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健伟;付晓东;颜真淑;谭英俊;刘蔚
目的:对高血压脑出血内科保守治疗的患者进行全面的分析,从而为高血压脑出血病人提供更好的治疗方法和护理措施.方法:2010年3月到2011年12月来我院进行高血压脑出血内科保守治疗的70例患者,男性44人,女性26人,年龄在45岁到74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4.3岁.17例患者出血量低于5ml,18例患者出血量低于10ml,23例患者出血量低于20ml,12例患者出血量低于30ml.积极的采取多种措施稳定和控制血压,防治多种并发症和水电解质紊乱.与此同时,进行药物治疗的方法,给予脑细胞充足的营养保护剂,镇静剂,止痛剂,止血剂以及适量的脱水剂.结果:70例患者的住院天数在6天到48天之间,平均是28.7天.其中,24例患者基本治愈,达到34.28%,34例患者显效,达到48.57%,8例患者有效,达到11.42%,4例患者无效,达到5 7%,总有效率已经达到了94.3%.结论:在高血压脑出血病人的出血量比较少的情况下,采用保守治疗的方法是比较有效的,治愈率也非常高.
作者:孔庆兰 刊期: 2013年第01期
通过连续三年对黔南州州级医院医护人员双手的监测,说明在医院日常工作中,医护人员手的污染在医院消毒监测各个环节中的重要性,比例较大,通过监测提高了医护人员手消毒合格率.
作者:田维丽;朱世惠;韦光政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对孕妇分娩时焦虑得分和分娩方式的影响.方法:选择在产科门诊定期产检的初产妇126例,分为观察组74例和对照组52例.全部患者均接受常规产前检查和孕期指导,观察组给予人性化护理.比较两组入组和分娩时的焦虑得分、分娩方式.结果:两组入组的焦虑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分娩时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焦虑得分低,阴道分娩率高(P<0.05).结论:人性化护理可有效改善孕妇的焦虑情绪,提高阴道分娩率.
作者:王敬荣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通过加强行微创引流术的硬膜下血肿患者围手术期护理探讨细化护理对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0年6月至2012年6月期间我院48例硬膜下血肿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观察组加强术前健康教育及术后并发症的预防护理,比较两组护理后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手术满意度等方面明显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通过加强手术后并发症的护理,观察组在手术后并发症方面低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加强围手术期的术前健康教育及术后预防并发症护理能够提高护理满意度及减少并发症.
作者:马建芬 刊期: 2013年第01期
观察瑞芬太尼和舒芬太尼以不同方式用于全静脉麻醉下妇科腹腔镜手术对患者血流动力学和苏醒质量和呼吸恢复的影响.方法 60例ASA I~Ⅱ级择期行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随机分成瑞芬太尼诱导舒芬太尼维持组(RS组)和舒芬太尼诱导瑞芬太尼维持组(SR组).记录麻醉诱导前(T0)、插管前(T1)、气管插管后即刻(T2)、气腹前(T3)、气腹后1 min(T4)、后30min(T5)、睁眼时(T6),患者的收缩 (SBP)、舒张压(DBP)、心牢(HR)并观察术毕清醒恢复时间、术后疼痛、恶心呕吐情况.结果 与T0比较,两组SBP和DBP于T1 时均降低(P<0.05); 与SR组比较,RS组于T1、T2时SBP、DBP均显著降低(P<0.01),HR显著减慢(P<0 05).术毕RS组呼吸恢复时间、睁眼时间、拔管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均长于SR组(P<0.05).结论 舒芬太尼诱导瑞芬太尼维持运用于妇科腹腔镜手术更加有利于维持血流动力学的稳定,且提高了术后患者苏醒质量.
作者:纪元琳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喹诺酮类抗菌药物盐酸左氧氟沙星与氧氟沙星治疗妇科盆腔炎的临床效果,为临床用药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方法:病例选取2010年2月份~2012年6月份来我院就诊的146例妇科盆腔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给予盐酸左氧氟沙星静脉滴注,对照组患者给予氧氟沙星静脉滴注,观察两组患者在治疗2个疗程后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经治疗后总的有效率要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喹诺酮类药物是治疗妇科盆腔炎症的常用药物,而盐酸左氧氟沙星治疗效果要优于氧氟沙星.
