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探讨全方位护理对鼻咽癌患者放疗致口腔黏膜反应的效果研究

范瑞娟

关键词:口腔黏膜, 全方位护理, 鼻咽癌患者
摘要:目的:探讨全方位护理对鼻咽癌患者放疗致口腔黏膜反应的效果研究,总结经验。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5到2013年5月收治的100例鼻咽癌患者放疗致口腔黏膜患者,随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采用全方位护理方法进行口腔修复,对照组只进行常规治疗口腔修复,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以及满意度情况。结果:经过治疗,观察组治疗效果以及治疗后并发不良反应情况都好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口腔黏膜状况上观察组也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方位护理对鼻咽癌患者放疗致口腔黏膜反应的效果较好,治疗时以及治疗后的不良反应较少,具有推广价值。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住院期间家属干预康复对颅内肿瘤偏瘫患者ADL 能力的影响

    目的:探讨住院期间家属干预对颅内肿瘤偏瘫患者 ADL 能力恢复的影响。方法:将颅内肿瘤偏瘫患者64例,在科室指定康复师根据Barther 评分取中段40-60分之间病患,实验组32例,对照组32例,采取随机分组方式,对照组采用常规(护士,治疗师,康复医生,患者参与)锻炼康复;实验组在常规(护士,治疗师,患者参与)锻炼康复,再由家属干预行日常额外康复训练;于住院第1天,第14天,第28天后由同一康复师对患者进行 ADL 能力评分。结果:家属干预实验组Barther指数评分显著高于一般护理的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家属干预式康复护理对颅内肿瘤偏瘫患者的ADL 功能恢复有积极作用,从而提高生活质量,改善肢体活动度,值得广泛推广。

    作者:戴冬梅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桡骨远端骨折治疗方法的选择及思考

    桡骨远端骨折作为临床常见的损伤,如果没有经过妥善的处理,就会使患者的桡腕关节的功能出现障碍,引起各种并发症的发生。本文提出了桡骨远端骨折治疗方法的选择及思考,通过概述,希望可以对桡骨远端骨折的治疗进行有效的指导,使治疗的疗效得到提高,使患者的并发症得到有效的控制。

    作者:李波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护患沟通在中医医院糖尿病护理过程中的必要性

    目的:探究分析在糖尿病护理过程中采用护患沟通的重要性。方法:对我院2012年4月~2013年4月收治的76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随机将其分为39例观察组和37例对照组,所有患者均采取常规治疗,对照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给予护患沟通,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7.4%,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59.4%,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对比(p<0.05)。结论:对糖尿病患者进行护理时,运用护患沟通理念,能够构建良好护患关系,提升患者治疗依从性,进而增强治疗效果。

    作者:史明霞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单药奈达铂同期放疗治疗45例宫颈癌的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奈达铂同期放疗治疗45例宫颈癌中的护理体会。方法:选取2010年10月至2012年5月本院收治的宫颈癌患者共45例,所用患者均采用同期单药奈达铂化疗联合常规分割放疗的方法进行治疗,并给予放化疗的护理。结果:在所有的45例患者中,经过放化疗治疗后,所有患者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其中有4例过敏反应,2例发生宫颈炎。1例因疾病突然恶化而死亡,而发生其他不良反应的患者由于处理得当,护理良好,均恢复较好,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7.78%。结论:单药奈达铂同期放疗治疗宫颈癌时,放化疗效果好,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在临床治疗的同时结合专业全面的特殊护理,能够有效的提高宫颈癌的治疗效果,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作者:哈丽达·马合木提;祖米拉提·塔西买买提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胸腰椎骨折术后腹胀便秘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目的:探讨腰椎骨折术后腹胀便秘原因及护理。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2月到2014年2月收治的34例胸腰椎骨折术后腹痛便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胸腰椎骨折术后便秘原因,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结果:对胸腰椎骨折术后患者早期干预及护理措施,降低了其腹胀便秘的发生率。结论:引起胸腰椎骨折术后腹胀便秘的因素较多,医护人员应做好患者术后的心理护理、饮食护理、排便护理和药物护理,可以有效的缓解患者的腹胀便秘症状,提高护理效果。

    作者:陈秀华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热疗联合化疗治疗晚期食道癌近期疗效观察

    目的:对于晚期食道癌的患者采取热化疗,分析并探讨其近期疗效。方法:对我院已经临床确诊的84例晚期食道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2例,分别接受单纯化疗和局部热疗联合化疗。结果:根据统计可以看出,热疗+局部化疗对于晚期食道癌患者的总有效率为69.5%,明显优于化疗组33.3%的总有效率,其差异性较显著,统计学卡方检验 P<0.05。结论:对于晚期食道癌患者采取热疗联合化疗,相比于单纯化疗而言,可以选择更好的效果。

