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耐甲氧西林溶血葡萄球菌感染情况和耐药特点分析

张德

关键词:耐甲氧西林溶血葡萄球菌, 感染情况, 耐药特点, 抗菌药物
摘要:目的:对耐甲氧西林溶血葡萄球菌感染情况以及相应的耐药特点进行分析探讨,指导临床用药.方法:抽取在2010年2月6日-2012年2月26日间我院耐甲氧西林溶血葡萄球菌感染住院患者63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展开回顾性分析.结果:63例耐甲氧西林溶血葡萄球菌感染患者中科室分布以重症监护室所占比例高(20.63%);标本分布中以伤口标本所占比例高(44.44%);药敏试验显示该菌种对万古霉素、利福平敏感性较高,对其余多种抗菌药物均具有较高的耐药性.结论:在重症监护室患者中耐甲氧西林溶血葡萄球菌感染的发生率较高,且对常规抗菌药物具有较高的耐药性,临床治疗首选万古霉素,临床应给予关注.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生活方式与儿童健康教育探析

    随着现代社会科学技术与经济的不断飞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逐渐提高,人们的生活方式越来越趋向于现代化,人们越来越重视自己孩子的健康.加上儿童处于人生的开始阶段,很多地方都不是很成熟,所以要想促使儿童获得健康的成长,就必须在儿童日常学习生活中,重视生活方式的科学化,加强对其的健康教育,帮助其养成一个良好的生活习惯.本文作者结合自身实际工作经验,对于生活方式和儿童健康教育的具体联系,进行了细致的分析与探讨,并提出几点个人意见,以供大家学习和交流.

    作者:杨梦春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内科诊治重症急性胰腺炎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研究分析内科诊治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方法和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1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30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16例,采用手术方式治疗;对照组14例,采用非手术方式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中共20例存活患者,其中观察组死亡6例,死亡率为37.5%,对照组患者死亡4例,死亡率为28.5%,两组患者的死亡率比较具有明显差异,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急性胰腺炎患者不能进行盲目的手术治疗或保守治疗,应对患者进行全面的诊断,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针对性的治疗,才能够有效的提高治疗效果,降低死亡率.

    作者:王玉霞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IKB激酶在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目的:观察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外周血单一核细胞(PBMC)IKB激酶(IKK-β)表达水平,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技术检测IKK-βmRNA表达水平;蛋白印迹法检法检测IKK-β、磷酸化IKK-β表达水平,并观察IKK-β的表达与疾病活动的相关性.结果:(1) SLE患者TNF水平(242.88±49.95pg/ml)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115.23±31.55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 SLE患者IKK-β基因表达水平(1.61±1.3)与正常人(1.57±1.38)相比无差异(p>0.05);(3)SLE患者磷酸化IKK-β蛋白表达水平(1.55±0.21)显著高于正常人(0.95±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SLE患者 IKK-β表达与抗核抗体、dsD水平呈正相关(p<0.05).结论:SLE患者外周血IKK-β表达明显增高,与SLE发病及病情活动相关,提示IKK-β在SLE的发病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作者:张继云;王梅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探讨腹腔镜外科治疗胃间质瘤的临床治疗

    引言:胃肠间质瘤的诊断、治疗和研究进步迅速.为了推动GIST的规范化诊断和治疗,建立包括病理科、放射科、外科和肿瘤内科等临床多学科的合作模式,有必要制定专家共识或临床实践指南作为重要参考.对此,既往的中国GIST诊断治疗专家共识(2009年版)曾经发挥了积极作用.2010年9月,在CSCO学术年会期间,胃肠间质瘤专家委员会建议对于该专家共识(2009年版)进行更新,之后广泛征求意见,多次组织讨论和进行修改,近又根据2011年的新资料进一步补充,形成本文,现予公布.

    作者:邓军山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急诊内镜在上消化道大出血诊治中的作用分析

    目的:研究急诊内镜在上消化道大出血诊治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2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64例确诊为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患者患病的严重程度和就诊类型,将64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32例,为非急诊就诊的患者;观察组患者32例,为在急诊就诊治疗的患者.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期间的诊断率、止血时间等指标,总结急诊内镜在上消化道大出血的诊治作用.结果:治疗后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在临床诊断率、平均止血时间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观察组患者采用内经诊断的诊断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诊内镜在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诊断中安全、易行、有效,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及早进行内镜检查,有助于及时发现病情和尽早接受积极治疗,在临床诊断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应用价值.

    作者:张静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药瓶稳定架在血液透析室中的应用

    血液透析液是由A液和B液按一定比例混合而成,其中A液成份包括氯化钠、氯化钾、氯化钙、氯化镁和枸橼酸,B液成份是碳酸氢钠,A液和B液混合后会生成碳酸钙和碳酸镁沉淀,这些物质容易附着在装置和液回路配管内壁,可造成配管阻塞和微生物滋生[1],影响透析机的正常使用,必须进行钙沉淀的清除.

