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住院期间家属干预康复对颅内肿瘤偏瘫患者ADL 能力的影响

戴冬梅

关键词:家属干预, 颅内肿瘤, 偏瘫, 康复, ADL
摘要:目的:探讨住院期间家属干预对颅内肿瘤偏瘫患者 ADL 能力恢复的影响。方法:将颅内肿瘤偏瘫患者64例,在科室指定康复师根据Barther 评分取中段40-60分之间病患,实验组32例,对照组32例,采取随机分组方式,对照组采用常规(护士,治疗师,康复医生,患者参与)锻炼康复;实验组在常规(护士,治疗师,患者参与)锻炼康复,再由家属干预行日常额外康复训练;于住院第1天,第14天,第28天后由同一康复师对患者进行 ADL 能力评分。结果:家属干预实验组Barther指数评分显著高于一般护理的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家属干预式康复护理对颅内肿瘤偏瘫患者的ADL 功能恢复有积极作用,从而提高生活质量,改善肢体活动度,值得广泛推广。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莫沙必利和吗丁啉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疗效和安全性

    目的:探讨对功能性消化不良以莫沙必利和吗丁啉进行治疗所取得的临床效果,并对其安全性进行分析。方法:选择曾在我院进行治疗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70例,将这些患者随机分为数量相等的两组,并将这两组患者分别作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中患者以吗丁啉对其进行治疗,观察患者以莫沙必利对其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所出现的不良反应,并对其进行分析比较。结果:在完成治疗之后,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观察组中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4.3%,对照组中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71.4%;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仅为9.68%,显著低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25.81%,对比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功能性消化不良以莫沙必利与吗丁啉进行治疗,均能够取得一定程度的临床治疗效果,但莫沙必利的临床治疗效果要优于吗丁啉,更能够有效减轻患者病痛,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并且在治疗过程中无不良反应出现,在临床上可选择莫沙必利对功能性消化不良进行治疗。

    作者:廖斌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卡前列素氨丁三醇与缩宫素在产后出血治疗中的疗效对比分析

    目的:对比卡前列素氨丁三醇与缩宫素在产后出血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在我院分娩且产后存在出血倾向的孕妇78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9例。对照组使用缩宫素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卡列素氨丁三醇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产后出血量、产后出血发生率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经不同药物治疗后,观察组产后2h、24h的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组间差异(P<0.05);观察组产后出血的发生率5.1%,明显低于对照组发生率23.1%,组间差异(P<0.05);两组不良反应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产后出血患者,采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治疗的疗效显著,具有安全、有效、方便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及应用。

    作者:曾丽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西药与中药联用的配伍禁忌分析

    中药是我国特有的药物,西药则是指西医用的药物,将两类药物联合使用通常有助于更好发挥各自优势,取得显著的疗效。然而一旦联用不当,轻则令药效降低,重则会导致药源性疾病,甚至死亡。为确保合理用药以及为患者的健康考虑,本文着重探讨中西药联用的配伍禁忌。

    作者:于永长;张珍业;邵文珊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护理干预对缓解剖宫产术后疼痛的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并探讨护理干预对于缓解剖宫产术后疼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进行剖宫产产妇80例,将产妇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为护理干预组和常规护理组,每组40人。对护理干预组患者采用特殊的护理方式,而常规护理组的患者则进行日常常规护理,通过视觉模拟评分法(VAS 评分)评定护理干预对缓解术后疼痛的效果,并调查患者对护理人员护理工作满意度。结果:护理干预组在无痛及轻度疼痛的百分比(70.0%)显著多余常规护理组(38.0%),且护理干预组相对满意率(95.0%)显著高于常规护理组(8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对剖宫产产妇进行特殊的护理干预,如心理指导、休息指导、日常指导等,可以大幅度减轻或降低产妇疼痛感,提高产妇及其家属对护理人员的满意率,使产得到更加人性化的护理。

    作者:陈萍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新生儿窒息的病因分析及干预

    目的:分析探讨新生儿窒息的相关病因以及早期干预,寻找预防措施,降低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方法:统计我院收治的333例新生儿窒息的病例,回顾性分析资料,综合分析新生儿窒息的各种病因及其造成的严重性。结果:我院2009年5月至2014年4月间,新生儿窒息率为3.9%,其中轻度窒息率为88.3%,重度窒息率为11.7%。新生儿窒息与分娩方式的关系:新生儿窒息发生率,自然分娩占37.8%;剖宫产占52.6%;阴道助产占9.6%。多种因素造成新生儿窒息,脐带异常为主要因素,占26.4%,其次分别为早产16.2%、羊水量异常15.3%、胎位产程14.4%。羊水胎粪污染、胎膜早破、妊娠合并症、产力异常、胎心监护异常等病因占的比例较小。结论:多种产科因素造成新生儿窒息症,为降低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必须加强高危妊娠产前和产时的监护,预防早产。综合分析可能发生新生儿窒息的相关因素,采取综合监测指标提高产科临床诊断的准确性,并适时正确选择分娩方式和提高接产专业技术是降低新生儿窒息和病死率的关键措施之一。

