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军山
目的:分析护理干预在手术室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7月至2012年7月收治的100例手术患者,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每组平均50例.在手术室护理工作中对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的方法,对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实施护理干预,然后对两组患者的焦虑情绪改善及在手术室的配合情况进行认真细致的观察和比较.结果:和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焦虑情绪得到了较为明显的改善,更加配合手术,二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在手术室护理工作中具有极为有效的应用效果,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焦虑情绪,提高患者的配合度,值得在临床广为推广.
作者:王静 刊期: 2013年第01期
咯血是肺结核患者肺部急症之一,医护人员要严密观察咯血前诱因预先兆,积极做好抢救措施,咯血复苏后要求患者绝对卧床休息,保持室内安静,稳定患者情绪,保证患者充分休息,尽快恢复体力;密切注意患者以防窒息,严密观察其窒息先兆,防止患者再窒息的发生.加强饮食指导:嘱患者进食高热量、富营养、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特别要注意保持大便通畅,以防增加腹压致咯血及窒息再次发生.
作者:张晓卓;铁国芹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对孕妇分娩时焦虑得分和分娩方式的影响.方法:选择在产科门诊定期产检的初产妇126例,分为观察组74例和对照组52例.全部患者均接受常规产前检查和孕期指导,观察组给予人性化护理.比较两组入组和分娩时的焦虑得分、分娩方式.结果:两组入组的焦虑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分娩时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焦虑得分低,阴道分娩率高(P<0.05).结论:人性化护理可有效改善孕妇的焦虑情绪,提高阴道分娩率.
作者:王敬荣 刊期: 2013年第01期
通过连续三年对黔南州州级医院医护人员双手的监测,说明在医院日常工作中,医护人员手的污染在医院消毒监测各个环节中的重要性,比例较大,通过监测提高了医护人员手消毒合格率.
作者:田维丽;朱世惠;韦光政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总结逆行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股骨髁上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自2008年1月-2013年1月我院采用逆行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50例股骨髁上骨折,术后指导早期功能锻炼,即术后72h开始指导患者行患肢股四头肌等长舒缩锻炼及膝关节屈伸活动锻炼.结果:50例随访4~24个月,平均10个月,骨折在3~8个月内愈合,膝关节功能恢复良好,优良率96%.结论:逆行交锁髓内钉是治疗股骨髁上骨折的娘好方法之一,其提供的力学固定有利于骨折愈合,逆行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股骨髁上骨折具有稳定性高,固定牢靠,操作简单安全的特点,术后指导早期功能锻炼,骨折愈合快、并发症少,是一种比较理想的治疗方法.
作者:赵丙文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探讨手术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临床治疗体会.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采用手术方法治疗的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病例80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不同手术入路的手术治疗效果.结果:内外侧联合入路的优良率明显高于其他两种手术入路,且内外侧联合入路的平均手术时间明显短于其他两种手术入路,对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手术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手术入路对于治疗效果的影响较大,采用内外侧联合入路可获得比较理想的治疗效果.
作者:胡大勇;刘福菊 刊期: 2013年第01期
1 病例报告患者女,16岁, 因反复间歇性腹痛、呕吐8年,再发加重5天入院.出生后5天间隙性哭闹,呕吐乳汁和胆汁,未进一步检查治疗;以后时有腹痛,经医院对症治疗后缓解;8岁开始无明显诱因出现呕吐,非喷射性,伴脐周隐痛及阵发绞痛,发作无规律,每天2~5次,毎次持续10余天,持续数分钟或数十分钟,此后每年发作1-2次,症状大体相同,缓解期无任何不适.
作者:罗斌 刊期: 2013年第01期
总结1例低钾血症所诱发心室电风暴患者的护理体会.此例患者同时患有多种疾病,多次发作室颤,危及生命,严密细致的病情观察,采取及时有效的抢救措施:连续心电监测,床旁配齐除颤仪及其他抢救设备、药品;专人守护,密切观察病情及心电图变化;遵医嘱在密切监测下补钾;定时监测血钾水平,使患者血钾水平维持在4.0以上.保护好心脑肾等重要脏器的功能.
作者:张淑兰 刊期: 2013年第01期
本文回顾分析了自2004年1月至2011年12月我院收治的肥厚型心肌病16例,男性13例,女性3例,年龄27~68岁(平均51.6岁).全部病例均经二维及彩色多普勒、频谱多普勒超声心动图证实,室间隔不对称肥厚,室间隔与左室厚度之比>1.3,其中2例行冠状动脉造影术,结果冠脉正常.并辅以心电图检查.
作者:张伟;李红娜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了解我院采用恩替卡韦片对乙肝患者健康状况影响.方法:乙肝患者治疗组是使用恩替卡韦片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拉米夫定治疗.结果:乙肝患者恩替卡韦片组与对照组血清标志物HBeAg、HBV-DNA、HBsAg浓度有差异(P<0.05).恩替卡韦片对乙肝患者治疗效果明显有效(P<0.01).乙肝患者预后健康状况相关因素包括患者营养状况、病理学分型、规范治疗、不良生活习惯和合并其它疾病等.结论:恩替卡韦片联合美能片是治疗乙肝患者治疗安全有效的药物.