作者:张琼珍;张志坚 刊期: 2013年第01期
随着现代社会科学技术与经济的不断飞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逐渐提高,人们的生活方式越来越趋向于现代化,人们越来越重视自己孩子的健康.加上儿童处于人生的开始阶段,很多地方都不是很成熟,所以要想促使儿童获得健康的成长,就必须在儿童日常学习生活中,重视生活方式的科学化,加强对其的健康教育,帮助其养成一个良好的生活习惯.本文作者结合自身实际工作经验,对于生活方式和儿童健康教育的具体联系,进行了细致的分析与探讨,并提出几点个人意见,以供大家学习和交流.
作者:杨梦春 刊期: 2013年第01期
血液透析液是由A液和B液按一定比例混合而成,其中A液成份包括氯化钠、氯化钾、氯化钙、氯化镁和枸橼酸,B液成份是碳酸氢钠,A液和B液混合后会生成碳酸钙和碳酸镁沉淀,这些物质容易附着在装置和液回路配管内壁,可造成配管阻塞和微生物滋生[1],影响透析机的正常使用,必须进行钙沉淀的清除.
作者:李凤娥;汤锋;王宇;董万平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减轻无痛人流术后疼痛的措施,寻找积极有效的处理方法; 方法:选择门诊无痛人流患者60例,将上述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30例,均使用利多卡因20-40mg+异丙酚2mg/kg+芬太尼0.05g进行静脉麻醉,其中实验组于术前30分钟加用消炎痛栓100mg塞肛;比较两组麻醉疗效及术后宫缩痛情况;结果:两组麻醉疗效及术后宫缩痛情况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术前30分钟应用消炎痛栓能起到超前镇痛作用,改善宫颈松弛度,增进麻醉疗效,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轻患者的宫缩痛程度.
作者:徐慧敏;梁永妃;吕小平 刊期: 2013年第01期
高血压脑出血是中、老年人常见的急危症,病死率、病残率均高.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是临床较常用的一种治疗方法,特别是自2010年以来我科开展微创锥颅引流术135例,疗效较满意,下面我将该手术前后的护理体会总结如下.1 术前护理1.1 加强心理护理:当患者或家属得知颅内出血时,心理负担极重,常伴有焦虑恐惧等不良情绪,直接影响患者的饮食和睡眠,使神经体液调节处于紊乱状态,导致机体免疫力降低.护理人员应以高度的责任心和同情心,热情耐心地做好心理疏导工作,详细解释该病的发病原因及术前准备、术中配合、术后护理的要点,介绍本科的成功经验,以取得患者的信任,使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密切配合医疗护理工作.
作者:李春玲;王波 刊期: 2013年第01期
心血管疾病为常见病、起病急、病情发展迅速,致死率和致残率均较高,为此,在临床教学中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判断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实际操作能力以及理论知识等,是提高心血管内科患者的护理效果的关键.本文结合当前心血管内科临床护理教学工作现状进行探讨,并针对当前形势提出了对策.
作者:王玉芳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探讨支气管镜检查术前、术后以及并发症的护理方法,以提高检查的成功率,减轻患者的痛苦.方法:认真做好术前准备,严密观察术中患者的生命体征及反应、口唇、皮肤、粘膜的颜色,密切配合医生做好术后并发症的预防.结果:100例支气管镜检查的患者中,96例顺利完成,2例不配合,2例气道反应性高,成功率96%.结论:对支气管镜检查的患者认真做好术前准备,做好心理护理,术中密切观察以及术后并发症的积极预防可有效提高检查的成功率,减轻患者的痛苦.
作者:李雪芬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为了提高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内科临床护理质量以及患者、家属的满意度情况,为后期临床护理工作提供参考依据,具体探讨分析我院上消化道出血的护理体会.方法:回顾分析我院自2009年至2011年期间收治住院治疗的130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临床护理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舒适护理组和常规护理组,两组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不具备统计学差异(P>0.05),对两组患者的总体护理效果以及护理满意度情况进行全面对比分析.结果:从两组患者的相关临床指标(住院时间、止血时间以及SAS评分等)以及总体满意度对比情况来看,舒适护理组均优于对照组,具有显著性差异标准(P<0.05),提高了患者的预后治疗效果.结论:相对于常规临床护理来说,舒适护理更加满足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护理要求.
