刁龙翔;聂磊
目的:分析耳声发射对于新生儿、婴儿听力筛查的应用效果及临床意义。方法:从2013年1月到2014年4月于我院进行耳声发射(TEOAE)听力筛查的新生儿中随机选取1100例,所有婴儿均进行耳声发射初筛,未通过初筛的新生儿需于1月后进行复筛,复筛未通过则需在3后月通过 ABR脑干诱发电位与声阻抗对婴儿进行听力诊断,得出听力是否损失的明确结论。结果:1100例新生儿中有921例通过初筛,通过率83.73%,175例通过复筛,两次总通过率为99.64%,4例未通过筛查的患儿均通过脑干诱发电位与声阻抗进行听力诊断,有2例(3耳)确诊为听力损失。本次研究中先天性听力损失在新生儿中的发病率为1.81‰。结论:耳声发射对于新生儿、婴儿听力筛查具有良好的筛查效果,可快捷、无创地筛查新生儿听力状况,对于及时筛查新生儿听力损失,及早加以干预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作者:张光磊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综合治疗的临床护理方法。方法:自2013年1月至2014年5月,我院对收治的3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用综合治疗方法,通过制定科学得当的护理干预措施配合综合治疗。结果:本组36例患者,平均治疗天数为23天,治疗后痊愈为13例,占36.1%;好转为21例,占58.3%;无效为2例,占5.6%。总有效率为94.4%。结论:腰椎间盘突出症综合治疗期间,根据患者的病情进展、临床症状,结合患者的病因、病型,制定合理得当的护理措施对增强疗效,降低患者经济负担,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意义重大。
作者:曾燕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心脏手术后恢复期的健康教育方法,分析其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0月至2014年1月心脏病手术患者103例,术后对其进行健康教育,分析其临床效果。结果:103例心脏病患者中,2例患者发生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为1.94%,术后随访3个月未发生术后复发患者,临床效果满意。结论:对心脏病术后恢复期患者行积极的健康教育,运用现代护理程序,可大大提高患者术后康复水平,对患者出院后的自我管理及保健也起到积极作用。
作者:杨珍;韦芳;马丽芬;张津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在Carto三维标测系统指导下行射频消融治疗房颤术的围手术期护理体会。方法:对入选20例房颤患者行射频消融治疗房颤术的围手术期护理体会,包括术前准备;特殊设备仪器的连接使用,术中专用介入材料的准备;进入导管室的护理干预,根据手术过程密切配合医生操作及时提供有效信息,对术中及术后发生的异常情况进行分析并迅速采取有效地护理措施。术后给予精心护理。结果:20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成功率90%,术中无并发症发生,术后也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术后恢复情况好。结论:Carto三维标测系统指导下行射频消融治疗房颤完全有效,制定充分完善有效地术前、术中、术后护理措施,再加上实施高质量的术中配合,对于安全,有效地开展Carto三维标测系统射频消融房颤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刘俊岚;黄金定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探究常规超声在出生缺陷产前筛查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43758例中晚期妊娠常规超声筛查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探究常规超声在出生缺陷产前筛查的应用价值。
作者:霍启祥 刊期: 2014年第09期
本文在阐述我国口腔种植技术的基础上,分析了种植牙患者手术的临床配合,接着从心理护理、术前护理、术中护理以及术后护理方面对种植牙患者的手术护理进行了重点研究。
作者:杨兴平;张萍;龙丽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分析助产护理对于新生儿窒息的临床经验。方法:对窒息的新生儿采取助产护理措施,了解患儿复苏的状况并作出分析。结果:本次研究中有117例新生儿经过助产护理得到复苏,复苏率为97.5%,3例死亡,死亡率为2.5%。结论:多种因素的影响都会导致新生儿产生窒息,但是当新生儿有窒息状况发生的时候能够做好评估工作,并给予助产护理,可将患儿的复苏率有效地提高,降低其死亡的几率。
作者:朱坦 刊期: 2014年第09期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于健康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这给医务人员提出了新的挑战。然而在这些挑战中,对于儿童特需门诊病人的护理工作更是一项关键任务,因此必须对儿童医院特需门诊病人的心理特点进行必要的分析。只有当护理人员对特需门诊病人的心理活动有一定的把握,才能更好的开展护理工作,从而提升医院的护理水平,促进特殊门诊患者疾病的恢复。
作者:马向莉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总结综合性静脉血栓栓塞(venousthromboem,VTE)预防方案于骨科中的应用价值,总结预防与治疗经验。方法:选取骨科大手术患者134例为对照组、130例为干预组,前者给予常规治疗护理,后者给予综合性干预,通过评估并发VTE风险,于手术(麻醉、输血)、术后进行系统干预,对症治疗,统计对比并发例与治疗结局。结果:干预组并发血栓性疾病率、深静脉血栓率、肺栓塞率、合计例次率分别为11.54%、4.62%、0.77%、16.92%低于对照组23.88%、17.16%、8.21%、49、2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症治疗后均痊愈;对照组人均疗程(6.3±5.1)周高于干预组(2.8±1.0)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评估并发风险,制定围手术期综合性干预措施,可显著降低VTE并发几率,改善预后。
