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美仙
目的:观察心理护理干预对促进心外科患者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来我院心外科就诊的患者100例,随机分为50例的观察组和50例的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护理方法,观察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及心理护理方法。观察结束时记录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服务态度、操作技术等的评价以及患者的住院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家属满意程度等。结果:观察组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服务态度、操作技术等的评价都明显好于对照组,观察组的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也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住院时间及下床活动时间较对照组短。结论:心理护理方法在心外科患者的护理中的效果比常规的护理方法效果显著,受到患者及家属的一致好评,减少了护患之间的矛盾,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津;马丽芬;杨珍;韦芳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探讨IgG、IgA、IgM 、C3、C4抗核抗体(ANAS)、可提取的核抗原(ENA)和抗双链脱氧核糖核酸抗体(ds -DNA)联合检测对于诊断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价值。方法:IgG、IgA、IgM 、C3、C4的检测采用散射速率免疫比浊法,ANAS采用间接荧光法,抗ds-DNA 采用斑点免疫金胶体渗滤法、ENA采用免疫印记法,分别对56例活动期SLE患者、71例非活动期 SLE 患者的血清与50例健康对照组进行对比分析。结果:SLE 活动组患者 IgG、IgA、IgM 指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C3、C4指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SLE非活动组IgG与IgA 指标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5,其它各项检验指标与对照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性,P>0.05。结论:免疫学检验联合检测对于SLE的临床诊断以及病情进展判断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者:党荣敏;刘元忠;谢洪书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对湿疹患者给予合理的临床护理后观察护理效果,总结护理体会。方法:对2012年9月~2013年9月在我院诊断为湿疹并进行治疗的60名患者进行临床护理分析,随机选取其中的30名患者为观察组,在中西医结合治疗后并给予合理的临床护理,另外30名患者在经中西医临床治疗后即出院,不再接受后期护理。对这60名患者进行临床观察和随访,统计这两组患者的临床治愈率以及治愈所用的平均时间,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愈率为70.0%,明显大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治愈所用的平均时间为21.6±6.3天,明显小于对照组患者治愈所用的平均时间,有 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湿疹患者经治疗之后给予及时的临床护理能够提高临床的治愈率,加快治愈时间,因此,湿疹患者的临床护理在治疗中至关重要。
作者:李玉芬;原剑;杨丛兴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分析妊娠合并甲状腺功能减退患者并发症情况,对孕妇妊娠结局的影响,总结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将我院收治的184例妊娠合并甲状腺功能减退患者按照是否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分为治疗组和未治疗组,并选取同期在我院进行孕检的正常孕妇80例作为对照,对比分析三组孕妇的临床资料。结果:合并症及并发症情况:治疗组、未治疗组以及对照组孕妇妊娠合并胎膜早破的发生率并无明显差异(P>0.05),未治疗组患者合并妊娠期糖尿病、妊娠高血压、胎位异常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患者合并妊娠高血压的发生率明显低于未治疗组(P <0.05);治疗组患者与对照组相比,合并症发生情况并无明显差异(P>0.05)。妊娠结局:未治疗组患者剖宫产率、胎儿畸形、新生儿窒息、早产、新生儿甲状腺功能减退等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的妊娠结局并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妊娠期合并甲状腺功能减退会影响孕妇妊娠结局,应加强妊娠前期及早期妇女,尤其是具有甲状腺疾病高危风险妇女的甲状腺功能筛查,左旋甲状腺治疗妊娠合并甲状腺功能减退的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减少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
作者:赵莹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对赫赛汀治疗 HER -2高表达晚期乳腺癌患者的护理方式进行探讨。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11月-2014年3月32例 HER -2阳性晚期乳腺癌患者。所有患者在使用赫赛汀治疗前均对病情进行全面的评估,根据病情及患者身体状况进行用药,并妥善保管药物。对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所出现的状况进行观察并做好相应的护理工作。结果:5人在首次用药的过程中出现寒战发热,8人在用药的过程中出现胸闷、心悸、心慌等症状。结论:对HER -2高表达晚期乳腺癌实施用药前评估、密切观察不良反应等护理能够对患者的疾病治疗进行正确的干预,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张婕;彭亚敏;刘少娟;刘芳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探究下腹部手术围术期时期,异丙酚和异氟醚麻醉对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将90例进行下腹部手术的患者随机均分为2组,分别用异丙酚和异氟醚进行麻醉,观察麻醉开始前60min、切皮后、麻醉后60min三个时间点患者的体液以及血液动力学变化。结果:A 两组的血糖、皮质醇水平较正常的高,但是血浆粘度和红细胞聚集指数没有显著变化。B组的血糖、皮质醇水平、血浆粘度和红细胞聚集指数较正常的高。 A、B两组在这四个指标上均有显著性的组间差异。结论:对下腹部手术围术期应激反应,异丙酚的影响较异氟醚小,异丙酚更适宜作麻醉药。
