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忠全;余安圣
目的:观察益心通联合西医疗法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的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进行评价.方法:将符合诊断标准的CHF患者233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观察组118例,对照组115例,观察组在西医用药的基础上,加服益心通(处方组成:麦冬、五味、熟附子、党参、黄芪等)口服一次4粒 tid 饭后服用;对照组除中药制剂益心通外,西药治疗与观察组相同.全部病例均治疗2周为1疗程,治疗3个疗程(6周)观察临床疗效及其用药的安全性.结果:观察组治疗后总有效率、5年生存率分别为97.46%、79.5%,而对照组(分别为71.3%、48.3%),二者比较有显著差异性(P<0.01).结论:益心通联合西医疗法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有显著的临床疗效,而且安全性强.
作者:高云;魏凤群;吕晓华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探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老年人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自我院2010年1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54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27例采取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对照组27例患者采用内固定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情况、负重时间、术后1年髋关节Harris评分及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手术时间及负重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Harri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具有手术时间短、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可作为目前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一种较佳方案.
作者:胡学武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观察通络舒胶囊的工艺制备及治疗血栓栓塞性疾病的药理学效应实验研究.方法:采用寒冷刺激加肾上腺素造成血瘀模型等方法,观察通络舒胶囊的药理作用.结果:模型组与正常组比较,有延长小鼠凝血及出血时间的趋势(P<0.05或P<0.01);模型组血液中TT、PT、APTT内源性和外源性凝血功能明显缩短,血小板聚集率显著增高;均能明显降低血瘀高凝大鼠模型Ⅱ因子活性,降低血小板聚集率,抑制内源性和外源性凝血系统,降低血液高凝状态;能延长小鼠存活率(P<0.05或P<0.01).结论:通络舒胶囊制备工艺简便,质量易于控制,药理疗效明显,能明显延长小鼠凝血时间、显著降低血瘀大鼠的血小板聚集作用.
作者:吕秀华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讨论并分析采用正畸方法治疗前后上中切牙牙根吸收的临床状况特点,总结并分析其治疗前后伤重切牙发生牙根吸收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曾经收治的经过正畸科资深牙医治疗的患者120例,保证患者的病历资料有经过专业医师进行正畸治疗前后的全部口腔的清晰曲面断层可查,观察并分析全部120例病患在正畸治疗前后的上中切牙的牙根部位形状与长度,比较病患在经过正畸治疗前后的上中切牙牙根的吸收情况,进行统计分析,讨论并总结出治疗前后伤重切牙发生牙根吸收的影响因素.结果:全部120例经过我院正畸科资深牙医的正畸治疗的患者中,正畸治疗之前,发生了轻度的上中切牙牙根吸收的患者有8例,占全部病例的6.7%,发生中度以及重度的上中切牙牙根吸收的患者0例;正畸治疗之后,发生了轻度的上中切牙牙根吸收的患者有19例,占全部病例的15.8%,发生中度的上中切牙牙根吸收的患者7例,占全部病例的5.8%,发生重度的上中切牙牙根吸收的患者1例,占全部病例的0.8%.结论:对于牙科患者来讲,进行了正畸治疗之后的上中切牙的牙根吸收发生几率不小,其中轻度的上中切牙牙根吸收较为常见,但却是严重的危害了患者的面部美观,甚至会影响了患者的正常的生活状态,对患者造成一定的功能性损害.