作者:虎绍剑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探讨脑蛋白水解物口服液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66例急性脑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3例,对照组,治疗组应用脑蛋白水解物口服液,对照组静脉滴注生理盐水,比较两组患者的认知功能改善情况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入院时及入院后2d的 MMSE 评分、MoCA 评分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随着入院时间的延长,两组患者的MMSE、MoCA 评分均较入院时有所提高,治疗组入院后1周、2周、1个月、3个月的 MMSE、MoCA 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脑蛋白水解物口服液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认知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且无明显毒副作用。
作者:关玉华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了解不孕症患者的心理状况,探讨有效的护理方法。方法:将医院妇产科5年来收治的67例患有不孕症患者在护理干预实施前后进行心理检测,对两组患者的心里状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实施护理干预后患者的焦虑评分显著低于实施前,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不孕症女性患者面临较大的心理压力,焦虑/抑郁程度显著较高,一定程度上影响不孕症的治疗效果,因此,在对不孕症妇女进行规范治疗的同时,应结合患者的不同心理状况给予相应的心理护理,消除患者不良精神因素,以提高患者的受孕机会及生活质量。
作者:黄金花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奈达铂同期放疗治疗45例宫颈癌中的护理体会。方法:选取2010年10月至2012年5月本院收治的宫颈癌患者共45例,所用患者均采用同期单药奈达铂化疗联合常规分割放疗的方法进行治疗,并给予放化疗的护理。结果:在所有的45例患者中,经过放化疗治疗后,所有患者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其中有4例过敏反应,2例发生宫颈炎。1例因疾病突然恶化而死亡,而发生其他不良反应的患者由于处理得当,护理良好,均恢复较好,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7.78%。结论:单药奈达铂同期放疗治疗宫颈癌时,放化疗效果好,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在临床治疗的同时结合专业全面的特殊护理,能够有效的提高宫颈癌的治疗效果,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作者:哈丽达·马合木提;祖米拉提·塔西买买提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对比卡前列素氨丁三醇与缩宫素在产后出血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在我院分娩且产后存在出血倾向的孕妇78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9例。对照组使用缩宫素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卡列素氨丁三醇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产后出血量、产后出血发生率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经不同药物治疗后,观察组产后2h、24h的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组间差异(P<0.05);观察组产后出血的发生率5.1%,明显低于对照组发生率23.1%,组间差异(P<0.05);两组不良反应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产后出血患者,采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治疗的疗效显著,具有安全、有效、方便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及应用。
作者:曾丽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研究胃肠肿瘤术后化疗患者的营养状况以及化疗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自2012年1月~2014年1月间收治的胃肠肿瘤化疗患者124例,根据对所选取的患者进行血生化检查以及综合营养评价调查患者的营养状况,同时给予所选取的患者进行生活质量问卷调查。结果:经本院的检查,营养良好的患者较之营养不良的患者生化检查要高,且数据统计存在显著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患者在化疗的不良反应上,营养良好组和不良好组均存在着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其差异不显著(P>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胃肠肿瘤患者在进行化疗的过程中,对于患者的营养状况和不良反应的检查有利于患者的化疗效果提升。