作者:张进领;陈君华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比较低分子肝素与雷米普利单用或联用治疗老年糖尿病肾病(DN)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老年DN 患者按照奇偶数字法随机地均分为A、B、C三组,分别给予低分子肝素、雷米普利及二药联合治疗。比较三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24h尿蛋白总量(UP)、血浆白蛋白(ALB)、血肌酐(Scr)、纤维蛋白原(FIB )水平变化情况。结果:A、B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70.00%、75.00%)显著低于C组(95.00%)(P<0.05);C组治疗后 U P、FIB 水平均显著低于 A 组、B组(P<0.05)。结论:低分子肝素与雷米普利联用治疗老年D N 较二者单用疗效更为显著,应加以推广及应用。
作者:杨海艳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探讨经皮内镜下空肠造口术应用于胃癌患者术后产生胃排空障碍现象时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3例胃癌术后发生胃排空障碍的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通过局部麻醉或基础麻醉的情况下均采用经皮内镜下空肠造口术进行治疗,所有患者术后予以胃减压以及肠内营养支持等干预措施。结果:23例患者手术均获得成功,平均手术时间为(19.23±4.41)min ,且未发现与导管相关的任何并发症,预后较好;术后第2d对所有患者采用空肠营养管予以营养支持,平均(7.28±1.58)d后完全脱离肠外营养;术后胃动力夹闭胃引流管平均时间为(19.37±7.71)d ,留置时间平均为(35.73±11.72) d,所有患者在拔管时的身体健康状况以及营养汲取状况与术前相比较好,改善情况理想。结论:经皮内镜下空肠造口术应用于胃癌术后排空障碍的临床治疗当中,能够产生较为理想的胃减压以及营养支持效果,对患者的临床体征、健康状况以及生活质量均有不同程度的明显改善,值得临床应用及推广。
作者:张国才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分析营养健康教育在促进大学生良好饮食习惯形成中的效果评价。方法:选择我校选修健康教育课的大学生184例,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这些学生的学习前及学习后的饮食的习惯进行调查,并对所得的数据进行统计学的处理。结果:通过对学习前及学习后的大学生的饮食习惯进行比较,得到学习后大学生的一些不良的饮食习惯得到了显著的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结论:营养健康教育用于促进大学生良好饮食习惯形成中的效果比较显著,能使大学生的不良的饮食习惯得以改善,减少营养不良及营养过剩的发生,对大学生的健康起到了促进的作用,应在大学生的学习中积极的应用。
作者:李利青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对循证护理在护理糖尿病患者过程中的应用情况及护理效果进行探讨研究。方法:从近四年在我院内分泌科就诊的糖尿病患者中随机选取100作为本次研究的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50人,一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作为对照组,另一组患者使用循证护理作为观察组,并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对比观察。结果:对照组中患者从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以及对糖尿病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上均要明显低于观察组,两相比较,结果有统计学差异。结论:循证护理在对糖尿病患者的护理过程中能够使护理质量以及患者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得到提高,使患者的情况得到很好的改善。
作者:吴清亚;鲁文菊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分析急诊科护患沟通存在的问题,并找出有效的处理对策。方法:抽取我院840例患者,采取调查问卷方式收集患者及家属的意见,分析护患沟通存在的问题,并根据问题找出有效的处理对策。结果:护患沟通存在的问题:护士未及时对患者接诊分诊、缺乏严谨工作态度和热情的服务态度、缺乏高度的院前急救意识、缺乏充实的急救理论知识和熟练的急救方法、急诊科与其他科室缺乏密切配合、患者自身问题。结论:在急诊科护患沟通中,需构建良好和谐的护患关系,积极开展服务措施,加强护理人员的沟通能力,以此提高护患沟通效果。
作者:张邦群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奈达铂同期放疗治疗45例宫颈癌中的护理体会。方法:选取2010年10月至2012年5月本院收治的宫颈癌患者共45例,所用患者均采用同期单药奈达铂化疗联合常规分割放疗的方法进行治疗,并给予放化疗的护理。结果:在所有的45例患者中,经过放化疗治疗后,所有患者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其中有4例过敏反应,2例发生宫颈炎。1例因疾病突然恶化而死亡,而发生其他不良反应的患者由于处理得当,护理良好,均恢复较好,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7.78%。结论:单药奈达铂同期放疗治疗宫颈癌时,放化疗效果好,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在临床治疗的同时结合专业全面的特殊护理,能够有效的提高宫颈癌的治疗效果,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作者:哈丽达·马合木提;祖米拉提·塔西买买提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影响宫内节育器(IUD)放置术成败的要素,有针对性地提出预防措施,提高宫内节育器放置术成功率,尽可能保护妇女健康。方法:采用文献法和电话访谈法,对洱源县计划生育服务站2009年1月-2014年4月,共行宫内节育器放置术1896例宫内节育器放置术,从 IUD 类型及型号,放置年限,受术者的社会生物学特征,服务质量等方面进行总结分析。结果:168例中,92例因随访或临床症状就诊于我站确诊 IUD 位置下移择期取出;56例因带器妊娠行人流术时取出;12例因腹痛、流血等副反应取出;4例IUD自行脱落;2例IUD异位至腹腔,经腹腔镜下取出;1例 IUD部分异位于宫颈阴道部,经取环钳取出;1例带器宫外孕,转诊上级医院。结论:IUD类型及型号,放置年限,受术者社会生物学特征,服务质量等均为IUD避孕失败的因素。
