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潘攀
目的:对手术室护士的职业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防护对策.方法:利用调查问卷的方法对我院手术室的20名护士在工作中可能面临的一些职业危险因素进行调查,并针对调查的结果提出相应的自身防护措施.结果:手术室中一些年轻护士对于自己缺乏职业危险意识与防护意识,随着工龄的不断增长,大部分护士对自身职业危险因素的相关认识逐渐增强,并且逐渐掌握一些防护对策.结论:手术室的护士必须对自身的职业危险因素进行充分分析,并采取相应的防护对策,才能更好的完成本职工作,保证自身健康与安全.
作者:吕信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探讨盐酸莫西沙星在治疗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中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以本院在2011年7月-2012年8月接诊收治的52例社区获得性肺炎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将上述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两个组别,每组26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左氧氟沙星沙星静脉点滴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莫西沙星静脉点滴治疗,观察对比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痊愈15例,显效2例,好转5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84.62%;观察组痊愈19例,显效4例,好转3例,没有无效病例,总有效率为100%;观察组同对照组相比,在治疗效果上有显著优势(P<0.05).结论:临床中结合症状体征及实验室检查对社区获得性肺炎可以具体诊断,莫西沙星在具体治疗中效果更好,特别对于老年患者更为适用.
作者:罗汉杰 刊期: 2013年第07期
随着我国医疗水平的不断发展,强化病区药房有效期管理已经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在对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药品有效期管理可以确保患者安全用药,提高患者治疗效果和治疗满意度;可以保证患者安全进行药品治疗,强化药品效果有效避免患者出现的浪费.对病区药房药品进行有效管理主要要强化管理人员的责任意识、增强管理力度、明确管理体系,通过对病区药房药品有效期明确化,从本质上提高管理效果.
作者:彭丽雅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观察应用中药结核丸治疗复活菌阳肺结核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复活菌阳患者44例,随机分为常规化疗组(对照组)及常规化疗联用中药结核丸治疗组(观察组)各22例,对比两治疗组的临床效果及药物毒性情况.结果:观察组有效率72.73%明显优于对照组的40.91%(P<0.05).观察组痰菌转阴率83.36%明显优于对照组痰菌转阴率59.09%(P<0.05).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结核丸治疗复活菌阳肺结核可提高疗效并可减低药物毒性发生率.
作者:汪旭华;钟小兵;许强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探讨采用腹腔镜联合手术切除急性结石胆囊炎手术治疗效果,并对其临床可行性及安全性进行分析.方法:选取本院于20年月至202年2月本院收治的30例行腹腔镜联合手术的急性结石胆囊炎患者为观察组,并选取同期行传统根治手术30例行传统手术治疗急性结石胆囊炎患者为对照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手术治疗效果.结果:30例患者,一次性成功切除28例,手术成功切除率为93.33%,对照组30例患者,一次性成功切除22例,成功率为73.33%.两组患者手术成功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无不良反应情况发生,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6.67%,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手术平均时间、术中出血量、平均住院时间优于对照组(P<0.05).对两组随访年,观察组患者无复发,对照组复发率为20.00%,两组复发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联合手术治疗急性结石胆囊炎具有高效安全、术后并发症少、术中出血量少的特点,临床治疗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李志高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讨论并且分析采用核块内包埋法在硬核白内障超声乳化术中的临床方法特点,治疗效果的临床评价以及其在临床上应用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曾经收治的160例(168眼)老年白内障患者的临床资料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0例,观察组的80例患者采用核块内包埋法硬核白内障超声乳化技术进行治疗,对照组的患者则采用传统的硬核白内障超声乳化技术进行治疗,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经过治疗后的治疗效果,包括患者术后角膜水肿、后囊膜破裂等并发症的发生几率.结果:全部160例(168眼)老年白内障患者经过不同临床方法治疗后,观察组的80例患者中,手术过程中发生后囊膜破裂的患者有2例,术后发生轻度水肿的患者有17例(18眼);对照组的80例患者中,手术过程中发生后囊膜破裂的患者有7例,术后发生轻度水肿的患者有32例(32眼),发生明显水肿的患者有24例(25眼).且观察组的视力矫正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采用核块内包埋法应用于硬核白内障超声乳化术不仅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视力矫正情况,还能够减少手术过程中后囊膜撕裂以及术后角膜水肿等并发性疾病的发生几率,安全可靠,具有良好的可行性,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与应用.
