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洪娥
目的:研究急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诊断以及相应的治疗措施.方法:选择我院2010年3月-2012年6月间进行诊治的100例急性胰腺炎患者,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均为50例患者.对照组的50例患者,采用常规的西医方法进行治疗,治疗组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法.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结果.结果:治疗组组中有6例患者由于病情恶化转入外科进行手术治疗,对照组中有8例患者为同样的情况,其余的86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治疗.所有患者住院时间在10-28d之间.治疗组的44例患者中,有38例治愈,6例好转,治愈率达到86.4%;对照组的42例患者中,有26例治愈,16例好转,治愈率为61.9%.两种治疗方法直接效果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随着治疗急性胰腺炎的方法不断更新,中西医结合治疗和单纯西医治疗比较发现,前者的临床效果更佳显著.
作者:蔺玉亮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研究分析金刚藤胶囊治疗盆腔炎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统计我院2011年1月至2012年3月治疗的129例盆腔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药物治疗分为两组,记为A组和B组,A组66例患者,使用金刚藤胶囊治疗,当病情严重和急性发作时再给患者服用抗生素.B组63例患者,使用常规的抗生素治疗.然后观察两组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及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的情况.结果:A组的疗效明显好于对照组,即A组中治愈的患者有56例,有效患者8例,无效的患者2例,治愈率为84.87%,有效率为96.97%,B组中的治愈患者有45例,有效的患者9例,无效的患者9例,治愈率为71.42%,有效率为85.71%.A组没有观察到明显的不良反应症状,B组中出现恶心患者5例,呕吐患者3例,头痛患者9例.结论:金刚藤胶囊与抗生素联合用药在治疗盆腔炎方面具有显著地疗效,能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比单纯抗生素治疗更有效、更安全,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作者:李坤艳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股骨转子间骨折多发于老年患者,随着人口老龄化的进程,发病率呈上升趋势.手术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已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已成为骨科医生间的共识.但在具体手术中各自得到的效果亦不尽相同.如有的出现髋内翻畸形、颈短缩、钉拔出、头切割、鹅头钉穿出股骨头或向前、向后漂浮等问题.在此我们回顾分析了2006年3月至2010年12月对有移错位患者采用DHS(髋动力螺钉)治疗了32例患者病例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目的在于观察这种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
作者:张登圣 刊期: 2013年第01期
随着现代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宫外孕是可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医护人员首先做好患者心理护理;护士要严格遵守医嘱,用药剂量准确;密切观察患者腹痛情况;密切观察患者阴道流血情况;密切观察患者血β-HCG 和盆腔包块的变化;出院指导嘱患者定期复诊,教育患者生活中保持良好卫生习惯;注意性生活卫生;加强营养饮食以增强疾病抵抗力.
作者:朱凤琴;贾野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对孕妇分娩时焦虑得分和分娩方式的影响.方法:选择在产科门诊定期产检的初产妇126例,分为观察组74例和对照组52例.全部患者均接受常规产前检查和孕期指导,观察组给予人性化护理.比较两组入组和分娩时的焦虑得分、分娩方式.结果:两组入组的焦虑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分娩时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焦虑得分低,阴道分娩率高(P<0.05).结论:人性化护理可有效改善孕妇的焦虑情绪,提高阴道分娩率.
作者:王敬荣 刊期: 2013年第01期
咯血是肺结核患者肺部急症之一,医护人员要严密观察咯血前诱因预先兆,积极做好抢救措施,咯血复苏后要求患者绝对卧床休息,保持室内安静,稳定患者情绪,保证患者充分休息,尽快恢复体力;密切注意患者以防窒息,严密观察其窒息先兆,防止患者再窒息的发生.加强饮食指导:嘱患者进食高热量、富营养、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特别要注意保持大便通畅,以防增加腹压致咯血及窒息再次发生.
作者:张晓卓;铁国芹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分析对急性期脑出血患者实施程序化护理进行干预,研究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主要选取在2011年9月到2012年12月到本院进行急性期脑出血手术治疗的102例病患作为主要研究对象,随机将治疗后的病患分成实验组以及对照组,每组51例,对实验组病患采取分析程序化护理方式进行护理,对照组病患采取常规护理方式进行护理,对比实验组以及对照组的并发症发生情况、病患满意度、治疗有效率、病患死亡情况以及残疾情况、病患住院时间、平均住院费用、病患对疾病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病患日常活动评分等指标.结果:实验组并发症率为5.88%,对照组并发症率为15.69%,实验组病患满意度为96.08%,对照组病患满意度为80.39%,实验组治疗有效率为100%,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94.12%,实验组0例死亡,0例致残,对照组0例死亡,2例致残,实验组病患住院时间以及住院费用比对照组低,实验组病患对疾病知识的掌握程度比对照组高,并且病患日常活动评分比对照组高,并且实验组以及对照组各个指标之间P值小于0.05,存在统计显著性差异.结论:程序化护理干预对急性期脑出血患者的临床效果相对于常规护理的临床效果更加安全、高效、实惠,十分具有研究和推广价值.
作者:夏德艳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研究分析精神病患者病情复发的原因和心理护理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2012年9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00例精神病复发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患者病情复发的原因,并总结临床护理对策.结果:经对本组100例患者的分析和研究,发现年龄、病程、严重程度、婚姻状况、家庭遗传病史、性格、文化程度等是影响精神病患者病情复发的主要因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精神病复发患者进行早发现、早治疗十分重要,加强对复发患者的心理护理干预能够是患者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坚持服药治疗,减缓病情的复发,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丁冬梅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研究通过测定血清总胆汁酸(TBA)与肝脏疾病之间存在的关系,以确定血清总胆汁酸测定对诊断肝脏疾病的价值.
