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兴平;张萍;龙丽
目的:探讨对胫腓骨骨折患者给予优质护理的效果观察。方法:将我院的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0例与对照组30例,观察组给予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方法,在手术之后接受优质护理。对照组进行外加固的常规治疗及优质护理,然后分别记录两组的疗效情况并作出相应的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30例胫腓骨骨折患者其中28例恢复良好,2例有轻度的功能受损,治愈率达到93.00%。,采用外加固手术30例患者中,有26例恢复良好,可以正常的进行体力活动,治愈率为87.00%,其中有4例患者出现了轻度功能受损情况。结论:胫腓骨骨折患者经过了手术治疗以后,还需要进行适当的优质护理措施,能使得术后的并发症的发生率减少,也是的手术治疗效果能有效的巩固,更利于患者早日康复,值得在临床上加以推广。
作者:赵潮华;陈赛莲;许一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分析泌尿外科腹腔镜手术并发症的原因及预防措施。方法:选取本院2012年1月至2012年12月间进行泌尿外科行腹腔镜手术的125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作为观察组,并选取同期进行腹腔镜手术的125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并发症发生的原因进行总结,观察组采取综合护理措施,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措施。结果:并发症的发生主要与手术操作的方法、技术以及术后护理密切相关。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泌尿外科腹腔镜手术并发症的特点进行了解,不断提高腹腔镜手术操作方法和技术,术后进行综合护理措施,有效减少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旷淼;何银志;张天监;李俊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分析小儿药物性肝损伤的临床特点。方法:选择2012年5月-2013年8月在我院诊治的30例小儿药物性肝损伤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临床特点。结果:30例患儿均患有相关病史,病程在3d-60d。肝细胞型是小儿药物性肝损害的主要表现形式,导致出现这种情况的药物有很多种,其中抗生素占第一位。结论:小儿药物性肝损伤首发症状有很多种,很容易造成肝外症状起病,应该与病毒性肝病等相互鉴别。小儿采用抗生素能够引发小儿药物性肝损伤,对小儿进行监测是避免小儿出现药物性肝损伤的主要措施。
作者:杨晓琴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对黄体酮胶囊治疗早期先兆流产的疗效效果进行分析。方法:资料随机选自我院2013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早期先兆流产患者66例,将其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33例采用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常规治疗,研究组33例口服黄体酮胶囊治疗,并对两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治疗后,研究组的保胎成功率为93.94%,明显高于对照组75.76%;且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06%,明显低于对照组24.24%,组间比较均有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黄体酮胶囊治疗早期先兆流产的疗效效果比较确切,有利于缓解患者阴道出血,促进胎儿的成长,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和应用。
作者:和华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总结综合性静脉血栓栓塞(venousthromboem,VTE)预防方案于骨科中的应用价值,总结预防与治疗经验。方法:选取骨科大手术患者134例为对照组、130例为干预组,前者给予常规治疗护理,后者给予综合性干预,通过评估并发VTE风险,于手术(麻醉、输血)、术后进行系统干预,对症治疗,统计对比并发例与治疗结局。结果:干预组并发血栓性疾病率、深静脉血栓率、肺栓塞率、合计例次率分别为11.54%、4.62%、0.77%、16.92%低于对照组23.88%、17.16%、8.21%、49、2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症治疗后均痊愈;对照组人均疗程(6.3±5.1)周高于干预组(2.8±1.0)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评估并发风险,制定围手术期综合性干预措施,可显著降低VTE并发几率,改善预后。
