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在口腔门诊护理中五常管理的应用效果分析

任艳荣;常爱萍;原剑

关键词:口腔门诊护理, 五常管理, 应用效果
摘要:目的:分析在口腔门诊护理中五常管理的应用效果。方法:对我院口腔门诊2011年应用五常管理前后各两年间的诊室环境合格率、贵重仪器性能完好率、无菌物品合格率、急救物品完好率、器械准备状态完好率以及患者满意率情况进行对比分析,总结五常管理的应用效果。结果:研究结果显示,应用五常管理之后,诊室环境合格率、贵重仪器性能完好率、无菌物品合格率、急救物品完好率、器械准备状态完好率以及患者满意率明显提高(P<0.05)。结论:在口腔门诊护理中五常管理具有良好的应用效果,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不同剖宫产术式对再次剖宫产的影响分析

    目的:分析不同剖宫产术式对再次剖宫产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4月至2013年4月再次剖宫产的78例产妇为研究对象,对照组产妇39例行传统剖宫产术,实验组产妇39例行新式剖宫产术,对两组手术情况及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产妇术后盆腹腔粘连率为69.23%,对照组粘连率为46.1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实验组子宫切口愈合良好率为97.44%,对照组子宫切口愈合良好率为92.31%,两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实验组开腹时间、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明显高于对照组,住院时间却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比传统剖宫产术,新式剖宫产术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短,但其盆腹腔粘连率高,手术时间更长,根据产妇不同情况选择相应的剖宫产术。

    作者:欧红英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卡前列素氨丁三醇与缩宫素在产后出血治疗中的疗效对比分析

    目的:对比卡前列素氨丁三醇与缩宫素在产后出血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在我院分娩且产后存在出血倾向的孕妇78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9例。对照组使用缩宫素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卡列素氨丁三醇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产后出血量、产后出血发生率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经不同药物治疗后,观察组产后2h、24h的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组间差异(P<0.05);观察组产后出血的发生率5.1%,明显低于对照组发生率23.1%,组间差异(P<0.05);两组不良反应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产后出血患者,采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治疗的疗效显著,具有安全、有效、方便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及应用。

    作者:曾丽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心外科病种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与应用成效

    目的:分析建立心外科病种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并讨论其应用成效。方法:通过查阅文献、专家讨论、实际情况需要等多种方式总结建立心外科病种护理质量评价体系,并建立全方位的初步评价指标。结果:确定建立的评价体系指标各项系数,并通过所有指数相乘相加,根据所得结果评价护理的质量。结论:该体系能对心外科护理质量做出较好的评价,能科学得反映出护理中出现的问题及注意事项,能指导并帮助提高心外科护理质量。

    作者:韦芳;杨珍;张津;马丽芬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耐药性及用药合理性分析

    目的:探讨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的耐药性及用药合理性。方法:分析2011年1月~2013年1月我院收治的500例下呼吸道感染病人,进行菌株鉴定和药敏试验。结果:排除重复菌株后共分离出菌株319株。肺炎链球菌对克林霉素、红霉素和复方新诺明耐药性较高,分别为87.9%、93.9%和97.0%。金黄色葡萄球菌对青霉素和克林霉素耐药性较高,分别为93.8%和50.0%。肺炎克雷伯菌对红霉素和左氟沙星耐药性较高,分别为83.9%和73.6%。大肠埃希菌对红霉素、左氟沙星和亚胺培南耐药性较高,分别为87.7%、66.1%和56.9%。结论:针对病原菌间耐药性的差异进行药物选择能够有效提高疗效,避免滥用抗菌药物。

    作者:万会云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盐酸氨溴索雾化吸入治疗老年慢性卒中相关性肺炎的体会