    作者:何娟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系统健康教育在子宫肌瘤剔除术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分析研究系统健康教育在子宫肌瘤剔除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根据相关案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我科将204例子宫肌瘤患者患者随机分成了对照组与观察组,其中对照组采用的是传统护理,观察组采用的是系统健康教育护理。结果:观察组患者对护理质量的评价要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患者的疼痛程度也要低于对照组。因此,观察组的整体情况要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系统健康在子宫肌瘤剔除术中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作者:刘连香;郭莉萍;温林香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严重腹部外伤的急救对策

    目的:对严重腹部外伤的急救对策进行分析研究。方法:随机抽取2011年5月~2014年5月我院急诊外科接诊的116例严重腹部外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急救方法,观察患者临床结局。结果:本组116例严重腹部外伤患者中,抢救成功108例(93.1%),死亡8例(6.9%),其中包括失血性休克4例(3.4%),多器官功能衰竭4例(3.4%),死亡者均为就诊时间过长者。结论:严重腹部外伤者应及时就诊,有效的急救措施对提高临床救治成功率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于京洋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藻酸盐敷料在剖宫产术后切口脂肪液化中的应用

    目的:观察藻酸盐敷料在剖宫产术后切口脂肪液化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我科2008年1月-2013年12月剖宫产手术后切口脂肪液化的患者20例,分为实验组10例和对照组10例,二组均给予预防性抗生素治疗。比较二组的伤口愈合时间、患者疼痛程度、伤口治疗费用,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 St (p<0.05)。结果:二组间愈合费用比较无显著差异,实验组治疗后其他各项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使用藻酸盐敷料有利于剖宫产术后脂肪液化切口渗液及伤口床的管理,能显著缩短患者的切口愈合时间和住院时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吴丽娟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雾化吸入痰热清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护理观察

    目的:探讨观察雾化吸入痰热清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8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配合地塞米松+痰热清雾化吸入)和对照组(给予α-酶蛋白酶+庆大霉素+地塞米松(加入0.9%氯化钠溶液)雾化吸入,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及体征变化等治疗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2.5%)明显高于对照组(80%),观察组患者体温恢复时间、肺部啰音消失时间、痰色改善时间、痰量减少时间、C -反应蛋白(CRP)正常时间等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对比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雾化吸入痰热清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可有效改善患者病情,帮助患者尽快康复,值得在临床上广泛应用和推广。

    作者:曾韧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青年型颈椎病X线诊断的探讨分析

    目的:探讨分析X线诊断青年型颈椎病。方法:随机抽取本院2013年5月-2014年6月共收治的68例青年型颈椎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总结,观察所有患者摄X线正位、侧位以及双斜位片。结果:20例患者为椎间隙狭窄,占29.41%;27例患者为颈椎生理曲度,占39.71%;10例患者为椎间孔变形、变小,占14.71%;6例患者为椎关节退行性改变,占8.82%;5例患者为椎体前后缘骨质增生,占7.35%。结论:青年型颈椎病在X 线摄片上具有明显特征,对诊断青年型颈椎病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李红星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低分子肝素与雷米普利单用或联用治疗老年糖尿病肾病(DN)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比较低分子肝素与雷米普利单用或联用治疗老年糖尿病肾病(DN)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老年DN 患者按照奇偶数字法随机地均分为A、B、C三组,分别给予低分子肝素、雷米普利及二药联合治疗。比较三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24h尿蛋白总量(UP)、血浆白蛋白(ALB)、血肌酐(Scr)、纤维蛋白原(FIB )水平变化情况。结果:A、B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70.00%、75.00%)显著低于C组(95.00%)(P<0.05);C组治疗后 U P、FIB 水平均显著低于 A 组、B组(P<0.05)。结论:低分子肝素与雷米普利联用治疗老年D N 较二者单用疗效更为显著,应加以推广及应用。

    作者:杨海艳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分析行为护理对脑梗死运动功能障碍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

    目的:对行为护理对脑梗死运动功能障碍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进行分析。方法:资料随机选自2012年1月-2014年1月在我院治疗的脑梗死运动功能障碍的患者100例,将其均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脑梗死运动障碍的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行为护理。利用肢体运动功能(FM A )对两组患者进行评分,并调查护理的满意度。结果:经护理后,对照组的护理满意度是82.5%,研究组满意度达94.7%,研究组护理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比较均有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行为干预能提高脑梗死运动功能障碍患者康复的效果,实施行为护理能增加患者护理的满意度。

