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科
目的:探讨分析临床护理路径在急性心肌梗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我院近期收治的10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并进行随机分组,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医疗护理方法,试验组按制定好的临床护理路径实施每日诊疗、护理、健康指导,比较两组的的治疗效果。结果:患者满意度、健康知识掌握评分、住院的花销以及住院的时间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给予临床护理路径进行护理,并实施诊疗、护理、健康指导,可以减少其平均住院日,降低人均住院费用,促进患者对健康知识的掌握,提高患者对医疗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作者:陈琳;李敏;惠海艳;范丽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分析42例非妊娠期妇女缺铁性贫血的病因,临床表现及贫血程度。方法:回顾性分析42例非妊娠期妇女缺铁性贫血患者,不同年龄组贫血程度,及临床表现,结合患者辅助检查探讨贫血的病因。结果:纳差、头晕、乏力为主要临床表现,贫血以轻、中度贫血为主,18-30岁组择食和慢性胃炎,30-50岁组以子宫肌瘤为主要病因。结论:子宫肌瘤、慢性胃炎和择食是引发缺铁性贫血的主要原因,贫血多表现为轻、中度贫血,经口服铁剂后患者血象能恢复正常。
作者:刘林辉;赵松颖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分析妊娠合并甲状腺功能减退患者并发症情况,对孕妇妊娠结局的影响,总结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将我院收治的184例妊娠合并甲状腺功能减退患者按照是否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分为治疗组和未治疗组,并选取同期在我院进行孕检的正常孕妇80例作为对照,对比分析三组孕妇的临床资料。结果:合并症及并发症情况:治疗组、未治疗组以及对照组孕妇妊娠合并胎膜早破的发生率并无明显差异(P>0.05),未治疗组患者合并妊娠期糖尿病、妊娠高血压、胎位异常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患者合并妊娠高血压的发生率明显低于未治疗组(P <0.05);治疗组患者与对照组相比,合并症发生情况并无明显差异(P>0.05)。妊娠结局:未治疗组患者剖宫产率、胎儿畸形、新生儿窒息、早产、新生儿甲状腺功能减退等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的妊娠结局并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妊娠期合并甲状腺功能减退会影响孕妇妊娠结局,应加强妊娠前期及早期妇女,尤其是具有甲状腺疾病高危风险妇女的甲状腺功能筛查,左旋甲状腺治疗妊娠合并甲状腺功能减退的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减少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
作者:赵莹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探讨颈椎病临床治疗疗效。方法:自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我院共收治46例颈椎病患者,按照随机自愿的原则,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采用常规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观察组在此治疗基础上给予针灸治疗,治疗一段时间后,对两组患者的治疗疗效进行评价,并根据问卷调查和临床观察的方式统计分析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的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23例患者,1例痊愈(4.35%),12显效(52.17%),9例好转(39.13%),1例无效(4.35%),有效率95.65%。对照组0例痊愈,9显效(39.13%),9例好转(39.13%),5例无效(21.74%),有效率78.26%;经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感觉,上肢疼痛与麻木,颈肩部疼痛与不适等临床症状体征得到了显著改善,其打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结论:采用针灸治疗颈椎病,可以有效的弥补单一治疗方法的局限,提高疗效,且价格低廉,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刘治淞 刊期: 2014年第09期
为了研究开塞露纳肛在分娩中的作用,本文分析了开塞露组和对照组各60例产妇的产程、阴道分娩、伤口愈合和副作用等。结果:表明分娩时间两组差异不显著(P>0.05),开塞露阴道分娩率达到95%,而对照组为88.33%,差异显著(P<0.05)。对照组羊水污染高于开塞露组,差异显著(P<0.05)。开塞露组会阴伤口、腹部伤口愈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开塞露组在使用中无1例发生宫缩过强,也未发生恶心,呕吐等副作用,有助于促进产程,减轻孕产妇痛苦,提高阴道分娩率,降低剖宫产率和伤口感染率。
作者:杨倩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探讨氨氯地平联合依那普利治疗老年高血压的疗效。方法:将131例老年高血压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66例给予氨氯地平联合依那普利治疗,对照组65例给予单纯氨氯地平治疗。结果:治疗组、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6.97%、73.85%,治疗组总有效率较高,其 DBP、SBP 下降更明显,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氨氯地平联合依那普利治疗老年性高血压,总有效率高,血压下降显著。
