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人性化护理对骨科患者围手术影响分析

蒋鹏

关键词:护理, 人性化, 骨科患者, 影响
摘要:将骨科患者90例随机分成两组,常规组和干预组各45例,常规组给予传统常规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人性化护理,比较两组优良率,得出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应用人性化护理提高了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能促进患者的骨折愈合,加快患者康复,可以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奥硝唑治疗牙周牙髓病80例临床体会

    目的:探讨牙周牙髓病采用奥硝唑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次研究选择的对象共160例,均为我院2012年2月至2013年2月收治的牙周牙髓病患者,随机按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0例划分,观察组给予奥硝唑治疗,对照组采用氢氧化钙糊剂预备根管治疗,回顾两组临床资料.结果:观察组80例中,临床总有效率为97.5%,对照组80例中,临床总有效率为60%,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牙周牙髓病采用奥硝唑治疗,可使病灶损害得到有效控制,改善临床症状,使患牙得以大程度的保留,可作为特效药物应用,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

    作者:代玉琴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二次剖宫术的手术技巧

    目的:对第二次进行剖宫手术的技巧以及方式进行探讨和阐述.方法:第一次生孩子是剖宫产,在第二次要生孩子时还需用剖宫产的人数在2011.2.1-2013.4.1之间总计为60位,将他们作为探讨的对象,随机将这59位二次进行分娩的孕妇平均的分为两队,称为剖宫甲队和剖宫乙队.在剖宫甲队中,需要二次进行剖宫分娩的孕妇的生产年龄在23岁到39岁之间,平均每人有26.92±5.58岁,怀孕时期为36周到42周之间,平均时期为38.987±1.579周,身体重量为64.86公斤到83.14公斤,平均重量为66.78±2.97公斤.距离第一次剖宫进行分娩或生产的时间不到3年的有5位,距离第一次剖宫进行分娩或生产的时间在3年到6年之间的有59位,剩下的距离第一次剖宫进行分娩或生产的时间超过了6年的有16位.对剖宫甲队的孕妇所用的分娩手术为新型的剖宫分娩术,对剖宫乙队的孕妇所用的分娩手术为以往型的剖宫分娩术.之后,对比剖宫甲队和剖宫乙队在二次进行剖宫手术后的反响、效果.结果:剖宫甲组的45孕妇在二次进行剖宫分娩之时,手术耗时量以及分娩耗时量、产后在医院修养的耗时量相对于用的分娩手术为以往的剖宫分娩术的剖宫乙队来说,均要比剖宫乙队短,概率数值全部低于5%.此外,在剖宫甲队中,用新型的剖宫分娩术让孕妇二次进行分娩的难度以及盆腔出现粘连现象、婴而出现窒息现象的概率均比用以往型剖宫分娩术的剖宫乙队要低,概率数值全部低于5%.结论:以往的剖宫分娩术对二次进行剖宫分娩的孕妇来说,手术的技巧性并不好,手术耗时量以及分娩耗时量、产后在医院修养的耗时量都较长,分娩的难度以及盆腔出现粘连现象、婴儿出现窒息现象的概率都较高,因此医生在孕妇进行二次的剖宫分娩手术中要注意形式以及技巧,多用新型的剖宫分娩术,对于以往的剖宫分娩术要慎用.

    作者:李凤琳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雾化吸入布地奈德加氨溴索治疗毛细支气管效果探析

    目的:探折雾化吸入布地奈德加氨溴索治疗毛细支气管的效果.方法:选择2010年10月~2012年11月来我院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160例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80例患儿,对照组80例患儿.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法进行治疗,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布地奈德加氨溴索雾化吸入对患者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通过治疗,治疗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明显(P<0.01).治疗组患者临床症状消失时间以及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明显(P<0.01).两组患者通过治疗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对于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布地奈德加氨溴索雾化吸入,治疗效果更明显,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鱼梅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DHS治疗股骨粗隆下不稳定骨折临床探讨

    目的:探讨DHS治疗股骨粗隆下不稳定骨折的方式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近年收治的股骨粗隆下不稳定骨折患者24例,给予DHS内固定治疗,分析患者手术时间、出血量及术后恢复效果.结果:患者手术平均时长为(49.72±14.73)min,术中平均出血量(138±64)ml,平均住院时间(17.1±2.6)d,术后并发症产生4例,术后下地负重时间为(31.2±2.6)d,Harris评分为(72.81±2.86)分.综合治疗效果为优19例(79.17%),良4例(16.67%),差1例(4.17%),综合优良率95.83%.结论:DHS治疗股骨粗隆下不稳定骨折效果良好,临床治疗中应扬长避短,尽量提升治疗效果.

