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雪芬
目的:探讨分析床边间歇性血液透析(IHD)在老年重症肾衰竭患者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于2011年5月~2012年8月在我院行住院治疗的重症肾衰竭患者37例,给予床边间歇性血液透析治疗,比较治疗前后患者在血清肌酐(Scr)、尿素氮(BUN)、内生肌酐清除率(Ccr)方面的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后发现患者在血清肌酐(Scr)、尿素氮(BUN)、内生肌酐清除率(Ccr)方面较治疗前都得到显著改善,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同时随访调查发现患者的1年存活率为67.6%,高于老年重症肾衰竭患者1年平均存活率(51.4%);结论:床边间歇性血液透析在老年重症肾衰竭患者中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疗效好、患者存活率高,值得在临床治疗中推广应用.
作者:韦茵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观察心理干预及护理对临床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的临床价值.方法:用抑郁自评量表(SDS)对我院神经科门诊脑卒中后抑郁21 8例患者进行评分测定,对所有患者进行随机分为治疗组130例.对照组88例,治疗3月后再行(SDS)评分测定,并进行对照分析.结果:治疗组治疗脑卒中后抑郁总有效率为95.38%,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3.86%,治疗组与对照姐治疗的脑卒中后抑郁情绪改善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心理干预及护理的方法对临床治疗脑卒中后抑郁可取得显著的治疗效果,具有明显的推广价值.
作者:褚先芹;陈伟伟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研究分析内科诊治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方法和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1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30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16例,采用手术方式治疗;对照组14例,采用非手术方式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中共20例存活患者,其中观察组死亡6例,死亡率为37.5%,对照组患者死亡4例,死亡率为28.5%,两组患者的死亡率比较具有明显差异,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急性胰腺炎患者不能进行盲目的手术治疗或保守治疗,应对患者进行全面的诊断,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针对性的治疗,才能够有效的提高治疗效果,降低死亡率.
作者:王玉霞 刊期: 2013年第01期
引言:胃肠间质瘤的诊断、治疗和研究进步迅速.为了推动GIST的规范化诊断和治疗,建立包括病理科、放射科、外科和肿瘤内科等临床多学科的合作模式,有必要制定专家共识或临床实践指南作为重要参考.对此,既往的中国GIST诊断治疗专家共识(2009年版)曾经发挥了积极作用.2010年9月,在CSCO学术年会期间,胃肠间质瘤专家委员会建议对于该专家共识(2009年版)进行更新,之后广泛征求意见,多次组织讨论和进行修改,近又根据2011年的新资料进一步补充,形成本文,现予公布.
作者:邓军山 刊期: 2013年第01期
探讨健康教育在孕产妇妊娠、分娩、及产后各期的实施方法及取得的效果.通过对孕产妇进行健康教育,满足了孕产妇对妊娠分娩知识的需求,了解了相关妊娠、分娩的生理现象,减少了孕产妇对妊娠、分娩的恐惧心理.
作者:姚汶妤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研究急诊内镜在上消化道大出血诊治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2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64例确诊为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患者患病的严重程度和就诊类型,将64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32例,为非急诊就诊的患者;观察组患者32例,为在急诊就诊治疗的患者.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期间的诊断率、止血时间等指标,总结急诊内镜在上消化道大出血的诊治作用.结果:治疗后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在临床诊断率、平均止血时间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观察组患者采用内经诊断的诊断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诊内镜在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诊断中安全、易行、有效,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及早进行内镜检查,有助于及时发现病情和尽早接受积极治疗,在临床诊断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应用价值.
作者:张静 刊期: 2013年第01期
近年来医院提倡的人性化护理是一种个性化的、整体的、有效的以及创造性的护理模式.通过树立人性化服务理念,注重建设人性化服务环境和人性化护理的管理,可以更好地满足妇产人员的需求,而提升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改善护理质量,不但能够增强医院的竞争力,还能进一步体现护理人员的社会价值.
作者:张丽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对耐甲氧西林溶血葡萄球菌感染情况以及相应的耐药特点进行分析探讨,指导临床用药.方法:抽取在2010年2月6日-2012年2月26日间我院耐甲氧西林溶血葡萄球菌感染住院患者63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展开回顾性分析.结果:63例耐甲氧西林溶血葡萄球菌感染患者中科室分布以重症监护室所占比例高(20.63%);标本分布中以伤口标本所占比例高(44.44%);药敏试验显示该菌种对万古霉素、利福平敏感性较高,对其余多种抗菌药物均具有较高的耐药性.结论:在重症监护室患者中耐甲氧西林溶血葡萄球菌感染的发生率较高,且对常规抗菌药物具有较高的耐药性,临床治疗首选万古霉素,临床应给予关注.
