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金刚藤胶囊治疗盆腔炎的临床药效研究

李坤艳

关键词:金刚藤胶囊, 金刚藤, 盆腔炎, 临床药效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金刚藤胶囊治疗盆腔炎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统计我院2011年1月至2012年3月治疗的129例盆腔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药物治疗分为两组,记为A组和B组,A组66例患者,使用金刚藤胶囊治疗,当病情严重和急性发作时再给患者服用抗生素.B组63例患者,使用常规的抗生素治疗.然后观察两组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及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的情况.结果:A组的疗效明显好于对照组,即A组中治愈的患者有56例,有效患者8例,无效的患者2例,治愈率为84.87%,有效率为96.97%,B组中的治愈患者有45例,有效的患者9例,无效的患者9例,治愈率为71.42%,有效率为85.71%.A组没有观察到明显的不良反应症状,B组中出现恶心患者5例,呕吐患者3例,头痛患者9例.结论:金刚藤胶囊与抗生素联合用药在治疗盆腔炎方面具有显著地疗效,能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比单纯抗生素治疗更有效、更安全,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人类命运可能有规律性存在

    人的出生时间、地点对人的一生命运的方方面面都可能有着很大的关联.人的命运也可能有规律的存在的.

    作者:张霖;张重俊;李惠珍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肺结核患者咯血先兆与临床救护措施

    咯血是肺结核患者肺部急症之一,医护人员要严密观察咯血前诱因预先兆,积极做好抢救措施,咯血复苏后要求患者绝对卧床休息,保持室内安静,稳定患者情绪,保证患者充分休息,尽快恢复体力;密切注意患者以防窒息,严密观察其窒息先兆,防止患者再窒息的发生.加强饮食指导:嘱患者进食高热量、富营养、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特别要注意保持大便通畅,以防增加腹压致咯血及窒息再次发生.

    作者:张晓卓;铁国芹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药瓶稳定架在血液透析室中的应用

    血液透析液是由A液和B液按一定比例混合而成,其中A液成份包括氯化钠、氯化钾、氯化钙、氯化镁和枸橼酸,B液成份是碳酸氢钠,A液和B液混合后会生成碳酸钙和碳酸镁沉淀,这些物质容易附着在装置和液回路配管内壁,可造成配管阻塞和微生物滋生[1],影响透析机的正常使用,必须进行钙沉淀的清除.

    作者:李凤娥;汤锋;王宇;董万平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生活方式与儿童健康教育探析

    随着现代社会科学技术与经济的不断飞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逐渐提高,人们的生活方式越来越趋向于现代化,人们越来越重视自己孩子的健康.加上儿童处于人生的开始阶段,很多地方都不是很成熟,所以要想促使儿童获得健康的成长,就必须在儿童日常学习生活中,重视生活方式的科学化,加强对其的健康教育,帮助其养成一个良好的生活习惯.本文作者结合自身实际工作经验,对于生活方式和儿童健康教育的具体联系,进行了细致的分析与探讨,并提出几点个人意见,以供大家学习和交流.

    作者:杨梦春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血清DcR3浓度水平与胃癌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讨血清诱捕受体3 (DcR3) 在胃癌患者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28例胃癌患者血清DcR3水平,并与同期28例正常健康体检人群相对照,分析血清DcR3与胃癌患者的临床病理因素之间关系.结果:胃癌患者血清 DcR3[(179.34±69.35) pg/ml]的水平显著高于正常人[(108.56±76.78)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cR3的表达与胃癌患者的分化程度、淋巴转移和TNM分期相关,与肿瘤大小及浸润深度不相关.结论:DcR3有望成为一项全新的肿瘤标志物,为胃癌的早期诊断、TNM分期及预后判断提供新的理论依据,并进一步指导胃癌治疗,提高胃癌的诊断水平及治疗效果.

