组,护理组在常规护理上采取心理护理,对比治疗结果和病患满意程度。结果:护理组总体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护理能有效缓解病人的不安情绪,提升病患对于治疗的满意程度,提高治疗效果,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作者:陈永美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新生儿窒息的病因分析及干预

    目的:分析探讨新生儿窒息的相关病因以及早期干预,寻找预防措施,降低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方法:统计我院收治的333例新生儿窒息的病例,回顾性分析资料,综合分析新生儿窒息的各种病因及其造成的严重性。结果:我院2009年5月至2014年4月间,新生儿窒息率为3.9%,其中轻度窒息率为88.3%,重度窒息率为11.7%。新生儿窒息与分娩方式的关系:新生儿窒息发生率,自然分娩占37.8%;剖宫产占52.6%;阴道助产占9.6%。多种因素造成新生儿窒息,脐带异常为主要因素,占26.4%,其次分别为早产16.2%、羊水量异常15.3%、胎位产程14.4%。羊水胎粪污染、胎膜早破、妊娠合并症、产力异常、胎心监护异常等病因占的比例较小。结论:多种产科因素造成新生儿窒息症,为降低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必须加强高危妊娠产前和产时的监护,预防早产。综合分析可能发生新生儿窒息的相关因素,采取综合监测指标提高产科临床诊断的准确性,并适时正确选择分娩方式和提高接产专业技术是降低新生儿窒息和病死率的关键措施之一。

    作者:何娟 刊期: 2014年第09期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