作者:杨月霞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研究对于产后抑郁症患者实施心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笔者将选取所在科室近几年收治的184例产后抑郁症患者进行临床研究,所有患者均由专业护理人员对其实施心理干预措施.结果:本文患者经过心理护理干预后,未出现任何异常行为,经HAMA、HAMD测定患者的抑郁情绪较干预前有显著改善.结论:通过笔者的临床护理实践,其结果显示对产后抑郁症患者实施必要的心理护理干预,可显著提供产妇及新生儿的生活质量.
作者:潘彩芳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分析探讨中西医结合对高原扁平疣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0年3月到2012年10月期间来我队就诊并且进行治疗的高原扁平疣患者114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对照组给予卡介菌多糖核酸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患者的基础上给予去疣洗剂的治疗,分别分析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和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明显升高,发生头晕、皮疹、灼热等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降低,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卡介菌多糖核酸结合去疣洗剂是一种安全、高效的治疗高原扁平疣的方法,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王平安;彭文林 刊期: 2013年第01期
随着现代医学诊疗技术的进步和医疗器械技术的快速发展,各种侵入性导管的应用日益广泛,不仅在危重病房,而且在普通科室普遍使用,特别是肿瘤科比较常见,犹以中心静脉导管为,如进行快速输液、化疗、肠内外营养支持等,但继之伴发的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感染和导管相关血流感染(central venous catheter-related infection,CVC-RI)的问题也困扰着临床医务人员,给病人也带来了一系列问题,住院费用增加,病人的住院时间延长,甚至危及病人的生命.CRBSI已经成为医院常见的感染之一.
作者:王静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探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诊断梅毒螺旋体(TP)感染中的临床应用.方法:选择2010年1月至2012年2月接收的梅毒患者68例开展检测.结果:TRUST假阳性率、假阴性率分别为16.67%(5/30)、26.47%(18/68).ELISA的假阳性率、假阴性率均为0.ELISA方法检测的假阳性率和假阴性率分别低于TRUST(P<0.05).结论: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方法检测诊断梅毒螺旋体(TP)感染中结果可靠.
作者:王娟娟;朱坤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研究胸腔镜下行肺癌根治术治疗肺癌的临床治疗体会.方法:将我院收治的80例肺癌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本组患者均行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采全身麻醉,与肋间6~7中线内置入胸腔镜,分离病变组织.行半肺叶切除术47例,双肺叶切除21例,全肺叶切除12例,术后配合有效护理.观察患者临床症状与治疗效果.结果: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无死亡病例.2例因病灶处粘连严重转开胸;5例行二次手术止血探查;术后少量漏气患者2例;1例发生胸腔积液,经术后引流痊愈;合并呼吸不全患者3例;手术时间40~180min,出血量15~55ml,住院5~20d.随访1a,所有参研患者无转移、复发.结论:胸腔镜下行肺癌根治术,并配合临床护士有效护理,效果显著,并发症少,患者恢复快,住院时间短,值得临床推广与研究.
作者:吕晓明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分析产科出血性休克的临床原因及治疗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在2010年6月-2012年4月间93例产科出血性休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导致产科出血性休克的临床原因主要有子宫收缩乏力、全身因素、子宫局部因素、生殖道裂伤、胎盘因素及凝血功能障碍.临床经过监测抢救休克症状得以纠正,成功实施抢救,2例行经腹子宫全切术,3例行经腹子宫次全切除术,1例抢救无效死亡.结论:临床实施控制体位、实施止血、开通路、补充血容量、给氧、保温、纠正酸中毒、应用心血管药物、利尿药、预防感染等治疗及预防出血性休克效果显著,死亡率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健伟;付晓东;颜真淑;谭英俊;刘蔚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研究分析精神病患者病情复发的原因和心理护理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2012年9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00例精神病复发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患者病情复发的原因,并总结临床护理对策.结果:经对本组100例患者的分析和研究,发现年龄、病程、严重程度、婚姻状况、家庭遗传病史、性格、文化程度等是影响精神病患者病情复发的主要因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精神病复发患者进行早发现、早治疗十分重要,加强对复发患者的心理护理干预能够是患者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坚持服药治疗,减缓病情的复发,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丁冬梅 刊期: 2013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