    作者:雍玉堃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抗抑郁治疗对肿瘤患者生活质量改善作用的观察

    目的:了解抗抑郁治疗对肿瘤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对我院2012年3月至2014年3月收治的肿瘤患者进行抽样,选取64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予以常规化疗,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抗抑郁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治疗后生活质量改善状况。结果实验组抑郁与生活质量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强化肿瘤患者抗抑郁治疗,有助于调节患者的抑郁状态,改善其生活状态,保证其生活质量。

    作者:丁新华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妇产科护理常见风险的预防和处理

    目的:对妇产科日常护理工作中常见风险因素的预防以及处理措施进行探讨与分析。方法:在本院妇产科2012年2月至2013年2月期间所收治的患者当中随机抽选300例患者作为此次观察对象,随后将所选患者随机平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而观察组患者则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取相关风险预防措施,后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以及投诉率。结果:采用风险预防措施的观察组患者,其护理满意度以及投诉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采用风险预防措施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对减少投诉率、医患纠纷率、改善医患关系以及提高护理质量与水平有着重要作用与意义,因此其具有极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段小俊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乡镇卫生机构辖区高危孕产妇管理方法的总结介绍

    我院在预防保健工作中已耕耘多年,其功能得到不断发展和完善,使之在对孕产妇健康保健宣传及管理中伴演着重要的角色。现结合本院工作实际,总结提出乡镇卫生机构辖区高危孕产妇管理的基本方法,以供大家共同商榷。

    作者:姜兴萍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赫赛汀治疗HER-2高表达晚期乳腺癌护理分析

    目的:对赫赛汀治疗 HER -2高表达晚期乳腺癌患者的护理方式进行探讨。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11月-2014年3月32例 HER -2阳性晚期乳腺癌患者。所有患者在使用赫赛汀治疗前均对病情进行全面的评估,根据病情及患者身体状况进行用药,并妥善保管药物。对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所出现的状况进行观察并做好相应的护理工作。结果:5人在首次用药的过程中出现寒战发热,8人在用药的过程中出现胸闷、心悸、心慌等症状。结论:对HER -2高表达晚期乳腺癌实施用药前评估、密切观察不良反应等护理能够对患者的疾病治疗进行正确的干预,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张婕;彭亚敏;刘少娟;刘芳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吸吮乳汁下足跟采血对缓解新生儿疼痛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究新生儿在进行下足跟采血时吸吮乳汁对疼痛的缓解效果观察。方法:随机选取我院新生儿60例,30例新生儿为吸吮乳汁组,另30例为常规组。记录这些新生儿在接受疼痛刺激前20秒、2分钟、4分钟和接受疼痛刺激后20秒、2分钟、4分钟的心率值、呼吸频率还有哭声的时间,同时在足跟采血后的1分钟后通过新生儿的面部编码系统进行新生儿疼痛评分。结果:在穿刺后20秒时,常规组和吸吮乳汁组新生儿的心率都明显加快且P<0.01,吸吮乳汁组在2分钟时心率恢复到正常水平,常规组在4分钟时心率恢复到正常水平;在进行疼痛刺激后20秒后常规组和吸吮乳汁组的新生儿的呼吸频率都加快且P<0.05,吸吮乳汁组在2分钟时达到正常水准,常规组在4分钟时达到正常水准;穿刺后两组新生儿的哭声长短进行比较,吸吮乳汁组的婴儿哭声明显比常规组短,P<0.01;疼痛评估量表评分是吸吮乳汁组明显比常规组低,且P<0.01。结论:吸吮乳汁对新生儿来说有较好的止痛效果,值得推广。

    作者:陶登仙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异位妊娠病因及临床治疗的分析

    目的:探讨引发异位妊娠发生的相关因素及防治措施。方法:回顾本院诊治的475例异位妊娠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异位妊娠发生率占同期住院分娩人数的9.5%,输卵管妊娠为主;异位妊娠相关因素:盆腔感染史、流产史、盆腔手术史、宫内节育器及月经紊乱、不孕史、吸烟史等。结论:异位妊娠发生率较高,发生与多种因素相关;培养健康的生活方式、治疗盆腔炎、选择避孕措施、避免或减少流产、健康性生活、提高宫内节育器放置技术等可减少异位妊娠的发生。

    作者:刘金艳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心外科病种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与应用成效

    目的:分析建立心外科病种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并讨论其应用成效。方法:通过查阅文献、专家讨论、实际情况需要等多种方式总结建立心外科病种护理质量评价体系,并建立全方位的初步评价指标。结果:确定建立的评价体系指标各项系数,并通过所有指数相乘相加,根据所得结果评价护理的质量。结论:该体系能对心外科护理质量做出较好的评价,能科学得反映出护理中出现的问题及注意事项,能指导并帮助提高心外科护理质量。

    作者:韦芳;杨珍;张津;马丽芬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心脏手术后恢复期的健康教育方法与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心脏手术后恢复期的健康教育方法,分析其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0月至2014年1月心脏病手术患者103例,术后对其进行健康教育,分析其临床效果。结果:103例心脏病患者中,2例患者发生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为1.94%,术后随访3个月未发生术后复发患者,临床效果满意。结论:对心脏病术后恢复期患者行积极的健康教育,运用现代护理程序,可大大提高患者术后康复水平,对患者出院后的自我管理及保健也起到积极作用。