    作者:李凤娥;汤锋;王宇;董万平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我院不合理使用抗生素的临床分析

    目的:通过分析我院2011年4月到2012年9月门诊病人不合理应用抗生素的情况,为促进临床合理用提供依据,并且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方法:本文采用回顾性调查,参考相关的法律法规、文献资料、临床用药资料以及药品的使用说明书,对我院门诊病人不合理使用抗生素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在本年度门诊病例中随机抽取15 000份,其中使用了抗生素的病例有3050份,使用率为20.33%.这些病例中三联用药率为0.02%,双药联用率为2.51%,单独用药率为18.99%.通过分析发现不合理使用抗生素主要涉及到一下几个方面:剂量偏大、溶媒不当、疗程过长、重复用药、药物拮抗、毒性相加和用药指征不明确等.结论:通过统计学分析,可以发现临床不合理用药情况,从而促进、指导临床合理用药.

    作者:王石云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探讨幽门螺杆菌感染对消化性溃疡的影响

    目的:探讨消化性溃疡的症状、临床表现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消化内科自2010年1月至今收治的35例胃溃疡、68例十二指肠溃疡的临床资料,调查了消化性溃疡的发生情况,总结治疗和临床经验.结果:我院103例消化性溃疡患者都得到了有效治疗,其中胃溃疡的发病率(34%),多发于中老年人.十二指肠溃疡的发病率为(66%),多发于中青年人.其中男性患消化性溃疡的比例高于女性.结论:通过对消化性溃疡患者实施有效的治疗,已经逐年降低了消化性溃疡的死亡率.从而能够提高患者对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的认识.有效降低消化性溃疡的发病率.

    作者:高山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心理护理干预在产后抑郁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研究对于产后抑郁症患者实施心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笔者将选取所在科室近几年收治的184例产后抑郁症患者进行临床研究,所有患者均由专业护理人员对其实施心理干预措施.结果:本文患者经过心理护理干预后,未出现任何异常行为,经HAMA、HAMD测定患者的抑郁情绪较干预前有显著改善.结论:通过笔者的临床护理实践,其结果显示对产后抑郁症患者实施必要的心理护理干预,可显著提供产妇及新生儿的生活质量.

    作者:潘彩芳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缬沙坦联合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

    目的:探讨分析对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采用缬沙坦联合硝苯地平控释片的总体临床效果,提出行之有效的药物治疗方案,大限度上提高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生命安全状态.方法:对我院接受治疗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临床治疗资料进行全面性分析回顾,将这些患者按照药物治疗方案的不同随机分为两个治疗组,即研究组(缬沙坦联合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和对照组(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两组,两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进行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两组患者的总体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收缩压、舒张压以及心率等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从两组患者的总体治疗效果情况上来看,缬沙坦联合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效果良好,所以已经成为首选的临床治疗方案.

    作者:杜润年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人性化护理对孕妇分娩状态的影响

    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对孕妇分娩时焦虑得分和分娩方式的影响.方法:选择在产科门诊定期产检的初产妇126例,分为观察组74例和对照组52例.全部患者均接受常规产前检查和孕期指导,观察组给予人性化护理.比较两组入组和分娩时的焦虑得分、分娩方式.结果:两组入组的焦虑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分娩时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焦虑得分低,阴道分娩率高(P<0.05).结论:人性化护理可有效改善孕妇的焦虑情绪,提高阴道分娩率.

    作者:王敬荣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56例骨髓炎护理分析

    目的:分析总结对骨髓炎患者手术后减轻痛苦及预防医院感染的护理方法和效果.方法:选择56例骨髓炎手术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提出相应的有助于患者减轻痛苦和预防医院感染的护理措施,观察护理效果,分析结果,总结护理方法.结果:56例骨髓炎患者手术治疗护理以后有2例患者出现了感染,感染率是3.57%,其他患者恢复情况良好,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达96.43%.结论:对于骨髓炎手术患者来说,做好术前术后针对性护理对帮助患者术后减轻痛苦,降低医院感染是很重要的.

    作者:张筝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电子支气管镜检查的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支气管镜检查术前、术后以及并发症的护理方法,以提高检查的成功率,减轻患者的痛苦.方法:认真做好术前准备,严密观察术中患者的生命体征及反应、口唇、皮肤、粘膜的颜色,密切配合医生做好术后并发症的预防.结果:100例支气管镜检查的患者中,96例顺利完成,2例不配合,2例气道反应性高,成功率96%.结论:对支气管镜检查的患者认真做好术前准备,做好心理护理,术中密切观察以及术后并发症的积极预防可有效提高检查的成功率,减轻患者的痛苦.