    目的:观察氨溴索雾化吸入对老年慢性卒中相关性肺炎的疗效。方法:对我院80例卒中相关性肺炎分观察组32例,对照组32例,在抗感染吸氧解痉平喘止咳化痰等治疗基础上观察组用氨溴索30mg+生理盐水20ml ,氧气驱动雾化吸入,bid ,7天为一疗程;对照组用 a -糜蛋白酶8mg+生理盐水20ml ,bid ,7天为一疗程。结果:观察组32例20显效,好转10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3.75%;对照组32例显效6例,有效12例,无效14例,总有效率56.25%。观察组在临床疗效上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盐酸氨溴索氧气雾化吸入治疗卒中相关性肺炎患者直接,方便,局部药物浓度高,临床上有明显疗效,无不良反应,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朱敏秀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治疗进展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是一种严重威胁新生儿生命健康的疾病。该种疾病简称 HIE ,其发病机理较为复杂,临床尚未对该种疾病的发病机制做出明确解释,给疾病的临床诊治带来极大的困难。因此,本文对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展开讨论,分析该种疾病的发病机制与诊断标准,并对该疾病的治疗进展进行综合阐述。

    作者:明兴建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探讨如何救治重症颅脑外伤病人

    目的:探讨如何救治重症颅脑外伤病人及对其抢救和意识障碍的疗效。方法:对955例的病人进行的临床治疗效果分析及回顾。结果:全组955例的病人,死亡251例(26%),植物生存32例(3.4%),重残93例(9.7%),中残108例(11%),恢复良好471例(49%)。结论:除脑疝外要保持呼吸均匀,手术后尽快恢复脑水肿,积极治疗所引起的并发症,用催醒剂、神经营养剂及物理方法进行康复治疗,可以提高重症颅脑外伤病人的存活率和意识障碍苏醒率。

    作者:李建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妇产科护理常见风险的预防和处理

    目的:对妇产科日常护理工作中常见风险因素的预防以及处理措施进行探讨与分析。方法:在本院妇产科2012年2月至2013年2月期间所收治的患者当中随机抽选300例患者作为此次观察对象,随后将所选患者随机平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而观察组患者则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取相关风险预防措施,后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以及投诉率。结果:采用风险预防措施的观察组患者,其护理满意度以及投诉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采用风险预防措施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对减少投诉率、医患纠纷率、改善医患关系以及提高护理质量与水平有着重要作用与意义,因此其具有极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段小俊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血管瘤样扩张的原因探讨及预防

    目的:探讨长期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血管瘤样扩张的原因及预防措施。方法:选择运城市第二医院肾内科长期透析1~32年患者350例,339例前臂内瘘,9例上臂内瘘,2例移植内瘘常规血液透析或血液滤过透析治疗,内瘘穿刺方法为阶梯式或局域穿刺,透析后内瘘止血方法为透明胶带结合指压法或弹力绷带压迫法,有瘤样扩张的患者作为A组,无瘤样扩张的患者作为 B组。结果:动静脉内瘘血管瘤样扩张患者(A 组)42例(12%),29例(69%)血管瘤样扩张的患者伴高血压,但和B组61%高血压患病率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24例(57.1%)患者为透析10年以上的长期透析患者仅9.6%为透析5年以下患者。42例患者前臂内瘘35例,上臂内瘘6例,移植内瘘1例,主要发生于穿刺点部位的瘤样扩张29例,近吻合口的瘤样扩张8例,静脉全段扩张3例,假性动脉瘤2例。 A 组采用局域穿刺的比例为69%,远高于 B组21%(P<0.01)。2/3的上臂内瘘患者伴血管的瘤样扩张。内接吻合方式、透析后止血方式、血钙、血磷及甲状旁腺激素(PTH)水平对瘤样扩张的形成无明显影响。结论:长期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血管瘤样扩张的原因与局部反复穿刺、内屡部位、血压及血管本身的病变有关。预防:内瘘的瘤样扩张对内瘘的长期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张晓霞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经桡动脉介入治疗冠心病的护理分析

    目的:探讨分析经桡动脉介入治疗冠心病的临床护理方法。方法:选取我院心内科2013年8月至2014年4月收治的经桡动脉行冠脉造影、支架置入术的患者146例,于入院开始即将146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方法相同,在护理方面,观察组采用针对性的、全面护理,对照组仅采用常规护理方法,与治疗结束后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满意度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平均卧床时间为12.8±0.5h,平均住院时间为5.7±1.4d,显著优于对照组,另外,在心理状态评分和患者满意度调查方面,观察组结果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经桡动脉介入治疗冠心病患者,其护理方案对临床疗效有较大影响,工作中需引起重视,要从多方面入手,给予患者针对性护理措施,可促进患者康复,改善护患关系,改善疾病预后。