作者:张德 刊期: 2013年第01期
卡介苗接种的主要对象是新生婴幼儿,接种后可使儿童产生对结核病的特殊抵抗力,特别是能防止那些严重类型的结核病.通过对卡介苗常见差错事故的分析,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强调人员管理及培训、疫苗管理、卡介苗接种技术和反应的特殊性,严格遵守预防接种操作流程,提高卡介苗接种工作的质量.
作者:杨立杰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探讨支气管镜检查术前、术后以及并发症的护理方法,以提高检查的成功率,减轻患者的痛苦.方法:认真做好术前准备,严密观察术中患者的生命体征及反应、口唇、皮肤、粘膜的颜色,密切配合医生做好术后并发症的预防.结果:100例支气管镜检查的患者中,96例顺利完成,2例不配合,2例气道反应性高,成功率96%.结论:对支气管镜检查的患者认真做好术前准备,做好心理护理,术中密切观察以及术后并发症的积极预防可有效提高检查的成功率,减轻患者的痛苦.
作者:李雪芬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胃肠道肿瘤术后早期(7至10天内)营养支持的合理途径.方法:分析在我科住院的42例胃肠道肿瘤患者术后营养支持途径,其中26例(EN+PN组)为术后1-2天给予肠内营养(加少量肠外营养),16例(TPN组)为术后7天内给予全肠外营养,术后第7天观察患者的营养指标、肝肾功能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给予EN+PN组患者营养指标及肝肾功能方面均优于TPN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少于TPN组患者.结论:胃肠道肿瘤术后患者早期合理给予EN+PN优于TPN,有助于胃肠道功能的恢复、营养状态的改善及减少术后早期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崔洪生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分析脾氨肽联合维生素AD在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上的疗效.方法:以本院2008年到2012年收治的105例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者为例,并将其分为A、B、C三组,A、B分别采用口服脾氨肽和维生素AD、口服维生素AD方法,C组为对照组.结果:A、B、C三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7.14%、94.29%、68.57%,A、B组与C之间存在显著差异(P<0.01),疗效要优于C组.在一年内发病的次数上,A组要明显的少于B、C两组.结论:脾氨肽联合维生素AD在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上具有很好的疗效,值得进一步推广.
作者:赵韡 刊期: 2013年第01期
观察瑞芬太尼和舒芬太尼以不同方式用于全静脉麻醉下妇科腹腔镜手术对患者血流动力学和苏醒质量和呼吸恢复的影响.方法 60例ASA I~Ⅱ级择期行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随机分成瑞芬太尼诱导舒芬太尼维持组(RS组)和舒芬太尼诱导瑞芬太尼维持组(SR组).记录麻醉诱导前(T0)、插管前(T1)、气管插管后即刻(T2)、气腹前(T3)、气腹后1 min(T4)、后30min(T5)、睁眼时(T6),患者的收缩 (SBP)、舒张压(DBP)、心牢(HR)并观察术毕清醒恢复时间、术后疼痛、恶心呕吐情况.结果 与T0比较,两组SBP和DBP于T1 时均降低(P<0.05); 与SR组比较,RS组于T1、T2时SBP、DBP均显著降低(P<0.01),HR显著减慢(P<0 05).术毕RS组呼吸恢复时间、睁眼时间、拔管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均长于SR组(P<0.05).结论 舒芬太尼诱导瑞芬太尼维持运用于妇科腹腔镜手术更加有利于维持血流动力学的稳定,且提高了术后患者苏醒质量.
作者:纪元琳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研究对于产后抑郁症患者实施心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笔者将选取所在科室近几年收治的184例产后抑郁症患者进行临床研究,所有患者均由专业护理人员对其实施心理干预措施.结果:本文患者经过心理护理干预后,未出现任何异常行为,经HAMA、HAMD测定患者的抑郁情绪较干预前有显著改善.结论:通过笔者的临床护理实践,其结果显示对产后抑郁症患者实施必要的心理护理干预,可显著提供产妇及新生儿的生活质量.