    作者:林尤恩;刘祖宏;徐国栋;袁阳春;罗育青;林东洋;钟碧华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院内感染基本知识培训对肺结核患者护理工作的影响分析

    目的:探讨院内感染基本知识培训对肺结核病人护理工作的影响.方法:对护理人员进行面对面的院内感染基本知识培训,培训结束后随机选取200名护士进行肺结核院内感染基本知识知晓率问卷考试.结果:200名护士在院内感染基本知识培训前后对疾病相关知识知晓率发生了显著的变化.结论:院内感染基本知识培训对肺结核病人护理工作的提高意义非常重大,规范的护理操作可以大程度的减少或消除肺结核传染.

    作者:高娟;于滨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探讨妇产科患者围手术期的临床心理护理措施

    目的:探讨妇产科患者围手术患者的心理特点,并采取有效的心理护理措施,以提高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妇产科2011年7月至2012年7月收治的12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妇产科患者围手术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心理护理,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经过对两组妇产科术围手术期患者进行临床护理得知,观察组SAS评分为(36.8±7.1)SDS评分为(39.3±8.9),对照组SAS评分为(42.3±8.5)SDS评分为(44.1±8.6)观察组患者手术之后的恢复情况明显较好,二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充分了解患者的心理特点,并针对患者不同的情况,实施有效的心理护理,对妇产科患者的身心健康和康复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何淑云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混合细胞性肝癌的CT和MRI诊断探析

    目的:研究混合细胞性肝癌的CT和MRI诊断的疗效.方法:随机选取我院在2008年10月-2011年12月期间收治的30例混合细胞性肝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其CT和MRI的影像表现.本组30例混合细胞性肝癌患者中,有27例患者采用的是CT进行检查,6例患者采用的是MRI进行检查,5例同时选用CT和MRI进行检查,2例仅行MRI检查.结果:27例患者CT平扫所有瘤灶都是团块状低密度灶或结节状,边界清楚或模糊.CT增强扫描的强化方式主要有3种:I型为快进快出型(6例),11型为慢进慢出型(14例),III型为此起彼伏型(7例).6例MRI平扫TlWl上病灶基本是均匀低信号,T2WI上是等高信号,并且内有不规则低信号区.增强扫描表现为2种不同的强化方式:I型(快进快出型,3例);IlI型(此起彼伏型.3例),该3例中有2例仅采用MRI进行检查.综合采用CT和MRI进行检查,一共有10例呈此起彼伏型.结论:绝大多数混合细胞性肝癌的CT和MRI表现不具有特征性,但部分病例呈现此起彼伏型的强化方式有利于诊断本病.

    作者:李强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急性重度有机磷中毒患者血液净化观察以及护理体会

    目的:观察血液灌流术对重度有机磷中毒患者的血液净化疗效和护理效果.方法:选择我院从2005年1月到2010年6月对所收治的90例重度有机磷中毒患者作为本次临床研究对象,家属是否愿意接受血液灌流术分为治疗组(家属愿意接受HP治疗)和对照组(家属不愿意接受HP治疗)两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方式,治疗组在此基础上使用血液灌流术进行治疗,并且根据治疗方案不同采取有差别的护理手段,观察两组的病死率、反跳率、中间综合征发生数和平均住院时间,以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有无差异.结果:结果显示,除中间综合征发生人数一项两组的差异没统计学意义(P>0.05)外,观察组和对照组在病死率、反跳率和平均住院时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液灌流术对重度有机磷中毒患者的疗效显著,护理手段有效,能显著减少患者的病死率、反跳率和住院时间等,值得今后的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谢建芝;谢桂兰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小儿腹泻病症状分析与治疗

    目的:分析小儿腹泻病症状的预防与治疗,小儿腹泻总称腹泻病,是指小儿每日大便性状的改变或次数的增多,可由不同病因所引起,可伴有呕吐、发热,严重者可引起脱水和电解质紊乱.是一组多病原多因素引起的疾病,为世界性公共卫生问题,由于发病率高,对小儿健康危害极大,是造成小儿营养不良、生长发育障碍及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在许多发展中国家腹泻是小儿死亡的第一位原因,发病年龄多在2岁以下,1岁以内约占半数,以夏秋季常见.急性腹泻指的是病程在2周以内,迁延性腹泻病程在2周至2月之间,慢性腹泻病程大于2个月以上.在我国,由于小儿营状况及医疗条件的改善,已使本病的死亡率明显下降,但其发病率仍然较高,尤其在条件较差的地区,为此,腹泻病是我国重点防治的疾病之一.