作者:刘宏伟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探讨肠易激综合症的发病机制及临床治疗方法.方法:随机将我院收治的110例肠易激综合症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对照组患者主要采用鲁比前列酮治疗.观察组患者主要采用复方谷氨酰胺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65.45%,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2.7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肠易激综合症的发病机制为肠道局限的病变,中枢或神经内分泌障碍,临床采用复方谷氨酰胺治疗肠易激综合症效果显著,治愈率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辉 刊期: 2013年第05期
外周静脉输液是临床治疗和急救用药及供给营养的重要途径.老年患者存在血管条件及心理承受能力的差别,尤其在应用高渗溶液时,易造成血管痉挛、静脉炎、渗出等发生,加重老年患者心理负担,影响患者的治疗和康复.为减少老年患者外周静脉输液的损伤,护理尤显重要[1]我们对70例老年患者的外周静脉输液进行观察护理,针对问题,采取不同护理措施,减少了各种输液并发症的发生,现报道如下:
作者:陆美林;谭芊芊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探讨抗结核治疗中护肝药物使用对导致肝损发生率的影响及临床特点,提供临床参考.方法:选择自2010年12月至2012年12月在我院进行医治的结核病患者200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在抗结核治疗中观察组给予患者使用护肝药物进行护肝治疗,而对照组未给予护肝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肝损发生率,从而探讨及总结护肝药物使用情况及其对抗结核治疗导致肝损发生率的影响以及特点.结果:两组对比,观察组肝功能异常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护肝药物使用对抗结核药物所致肝损害有显著疗效且安全,故在抗结核治疗中针对所有患者需要视情况积极给予保肝护肝药物.
作者:邓勇 刊期: 2013年第05期
西医认为肩周炎是肩关节周围肌肉、肌腱、滑囊和关节囊等软组织的慢性无菌性炎症,其病理变化主要是软组织的渗出、水肿、纤维变性、粘连、挛缩等炎性改变;中医把肩周炎归为痹证范畴,其病因病机表现为素体营卫虚弱,骨衰颓,风寒湿邪乘虚而入,伤及肩周筋脉,致使气血不通而痛;或由于过力劳伤,血瘀气滞,导致肩痛凝滞肩痛日久,血亏虚,筋脉失养,则见肩部肌肉萎缩,关节僵硬.笔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法,直接手法松解关节囊内外的粘连,起效快,其次维生素B1、B12有改善神经营养作用,强的松龙具有抗炎作用,能抑制和预防粘连和疤痕形成;大活络丸有祛风、舒筋、除湿,可以消除或减轻风寒湿邪痹阻引起的痹痛,进一步巩固疗效.
作者:赵岚峰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对妇科宫颈糜烂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取在我院2011年6月-2012年12月进行治疗的108例宫颈糜烂患者,并将其随机分成两组,每组54例,其中一组采用臭氧进行治疗,为臭氧组;另外一组采用微波进行治疗,为微波组.后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微波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100%高于臭氧组的85.2,两组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微波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9%低于臭氧组的3.7%,两组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妇科宫颈糜烂患者治疗中,微波的治疗效果要优于臭氧治疗,因此可在临床中对微波治疗方法进行推广.
作者:杨惠明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探究人性化护理服务在妇产科护理工作中的有效运用.方法:对当前妇产科人性化护理工作的目的意义以及具体措施进行分析研究,总结妇产科人性化护理的措施及推广.结果:采取人性化护理模式,不仅能够有效提高妇产科患者的满意度,而且有利于护理工作的优化与改进,提升人员素质和优化护患关系.结论:人性化护理模式在妇产科护理工作中具有明显的优势,有助于提升工作质量和人员素质,构建和谐护患关系,应当予以推广.
作者:陈文滨 刊期: 2013年第05期
随着外科事业的不断发展变化,与之密切相关的手术室布局与设计也越来越重要,无论手术室的位置要求,还是手术房间数量的确定,乃至手术室各部分的设计要求均需要合理化,以满足临床外科手术的需求.
作者:田淑萍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探讨LEEP刀与微波治疗慢性宫颈炎的疗效对比.方法:选取2012年5月~2012年12月本院妇科门诊收治的100例慢性宫颈炎患者,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LEEP刀治疗组和微波治疗组,每组50例.结果:LEEP刀组的平均手术时间短于微波治疗组,术中出血量和术后出血量比较,LEEP刀组少于微波治疗组,LEEP刀组术后阴道流液时间短于微波治疗组,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轻、中度患者,两种手术方法疗效没有差别(P>0.05);对于重度患者,LEEP刀治疗组疗效优于微波治疗组,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LEEP刀治疗慢性宫颈炎疗效显著,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术后恢复好,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作者:陈娟 刊期: 2013年第05期
1 头部CT头部CT能准确直观显示脑水肿、脑组织坏死和颅内出血等损害,且具有直观和可重复性操作的特点.在国内,多用于新生儿早期脑损伤诊断及预后随访评估.头颅CT不仅能区别HIE或是ICH,还能确切地对出血部位定位,CT检查可作为围产期窒息患儿脑损伤的首要手段,以便早诊断,及时采取治疗措施.颅脑CT能够对脑出血、脑皮质发育情况及颅脑畸形做出明确诊断,对于PVL终末期有较高的特异性,颅脑CT应作为辅助手段.