作者:梁毅珊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对复方丹参片和复方丹参颗粒的三七薄层的研究情况进行分析探讨.方法:研究中分别采取不同的提取方法、展开剂以及展开条件对相同的复方丹参片和复方丹参颗粒展开薄层色谱实验,并挑选出佳实验条件.结果:终确定采用硅胶G高效预制薄层板进行分离,展开剂为:以二氯甲烷-无水乙醇-水(70∶45∶6.5),相对湿度<18%的条件下为佳实验条件,人参皂苷Rg1,人参皂苷Rb1,人参皂苷Re以及三七皂苷R1均存在清晰斑点,分离效果良好.结论:采取以上薄层色谱法展开实验,具有良好的专属性,可以对该类制剂的质量进行严格的控制,值得关注.
作者:曹海龙 刊期: 2013年第01期
超声造影技术能有助于对肾脏内的发育异常与新生物进行较好的区分,明确判断肾脏内有无占位性病灶的存在,并能准确地区分复合性囊性占位的良、恶性;对于肾脏的恶性肿瘤,造影增强在时相上无特征性,但肿瘤内无灌注区域的检出,对判断肿瘤良恶性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徐颖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分析护理干预在手术室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7月至2012年7月收治的100例手术患者,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每组平均50例.在手术室护理工作中对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的方法,对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实施护理干预,然后对两组患者的焦虑情绪改善及在手术室的配合情况进行认真细致的观察和比较.结果:和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焦虑情绪得到了较为明显的改善,更加配合手术,二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在手术室护理工作中具有极为有效的应用效果,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焦虑情绪,提高患者的配合度,值得在临床广为推广.
作者:王静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对于脑卒中老年患者,采用早期康复护理的方式进行干预所起到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从2010.2-2012.2期间100例脑卒中老年患者,将其随机平均分为两组,一组为对照组,一组为观察组.两组患者都采用常规神经内科的护理干预;观察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早期康复护理的方式进行干预.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采用日常生活能力评分、SDS评分和MESSS评分进行判断.结果:经过早期康复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每项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存在显著性差异(P<0 05).结论:对于脑卒中老年患者,采用早期康复护理的方式进行干预,效果良好,值得推广.
作者:陈莉 刊期: 2013年第01期
本文回顾分析了自2004年1月至2011年12月我院收治的肥厚型心肌病16例,男性13例,女性3例,年龄27~68岁(平均51.6岁).全部病例均经二维及彩色多普勒、频谱多普勒超声心动图证实,室间隔不对称肥厚,室间隔与左室厚度之比>1.3,其中2例行冠状动脉造影术,结果冠脉正常.并辅以心电图检查.
作者:张伟;李红娜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研究分析内科诊治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方法和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1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30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16例,采用手术方式治疗;对照组14例,采用非手术方式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中共20例存活患者,其中观察组死亡6例,死亡率为37.5%,对照组患者死亡4例,死亡率为28.5%,两组患者的死亡率比较具有明显差异,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急性胰腺炎患者不能进行盲目的手术治疗或保守治疗,应对患者进行全面的诊断,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针对性的治疗,才能够有效的提高治疗效果,降低死亡率.
作者:王玉霞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为了提高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内科临床护理质量以及患者、家属的满意度情况,为后期临床护理工作提供参考依据,具体探讨分析我院上消化道出血的护理体会.方法:回顾分析我院自2009年至2011年期间收治住院治疗的130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临床护理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舒适护理组和常规护理组,两组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不具备统计学差异(P>0.05),对两组患者的总体护理效果以及护理满意度情况进行全面对比分析.结果:从两组患者的相关临床指标(住院时间、止血时间以及SAS评分等)以及总体满意度对比情况来看,舒适护理组均优于对照组,具有显著性差异标准(P<0.05),提高了患者的预后治疗效果.结论:相对于常规临床护理来说,舒适护理更加满足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护理要求.
作者:杨月霞 刊期: 2013年第01期
总结1例低钾血症所诱发心室电风暴患者的护理体会.此例患者同时患有多种疾病,多次发作室颤,危及生命,严密细致的病情观察,采取及时有效的抢救措施:连续心电监测,床旁配齐除颤仪及其他抢救设备、药品;专人守护,密切观察病情及心电图变化;遵医嘱在密切监测下补钾;定时监测血钾水平,使患者血钾水平维持在4.0以上.保护好心脑肾等重要脏器的功能.
作者:张淑兰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瘦素是一种由脂肪细胞分泌的激素,它可以通过调节能量代谢来保持体脂相对稳定.瘦素分泌有一定的节律性,其节律性改变可导致或加重肥胖.肥胖是一种重要的代谢疾病,可引发高血压、2型糖尿病、冠心病、脑梗死以及某些肿瘤.本文对瘦素的主要生理功能及人体内瘦素抵抗现象与肥胖、肥胖相关疾病的关系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鲁形丹;高俊珂;卢虎强;王筝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观察自拟软肝逐瘀散治疗肝硬化的疗效.方法:采用自拟软肝逐瘀散,随症加减化裁治疗本病20余例.结果:总有效率95%,治愈率,88%.结论:本方法有活血化瘀、软肝逐瘀之功,治疗肝炎肝硬化疗效好,值得推广.
作者:崔玉高;李源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探讨研究新生儿窒息的原因,从而降低围产儿的死亡率.方法:对2008年11月至2012年11月的新生儿窒息128例护理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过及时抢救和恰当的护理,有效的阻止新生儿窒息而导致的不良后果.结论:实践中掌握新生儿窒息抢救及其相关护理方法,对降低新生儿的死亡率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选择适当的分娩方式对降低新生儿窒息和围产儿死亡率有重要意义.
作者:房玉环 刊期: 2013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