    作者:林瑞峰;曾彩娇;关则想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老年患者的心理特征及实施优质护理分析

    目的:通过对本院老年患者的实际心理特征进行实际观察,然后了解老年人患者的具体心理特点,然后采取相应的优质护理,对护理前后进行效果比较,从而得出优质护理对于老年人患者的实际意义.方法:针对本院2010年9月到2012年9月的130例老年患者进行优质的护理,而且也进行了相应的临床总结分析,并对老年人患者出现的特有心理特点,进行优质护理,对患者的血压、情绪、食欲以及睡眠质量等方面进行仔细观察,而且也对老年人患者进行评价护理人员满意度的调查,然后把具体资料和没有经过优质护理的老年人患者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经过统计学调查分析,发现老年人患者在经过优质护理之后,患者的血压有所稳定、食欲好转而且睡眠质量明显有所好转,其他身体健康标准都有所恢复,生活质量得到明显的提高.结论:老年人患者的心理状况以及情绪情况和自身的生理功能以及生命指征都有着深刻的联系.所以对老年人患者进行优质的护理服务对老年人疾病的治疗和康复,以及提高老年人患者的生活质量来说,都有着明显的积极意义.

    作者:冯艳红;杨勇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探讨幽门螺杆菌感染对消化性溃疡的影响

    目的:探讨消化性溃疡的症状、临床表现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消化内科自2010年1月至今收治的35例胃溃疡、68例十二指肠溃疡的临床资料,调查了消化性溃疡的发生情况,总结治疗和临床经验.结果:我院103例消化性溃疡患者都得到了有效治疗,其中胃溃疡的发病率(34%),多发于中老年人.十二指肠溃疡的发病率为(66%),多发于中青年人.其中男性患消化性溃疡的比例高于女性.结论:通过对消化性溃疡患者实施有效的治疗,已经逐年降低了消化性溃疡的死亡率.从而能够提高患者对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的认识.有效降低消化性溃疡的发病率.

    作者:高山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自拟软肝逐瘀散治疗肝硬化

    目的:观察自拟软肝逐瘀散治疗肝硬化的疗效.方法:采用自拟软肝逐瘀散,随症加减化裁治疗本病20余例.结果:总有效率95%,治愈率,88%.结论:本方法有活血化瘀、软肝逐瘀之功,治疗肝炎肝硬化疗效好,值得推广.

    作者:崔玉高;李源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瑞芬太尼和舒芬太尼以不同方式方式用于腹腔镜妇科手术的临床观察

    观察瑞芬太尼和舒芬太尼以不同方式用于全静脉麻醉下妇科腹腔镜手术对患者血流动力学和苏醒质量和呼吸恢复的影响.方法 60例ASA I~Ⅱ级择期行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随机分成瑞芬太尼诱导舒芬太尼维持组(RS组)和舒芬太尼诱导瑞芬太尼维持组(SR组).记录麻醉诱导前(T0)、插管前(T1)、气管插管后即刻(T2)、气腹前(T3)、气腹后1 min(T4)、后30min(T5)、睁眼时(T6),患者的收缩 (SBP)、舒张压(DBP)、心牢(HR)并观察术毕清醒恢复时间、术后疼痛、恶心呕吐情况.结果 与T0比较,两组SBP和DBP于T1 时均降低(P<0.05); 与SR组比较,RS组于T1、T2时SBP、DBP均显著降低(P<0.01),HR显著减慢(P<0 05).术毕RS组呼吸恢复时间、睁眼时间、拔管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均长于SR组(P<0.05).结论 舒芬太尼诱导瑞芬太尼维持运用于妇科腹腔镜手术更加有利于维持血流动力学的稳定,且提高了术后患者苏醒质量.