作者:李开宪 刊期: 2013年第05期
便秘是产后常见的现象之一,不仅影响产妇的进食、睡眠、情绪、身体康复,还对母乳喂养危害,给产妇增加心理上的负担.
作者:张乐乐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探究三维彩超在诊断胎儿畸形之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自2010年12月至2012年12月在我院住院的480例早中孕期妊娠孕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上述孕妇均行常规三维彩超进行畸形胎儿的筛查,并同时行普通B超检查进行对比,对比普通B超组和三维彩超组诊断胎儿畸形的诊断效果.结果:在本组患儿中,检出异常胎12例,均经引产后证实.三维彩超组诊断符合率为91.7% (11例),普通B超组为66.7% (8例),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于诊断胎儿畸形中,三维彩超较常规B超具有较高的显示率和诊断准确率,避免漏诊、误诊,其临床价值及效果显著.
作者:唐坚 刊期: 2013年第05期
本文探讨了医院儿科病房感染的相关因素及护理对策,以期引起重视.同时,采用回顾性的调查,分析引起医院感染的因素.正是因为,传统的护理工作程序、陪护及探视管理不善、过多和频繁的加床是造成病室空气污染的主要原因; 护士操作的规范性、医务人员自身的健康、各种侵入性操作、消毒隔离等问题也是造成医院感染的关键因素.因此,儿科医院感染的发生率与护理工作的关系相当重要,增强感染控制意识,严格感染管理,就能使感染率控制到低限度.
作者:王艳丽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在产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3年1月200例分娩产妇,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0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人性化护理,对比分析两组产妇剖宫产率、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新生儿窒息率.结果:两组产妇剖宫产率、并发症发生率及新生儿窒息率比较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产科护理工作中实施人性化护理能够明显降低剖宫产率、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新生儿窒息率,提高护理质量,值得进一步研究和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吴红艳 刊期: 2013年第05期
超声检查技术在临床应用比较广泛,人体几乎所有器官和部位都可用到超声检查,但是由于对超声检查技术了解不够深刻,没有把握适应症,对超声检查时诊断思维程序不全面,导致诊断不全面,甚至误诊.因此,有必要在超声检查诊断及鉴别诊断的思维程序做个比较完整的阐述.文章首先从B超鉴别诊断的思维程序入手,然后认真分析了确定B超的鉴别诊断的思维程序,后对产生漏诊和误诊的思维原因进行了认真的探讨,为B超的鉴别诊断提供了参考.
作者:蒋燕凌;杜超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分析护理干预在产科产褥期感染的临床特点.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0年4月-2011年7月入住我院产科的52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所有患者的临床护理需要将其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两组各260例,干预组采用感染加预防干预护理措施进行护理,联合应用抗生素.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加预防.结果:两组患者在分娩情况中经统计学分析,干预组顺产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具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科患者在住院期间应严格加强孕期保健指导,保持病室环境整洁,增强患者的自身卫生,提高医疗水平,可明显降低产科患者发生感染率.
作者:吴丽丽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自2009年1月至2012年1月在我院进行医治的输卵管阻塞性不孕患者120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西药并进行输卵管通液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加用中药汤剂治疗,1个月为1个疗程.两组均连续治疗3个月后进行疗效统计.治疗结束后对比并评价两种治疗方法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6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8.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输卵管堵塞性不孕症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能够有效提高患者受孕率,具有操作简便、创伤小、经济实惠等优点,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作者:覃君玲 刊期: 2013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