作者:杨莲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分析我中心在执行<2010美国心脏协会心肺复苏及心血管急救指南>(下称<2010AHA指南>)前后4年的院前心肺复苏成功病历,探讨<2010AHA指南>中对心肺复苏CPR流程及技术参数的调整对院前心肺复苏成功率的影响.方法:对照我中心执行<2010AHA指南>前后各2年的复苏成功病例524例进行数据统计和分析.结果:①两组发病年龄具有相同的分布特点,对复苏成功无显著影响.②执行CABD流程后胸外按压开始时间缩短I组为(4.82±2.55)秒,明显高于Ⅱ组(1.91±1.43)秒,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5.05,P=0.000<0.05).③院前急救心脏骤停患者复苏成功率(I组为2.35%,Ⅱ组为3.24% P<0.050)有统计学差异.④复苏成功患者中存活出院率(I组为5.21%,Ⅱ组为11.50% P<0.050)有统计学差异.⑤有目击者第一时间实施胸外按压,复苏成功率17.1%,无目击者第一时间实施胸外按压,复苏成功率1.22%.两组复苏成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1544.33,P=0.000<0.05).结论:CPR 中采取CABD复苏流程更为合理和有效.尽早而有效的胸外按压在早期复苏中可维持一定动脉压,提供重要脏器对氧的基本需求,有利于心肺复苏成,并认为公众自救早期实施胸外按压有利于提高心肺复苏成功率.
作者:董钧;陆峰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分析2002-2012年湖南省茶陵县人狂犬病流行特征与趋势.方法: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湖南省茶陵县人狂犬病疫情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02-2012年,湖南省茶陵县共发生狂犬病72例,发病呈折线形态逐步减少的态势,标志着防控的效果明显.地区分布:全县各乡镇都有病例发生,以腰陂镇发病多;男性多于女性,农民发病多;发病以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为主;季节分布以冬春季为主.
作者:吴新华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儿童细菌性脑膜炎以及病毒性脑膜炎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儿童脑膜炎患者62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患儿感染类型将其分为细菌性脑膜炎30例以及病毒性脑膜炎32例,同时选取50例正常患儿为对照组,采用免疫荧光法检测两组患者血清中降钙素原(PCT)在儿童细菌性及病毒系那个脑膜炎中变化情况.结果:病毒性脑膜膜炎组PCT的值为(0.21±0.14)ng/ml,与正常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细菌性脑膜膜炎组PCT的值为(5.25±3.01)ng/ml,升高明显,与正常对照组和病毒性脑膜炎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血清PCT对病毒性脑膜炎和细菌性脑膜炎的鉴别诊断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作者:颜蓉 刊期: 2013年第07期
掌指骨骨折在手外科中比较常见.近年来,有采用微型钢板内固定治疗,但手术复杂,有时易发生手内在肌和掌、指骨粘连的后遗症,并且需再次手术取除,临床推广较少.自从研制了掌、指骨骨折复位加压固定器.临床应用功能恢复好.
作者:张春龙;夏晓明 刊期: 2013年第07期
将骨科患者90例随机分成两组,常规组和干预组各45例,常规组给予传统常规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人性化护理,比较两组优良率,得出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应用人性化护理提高了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能促进患者的骨折愈合,加快患者康复,可以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蒋鹏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通过脑囊虫病患者的CT扫描影像检测结果探讨分析CT对于脑囊虫病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68例于2009年2月至2012年12月在我院就诊的脑囊虫病患者,使用日本东芝单排螺旋 CT 扫描仪对患者进行头颅扫描、平扫、增强扫描.结果:CT 检测结果显示急性脑炎类患者15人(22.1%),多发结节或环状强化型患者13人(19.1%),多发粟粒状型患者24人(35.3%),慢性多发钙化型患者12人(17.6%),脑膜型患者2人(2.9%),脑室型患者2人(2.9%).结论:CT扫描可以直观准确地反映脑囊虫病患者的疾病类型、分期、发病情况,是一种有效地诊断方法.
作者:韦承祖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剖宫产患者术后应用间歇性冲气加压泵(IPC)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效果.方法:剖宫产患者1183例,实验组583例患者术后行双下肢IPC治疗,对照组600例未使用IPC治疗,观察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情况.结果:实验组2例患者经B超诊断发生下肢DVT,对照组9例患者发生下肢DVT.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IPC在预防剖宫产术后DVT中有显著效果.