作者:李伍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对小儿先心病(先天性心脏病)实施体外循环术中护理配合经验探讨和总结,提高手术成功率。方法:分析我院接收并进行体外循环手术的先心病患儿182例,总结手术中各个时期的护理特点。结果:182例小儿患者手术护理得当,手术成功。结论:在常规护理配合的基础上,对一些关键点护理配合总结,确保手术顺利。
作者:马丽芬;张津;韦芳;杨珍 刊期: 2014年第09期
近年来我国医疗模式不断的进行改革,进而推动着护理模式的改革。骨科患者通常具有创伤性较大、突发性较高、疾病较为复杂等特点,因此对护理工作也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且护理的过程中由于患者年龄以及自身情况的不同,往往对护理的要求也不同,这就增加了护理的难度,在患者较多或工作较为繁忙的时候,就会出现各种各样不同的问题,不仅增加了患者的不满,对治疗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本院将对骨科护理中常见的问题以及解决方式进行分析讨论。
作者:黄萍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分析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对护患关系的影响,指出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的重要性。方法:选择168例住院患者,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84例患者。对照组患者给予基础护理,观察组在进行基础护理的同时,给患者提供更优质的护理服务。患者康复出院时,医护人员通过调查问卷了解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回顾护患纠纷发生率,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分别为79.76和98.8%,两组护患纠纷的发生率分别为7.1%和3.4%,两组差异均较明显且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临床工作中为患者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得到了患者的普遍好评,降低了护患纠纷的发生率。不仅改善了医患关系,更有助于病人身体的康复。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龙越;陈卫东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对妇产科日常护理工作中常见风险因素的预防以及处理措施进行探讨与分析。方法:在本院妇产科2012年2月至2013年2月期间所收治的患者当中随机抽选300例患者作为此次观察对象,随后将所选患者随机平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而观察组患者则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取相关风险预防措施,后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以及投诉率。结果:采用风险预防措施的观察组患者,其护理满意度以及投诉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采用风险预防措施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对减少投诉率、医患纠纷率、改善医患关系以及提高护理质量与水平有着重要作用与意义,因此其具有极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段小俊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研究并分析加强心理护理应用在提高严重眼外伤手术患者生活质量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40例在我院接受治疗的严重眼外伤手术患者。将其均分为对照、治疗两组,并分别对其行常规药物治疗和护理与在常规基础上行心理护理治疗,对比观察加强心理护理的个性化性心理护理在严重眼外伤手术患者中的疗效及评价。结果:两组经治疗后焦虑与精神情绪方面均有不同程度降低。与对照组在焦虑、生存质量、精神及心理等评分方面比较,治疗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症状与身体机能、视功能、社会评分均无存在差异。结论:对严重眼外伤手术患者施行加强心理护理的措施,不仅帮助患者缓解焦虑、恐惧等不良情绪,进而提高疗效与护理的质量,并能更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满足患者的需要。
作者:李艳;闵洁;李燕;王瑞娟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分析舒适护理在心绞痛患者中的实施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心绞痛患者共88例,随机将其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4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舒适护理,对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临床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经过不同护理路径后,两组间无论是在血压、心率等均有显著差异(P<0.05)具备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对心绞痛患者进行护理过程中,采用舒适护理,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血压以及心率,临床效果显著,进一步提升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代文菊 刊期: 2014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