作者:虎绍剑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研究对婴幼儿腹泻治疗采用益生菌、止泻、助消化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4年1月-6月间,我院门诊治疗的婴幼儿腹泻患者纳入研究,随机分为益生菌、止泻、助消化治疗和止泻、助消化、抗菌素对照组,分析两组在临床疗效的区别。结果:治疗组疗效满意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对于婴幼儿腹泻患者,常见原因为饮食不当、肠胃受凉或病毒感染所致,给予肠道益生菌、适当止泻、助消化治疗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林川 刊期: 2014年第09期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卫生事业发展迅速,并且受到了人们足够的重视。但是通过调查研究发现,如今在县级医院公共卫生管理中,还存在着诸多的问题和漏洞,需要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结合具体情况,采取有针对性的解决措施。本文简要分析了医院公共卫生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希望可以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意见。
作者:杨超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分析小儿手足口病(HFMD)合并肺炎支原体感染(MP)的临床特征与治疗。方法:从2013年2月到2014年1月与我院治疗的 HFMD患儿共338例,选取其中88例合并 M P的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对该组患儿的临床表现,治疗手段,疗效与转归等情况进行回归分析。结果:本次研究中小儿HFMD合并 MP的发病率为26.04%,多见于2-5岁 HFMD患儿中,临床表现除 HFMD 典型手、足、口部疱疹等症状外,有80例患儿存在发热症状,占90.91%,13例咳嗽,占14.77%,3例症状严重,除 HFMD典型症状外,还存在抽搐、抖动等症状,占3.41%,本组患儿通过口服及静脉滴注阿奇霉素治疗,均起到显著疗效,两种方式的疗效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小儿手足口病易引发肺炎支原体感染,对患儿造成进一步伤害,建议及早监测,并及时给予抗感染治疗,缓解症状,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俞学明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分析在口腔门诊护理中五常管理的应用效果。方法:对我院口腔门诊2011年应用五常管理前后各两年间的诊室环境合格率、贵重仪器性能完好率、无菌物品合格率、急救物品完好率、器械准备状态完好率以及患者满意率情况进行对比分析,总结五常管理的应用效果。结果:研究结果显示,应用五常管理之后,诊室环境合格率、贵重仪器性能完好率、无菌物品合格率、急救物品完好率、器械准备状态完好率以及患者满意率明显提高(P<0.05)。结论:在口腔门诊护理中五常管理具有良好的应用效果,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任艳荣;常爱萍;原剑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探讨空气灌肠整复治疗小儿急性肠套叠的疗效和价值。方法:对80例肠套叠患儿进行空气灌肠诊断与整复,并且对其疗效加以分析。结果:空气灌肠整复成功74例,整复有效率为92.5%,其中3例因套叠时间长,复位失败转普外科行手术治疗。结论:对于小儿急性肠套叠,只要符合适应证,应首选空气灌肠整复。
作者:郭江莉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探讨骨科术后使用镇痛泵老年患者中意外拔管(尿管)的原因分析及有效护理策略。方法:报告骨科术后使用镇痛泵老年患者意外拔管(尿管)的发生原因及采取的护理策略。结果:通过加强术后使用镇痛泵老年患者及家属和重点时段的管理,充分做好患者及家属的健康教育和心理护理,提高患者和家属的警觉性,适时必要的约束工具可有效预防意外拔管的发生。结论:通过护患双方的有效沟通,加强护士安全意识,合理的排班,在重点环节、重点时段的加强管理,规范护理操作,改进尿管固定方法,对躁动患者必要的约束等护理策略可大大降低骨科术后使用镇痛泵患者意外拔管(尿管)的发生。
作者:王丽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总结穿透性心脏外伤病人急救手术中的护理配合经验。方法:记录我院接收治疗的16例穿透性心脏外伤病人急救手术中所做的护理配合,总结护理配合经验,探讨护理配合注意事项,归纳护理配合心得。结果:15例穿透性心脏创伤病人顺利完成手术,心脏恢复功能,康复出院;1例病人由于抢救时间及病情特别严重,经抢救无效死亡。结论:穿透性心脏外伤手术要求严格,病人情况复杂,手术时间紧迫,高效、合理的护理配合是保证手术成功的关键,需要建立起一套完整的护理配合体系。
作者:桂雯婷;毕丹;王外英;利亚兰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比较低分子肝素与雷米普利单用或联用治疗老年糖尿病肾病(DN)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老年DN 患者按照奇偶数字法随机地均分为A、B、C三组,分别给予低分子肝素、雷米普利及二药联合治疗。比较三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24h尿蛋白总量(UP)、血浆白蛋白(ALB)、血肌酐(Scr)、纤维蛋白原(FIB )水平变化情况。结果:A、B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70.00%、75.00%)显著低于C组(95.00%)(P<0.05);C组治疗后 U P、FIB 水平均显著低于 A 组、B组(P<0.05)。结论:低分子肝素与雷米普利联用治疗老年D N 较二者单用疗效更为显著,应加以推广及应用。
