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C-反应蛋白和血常规联合检测在儿科疾病中的应用价值

黄苑

关键词:C-反应蛋白和血常规联合检测, 儿科疾病, 应用价值
摘要:目的:探讨C-反应蛋白和血常规联合检测在儿科疾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我院儿科2012年2月至2013年2月收治的25例急诊发烧、肺炎等感染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两组人员在超敏C-反应蛋白与血常规检测结果方面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人员在超敏C-反应蛋白与白细胞感染程度方面的差异具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C-反应蛋白和血常规联合检测在儿科疾病中能够帮助临床有效判断炎症和创伤转归,并综合判定炎症和感染,从而对感染进行有效的控制,将有效的诊断依据提供给临床抗生素的应用,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值得在临床广为推广.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浅谈宫颈筛查的两种方法选择

    目的:比较不同筛查方法在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筛查中的价值.方法:对200例患者进行巴氏涂片、液基薄层细胞系(TCT)、并与病理检查结果相比较.

    作者:李萍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宫颈糜烂程度与宫颈上皮内瘤变和宫颈癌变的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宫颈糜烂程度与宫颈上皮内瘤变(CIN)和宫颈癌变的关系.方法:将本院2010年5月-2011年5月收治的300例不同程度的宫颈糜烂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病变程度分为轻度糜烂、中度糜烂和重度糜烂三组.同时选取同期宫颈光滑妇女100例作为对照组.聚合酶链反应法检测子宫颈癌、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的表达,比较各组CIN和宫颈癌的疾病构成比.结果:各组无病变,CINⅠ、CINⅡ、CINⅢ及宫颈癌的疾病构成比分别为对照组(宫颈光滑组):86.0%、6.00%、5.00%、2.00%、1.00;轻度糜烂组:81.63%、7.15%、6.12%、4.08%、1.02%;中度糜烂组:83 33%、5.88%、4.90%、3.92%、1.96;重度糜烂组:84.00%、7.00%、4.00%、4.00%、1.00%.轻重中各组之间的疾病构成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无糜烂组CIN和宫颈癌的构成比明显高于糜烂组.结论:与宫颈糜烂相比,CIN的发生并未增加宫颈癌的发病率,糜烂程度与癌变之间无明显相关性,不能作为诊断宫颈癌的高危因素和标准.

    作者:朱晨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聚焦超声治疗变应性鼻炎130例疗效分析

    目的:采用鼻内镜下聚焦超声治疗变应性鼻炎,并且分析其疗效.方法:我院2011年8月-2012年9月共收治了130例变应性鼻炎患者,所有患者均在鼻内镜下进行聚焦超声治疗,并比较患者治疗前后的疗效,观察其并发症.结果:治疗后5个月对患者进行随访统计,显效96例,占73.8%;有效25例,占19.2%;无效9例,占6.9%.130例患者均未发现黏膜萎缩、鼻中隔穿孔、鼻腔粘连、嗅觉障碍等并发症.结论:采用聚焦超声治疗变应性鼻炎具有疗效显著、并发症少,建议推广.

    作者:谷雨;代志瑶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PICC和CVC置管在肿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比较

    目的:观察两种置管静脉输注方式的优缺点.方法:将我科124例确诊为恶性肿瘤的患者分为两组,1组74例经外周静脉穿刺置入PICC,2组50例经锁骨下静脉置管,比较平均导管留置时间,穿刺成功率.结果:PICC平均留置时间及穿刺成功率明显高于CVC.结论:PICC和CVC置管均存在各自的优缺点,与CVC置管相比,PICC是一种较为安全、易于掌握的置管方法,对于长期输液或化疗的患者,PICC置管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李云霞;朱凤霞;贾晨娜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前列腺电切术后患者的护理

    目的:分析归纳前列腺电切术后患者的护理观察要点、引起并发症的相关因素及患者满意度.方法:通过回顾性分析我院62例前列腺电切术后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概括护理观察要点和注意事项,并进行患者出院满意度调查.结果:62例患者均接受术后综合护理,效果良好,有1例出现膀胱痉挛,1例出现轻微感染,经对症治疗处理后,症状均好转消失,所有患者术后满意度高,均顺利出院.结论:前列腺电切术后全面的护理措施,可有效预防并发症,利于疾病恢复.