作者:杨继红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研究达英-35与雌孕激素联用方案治疗功能性子宫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我院2013年1月-2013年12月58例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进行临床资料搜集,并且按照随机的方式将患者分成两组,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29例。治疗组使用达英-35与雌孕激素联合治疗,对照组则使用妈富隆进行治疗,对两组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后治疗组的总有效例数为28例,占96.5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8.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痊愈率为37.9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20.6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达英-35与雌孕激素联用方案治疗功能性子宫出血能够有效的阻止出血量,能够调节月经周期,并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作者:李晓凤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院前急诊护理方案及护理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2年5月一2014年5月到我院接受救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99例,其中50例患者只接受常规救治(对照组),49例患者常规处理之前接受院前急诊护理(观察组),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救治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急救时间、出诊反应时间、入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急救诊断率、抢救成功率、转运成功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心肌梗死患者实施院前急诊护理方案可有效缩短急救时间、出诊反应时间、入院时间,提高急救诊断率、抢救成功率、转运成功率。
作者:高芳珍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以天柱妇幼保健院90例未破裂异位妊娠为例,总结基层医院经阴道超声诊断未破裂异位妊娠的经验,探讨经阴道超声诊断未破裂异位妊娠的价值,提高诊断符合率。方法:统计我院2009年1月至2013年5月间收治的90例未破裂异位妊娠的患者,患者均来自于天柱县地区,回顾性分析其声像图特征及临床资料。结果:90例未破裂异位妊娠患者,经阴道超声确诊的有85例,漏诊3例,误诊2例,诊断符合率为94.4%。结论:经阴道超声诊断未破裂异位妊娠,诊断的符合率高,具有较大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在基层医院推广此项超声诊断。
作者:吴柳木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对臌胀患者进行腹水浓缩回输治疗的护理。方法:用带孔内瘘针从脐耻联合中外方处进行腹穿抽出腹水再利用超滤泵及血路管将浓缩的腹水回输体内的治疗护理。结果:用此方法效果明显。
作者:郝银香;张甜甜;霍慧慧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分析经桡动脉介入治疗冠心病的临床护理方法。方法:选取我院心内科2013年8月至2014年4月收治的经桡动脉行冠脉造影、支架置入术的患者146例,于入院开始即将146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方法相同,在护理方面,观察组采用针对性的、全面护理,对照组仅采用常规护理方法,与治疗结束后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满意度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平均卧床时间为12.8±0.5h,平均住院时间为5.7±1.4d,显著优于对照组,另外,在心理状态评分和患者满意度调查方面,观察组结果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经桡动脉介入治疗冠心病患者,其护理方案对临床疗效有较大影响,工作中需引起重视,要从多方面入手,给予患者针对性护理措施,可促进患者康复,改善护患关系,改善疾病预后。
作者:董茜;罗银银;贺媛;周会萍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以中医辨证方法进行治疗所得到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6月-2013年8月曾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124例,以随机方法将这些患者分为两组,分别作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患者数量相等,观察组中患者利用中医辨证方法进行治疗,对照组中患者利用西医常规方法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在经过治疗之后,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进行观察,观察组中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6.8%,对照组中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77.4%,两组患者之间差异明显;观察两组患者的肺功能以及呼吸功能改善情况,观察组中患者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差异明显。结论: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以中医辨证方法进行治疗,可得到理想效果,能够得到较高的治疗有效率,并能够使患者的肺功能及呼吸功能得到有效改善,使患者痛苦明显减轻,是现代临床上的一种理想治疗方法,可进行广泛应用。
作者:陈洁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观察为手足口病患儿应用炎琥宁与干扰素联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06月~2013年06月我院收治的手足口病患儿10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实验组50例,对照组50例,应用炎琥宁与干扰素联合治疗实验组患儿,应用利巴韦林治疗对照组患儿,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手足口病患儿的治疗效果更佳。实验组患儿口腔溃疡消退时间、手足皮疹消退时间、退热时间、总病程分别为(3.02±1.12)d、(2.29±0.32)d、(1.56±1.20)d、(4.08±0.48)d ,均短于对照组,此外,实验组患儿临床治疗有效率为96.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0%,组间差异具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炎琥宁与干扰素联合治疗小儿手足口病,临床效果显著,值得进一步应用。
作者:冉振兵;贺元红 刊期: 2014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