作者:王庆龙;陈丽 刊期: 2014年第09期
随着现在社会的进步,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的提高以及健康需求的增加护理工作将面临越来越大的挑战,目的为了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及人民的健康需求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为贯彻落实《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工作安排》关于推广“优质护理服务”的部署和要求结合全国卫生系统创先争优活动和“服务好,质量好,医德好,群众满意”的“三好一满意”的活动,深化“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紧紧围绕护理模式改变履行护理职责提供优质服务提高护理水平的工作宗旨,充分调动临床一线护士的工作积极性为人民群众提高全程,全面优质的护理服务保障医疗安全改善患者体验促进医患和谐于2011年在全国公立医院倡导全面开展“优质护理过程”并制定了相应的质量考评标准。方法在儿科全面开展“优质护理工程”严格按照“优质护理服务的质量考评”结果通过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护患,医患关系和谐,得到了患儿家属的肯定,既提高了满意度又提高了护理质量。结论本人严格按照“优质护理服务质量考评标准”在儿科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将一些经验总结如下。
作者:吴汶君;易先凤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分析不同剖宫产术式对再次剖宫产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4月至2013年4月再次剖宫产的78例产妇为研究对象,对照组产妇39例行传统剖宫产术,实验组产妇39例行新式剖宫产术,对两组手术情况及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产妇术后盆腹腔粘连率为69.23%,对照组粘连率为46.1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实验组子宫切口愈合良好率为97.44%,对照组子宫切口愈合良好率为92.31%,两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实验组开腹时间、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明显高于对照组,住院时间却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比传统剖宫产术,新式剖宫产术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短,但其盆腹腔粘连率高,手术时间更长,根据产妇不同情况选择相应的剖宫产术。
作者:欧红英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探究老年性高血压患者疗效显著的治疗方法和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7月-2013年12月收治的42例老年性高血压患者进行治疗,随机分组,实验组25例患者采用脑心通胶囊和缬沙坦的综合治疗,对照组17例患者给予硝苯地平缓释片和氢氯噻嗪片的联合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效果进行观察评价。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2.0%,对照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70.59%,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性高血压患者采用脑心通胶囊和缬沙坦的综合治疗,副作用小,且治疗效果显著,能促进生活质量的提高。
作者:朱咸琴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分析探讨脑囊虫病的 M R表现。方法:选取自2012年2月至2013年3月来我院就诊治疗的21例脑囊虫病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对21例脑囊虫病患者进行 MR平扫,对9例患者进行增强扫描,并对 MR征象进行分析,结合病理、血清试验协助诊断。结果:MR病灶显示存在四种不同变化:1.仅显示类圆形囊样变,主要为囊虫头节;2.囊虫头节变现不明显,仅病灶周围水肿明显,占位征象明显;3.多发斑点状低信号强度影,无占位病变;4.部分脑囊虫病可呈现环形强化、有的可出现点头状强化。结论:脑囊虫病的 MR诊断是临床上诊断该病可靠科学有效的一种诊断方式,为临床分期提供重要依据,为临床分型、诊断及治疗方案提供重要线索,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韩永云 刊期: 2014年第09期
膝关节术后镇痛是全膝关节置换术(TKA)围手术期十分必要的辅助治疗手段,近年来镇痛技术已经由传统的阿片类药物经静脉自控镇痛或椎管内镇痛向多模式镇痛转变,本文对膝关节置换术后疼痛的产生机制以及不同的多模式镇痛方法的新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潘沨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观察耐高压双腔PICC管在外科监护室的应用与护理。方法:选择2013年5月-2014年5月我科双腔 PICC 置管的病人28例,对其临床应用情况进行总结分析。结果:双腔PICC置管术一次成功率高、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提高了病人的生存质量。结论:耐高压注射型双腔 PICC 导管可以同时满足两路静脉输液的需要、可注射造影剂,可以输血,减轻了病人反复穿刺的痛苦,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在监护室推广应用。