作者:项雪芬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加强我国药事管理额理论指导水平,进一步的发挥药事管理在我国医药改革建设领域的作用.方法:主要结合演绎推理和论证推理的逻辑方法,来研究我国药事管理的以套科学有效的构建程序和理论.结果和结论:我国的要事管理应该结合我国医药发展实际,灵活运用多种相关的管理方法,继续完善和加强我国的药事管理科学理论建设.
作者:连敏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从护理风险的角度分析急诊科护理管理的问题及对策.方法:针对我院急诊科护理人员所面临风险进行分析,建立急诊科的风险管理组织,就风险管理实施前后2年的护理质量进行比较.结果:实施风险管理后2年直接风险由47件降至4件,间接风险由28件降至16件,说明在风险管理小组的建立使得急诊科护理质量有了明显提升,护理纠纷也由建立前的5件减少到1件.结论:实施风险管理能有效提高急诊科护理质量,提高抵御风险能力.
作者:王振荣;吴平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疗效;方法:将5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2组.对照组采用万托林雾化吸入,一日3-4次,一次1喷,扑尔敏0.35/(kg.d),分4次服.治疗组50例采用三拗汤合二陈汤加减,参麦注射液20mL加5%G.S250mL静滴,每天1次,扑尔敏0.35/(kg.d),分4次服.2组均治疗5天为1疗程.结果:2组总有效率相当,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但显效率治疗组显著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症状减轻、消退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随访半年后治疗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具有近期和远期的疗效.
作者:王巍;王萍;邢丽芬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建立规范化呼吸道异物治疗监护体系的重要性及必要性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0年4月至2012年12月我院收治的呼吸道异物235例.结果:规范化呼吸道异物治疗监护体系的建立与临床应用对抢救呼吸道异物效率、挽救患者生命,有极为重要的作用.结论:就呼吸道异物从院前准备、院中治疗到院后宣教形成一整套的系列治疗监护体系是预防发病率,保障患者手术安全的必要措施.
作者:吕巧英;于守丽;张俊红;刘丽萍;张述华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评价牙周基础治疗对侵袭性牙周炎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1-2012年在我院治疗的50例侵袭性牙周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广泛型侵袭性牙周炎患者30例,局限型侵袭性牙周炎患者20例.对所有患者进行牙周基础治疗,比较患者在治疗前和治疗后1,3,6个月的牙周探诊深度(PD)、附着水平(CAL)和探诊出血指数BI).结果:经牙周基础治疗后所有患者的牙周探诊深度、附着水平和探诊出血指数牙齿松动度较治疗前有显著性改善,有显著性差异.并且,牙周基础治疗时间越长,患者的牙周探诊深度、附着水平和探诊出血指数以及牙齿松动度较治疗前改善情况越明显.结论:侵袭性牙周炎患者牙周基础治疗是一种疗效确切、效果显著的治疗方法,对侵袭性牙周炎具有很好的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张晓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探讨螺旋CT二维重建及三维重建在骨关节病变中的价值和应用.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1月至2012年10月收治的52例骨关节病变患者,在其受伤部位进行容积扫描,然后行螺旋CT二维重建及三维重建.结果:常规二维图像仍可以作为骨折的诊断依据;二维重建图像更有利于了解骨关节病变的内部情况及局部细节,能显示出隐蔽的骨折状况,并清晰呈现膝关节交叉韧带的损伤情况;三维重建图像能够更为清晰、直观的显示出骨关节的立体结构及病变部位的空间关系,与手术所见基本一致,效果更好.结论:螺旋CT二维重建及三维重建可以作为常规二维图像、普通X线片的补充,为骨关节的病变情况提供更正确可靠的依据,对临床治疗和手术方式的选择都有很重要的意义.
作者:王应强 刊期: 2013年第07期
医院感染(简称HAI)是指住院病人和医院职工在医院受到的感染并出现症状者.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侵袭性操作日益增多,使HAI的途径也同步增加.急诊科为门诊部感染的高危区域,极易造成医院内交叉感染.世界卫生组织提出从消毒、灭菌、无菌技术、隔离、合理使用抗生素以及监测和通过监测进行效果评价为主的控制HAI的关键措施.现就急诊科容易发生HAI环节作一探讨,并讨论相应的护理对策.
作者:李伏琴;韩淑平 刊期: 2013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