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茜;罗银银;贺媛;周会萍
目的:观察厄贝沙坦联合左旋氨氯地平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我院2012年6月至2014年5月收治的12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按照治疗的方法不同分为联合组和对照组,分别给予厄贝沙坦联合左旋氨氯地平、厄贝沙坦治疗,观察对比治疗四周后两组的临床症状改善及不良反应差别。结果:两组血压均有所下降,且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两组总效率分别为92%、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血压改善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2.06%)低于对照组(2.87%)。结论:厄贝沙坦联合左旋氨氯地平在治疗原发性高血压时疗效显著,临床应用价值高。
作者:宋洪超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分析急诊科护患沟通存在的问题,并找出有效的处理对策。方法:抽取我院840例患者,采取调查问卷方式收集患者及家属的意见,分析护患沟通存在的问题,并根据问题找出有效的处理对策。结果:护患沟通存在的问题:护士未及时对患者接诊分诊、缺乏严谨工作态度和热情的服务态度、缺乏高度的院前急救意识、缺乏充实的急救理论知识和熟练的急救方法、急诊科与其他科室缺乏密切配合、患者自身问题。结论:在急诊科护患沟通中,需构建良好和谐的护患关系,积极开展服务措施,加强护理人员的沟通能力,以此提高护患沟通效果。
作者:张邦群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对米索前列醇应用于产后出血的临床预防效果和安全性进行分析。方法:采用回顾式分析,选择从2010年8月至2013年8月期间入我院生产的,有着高危出血因素的产妇100例进行临床观察分析,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将100例产妇随机分成两组,一组为对照组50例产妇,观察组50例产妇。观察组在胎儿分娩中,胎前肩分娩出时,对产妇使用口服的米索前列醇400μg ;对照组50例产妇,在胎前肩分娩出来后,对产妇进行静脉10%葡萄糖溶液的注射,同时,要使用20U 缩宫素。而产妇的出血量可以使用容积法或者卫生纸称重法进行计算。结果:观察组的50例产妇在产后2h的出血量达到了(206.1±34.5)ml ,而对照组的50例产妇在产后2h的出血量达到了(295.6±38.6)ml ,观察组的预防效果要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对比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中50例产妇仅有一例出现产后出血,而对照组50例产妇有5例出现产后出血,观察组与对照组进行对比,具有显著差异,观察组明显要优于对照组的治疗效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产妇使用米索前列醇可以有效进行产后出血的预防,米索前列醇使用十分方便,具有极高的安全性,可以有效预防产妇的产后出血,建议推广临床使用。
作者:魏立萍 刊期: 2014年第09期
据相关报告,近些年来,我国的手足口病发病率只增不减,极大影响到儿童的健康,甚至威胁到其生命安全。鉴于此,文章对手足口病的流行关键环节与相关的防治措施展开了有效的探讨。
作者:邢美花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加强护理人员与小儿家属的良好沟通,探讨其对提高小儿心外科护理质量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需外科手术治疗的心脏病患儿63例,病程中,随机分成两组,常规治疗基础上,观察组加强护理人员与家属的沟通,对照组采用普通护理方式,于治疗结束后对小儿临床疗效及家属治疗满意度进行调查。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0.9%,治疗满意度为93.4%,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0%及70.0%,P<0.05。结论:加强护理人员与家属的良好沟通,可显著缓解患儿家属的心理焦虑,促进患者家属配合治疗,提高临床治疗满意度。
作者:罗银银;董茜;周会萍;贺媛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通过回顾分析手段对在眼袋整形术治疗眼周皮肤松弛中应用注射 A 型肉毒毒素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方法:回顾分析86例在我院接受眼袋整形术治疗眼周皮肤松弛的患者,将其均分至采用单纯眼袋整形术治疗的 A 组与眼袋整形联合注射肉毒毒素治疗的B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术后鱼尾纹减轻度、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采用眼袋切除术联合注射用 A 型肉毒毒素的B组在静、动两种情况下,无论是眼袋减轻情况42例(97.7%)、鱼尾纹减轻情况43例(100%),还是治疗后皮肤光泽增强度40例(93.0%)均明显优于 A组。两组不良反映情况无明显差异。结论:采用眼袋整形术联合注射A 型肉毒毒素治疗眼周皮肤松弛不仅疗效显著,而且治愈率高,患者满意度高。
作者:武军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研究分析重度子痫前期剖宫产的手术治疗后的护理体会。方法:选择2012年4月-2014年4月期间在我院接受剖宫产术治疗的68例重度子痫患者,按照入院住院号的单双号将其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34例患者采取常规方法护理;观察组34例患者采取综合护理。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94.12%(32/34)、满意度97.06%(33/3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9.41%(27/34)、71.43%(25/34),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重度子痫患者积极采取全面的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治疗总有效率、护理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朱家琼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观察综合护理保温措施在经皮肾镜碎石患者应用的效果。方法:选择经皮肾镜碎石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按手术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术前心理护理、术中输液和冲洗液用恒温箱加温至37℃、在患者肩、背及双臂加盖充气式保温毯,采用 Warm Touch 调节温度为38℃综合护理措施,监测两组患者术中的体温,比较两组患者低体温及寒战的发生情况。结果:与术前体温比较,术毕对照组体温下降显著;术中对照组的体温低于观察组(P<0.05);术后观察组寒战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经皮肾镜碎石手术患者术中进行综合护理保温措施可显著降低术中低体温及寒战的发生率。