    作者:荣福红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荧光法检测左旋多巴中残留甲醛含量

    目的:荧光法检测左旋多巴原料药中残留甲醛的含量。方法:酸性条件下,甲醛与乙酰丙酮及铵离子反应,生成黄色的3、5-乙酰基-1、4二氢吡啶二碳酸,在415nm处激发荧光。荧光强度与甲醛浓度成正比。结果:该方法的检测限为0.015mg/L ,相当于样品的0.225ppm ;定量限为0.046mg/L ,相当于样品的0.69ppm ;线性范围0.06699~0.4020 mg/L(R=0.99958);平均回收率为86.6%。结论:该方法适合测定左旋多巴中残留甲醛含量。

    作者:刁龙翔;聂磊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胸腰椎骨折术后腹胀便秘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目的:探讨腰椎骨折术后腹胀便秘原因及护理。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2月到2014年2月收治的34例胸腰椎骨折术后腹痛便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胸腰椎骨折术后便秘原因,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结果:对胸腰椎骨折术后患者早期干预及护理措施,降低了其腹胀便秘的发生率。结论:引起胸腰椎骨折术后腹胀便秘的因素较多,医护人员应做好患者术后的心理护理、饮食护理、排便护理和药物护理,可以有效的缓解患者的腹胀便秘症状,提高护理效果。

    作者:陈秀华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倍他乐克治疗慢性心衰疗效观察

    目的:分析研究慢性心衰采取倍他乐克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2012年1月-2013年12月在我院收治的患有慢性心衰的病人13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对照组。对照组对病人采取利尿、ACEI强心剂以及扩管等常规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之上采取倍他乐克治疗,对两组病人的血压、射血分数以及心率给予对比分析。结果:实验组临床总有效率93.9%,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81.5%,实验组临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血压、心率以及射血分数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慢性心衰采取倍他乐克治疗,可以使病人血压、心率以及射血分数得到明显改善,可以获得令人满意的治疗效果,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李晓云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经桡动脉介入治疗冠心病的护理分析

    目的:探讨分析经桡动脉介入治疗冠心病的临床护理方法。方法:选取我院心内科2013年8月至2014年4月收治的经桡动脉行冠脉造影、支架置入术的患者146例,于入院开始即将146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方法相同,在护理方面,观察组采用针对性的、全面护理,对照组仅采用常规护理方法,与治疗结束后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满意度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平均卧床时间为12.8±0.5h,平均住院时间为5.7±1.4d,显著优于对照组,另外,在心理状态评分和患者满意度调查方面,观察组结果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经桡动脉介入治疗冠心病患者,其护理方案对临床疗效有较大影响,工作中需引起重视,要从多方面入手,给予患者针对性护理措施,可促进患者康复,改善护患关系,改善疾病预后。

    作者:董茜;罗银银;贺媛;周会萍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穿透性心脏外伤病人急救手术中的护理配合

    目的:总结穿透性心脏外伤病人急救手术中的护理配合经验。方法:记录我院接收治疗的16例穿透性心脏外伤病人急救手术中所做的护理配合,总结护理配合经验,探讨护理配合注意事项,归纳护理配合心得。结果:15例穿透性心脏创伤病人顺利完成手术,心脏恢复功能,康复出院;1例病人由于抢救时间及病情特别严重,经抢救无效死亡。结论:穿透性心脏外伤手术要求严格,病人情况复杂,手术时间紧迫,高效、合理的护理配合是保证手术成功的关键,需要建立起一套完整的护理配合体系。

    作者:桂雯婷;毕丹;王外英;利亚兰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心理护理干预对产后出血的影响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产妇产后出血的影响。方法:选择无明显头盆不称及妊娠并发症的单胎初产妇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给予心理干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比较两组产妇产后出血率、产后24 h 出血量及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产后24 h出血量明显低于对照组,产妇产后出血率及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加强初产妇心理护理干预,能有效降低产后出血率、减少产后出血量、提高患者满意度。

    作者:崔岩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品管圈在手术室工作中的应用

    目的:对品管圈在手术室工作中的应用进行分析。方法:资料随机选自2013年1月-2014年1月中我院10名手术室工作者,将其组建成一个10人的品管圈,分析手术室工作中存在问题,以制定出行之有效的措施,并对培训前后医护沟通的总分数、急救理论总分数、急救技能的总分数进行对比研究。结果:经培训后,手术室工作人员在急救理论、医护沟通及急救技能的总分数等,均优于培训前,比较有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品管圈管理的方法明显提高了手术室工作效率、圈员的创新意识、组织策划的能力等,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张凤琼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无创机械通气治疗呼吸衰竭的效果研究

    目的:探析无创机械通气治疗呼吸衰竭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3月-2014年3月间收治的呼吸衰竭患者51例,分为两组。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观察组配合采用无创机械通气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各项生命体征变化明显,住院时间缩短,病死率与气管插管率与对照组相比明显较低,两组治疗效果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呼吸衰竭采用无创机械通气治疗可有效促进患者各项生命体征尽快恢复平稳状态,改善预后,减少死亡,安全可靠,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作者:都雪艳 刊期: 2014年第09期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