作者:蒋春艳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对严重腹部外伤的急救对策进行分析研究。方法:随机抽取2011年5月~2014年5月我院急诊外科接诊的116例严重腹部外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急救方法,观察患者临床结局。结果:本组116例严重腹部外伤患者中,抢救成功108例(93.1%),死亡8例(6.9%),其中包括失血性休克4例(3.4%),多器官功能衰竭4例(3.4%),死亡者均为就诊时间过长者。结论:严重腹部外伤者应及时就诊,有效的急救措施对提高临床救治成功率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于京洋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对产后出血的发生原因及防治措施进行探讨。方法:医院妇产科2009年6月~2013年12月共收治91例产后出血病例,结合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91例病例中,发生产后出血的首要原因为宫缩乏力,占55.93%;其次为胎盘因素、软产道裂伤;剖宫产产后出血发生率较阴道产发生率高;人工流产、引产史者产后出血发生率与无流产、引产史者产后出血发生率差异明显。结论:加强计划生育的宣传,防治导致宫缩乏力的各种因素,积极治疗妊娠并存疾病,减少不必要的人工流产、引产,防止产后出血的发生。
作者:周美仙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在经皮肾镜气压弹道碎石术后患者护理中的效果。方法:将2012年6月至2013年6月在我院接受经皮肾镜气压弹道碎石术的100例患者,随机分为普通护理组和优质护理组各50例。前者给予常规护理,后者则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予以优质护理,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情况及满意率。结果:优质护理组患者的心理、生理状况得分显著低于普通护理组,患者满意率显著高于普通护理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结论:对经皮肾镜气压弹道碎石术后患者采取优质护理,有利于患者康复,患者术后满意率显著提高,值得在临床护理中广泛推广。
作者:孙榕;甘雁鸿;龚桂芝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研究对婴幼儿腹泻治疗采用益生菌、止泻、助消化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4年1月-6月间,我院门诊治疗的婴幼儿腹泻患者纳入研究,随机分为益生菌、止泻、助消化治疗和止泻、助消化、抗菌素对照组,分析两组在临床疗效的区别。结果:治疗组疗效满意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对于婴幼儿腹泻患者,常见原因为饮食不当、肠胃受凉或病毒感染所致,给予肠道益生菌、适当止泻、助消化治疗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林川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分析X线诊断青年型颈椎病。方法:随机抽取本院2013年5月-2014年6月共收治的68例青年型颈椎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总结,观察所有患者摄X线正位、侧位以及双斜位片。结果:20例患者为椎间隙狭窄,占29.41%;27例患者为颈椎生理曲度,占39.71%;10例患者为椎间孔变形、变小,占14.71%;6例患者为椎关节退行性改变,占8.82%;5例患者为椎体前后缘骨质增生,占7.35%。结论:青年型颈椎病在X 线摄片上具有明显特征,对诊断青年型颈椎病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李红星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膀胱肿瘤电切患者中的应用。方法:将100例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0例,实验组50例。观察组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术后下床活动时间、健康知识掌握率、患者满意度、住院天数、住院费用等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患者,可有效提高护理质量、患者健康知识掌握率和患者满意度,缩短了患者住院时间,明显降低了患者的住院费用。
作者:黄建英;牛丽姝 刊期: 2014年第09期
在实际工作中,放射科医师读片习惯以腹内脏器为主,带忽视了腹壁病变的存在,致腹壁疾病漏诊或误诊,耽误治疗,致腹壁皮下、鸡肉、腱膜等组织坏死,预后极为不良,旨在重视腹壁疾病的存在,提高腹壁脓肿的诊断和鉴别诊断能力,现将笔者医院 CT 检查,经手术切除及经皮下穿刺引流冲洗治疗的20例腹壁脓肿报告如下。
作者:岳明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探究规范化管理在药房管理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药房管理存在的问题,并将规范化管理应用到药房管理中,分析应用后的效果。结果:通过在药房管理工作中应用规范化管理后,药房管理的质量得到有效提高。结论:规范化管理可以有效提高药房管理的质量,值得在实际应用中大力推广。
作者:沈凤霞 刊期: 2014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