    作者:纪元琳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脾氨肽联合维生素AD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临床研究

    目的:分析脾氨肽联合维生素AD在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上的疗效.方法:以本院2008年到2012年收治的105例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者为例,并将其分为A、B、C三组,A、B分别采用口服脾氨肽和维生素AD、口服维生素AD方法,C组为对照组.结果:A、B、C三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7.14%、94.29%、68.57%,A、B组与C之间存在显著差异(P<0.01),疗效要优于C组.在一年内发病的次数上,A组要明显的少于B、C两组.结论:脾氨肽联合维生素AD在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上具有很好的疗效,值得进一步推广.

    作者:赵韡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中西医结合对高原扁平疣的临床效果

    目的:分析探讨中西医结合对高原扁平疣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0年3月到2012年10月期间来我队就诊并且进行治疗的高原扁平疣患者114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对照组给予卡介菌多糖核酸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患者的基础上给予去疣洗剂的治疗,分别分析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和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明显升高,发生头晕、皮疹、灼热等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降低,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卡介菌多糖核酸结合去疣洗剂是一种安全、高效的治疗高原扁平疣的方法,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王平安;彭文林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近端胃癌根治术临床特点分析

    目的:分析近端胃癌根治术临床特点.方法:选取年7月-2011年7月行近端胃根治术的患者57例,临床根据患者病情情况分别采用全胃切除(8例)保留迷走神经切除(31例)、保留贲门切除(12例)、联合脾脏切除(6例),对不同术式的手术整体情况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分别予以统计分析.结果:在淋巴结扫描上,不同术式结果不具明显差异(P>0.05);在手术出血量、手术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和肛门排便时间、住院时间上比较,保留贲门术式和保留迷走神经术式整体效果相对更佳,联合脾脏切除术效果相对差.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上,保留迷走神经核保留贲门发生率相对更少,脾脏联合切除术发生率相对高,比较差异均比较明显(P<0.05).结论:近端胃根治术因患者具体病情的不同临床手术特点存在差异性,应在确保手术效果的前提下,尽量行近端胃切除,以利于手术预后效果的改善.

    作者:蒋杨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高血压脑出血微创锥颅引流术护理

    高血压脑出血是中、老年人常见的急危症,病死率、病残率均高.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是临床较常用的一种治疗方法,特别是自2010年以来我科开展微创锥颅引流术135例,疗效较满意,下面我将该手术前后的护理体会总结如下.1 术前护理1.1 加强心理护理:当患者或家属得知颅内出血时,心理负担极重,常伴有焦虑恐惧等不良情绪,直接影响患者的饮食和睡眠,使神经体液调节处于紊乱状态,导致机体免疫力降低.护理人员应以高度的责任心和同情心,热情耐心地做好心理疏导工作,详细解释该病的发病原因及术前准备、术中配合、术后护理的要点,介绍本科的成功经验,以取得患者的信任,使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密切配合医疗护理工作.

    作者:李春玲;王波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黔南州州级医院医护人员手污染情况的动态观察

    通过连续三年对黔南州州级医院医护人员双手的监测,说明在医院日常工作中,医护人员手的污染在医院消毒监测各个环节中的重要性,比例较大,通过监测提高了医护人员手消毒合格率.

    作者:田维丽;朱世惠;韦光政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探讨腹腔镜外科治疗胃间质瘤的临床治疗

    引言:胃肠间质瘤的诊断、治疗和研究进步迅速.为了推动GIST的规范化诊断和治疗,建立包括病理科、放射科、外科和肿瘤内科等临床多学科的合作模式,有必要制定专家共识或临床实践指南作为重要参考.对此,既往的中国GIST诊断治疗专家共识(2009年版)曾经发挥了积极作用.2010年9月,在CSCO学术年会期间,胃肠间质瘤专家委员会建议对于该专家共识(2009年版)进行更新,之后广泛征求意见,多次组织讨论和进行修改,近又根据2011年的新资料进一步补充,形成本文,现予公布.

    作者:邓军山 刊期: 2013年第01期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