    作者:兰澜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深化文化品牌建设,促进医院持续稳定发展

    在新医改的背景下,既带来了难得的机遇,又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必须深刻领悟、积极应对;品牌和能力是医院未来生存的根本,目前已进入深化文化、做大品牌的关键时期;在当今医疗市场的激烈竞争中,医院文化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它关系到医院在市场竞争中的成败,关系到医院的生存发展.可以说,医院文化是未来医院管理的主流,是医院发展的必然选择.

    作者:顾建明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关于职业病认定和防治工作的思考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社会化大生产给我们带来物质财富的同时,令人担忧的职业病也随之而来.职业病的危害无论是对个人还是社会都是十分严重的.由于我国人口多、经济发展不均衡以及法律法规的不健全等原因,劳动者的权益受侵害的情况时有发生,并且劳动者在职业病的认定过程中也很艰难.因此,完善职业病认定制度,加强职业病防治是更好地保护广大劳动者切身利益的必然要求,也是保障职工身心健康,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的重要举措.

    作者:王改霞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甲状腺肿瘤普外科手术治疗临床特点分析

    目的:探讨甲状腺肿瘤普外科手术的治疗方式、特点和效果,研究其安全性、科学性,总结些许医学经验,从而为临床提供借鉴意义.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12月-2012年12月这些年内收治的甲状腺肿瘤患者40例,对其采用普外科手术予以治疗,对其中的恶性肿瘤患者则在切除肿瘤的基础上施行淋巴清扫.手术之后嘱咐患者定时服用甲状腺素片和抗生素予以防感染工作,手术结束后的48h相关人员将引流管拔除.然后收集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此次研究中的40例患者手术均取得一次性成功,肿瘤顺利切除;手术时间为(80±30)min,平均用时(73.2±4.1)min;出血量为(54±13)mL,平均出血量为(39±3.9)mL;没有一例并发症.术后有2例出现了轻度麻木症状,予以注射葡萄糖钙后恢复.结论:普外科手术在治疗甲状腺肿瘤问题上的效果显著,安全、可行,治疗较为彻底,操作简便,值得推广.

    作者:卢靖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无痛分娩在基层医院应用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无痛分娩在基层医院临床工作中的应用和效果.方法:选取320例初产妇经硬膜外穿刺输注泵自动持续给药镇痛,同时选取同期正常无镇痛初产妇310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镇痛程度、产程进展速度、分娩方式,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产后出血等情况.结果:无痛分娩在镇痛程度,第一产程时间,分娩方式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无痛分娩可减轻产妇分娩时的疼痛,提高自然分娩率,降低剖宫产率,值得进一步在基层医院推广.

    作者:陈映辉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86例骨科患者院内感染临床分析与对策

    目的:分析探讨骨科患者在医院内发生感染的情况,引发感染的危险因素以及相应的预防,解决措施.为临床医护工作者在骨科患者的治疗和护理工作提供理论参考依据.方法:对我院自05年6月至12年6月收治的1747名骨科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尤其重点分析其中在院内发生感染的骨科患者,对引发患者感染的危险因素进行探讨,结合我院的具体情况提出针对骨科患者院内发生感染情况的解决策略.结果:我院自05年6月至12年6月收治的1747名骨科患者中有86例患者发生感染,感染率为4.9%.其中手术切口创伤部位发生感染的患者有31例,皮肤黏膜发生感染的患者有20例,泌尿系统发生感染的患者有14例,上呼吸道发生感染的患者10例,胃肠道发生感染的患者6例,下呼吸道发生感染的患者3例,其他2例.结论:医院是感染的高发区,尤其是医院的骨科,骨科患者发生院内感染的因素很多,包括医院的感染预防工作和管理工作,手术的消毒措施,医生以及护理人员的无菌操作意识,患者的骨科手术进行时间的长短,患者在手术后自身的免疫能力,医院对于患者的抗生素使用是否合理,医院的环境是否卫生达标.上述各项因素都或多或少的影响着骨科患者院内感染发生的概率.因此要做好各项措施,降低骨科患者院内感染的发生概率.