作者:郝霞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研究通过测定血清总胆汁酸(TBA)与肝脏疾病之间存在的关系,以确定血清总胆汁酸测定对诊断肝脏疾病的价值.
作者:梁毅珊 刊期: 2013年第01期
依法医院管理,搞好医院治安、消防等安全工作,消除各种不安全隐患;维护医院正常的医疗秩序,保卫医院全体患者及医护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我院非常关注安全保卫工作.我们也注意到:我院医疗设备已超过五亿元,医疗设备安全管理的目的是确保临床应用质量和病人安全,提高医院综合效益.医疗设备安全管理包括使用管理、采购管理和质量控制管理三个方面.
作者:姜海良 刊期: 2013年第01期
探讨健康教育在孕产妇妊娠、分娩、及产后各期的实施方法及取得的效果.通过对孕产妇进行健康教育,满足了孕产妇对妊娠分娩知识的需求,了解了相关妊娠、分娩的生理现象,减少了孕产妇对妊娠、分娩的恐惧心理.
作者:姚汶妤 刊期: 2013年第01期
随着现代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宫外孕是可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医护人员首先做好患者心理护理;护士要严格遵守医嘱,用药剂量准确;密切观察患者腹痛情况;密切观察患者阴道流血情况;密切观察患者血β-HCG 和盆腔包块的变化;出院指导嘱患者定期复诊,教育患者生活中保持良好卫生习惯;注意性生活卫生;加强营养饮食以增强疾病抵抗力.
作者:朱凤琴;贾野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了解家庭用药干预对精神分裂症复发的影响及相关护理对策.方法:将138例病人按出院顺序随机分两组,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9例,观察两组病人1年内复发情况并制定相应的护理对策.结果:观察组出院1年内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家庭用药干预及应用相关护理对策能明显减少精神分裂症的复发.
作者:洪梅 刊期: 2013年第01期
老年急性左心衰患者,应及时卧床休息,取适合的体位,吸氧;做好患者的精神安慰和鼓励工作,减轻患者的焦虑心情,可减少氧耗量,有利于缓解病情;及时检查患者的呼吸、血压、脉搏、皮肤是否出汗,听诊心肺;有无罗音,奔马律等及时报告医生,采取相应的治疗,控制病情进一步发展.
作者:谢云梅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研究分析治疗顽固性肝腹水的常用治疗方法,以及每种治疗方法的相应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2012年期间,我院收治的192例顽固性肝腹水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采用治疗方法的不同将192例患者随机分为三组,A组32例,采用腹水超滤浓缩回输治疗方式治疗,B组86例采用腹腔穿刺放液治疗,C组74例采用腹腔药物注射治疗.严密观察三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变化以及肾脏血流动力变化情况,比较三组不同治疗方法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三组患者的临床症状和肾脏血流动力学变化均发生明显改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A组81.3%,B组69.8%,C组29.7%.结论:针对患者的不同发病原因进行治疗是关键,本组研究中涉及的三种治疗方法均具有一定的疗效,但是三组比较腹水超滤回输治疗效果佳,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赵树枝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研究急诊内镜在上消化道大出血诊治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2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64例确诊为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患者患病的严重程度和就诊类型,将64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32例,为非急诊就诊的患者;观察组患者32例,为在急诊就诊治疗的患者.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期间的诊断率、止血时间等指标,总结急诊内镜在上消化道大出血的诊治作用.结果:治疗后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在临床诊断率、平均止血时间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观察组患者采用内经诊断的诊断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诊内镜在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诊断中安全、易行、有效,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及早进行内镜检查,有助于及时发现病情和尽早接受积极治疗,在临床诊断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应用价值.
作者:张静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深入分析和研究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综合护理措施,提高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治疗水平.方法:收集2010年2月-2012年5月我院收治的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病患儿童86例,按照护理方式不同将86列患儿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3列,对照组进程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综合护理.对两组护理的优良率进行评价.结果:对照组优10 例患儿,良20 例患儿,差13例患儿,优良率为69.76%;观察组优26例,良15 例,差1 例,优良率97.67%.观察组与对照组在优良率对比上具有明显统计学差异(X2=11.84,P<0.05).结论:综合护理措施对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治疗具有较好的效果,可以有效提高疾病的治疗的优良率,在临床治疗当中可以广泛推广.
作者:李雪妮 刊期: 2013年第01期
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是人体内含硫氨基酸的一个重要的代谢中间产物,评价心脑血管风险的指标,价值等同于血糖、血脂、血压,可能是动脉粥样硬化等心血管疾病发病的一个独立危险因子;血清同型半胱氨酸和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与老年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二者检测将有助于进一步了解糖尿病肾病患者的发病机制,并对糖尿病的诊治提供新的线索.
作者:陈雨 刊期: 2013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