作者:杨海艳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通过对26例根尖囊肿术后的观察分析,以便总结根尖囊肿刮治术的手术细节,探索佳的手术模式。方法:先行患牙根管治疗,病变范围大者加行成形性囊肿切开术后,采用根尖囊肿刮治术。结果:术后4个月、6个月行X线片检查,根尖低密度影均消失,局部骨密度增高或正常。结论:对于根尖囊肿,刮治术是一种理想的治疗方法,只要做到周密、细致的治疗,病变愈合很好。
作者:王春宇;谢宝斌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如何救治重症颅脑外伤病人及对其抢救和意识障碍的疗效。方法:对955例的病人进行的临床治疗效果分析及回顾。结果:全组955例的病人,死亡251例(26%),植物生存32例(3.4%),重残93例(9.7%),中残108例(11%),恢复良好471例(49%)。结论:除脑疝外要保持呼吸均匀,手术后尽快恢复脑水肿,积极治疗所引起的并发症,用催醒剂、神经营养剂及物理方法进行康复治疗,可以提高重症颅脑外伤病人的存活率和意识障碍苏醒率。
作者:李建 刊期: 2014年第09期
护患关系是医疗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护理人员和患者为了治疗疾病、促进康复而建立的一种必需联系,是发生在护理人员和患者之间的一种特殊社会人际关系。良好的护患沟通不仅有利于提高护理工作的质量、减少护理差错事故和护患纠纷的发生,还能够体现以人为本、以患者为中心的整体化护理思想。总之,在护患关系维护中应用护患沟通技巧能够与患者建立相互理解、相互信任的护患关系。这对尽快了解患者信息、提高治疗效果、预防护理差错事故及医疗纠纷的发生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刘丽丽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对臌胀患者进行腹水浓缩回输治疗的护理。方法:用带孔内瘘针从脐耻联合中外方处进行腹穿抽出腹水再利用超滤泵及血路管将浓缩的腹水回输体内的治疗护理。结果:用此方法效果明显。
作者:郝银香;张甜甜;霍慧慧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了解艾滋病病人的心理状态,为艾滋病病人的心理护理对策提供依据。方法:通过护士与病人进行面对面的口头询问方式交流,对本例艾滋病病人心理进行分析。结果:发现艾滋病病人存在不同的心理反应,主要为孤独感、恐惧、愤怒、自愧等。结论:根据其心理特点给予对症护理,对艾滋病人的康复具有积极作用。
作者:邹翠芳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研究兰索拉唑、阿莫西林、克拉霉素联合治疗上消化道溃疡患者的疗效,探讨其在治疗上消化道溃疡患者的应用价值。方法:利用回顾性分析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3年1月1日-2014年5月31日收治的43例经胃镜检查确诊 H P检测为阳性的上消化道溃疡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所有患者按治疗方式不同进行分组,实验组23例患者运用兰索拉唑、阿莫西林、克拉霉素联合治疗方案,而对照组20例运用兰索拉唑、阿莫西林、甲硝唑进行治疗。对比观察两组上消化道溃疡患者的治疗情况。总结分析两组运用不同方法治疗上消化道溃疡的有效率、Hp根除情况、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的有效率、H p根除情况、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均显著好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兰索拉唑、阿莫西林、克拉霉素联合治疗上消化道溃疡患者效果显著;比较采用兰索拉唑阿莫西林、甲硝唑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更加显著,并且显著根除了患者 Hp ,降低不良反应,值得临床大力推广使用。
作者:宋洪超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探讨手术室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风险因素,以及相应的风险管理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2013年期间手术室护理工作中的有关数据,以2012年为对照组,分析手术室存在的风险,并以2013年为观察组,采取的风险管理措施,对比两组医生和患者的手术室护理满意度。结果:采取的风险管理后,2013年手术室护理投诉和护理差错显著降低,医生和患者的满意度均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术室采取风险管理措施可以有效降低护理差错和护理投诉,同时还可以提高患者与医生对护理工作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作者:张丽萍 刊期: 2014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