    作者:董茜;罗银银;贺媛;周会萍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口腔正畸固定矫治器在临床中的应用体会

    目的:对口腔正畸固定矫治器在临床中的应用进行分析研究。方法:随机抽取2012年2月~2014年2月在我院进行口腔正畸治疗的11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正畸效果以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各项PAR评分评分均有所提高,其中前牙排列、后牙排列、覆盖、覆牙合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 PAR总分(16.48±2.13)分与治疗前(5.29±0.32)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本组患者脱矿率为8.0%。结论:口腔正畸固定矫治器在治疗口腔畸形方面疗效显著,但患者牙釉质脱矿的发生率较高。

    作者:孔德虎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子宫内膜癌诊治的病理研究

    目的:分析子宫内膜癌的病理特点、诊治方法以及其预后的因素等问题。方法:以我院2010年1月~2014年1月期间所收治的158例子宫内膜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这些患者子宫内膜癌的临床病理,并进行随访。结果:158例患者当中有77.22%的处于手术-病理分期一期,在为期五年的随访中发现,这些患者的存活率为96.04%。处于二期的患者比例为13.29%,为期五年的随访中显示,患者的生存率93.74%,处于三期的患者占到全部患者的8.23%,3年内患者的生存率为69.23%,而处于四期的患者占到全部患者的1.27%,3年内的生存率为0。结论:子宫内膜癌被发现诊治的越早,患者的存活生存率也就越高。

    作者:王莹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浅谈儿童医院急诊的护理风险及相应的解决措施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于身体健康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尤其是在面临一些比较紧急的疾病的时候,人们往往会出现一种比较冲动的现象。而儿童医院急诊室作为医疗以及护理的前沿,是一个对重危患者进行抢救以及接受急诊患者就医的地方。因此,如果护士在进行患者救护的过程中出现一些不合适的行为,就会严重影响患者的治疗效果,甚至会引起一些不必要的护理风险,增加治疗的难度。

    作者:程笑芳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脑卒中后吸入性肺炎的有效护理措施的探讨

    目的:探讨对胫腓骨骨折患者给予优质护理的效果观察。方法:将我院的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0例与对照组30例,观察组给予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方法,在手术之后接受优质护理。对照组进行外加固的常规治疗及优质护理,然后分别记录两组的疗效情况并作出相应的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30例胫腓骨骨折患者其中28例恢复良好,2例有轻度的功能受损,治愈率达到93.00%。,采用外加固手术30例患者中,有26例恢复良好,可以正常的进行体力活动,治愈率为87.00%,其中有4例患者出现了轻度功能受损情况。结论:胫腓骨骨折患者经过了手术治疗以后,还需要进行适当的优质护理措施,能使得术后的并发症的发生率减少,也是的手术治疗效果能有效的巩固,更利于患者早日康复,值得在临床上加以推广。

    作者:赵潮华;陈赛莲;许一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碑庙片区小学1-6年级学生视力调查分析

    目的:了解碑庙片区小学1-6年级学生的视力情况,并以此为根据制定针对性措施。方法:对2013年碑庙片区1-6年级学生在体检过程中的视力测量情况进行统计。结果:碑庙片区1-6年级学生15.6%的视力出现下降情况,其中乡镇小学1-6年级学生视力下降率为17.3%,而农村小学1-6年级学生视力下降率为12.1%;而一年级学生视力下降率为12.7%,二年级学生视力下降率为13.8%,三年级学生视力下降率为15.0%,四年级学生视力下降率为16.1%,五年级学生视力下降率为17.6%,六年级学生视力下降率为18.1%。结论:农村小学1-6年级学生视力下降率低于乡镇小学,而高年级学生视力下降程度比低年级学生较为严重。

    作者:李杰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老年脑卒中陪护人员防误吸规范化健康教育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对老年脑卒中陪护人员实施防误吸规范化健康教育的临床效果。方法:对观察组和对照组老年脑卒中陪护人员予常规防误吸健康教育,其中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予规范化防误吸健康教育。结果:观察组的防误吸相关知识知晓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不良护理行为发生率显低于对照组。结论:对老年脑卒中陪护人员进行规范化防误吸健康教育,能够提高病人进食安全性,降低病人误吸,防止肺炎、窒息发生。