作者:潘彩芳 刊期: 2013年第01期
超声造影技术能有助于对肾脏内的发育异常与新生物进行较好的区分,明确判断肾脏内有无占位性病灶的存在,并能准确地区分复合性囊性占位的良、恶性;对于肾脏的恶性肿瘤,造影增强在时相上无特征性,但肿瘤内无灌注区域的检出,对判断肿瘤良恶性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徐颖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分析产科出血性休克的临床原因及治疗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在2010年6月-2012年4月间93例产科出血性休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导致产科出血性休克的临床原因主要有子宫收缩乏力、全身因素、子宫局部因素、生殖道裂伤、胎盘因素及凝血功能障碍.临床经过监测抢救休克症状得以纠正,成功实施抢救,2例行经腹子宫全切术,3例行经腹子宫次全切除术,1例抢救无效死亡.结论:临床实施控制体位、实施止血、开通路、补充血容量、给氧、保温、纠正酸中毒、应用心血管药物、利尿药、预防感染等治疗及预防出血性休克效果显著,死亡率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健伟;付晓东;颜真淑;谭英俊;刘蔚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研究探讨血红蛋白在筛查地中海贫血中的作用.方法:对2011年1月至2012年2月我院送检的850例患者标本进行血红蛋白电泳,分析检测血红蛋白各个组成部分的含量.结果:经过筛查和分析,850例患者样本中发现α地中海贫血表型阳性78例、β地中海贫血表型阳性 52例,其他血红蛋白病 4例.阳性率分别为9.2%、6.1%、1.47%.结论:血红蛋白电泳可以用于检验异常Hb从而进一步诊断相关疾病.
作者:梁毅珊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分析心理护理在临床应用中对于改善护患关系的影响以及对医护人员工作的重要性.方法:采用随机选取法,从自2010年5月到2011年7月来我院接受治疗的患者中随机选出100例患者,将这些患者分为两组.其中一组在治疗的同时采用心理护理的方式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干预,作为心理组,共50例;而另外一组则在治疗过程中采用常规护理的方式,作为对照组,共50例.在患者的治疗结束后,要对患者的恢复情况进行分析,分析患者病历中患者对于医护人员工作的满意度、患者病情的恢复情况、患者并发症出现情况等,并将所得的数据进行整理,汇总制成表格,得出结果.结果:经过一阶段的治疗后,患者的病情均有了一定程度的恢复.其中心理组患者在患者满意度和恢复性况方面都要优于对照组,且出现并发症的几率却要小于对照组.整体的治疗效果中心理组要好于对照组,且心理组的护患关系比对照组的更加融洽,医护工作进行的更加顺利.结论:在对患者进行治疗的同时一定要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患者的心理得到了改善,其面对病魔时的毅力就越大,求胜的欲望就越强烈,战胜病魔的几率也就越大.同时,良好心理状态的患者可以更好的配合医护人员的治疗和护理中作,保证患者治疗的顺利进行.
作者:罗洪娥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对艾滋病患者的各脏器的超声声像图进行分析,得出艾滋病对于各类脏器的损害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从2010年11月到2012年12月的我院接受的艾滋病患者的临床病历,共960例,分析这些病例的脏器超声声像图的变化.结果:960例患者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脏器超声声像图的改变,其脏器均有不同程度的病变,其中肝脏出现改变的有440例,肾脏出现改变的有65例,胰腺淋巴出现改变的有32例,胆囊脾脏出现改变的有423例.这些患者的脏器受损程度也有所不同,表现为积液、肿大、肿块等.结论:经过分析后发现,艾滋病患者在患病期间,其肝脏、肾脏、胰腺、淋巴、胆囊以及脾脏均有不同程度的积液和肿大情况,明显的就要数肝脏和脾脏,其水肿的程度是大的.对于这些现象的及时发现有助于缓解艾滋病患者的痛苦,也为临床治疗艾滋病的并发症提供了相关的参考.
作者:董志坚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通过加强行微创引流术的硬膜下血肿患者围手术期护理探讨细化护理对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0年6月至2012年6月期间我院48例硬膜下血肿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观察组加强术前健康教育及术后并发症的预防护理,比较两组护理后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手术满意度等方面明显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通过加强手术后并发症的护理,观察组在手术后并发症方面低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加强围手术期的术前健康教育及术后预防并发症护理能够提高护理满意度及减少并发症.
作者:马建芬 刊期: 2013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