    作者:金世龙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调查分析及控制对策

    目的:分析我院医护人员手卫生的依从性现状,并针对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控制对策.方法:利用调查问卷和现场观察的办法对我院医护人员手卫生的依从性进行调查分析,并通过对医护人员对手卫生的知晓情况对其依从性进行分析.结果:我院90%的医护人员都接受过与手卫生相关的知识培训,但其手卫生的依从性大约为46.4%.医护人员在接触患者之前,其手卫生的依从性大约为29.46%;在接触2位不同患者之间的依从性大约为36.12%;在接触患者以后的手卫生依从性大约为93.42%.结论:大部分医护人员的手卫生意识比较薄弱,而且对于手卫生相关知识的了解也比较缺乏.医院关于手卫生管理的制度也无法落实到位.因此,对于医护人员的手卫生管理有必要进一步提高,从而降低医院的感染率,并且减轻患者的经济损失与痛苦.

    作者:孙秋荣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高血压性心脏病心脏B超与心电图的对比研究

    目的:对比分析心电图与B超的肢体导联ST-T抬高、压低或T波形方向、振幅的改变情况,观察其对临床的指导意义,以指导对于冠脉综合征﹑高血压心脏病、心律失常等疾病的治疗.方法:选取本院于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收治心血管疾病患者40例为研究对象,分别对患者采取B超及心电图进行动态的监测,对比分析两种心电图导联ST-T抬高、压低或T波形方向、振幅的改变情况.结果:(1)B超组Ⅰ、Ⅱ导联振幅的总和、肢导联振幅的总和、胸导联振幅的总和以及全部导联振幅的总和变化与心电图相比均具有显著差异(P<0.05),QRS波时限≥120ms与QRS波时限120ms相比,QRS波振幅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时限越长QRS波振幅越低.结论:B超与心电图均能反应心血管疾病患者心律的变化,但与B超相比,心电图QRS振幅、T波、心向量更加稳定,不容易受到体位的影响.

    作者:代惠英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护士沟通能力培养在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的实践与探讨

    有报道,当患者处于被动合作或被动接受状态时,满意度低;当患者具有主动参与意识,向护士提出疑问并与护士交流沟通时,患者满意度较高,这说明护士在与患者的沟通方面,沟通能力和主动性具有重要意义.我科自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活动以来,一直注重护士沟通能力培养,倡导护理人员做到”五多一少”,即多一点微笑,多一点耐心,多一点爱护,多一点理解,多一点赞美.少一点抱怨.在任何情况下都要无条件耐心、和蔼对待每一位患者,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潘健云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临床路径在孕妇分娩健康教育中的应用观察体会

    目的:为了进一步提高我院产科的运行效率和质量,减少医疗事故和医疗纠纷的发生,本文就临床路径在孕妇分娩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效果进行了浅显的研究和探讨.方法:将我院在2011年12月至2012年12月期间收治的120例孕妇随机分为观察组(n=60)和对照组(n=60),给予对照组孕妇在常规护理的过程中进行健康教育;给予观察组孕妇在临床路径护理管理过程中进行健康教育,对两组孕妇健康知识掌握程度进行观察和统计.结果:观察组孕妇对健康知识的掌握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孕妇对健康知识的掌握程度(P<0.05).结论:临床路径在孕妇分娩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效果十分理想,有效的提高了孕妇对健康知识的掌握程度,提高了孕妇满意度,值得推广.

    作者:杨国兰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左卡尼汀治疗心律失常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左卡尼汀在治疗心肌梗死后并发心律失常患者中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治疗的心肌梗死后并发心律失常患者128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西医常综合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左卡尼汀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左心室射血分数和心率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西医综合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患者左卡尼汀治疗疗效确定,可以有效改善患者左心室射血分数和心率情况,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使用.

    作者:李朝春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老年人用药不良反应的分析

    探讨老年人用药安全性,为临床合理应用提供参考.