    作者:王春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瑞芬太尼与丙泊酚复合剂用于无痛人流的疗效分析

    目的:对瑞芬太尼与丙泊酚复合剂用于无痛人流的疗效进行分析研究。方法:随机抽取110例于2013年12月~2014年5月在我院行无痛人流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5例,对照组给予丙泊酚,观察组加用瑞芬太尼,比较两组术中镇痛效果及相关的麻醉指标。结果:两组术中镇痛效果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术前、术后 HR、MAP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术中 MAP 和 HR 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丙泊酚总用量少于对照组,诱导时间、唤醒时间及定向力恢复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瑞芬太尼与丙泊酚复合剂用于无痛人流的疗效确切,患者清醒质量高,可作为无痛人流的理想麻醉药物。

    作者:尹自新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莫沙必利和吗丁啉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疗效和安全性

    目的:探讨对功能性消化不良以莫沙必利和吗丁啉进行治疗所取得的临床效果,并对其安全性进行分析。方法:选择曾在我院进行治疗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70例,将这些患者随机分为数量相等的两组,并将这两组患者分别作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中患者以吗丁啉对其进行治疗,观察患者以莫沙必利对其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所出现的不良反应,并对其进行分析比较。结果:在完成治疗之后,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观察组中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4.3%,对照组中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71.4%;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仅为9.68%,显著低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25.81%,对比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功能性消化不良以莫沙必利与吗丁啉进行治疗,均能够取得一定程度的临床治疗效果,但莫沙必利的临床治疗效果要优于吗丁啉,更能够有效减轻患者病痛,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并且在治疗过程中无不良反应出现,在临床上可选择莫沙必利对功能性消化不良进行治疗。

    作者:廖斌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急救洗胃时快速安全的插胃管方法及洗胃前后病人的心理疏导

    目的:洗胃是急诊科很常见的一种护理操作,因为各种原因需要洗胃的病人进入本科室后,重要的就是抢时间快速、安全的插胃管洗胃,减少毒素吸收。现有快速、安全的插胃管方法及洗胃前后对病人的心理疏导产生不一样的治疗后果。方法:用贴心轻柔的话语劝慰开导病人,尊重病人人格,以诚恳的态度与其交谈,取得信任,建立真挚的护患关系。快速准确地插管洗胃是抢救成功的关键、但在操作过程中插胃管有时十分棘手。有些病人在家,或在路上呕吐过,吃的食物多为固体块状者。胃管插入后可能前段被固体食物堵住,验证胃管是否在胃内时,既无胃液也无胃内容物,注入空气无气过水声,胃管外口放入水中也有少量气泡溢出。这时,护士就会陷入困境,到底胃管在胃内还是误入气管内?不能确定就不能洗胃,重插胃管会浪费时间,不利于病人的抢救。现在在临床工作中发现一种快速、安全的插胃管方法:插胃管前先喝一杯温凉开水。结果:自从使用此方法至今,所有的洗胃病人插胃管一次成功,洗胃前配合插管洗胃,洗胃后配合治疗。结论:插胃管前后的心理疏导及插胃管前先喝一杯温凉开水,保证了插胃管洗胃的一次成功和病人洗胃前后的配合,为抢救赢得了时间,为治疗保证了效果。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让有心者值得借鉴!

    作者:陈琮;许春丽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人工髋关节置换围手术期的护理体会

    目的:对接受人工髋关节置换手术并处于围手术期的临床护理重要性进行探讨与分析。方法:选取我院在2012年1月-2013年1月间收治的25例接受人工髋关节置换并处于围手术期患者资料,并对护理方法与取得的临床效果进行细致分析与研究,护理方面主要涉及心理护理、饮食护理及围术期适度锻炼等几个方面,旨在以人性化、全面性的护理协助患者渡过围术期。结果:在所选取的25例患者中,共有3例存在下肢深静脉血栓症状,4例出现术后高血压症状,经围手术期护理,其症状得到明显的改善。结论:全面、人性化的围手术期护理,包括术前与术后护理,如细致化心理护理、营养搭配及疼痛护理、康复护理等,对于接受人工髋关节置换手术患者而言具有十分积极的影响,能够促进患者预后生活质量的提高,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曹佳妮 刊期: 2014年第09期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