    作者:李雪芬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老年脑卒中患者早期康复护理干预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对于脑卒中老年患者,采用早期康复护理的方式进行干预所起到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从2010.2-2012.2期间100例脑卒中老年患者,将其随机平均分为两组,一组为对照组,一组为观察组.两组患者都采用常规神经内科的护理干预;观察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早期康复护理的方式进行干预.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采用日常生活能力评分、SDS评分和MESSS评分进行判断.结果:经过早期康复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每项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存在显著性差异(P<0 05).结论:对于脑卒中老年患者,采用早期康复护理的方式进行干预,效果良好,值得推广.

    作者:陈莉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新生儿游泳对新生儿体重、睡眠及黄疸的影响

    深入分析和研究新生儿游泳对新生儿体重、睡眠及黄疸的影响,提高疾病的治疗水平.方法:收集2010年9月-2011年5月期间在我院出生的婴儿262列,按照是否进行幼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31列,对比两组新生儿在体重、睡眠和黄疸数据的变化.结果:经过对新生儿是否进行游泳措施之后,观察组在出院后体重、初次排便时间、胎便转黄时间、睡眠时间数据上分别为:3.7±0.9、4±3、32±11、21.5±1.9.对照组相关数据为:3.1±0.7、9±5、49±15、16.5±1.3.两组新生儿在出院后体重、初次排便时间、胎便转黄时间、睡眠时间数据上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结论:新生儿游泳能够有效增加新生儿体重、改善睡眠质量及黄疸症状,具有较好治疗效果,值得广泛推广.

    作者:卓林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白血病化疗时血及骨髓的细胞形态学改变探讨

    研究分析白血病化疗药物对血液及骨髓的细胞形态态学引起的变化,从而为科学诊治白血病提供参考.

    作者:黄川英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加强边疆地区临床护理带教教师的培训分析

    边疆地区临床护理因为地域原因,有着相对滞后的特点;临床护理现实情况,有着相对比较突出的特殊性,临床专人带教模式在实施过程相对艰难,总体呈现带教队伍年轻,带教意识薄弱,总体带教能力水平不高等问题,对边疆相关的带教人员进行更为专业的培训,才能从整体上提高带教教师队伍的专业技能提升.本文即就如何加强边疆地区临床护理带教教师的培训进行了分析.

    作者:李红兵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美沙拉嗪颗粒治疗溃疡性结肠炎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美沙拉嗪(5-ASA)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选择我院溃疡性结肠炎患者7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5例.治疗组给予口服美沙拉秦1g,3次/d;对照组给予口服SASP1g,4次/d.治疗8周后复查肠镜.结果:治疗组35例病人8周后复查,显效26例、有效6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1.43%,显效率74.28%;对照组35例病人8周后复查,显效14例、有效13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77.14%,显效率40.00%.治疗组有6例发生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7.14%,对照组12例发生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发生34.28%.治疗组有效率、显效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美沙拉嗪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疗效满意、不良反应较少.

    作者:田正军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先天性肠旋转不良长期误诊1例

    1 病例报告患者女,16岁, 因反复间歇性腹痛、呕吐8年,再发加重5天入院.出生后5天间隙性哭闹,呕吐乳汁和胆汁,未进一步检查治疗;以后时有腹痛,经医院对症治疗后缓解;8岁开始无明显诱因出现呕吐,非喷射性,伴脐周隐痛及阵发绞痛,发作无规律,每天2~5次,毎次持续10余天,持续数分钟或数十分钟,此后每年发作1-2次,症状大体相同,缓解期无任何不适.

    作者:罗斌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不同剂型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比较

    目的:分析不同剂型的二甲双胍对2型糖尿病的治疗效果及其经济价值比较.方法:随机从2010年到2011年来我院治疗2型糖尿病的患者中选出120例,将这些患者再次随机分为三个小组,分别是甲组、乙组以及丙组,对这三组患者采取不同剂型的二甲双胍进行治疗,分别是:甲组采用常规的二甲双胍口服片剂;乙组采用的是肠溶性的二甲双胍口服片剂;而丙组采用的则是缓释型的二甲双胍口服胶囊.在对患者进行治疗后,检查患者的身体情况、血糖情况等,并对这三种治疗药物的成本进行分析,将所得的数据进行整理,汇总制成表格,得出结果.结果:经过一阶段的治疗后,分析三组患者的治疗情况发现,三组患者在治疗后的总见效率上没有较大的差别,但是成本却不一样,副作用情况也有着显著的差异.其中成本高的是丙组,而副作用低的也是乙组.结论:在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时采用口服二甲双胍的方式是比较有效的,同时也是副作用较少的,其中以缓释型的二甲双胍口服胶囊的效果好,而肠溶片的副作用出现几率是低的.

    作者:高达敏 刊期: 2013年第01期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