    作者:陈洪山;毕金凤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浅谈小儿静脉留置针常见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

    静脉留置针为头皮针的换代产品,以其套管柔软、操作 简单、套管在静脉内留置时间长不易穿破血管等特点;便于抢救,保证血管,不仅减少患儿痛苦,也可减轻家长的焦虑心理及忽视工作量,提高了工作效率等优点,受到儿科护理者的青睐,被广泛应用于临床.但其在临床应用过程中,也常因种原因而发生某些并发症,出现一些不良反应,因此在静脉留置期间做好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十分重要.

    作者:宁虹梅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小儿颅脑损伤的病情观察与临床治疗

    目的:探讨小儿颅脑损伤的诊断及临床治疗方法.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分析我院自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112例小儿脑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及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手术治疗组42例患者中,有13例死亡(30.95%);药物治疗组70例患者中,6例死亡(8.57%).在GCS评分中,分数在9~15 分的39例患者未有死亡,6~8分48 例中,4例死亡(8.33%),评分在3~5 分的25例患者中,15例死亡(60.00%).术后按照GOS预后标准评定,19例死亡(16.96%),1例植物人(0.89%),3例重残(2.68%),4例中残(3.57%),85例患者恢复良好(75.89%).结论:在进行小儿脑损伤的临床治疗中,医师应在全面掌握患儿病情的基础上根据小儿自身生理、病理的独特性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

    作者:邹盛晖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导乐分娩联合应用曲马多对分娩镇痛、产程及分娩方式的影响

    目的:探讨导乐分娩联合应用曲马多对分娩镇痛的效果及产程的影响.方法:应用导乐分娩联合曲马多进行分娩镇痛的产妇100例作为观察组,将未应用导乐分娩及任何分娩镇痛药物而进入产程的产妇100例作为对照组,分别观察分娩疼痛、产程时间、分娩方式、新生儿窒息、产后出血情况.结果:两组产程活跃期及总产程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分娩方式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产后出血率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两组新生儿窒息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导乐分娩联合曲马多用于分娩镇痛能明显减轻产痛,可加速产程,降低剖宫产率,减少产后出血量,对母婴均无不良影响.

    作者:张小庆;蒋全芬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静脉留置针在妇产科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观察静脉留置针在妇产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总结临床经验,为今后妇产科的患者选取优的输液方式.方法:选取我院妇产科2011年11月~2012年11月间收入的14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14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对照组各70例患者,治疗组的患者采取静脉留置针进行输液,对照组的患者采取一次性无菌输液针进行输液.对比观察2组患者的一次穿刺成功率,穿刺部位脱出,肿胀,液体外渗的发生情况,输液中再次穿刺的比率以及患者住院期间总穿刺数.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组患者的一次穿刺成功率比较,p>0.05,差异无显著性,无统计学意义.但是治疗组患者穿刺部位的肿胀,脱出,液体外渗等情况的发生率,输液中再次穿刺率和住院期间的总穿刺数均小于对照组,P均<0.05,差异具有显著性,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静脉留置针输液法的使用安全简便,能减少穿刺部位脱出,肿胀,再次血管穿刺的发生次数,有效地防止药物外渗,保证药物顺利输入,减轻患者的痛苦,保障患者的生命质量,同时便于医护人员进行操作、减少其工作量,明显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提高了患者、医护人员的满意度.值得在临床工作中推广、应用.

    作者:杨蓉梅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不同幽门螺旋杆菌治疗方法对消化性溃疡的疗效评价

    目的:研究分析对消化性溃疡患者采用不同幽门螺旋杆菌治疗方式治疗的方式和临床效果,为其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2月-2013年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66例消化性溃疡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患者入院治疗的先后顺序以及其采取的临床治疗方式不同,将166例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83例,采用阿莫西林+奥美拉唑+克拉霉素治疗,共治疗7天;观察组患者83例,采用阿莫西林+克拉霉素+雷贝拉唑治疗,治疗7天,治疗期间两组患者均不配合服用其他药物,比较两组患者的螺旋杆菌除治情况和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均发生明显改善,观察组患者的腹痛平均消失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溃疡治疗有效率为86%,对照组为65%,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以雷贝拉唑为主要治疗药物的三联疗法治疗消化性溃疡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缩短治疗时间,效果明显,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何炳兴;陈嘉楠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探讨不同采血方法在血常规检验中的应用对比