    作者:杨珍;韦芳;马丽芬;张津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急性胰腺炎应用阶段性肠内外联合营养支持的临床效果

    目的:分析阶段性肠内和肠外联合营养支持对急性胰腺炎的治疗效果。方法:我院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间收治的急性胰腺炎患者84例,按照治疗方案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实施完全胃肠外营养支持,观察组给予阶段性肠内外营养支持,比较两组症状缓解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腹胀缓解时间及体温恢复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患者感染发生率11.90%(5/42)明显低于对照组33.33%(14/42),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阶段性肠内外联合营养支持治疗急性胰腺炎临床效果明显优于完全胃肠外营养,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蒋文世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常规超声在出生缺陷产前筛查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究常规超声在出生缺陷产前筛查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43758例中晚期妊娠常规超声筛查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探究常规超声在出生缺陷产前筛查的应用价值。

    作者:霍启祥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眼科护理中不安全因素分析

    目的:对眼科护理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以及防范措施进行探讨。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3月份-2013年3月份间在我院眼科120名眼科住院患者,对眼科护理情况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护理中的不安全因素,并对所存在的不安全因素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结果:患者对眼科护理工作中护理人员的不安全因素进行分析总结中发现,69.17%的患者认为护理人员专业知识不足为眼科护理工作中潜在的大不安全因素,患者自身存在的不安全因素主要为睡眠障碍和感染。结论:眼科护士在护理工作中要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注意工作中的每一处细节,要加强与患者之间的沟通,熟练的面对可能发生的任何突发事件,提高眼科临床护理工作的效率及安全性。

    作者:罗勤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对208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的护理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对医院外科在1996年至2006年间施行的208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充分的术前准备,完善的心理护理能减少手术损伤及并发症的发生。结论:医护人员良好的配合,手术后的观察及护理,能促使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自琼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分析心胸外科患者非计划性拔管的原因及其解决办法

    目的:分析总结造成今年在我院就诊的心胸外科患者非计划性拔管的原因,并研究有效解决措施。方法:回顾在我院就诊的心胸外科患者的治疗资料,并对在记相关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在记临床治疗记录中,非计划性拔管共发生16次,这其中4例次外周静脉留置针,3例次尿管,4例次深静脉导管以及3例次胃管。除此之外,有16例次在拔管前由于没有足够的护理评估并且未采取相应的解决措施便进行拔管,占总体的86.6%,有2例次拔管的原因是由于操作不当,占总体的13.3%。结论:适度约束患者肢体并进行一定镇痛处理、加强相关的宣教力度、严格要求固定过程使之稳妥正确、在进行非计划拔管之前需要对其风险进行严密地评估并做好相关的应急措施。

    作者:周强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败血症、脑膜脑炎型李斯特菌病一例

    患者,男性,56岁,因“发热伴头痛6天”入院。患者既往体健,20天前有背部数十处针刺伤史。查体:体温39.8℃,神志清楚,精神萎靡,高级智能正常,颅神经未见确切异常,四肢肌张力正常,肌力对称5级,病理征阴性,颈强直,克氏征及布氏征阴性。心肺听诊无异常,肝脾肋下未扪及,背部皮肤可见数十处针刺伤疤痕。辅助检查:脑脊液有核细胞计数0.218×109/L ,中性粒细胞0.75,淋巴细胞0.25,蛋白定量0.53g/L,氯化物117.6mmol/L,葡萄糖1.57 mmol/L ,腺苷脱氨酶7U/L ,脑脊液单纯疱疹病毒 DNA 阴性,结核杆菌DNA 阴性,墨汁染色涂片及抗酸染色涂片检查阴性,脑脊液结核杆菌抗体 IgG、IgM 阴性,血常规 WBC 6.68×109/L ,N 97.1%,hsCRP 39.0mg/L ,头颅 M RI示胼胝体压部异常信号:脑炎?双侧额部白质区多发缺血灶。血培养为产单核细胞李斯特菌生长,对青霉素、氨苄西林、庆大霉素、利福平、氯霉素、红霉素、四环素敏感。临床诊断为产单核细胞李斯特菌病(败血症、脑膜脑炎型),予以美洛西林舒巴坦5.0/次,12小时一次,静脉点滴,丁胺卡那0.4/次,一天一次,静脉点滴,利福平0.45/次,一天一次,静脉点滴,并予以甘露醇降颅压等对症治疗。经上述治疗8天,病人体温恢复正常,头痛基本缓解,颈阻阴性,复查血常规 WBC5.69×109/L ,N65.8%, hsCRP6.0mg/L。病人病情明显缓解自动出院。

    作者:邬碧波 刊期: 2014年第09期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