作者:包琼;李艳;龚桂芝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了解祁阳县肝吸虫病人群感染现状与流行病学特征,探讨肝吸虫病的防治策略。方法:在祁阳境内肝吸虫病高发区和低发区进行整群随机抽样,用改良加藤厚片法(Kato -katz)一送三检查肝吸虫卵;以座谈和现状调查方式,了解低发区村民生活饮用水和厕所卫生情况,并对低发区居民开展问卷调查,收集居民对肝吸虫的知信行情况。结果:2012年6~12月共调查境内16个镇23个村3761人,总感染率为18.96%,其中调查食生鱼片区761人,感染率为91.33%,非食生鱼片区3000人,感染率为0.60%;男女性别之间的感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75,p>0.05),各年龄组均有感染,且感染率随着年龄增长而升高,40~60岁组感染率占76.44%,各年龄组差异显著,(X2=241.76,p<0.005),非食生鱼片区99%的家庭不做生鱼鮓,98%的村民不吃生鱼鮓。结论:祁阳县为肝吸虫病高发区,肝吸虫病已成为一个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应积极开展健康教育和全民驱虫综合防控措施,改变村民生食鱼鮓陋习,降低人群肝吸虫感染率。
作者:尹德利;徐莉莉;段绩辉;李正祥;庄世锋;朱石桥;陈文华;邓海平 刊期: 2014年第09期
颈椎病系颈椎间盘退行性改变及继发性椎体、椎间关节退行性病变,导致神经根、椎动脉、交感神经和脊髓受累而出现相应的症状和体征。颈椎病是临床常见病和多发病之一,可采用手术治疗和非手术治疗两种方法。临床上多应用颈椎牵引、手法治疗、物理疗法、针灸等非手术治疗方法进行综合治疗,取得了满意的疗效。在非手术治疗中,给病人以必要的指导,使病人积极配合临床治疗和护理是非常重要的。
作者:张红荃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研究新型泪道探通引流装置治疗泪囊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2年10月到2014年1月期间我院接诊的78例(108眼)慢性泪囊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鼻腔泪囊吻合术治疗,观察组实施新型泪道探通引流术治疗。术后6个月评价两组患者的疗效,并比较两种手术的平均手术时间和术后创伤肉眼可见眼数。结果:观察组40例(62眼)治疗总有效率为93.55%,对照组38例(46眼)治疗总有效率为78.26%,两组相比,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提高(P<0.05),且手术时间缩短,创伤小,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采用新型泪道探通引流装置治疗慢性泪囊炎效果良好,且手术时间缩短、微创,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王磊;李小艳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对湿疹患者给予合理的临床护理后观察护理效果,总结护理体会。方法:对2012年9月~2013年9月在我院诊断为湿疹并进行治疗的60名患者进行临床护理分析,随机选取其中的30名患者为观察组,在中西医结合治疗后并给予合理的临床护理,另外30名患者在经中西医临床治疗后即出院,不再接受后期护理。对这60名患者进行临床观察和随访,统计这两组患者的临床治愈率以及治愈所用的平均时间,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愈率为70.0%,明显大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治愈所用的平均时间为21.6±6.3天,明显小于对照组患者治愈所用的平均时间,有 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湿疹患者经治疗之后给予及时的临床护理能够提高临床的治愈率,加快治愈时间,因此,湿疹患者的临床护理在治疗中至关重要。
作者:李玉芬;原剑;杨丛兴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总结综合性静脉血栓栓塞(venousthromboem,VTE)预防方案于骨科中的应用价值,总结预防与治疗经验。方法:选取骨科大手术患者134例为对照组、130例为干预组,前者给予常规治疗护理,后者给予综合性干预,通过评估并发VTE风险,于手术(麻醉、输血)、术后进行系统干预,对症治疗,统计对比并发例与治疗结局。结果:干预组并发血栓性疾病率、深静脉血栓率、肺栓塞率、合计例次率分别为11.54%、4.62%、0.77%、16.92%低于对照组23.88%、17.16%、8.21%、49、2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症治疗后均痊愈;对照组人均疗程(6.3±5.1)周高于干预组(2.8±1.0)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评估并发风险,制定围手术期综合性干预措施,可显著降低VTE并发几率,改善预后。
作者:虎绍剑 刊期: 2014年第09期
总结25例中心静脉导管治疗自发性气胸的护理体会。方法:针对我科2012年2月-2014年5月收治15例留置中心静脉导管治疗女性自发性气胸患者的基础护理、心理护理。结果:15例患者无一例脱管,2例置管未愈行手术治疗后治愈出院,12例治愈出院结论中心静脉导管创伤小,皮肤组织损伤少,更加适合女性患者,置管期间针对穿刺管、穿刺点细致的护理是保证穿刺管通畅及减少并发症的重要措施。