    目的:探讨不同采血方法在血常规检验中的应用对比.方法:选择自2010年12月至2012年12月在我院行血常规检验的200例患者进行分析.患者结束静脉采血后休息片刻,再进行末梢采血.运用血液分析来测定患者的血常规结果,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测定结果.结果:对比两组患者的血常规参数,经过相关统计学的计算,检验结果不具备差异性(P>0.05),末梢血患者的血常规检验中其MCV、PLT、MCHC、RBC、Hb、Hct的参数均小于静脉血,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末梢血组患者的CV值则大于静脉血组(P<0.01).静脉血的稳定度大于末梢血.结论:采血方法的不同其血常规检验方法也有所不同,相对而言静脉血的采集方法更为有效,其可以为临床的诊断提供更为真实与可靠的数据,具有相当重要的现实意义.

    作者:李少白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并发症的危险因素探析

    目的:对腹腔镜下的胆囊切除这一手术存在的相关并发症的导致因素进行分析,对其并发症的相关防治措施进行探讨.方法:对选取的1800例接受过腹腔镜下的胆囊切除这一手术的患者进行观察,并根据10个相关的因素进行Logistic的分析,对腹腔镜下的胆囊切除这一手术的术后并发症所产生的相关危险因素进行探索.结果:患者的性别因素、年龄因素、病程因素、结石数量因素、腹部手术史因素以及解剖结构异常因素都与腹腔镜下的胆囊切除手术的术后并发症的发病率没有相关性,对其差异进行比较发现没有统计学意义.然而胆囊颈中的结石、胆囊壁的厚度和胆囊与周围附近的器官黏连以及Calot三角黏连这四个因素却和手术并发症的发病率存在相关性,对其差异进行比较也有统计学意义,并进一步的进行了Logistic的回归分析,胆囊壁的厚度和胆囊壁与附近器官的黏连以及Calot三角黏连这三个因素对腹腔镜下的胆囊切除手术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存在联系.结论:胆囊壁的厚度、胆囊和周围附近器官的黏连以及Calot三角粘连跟腹腔镜下的胆囊切除这一手术的术后并发症发生存在着密切的关系,且容易导致胆总管的损伤和肝动脉的损伤以及胆囊破裂等现象.

    作者:尹兴晗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不同方法治疗胫骨中下段骨折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究不同方法对于治疗胫骨中下段骨折的临床疗效观察,分析各个方法的优点和可能会带来的副作用,以寻找出疗效好的治疗方法或者组合.方法:在2008年1月到1009年1月之间于我院入住的胫骨中下段骨折的患者中,取选择中西医方法结合治疗的患者、选择微创经皮锁定钢板内固定的患者各90名共180名患者,对各组疗效进行观察寻访,记录其疗效过程及结果.结论:每种方法有各自独特的优势和不足之处,要根据病人自身不同的情况选择不同方法.

    作者:张永庆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中医辩证治疗慢性胃炎的临床分析

    目的:研究分析中医辩证治疗慢性胃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我院近年来采用中医辩证治疗慢性胃炎的224例患者进行对照分析.结果:实验组112 例,治愈44 例,显效48 例,有效12 例,无效8 例,总有效率92.9%;对照组112例,治愈18例,显效52例,有效20例,无效22 例,总有效率81.4%.2 组总有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中医辨证治疗慢性胃炎,能明显提高临床疗效,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作者:林小劲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老年急性化脓性胆囊炎的外科治疗

    目的:重点研究和探讨合理的外科手术治疗对老年急性化脓性胆囊炎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利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研究和比较对我院于2009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76例老年急性化脓性胆囊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对照分析.将运用对比分析的方法,比较采用不同外科方法对治疗老年急性化脓性胆囊炎患者在治疗前以及治疗后的疗效情况.结果: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治愈率为100.00%,感染率为12.5%;开腹胆囊切除手术治愈率为90.00%,感染率为16.67%;开腹大部切除胆囊手术治愈率为100.00%,感染率为33.33%;经皮胆囊穿刺置管引流待急性症状控制后手术切除胆囊治愈率为85.00%,感染率为15.00%;单纯经皮胆囊穿刺置管引流治愈率为100.00%,感染率为33.33.结论:外科手术治疗老年急性化脓性胆囊炎患者具有很好的临床疗效,并且具有良好的安全性,目前已经成为治疗老年急性化脓性胆囊炎患者的主要方法,对我国治疗老年急性化脓性胆囊炎患者的发展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和忠桂 刊期: 2013年第07期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