    作者:吴国辉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普外重症胰腺炎手术治疗效果观察

    目的:研究探讨普外重症胰腺炎的佳手术治疗方案,总结治疗经验,分析治疗效果[1].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05年6年至2007年8月间接收治疗的64例普外重症胰腺炎患者的相关临床资料,把他们平均分为采用手术治疗的手术治疗组和非手术治疗组,对两组患者进行治疗之后,医师进相应的疗效观察,及时的对相关数据进行统计,患者出院后对其进行为期一年的回访.结果:手术治疗组的32例病人中,没有出现一例死亡,所有患者中有27例治愈,2例呈显效,3例呈有效,治愈率为84.3%.32例非手术治疗的病人中,25例治愈,3例呈显效,2例有效,2例死亡,治愈率为78.1%.结论:对于普外重症胰腺炎的患者,采用手术治疗效果比采用非手术治疗好,这种方法具有治疗时间少,并发症少等优点,适合对普外重症胰腺炎的患者进行治疗.

    作者:李如刚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人文关怀在妇产科护理中的应用体会

    产褥期是一个生理、心理和社会变化非常复杂的过程,这些因素综合作用,可能会引起情感性的精神障碍.鉴于此,本文着手研究在妇产科护理上的人文服务特点,并根据目前所存在的问题,探讨并分析了如何将人文关怀合理地体现在妇产科护理中.

    作者:曾清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中药益智开窍汤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疗效及作用机制探讨

    目的:以痰浊瘀血为病机,采用活血化痰,涤痰逐瘀原则组方,制成中药益智开窍汤治疗VD,并进行了临床疗效及作用机制的探讨,旨在讨论痰浊瘀血在VD发病中的重要作用,促进中医药在防治VD方面的发展.方法:观察脑卒中病人190例,以DSM-IV作为诊断标准,将其分为VD组和非VD组,将纳入VD组患者按照1:1比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治疗组予中药益智开窍汤1日两次服用.对照组予多哌奈齐20mg口服每日一次.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单胺类神经递质的血浆含量、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分、WAIS-RC减分率等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 05).结论:血管性痴呆的发病机制与单胺类神经递质的下降相关,中药益智开窍汤通过增加单胺类神经递质显著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改善神经功能缺损,疗效优于多哌奈齐.

    作者:亓子坤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骨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问题与对策

    骨科作为外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门专业特色极强的学科,做好骨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工作面临诸多挑战.本文结合自身带教工作体会,对骨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面临的一些问题进行探讨,提出培训应当结合各亚学科特点,制定高效合理的轮转计划;强调影像学预培训;建立各亚学科常见病、多发病知识模块;重视骨科门、急诊轮转;加强师资力量的培训.这些措施有利于提高受训人员的积极性,促进培训目标在有限的培训时间内顺利完成.

    作者:毛宁方;白玉树;谢杨;陈凯;何大为;沈洪兴;石志才;李明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肺结核咯血60例患者的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肺结核咯血患者的有效护理方法.方法:分析本院2011年12月~2012年12月收治的60例肺结核咯血患者的护理方案,总结有效的护理措施,以便为此类患者提供更好的护理服务.结果:通过对患者进行全面的治疗和精心的护理后,98%的患者好转出院.结论:做好肺结核咯血患者的心理护理,休息与体位及饮食指导,病情观察,健康教育等护理措施,对患者的疗效及预后起着重要作用.