作者:鄢映红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对不同手术方式对高血压脑出血术后脑水肿的影响进行研究。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3月-2013年5月间6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将其分为两组,每组30人,1组进行常规开颅手术,2组进行显微手术,对两组手术患者术后的脑水肿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1组常规手术的患者术后48h脑水肿平均体积为48.13±8.25ml水肿消退天数为9.368±3.37天而在2组显微手术患者中患者术后48h脑水肿平均体积为25.64±6.37ml ,水肿消退天数为5.024±2.31天。结论:显微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术后脑水肿的体积明显小于常规开颅手术患者,在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治疗中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罗志军;黄松;蒋勇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在Carto三维标测系统指导下行射频消融治疗房颤术的围手术期护理体会。方法:对入选20例房颤患者行射频消融治疗房颤术的围手术期护理体会,包括术前准备;特殊设备仪器的连接使用,术中专用介入材料的准备;进入导管室的护理干预,根据手术过程密切配合医生操作及时提供有效信息,对术中及术后发生的异常情况进行分析并迅速采取有效地护理措施。术后给予精心护理。结果:20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成功率90%,术中无并发症发生,术后也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术后恢复情况好。结论:Carto三维标测系统指导下行射频消融治疗房颤完全有效,制定充分完善有效地术前、术中、术后护理措施,再加上实施高质量的术中配合,对于安全,有效地开展Carto三维标测系统射频消融房颤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刘俊岚;黄金定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干预应用于消化内科住院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自2013年3月至2014年5月收治的78例焦虑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43例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之上实施优质护理干预治疗,对照组35例患者仅采取常规护理治疗,对2组患者治疗前后分别进行焦虑自评量表(SAS)、汉密尔顿焦虑评定量表(HAMA)的测量,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焦虑改善效果以及护理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焦虑改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消化内科住院患者实施优质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明显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焦虑症状,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吴玉民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合并浅前房白内障超声乳化的临床疗效观察。方法:对我院自2012年3月至2014年5月收治的60例行超声波乳化术治疗白内障(中央前房深度<2.5mm)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60例白内障患者共80眼,术后1个月矫正视力(>1.0)17眼,占21.25%;术后1个月矫正视力(0.5-1.0)50眼,占62.50%。所有术眼中央前房深度、眼压术前术后相比明显存在变化,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四组浅前房深度合并晶状体硬度分级患者术中超声乳化时间、平均超声乳化能量相比,不同前房深度硬度相同患者EPT 、APT 、AVE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硬度分级浅前房深度相同患者 EPT 、APT 、AVE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角膜出现可逆性水肿18眼,占22.50%,均在术后1周内恢复透明,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超声乳化术治疗白内障患者具有安全、高效的特点,术后治疗效果明显,中央前房深度加深,眼压下降,视力得到矫正。
作者:王华华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探究患者鼻内镜术后鼻腔微填塞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4年1月之间在我院进行鼻内镜手术治疗的100例患者,将其随机均分为两组。在手术后,观察组患者进行鼻腔微填塞,而对照组患者进行普通的鼻腔填塞(将止血海绵包裹在止血凌中,混合填塞),所有其他的处理与治疗措施都一致,比较两组患者的出血情况与术后头痛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无活动性出血,(10.9±0.5)ml的平均渗血量,对照组术后有活动性出血出现,(12.9±0.4)ml的平均渗血量,P>0.05,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的术后头痛评分远小于观察组,差异均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鼻腔微填塞对于鼻内镜术后患者的止血效果好,术后头痛较轻,患者舒适程度高,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作者:杨玉明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观察心理护理与循证护理对卧床老年骨折患者康复的作用。方法:随机抽取骨60岁以上骨折术后患卧床者分为两组,每组各20例,实验组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结果:患者并发症由10%下降到5%,。住院时间平均减少4天,患者满意度由75%提升到95%。结论:此方案对60岁以上的骨折患者可以减少痛苦,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张春玲 刊期: 2014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