    作者:徐燕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超声诊断50例胎儿肾盂积水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超声诊断在胎儿肾盂积水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随访观察50例胎儿肾盂扩张前后径不低于0.5cm者,并进行总结讨论.结果:孕妇共有50只肾脏存在肾盂积水,有8例为单侧肾盂积水,有21例为双侧存在肾盂积水.患儿出生一周后复查36只肾盂积水征象消失,患儿出生3个月只有2只未消失.结论:产前诊断时需要反复对比中晚期的胎儿肾盂积水,并进行密切的随访观察,可有助于对胎儿的泌尿系统发育情况进行了解,利于选择患儿出生后随访和治疗方案.

    作者:刘瑞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IgA肾病的病理分级与实验室指标的检测的分析

    目的:研究探讨IgA肾病的病理分级与实验室指标的检测结果.方法:123例均选择行肾穿刺活检确诊的IgA肾病患者123例.分为牌肾气虚、肝肾阴虚、气阴两虚3型.其中脾肾气虚型40例;肝肾阴虚型24例;气阴两虚型59例.通过血压及生化指标检测:肾活检前1周内测定收缩压(SBP)、舒张压(DBP)、24h尿蛋白定量、肌酐(SCr)、尿素氮(BUN)、内生肌酐清除率(Ccr)、白蛋白(Alb)、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血清IgA、IgG、IgM、C3.肾组织光镜:病理标本根据Lee分级标准将IgA肾病分为I~V级.结果:三组证型中肝肾阴虚型SCr水平明显高于其他两型(P<0.01);3组间Ccr、BUN、TG、IgA、IgM、C3、DBP含量两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脾肾气虚型Alb水平低于气阴两虚型(P<0.05),24h尿蛋白定量大于气阴两虚型(P<0.05);脾肾气虚型TC水平高于肝肾阴虚和气阴两虚型(P<0.01);肝肾阴虚型IgG水平低于气阴两虚型(P<0.05),脾肾气虚型和肝肾阴虚型IgG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肝肾阴虚型SBP高于气阴两虚型(P<0.05).各证型患者病理分级中Ⅲ级~Ⅳ级多见,共95例占77.24%.脾肾气虚型病理分级百分比相对级别较低,而肝肾阴虚型病理分级百分比相对级别较高,但各证型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IgA肾病的病理分级可对实验室指标的早期检测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陈宪珍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急性肺动脉栓塞患者心电图特征监测的临床意义

    急性肺栓塞是以发病率高、误诊高、死亡率高和复发率高为特点的急性病症.大多数急性肺动脉栓塞患者发病时都有心电图改变,虽然缺乏特异性,为非确诊性指标,但其动态改变具有诊断参考意义,尤其对鉴别诊断如心肌梗死、心肌缺血等有重要价值.对可疑急性肺动脉栓塞患者者应尽早做心电图检查并进行动态观察,结合临床其他资料以提高急性肺动脉栓塞的检出率.

    作者:郭丽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长托宁与解磷定联合治疗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11例

    目的:长托宁联合解磷定在抢救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中的应用.方法:对11例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进行临床救治,包括及时皮肤清洗、洗胃、导泻、解毒治疗,对临床结果进行评价.结论:长托宁联合解磷定治疗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治愈率高、不良反应少、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马玉梅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小切口开窗髓核摘除减压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小切口开窗髓核摘除减压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通过2010年1月~2011年12月对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34例腰间盘突出症患者进行小切口开窗髓核摘除减压手术治疗,并观察治疗效果.结果:本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随访6~12个月,观察疗效显示治愈26例,显效4例,好转3例,无效1例,治愈率达76.47%,总有效率达88.23%.术后无并发症及感染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结论:小切口开窗髓核摘除减压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治愈率较高,疗效明显,值得在临床上应用.

    作者:谭目升 刊期: 2013年第06期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