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DHS治疗股骨粗隆下不稳定骨折临床探讨

金世龙

关键词:DHS, 骨粗隆下不稳定骨折, 机制, 治疗
摘要:目的:探讨DHS治疗股骨粗隆下不稳定骨折的方式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近年收治的股骨粗隆下不稳定骨折患者24例,给予DHS内固定治疗,分析患者手术时间、出血量及术后恢复效果.结果:患者手术平均时长为(49.72±14.73)min,术中平均出血量(138±64)ml,平均住院时间(17.1±2.6)d,术后并发症产生4例,术后下地负重时间为(31.2±2.6)d,Harris评分为(72.81±2.86)分.综合治疗效果为优19例(79.17%),良4例(16.67%),差1例(4.17%),综合优良率95.83%.结论:DHS治疗股骨粗隆下不稳定骨折效果良好,临床治疗中应扬长避短,尽量提升治疗效果.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注射用灯盏花素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124例疗效观察

    不稳定型心绞痛是老年人常见病,2010年10月-2012年10月.笔者采用注射用灯盏花素冻干粉针剂治疗64例此病患者,取得较好疗效.现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上述时期本院共收治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124例,发病时间均小于48 h.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64例,男58例,女6例;年龄62~82岁,平均74岁.对照组60例.男56例,女4例;年龄62~83岁,平均72.8岁.2组患者性别、年龄、发病时间、心功能状态、并发症等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作者:杨和平;周海艳;田利萍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宫外孕保守治疗无效后行手术治疗的综合护理干预

    目的:探讨宫外孕保守治疗无效后行手术治疗患者住院期间护理需求,进而为患者提供切实可行的护理措施.方法:选取2012年2月~2013年4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30例经保守治疗无效后行手术治疗的宫外孕患者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其住院临床资料,探讨其术后的护理体会.结果:经过患者的积极配合以及医护人员的及时治疗和采取多种有效的护理措施,30例宫外孕保守治疗无效后行手术治疗的患者29例康复痊愈,康复率为96.7%.结论:对于宫外孕保守治疗无效后行手术治疗的患者进行综合护理干预有利于患者的康复和痊愈.

    作者:李桂兰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原在大肠杆菌中的构建及表达

    目的:用基因工程的方法对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原在大肠杆菌中的构建及表达进行分析与探讨.方法:利用ELISA方法,使得HBcAg基因片段扩增,构建含有HBcAg基因的表达质料与克隆质粒,以IPTG诱导大肠杆菌BL21(DE3)plys中蛋白的重组表达,并且,采用酶联免疫测定方法检测重组蛋白.结果:在大肠杆菌中,重组HBcAg得到表达,经过酶联免疫测定方法检测,在预期位置显示有特异性条带.结论:采用基因工程的方法对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原在大肠杆菌中的构建及表达,成功构建了HBcAg原核表达系统,并获取重组HBcAg,有效地推进了重组蛋白的相关功能研究,具有很高的研究推广价值.

    作者:白志光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手术室的职业危险因素及自身防护

    目的:对手术室护士的职业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防护对策.方法:利用调查问卷的方法对我院手术室的20名护士在工作中可能面临的一些职业危险因素进行调查,并针对调查的结果提出相应的自身防护措施.结果:手术室中一些年轻护士对于自己缺乏职业危险意识与防护意识,随着工龄的不断增长,大部分护士对自身职业危险因素的相关认识逐渐增强,并且逐渐掌握一些防护对策.结论:手术室的护士必须对自身的职业危险因素进行充分分析,并采取相应的防护对策,才能更好的完成本职工作,保证自身健康与安全.

    作者:吕信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慢性肺部感染临床治疗效果分析

    目的:对气管冲洗结合黄芪液的治疗效果进行讨论,以期对慢性肺部感染的治疗提供帮助.方法:对56例患者进行气管冲洗结合黄芪液治疗后,对其临床资料、治疗前后临床检测结果和临床疗效进行分析.结果: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1.0%,治疗后患者在咳嗽、多痰及喘息症状方面均有明显的改善.结论:气管冲洗结合黄芪液治疗可以有效治疗与控制慢性肺部感染,其可以作为一种治疗措施而加以推广.

    作者:余海刚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从护理风险浅谈急诊科管理

    目的:从护理风险的角度分析急诊科护理管理的问题及对策.方法:针对我院急诊科护理人员所面临风险进行分析,建立急诊科的风险管理组织,就风险管理实施前后2年的护理质量进行比较.结果:实施风险管理后2年直接风险由47件降至4件,间接风险由28件降至16件,说明在风险管理小组的建立使得急诊科护理质量有了明显提升,护理纠纷也由建立前的5件减少到1件.结论:实施风险管理能有效提高急诊科护理质量,提高抵御风险能力.

    作者:王振荣;吴平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重症监护中的护患纠纷的表现与对策研究

    本文主要探讨了当前重症监护中的护患纠纷问题,期望对提升重症监护室的护理水平,缓解护患矛盾,提高患者生命质量等方面,提供一定的理论借鉴.首先,介绍了护患纠纷的表现,指出了重症监护中护患关系的特殊性;其次,分析了重症监护中护患纠纷出现的原因;第三,重点从护士人员的角度出发,提出了缓解重症监护中护患纠纷的对策与建议.

    作者:金时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心血管神经症采用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治疗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治疗心血管神经症的疗效,以供临床参考.方法:以2010年8月~2012年7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心血管神经症患者87例为研究对象,进行随机分组.对照组给予口服谷维素、维生素B1等;观察组给予口服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连续治疗4周,观察两组患者总有效率和不良反应的差异.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较,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明显较高,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期间两组患者均未发生明显的不良反应,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采用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治疗心血管神经症安全有效,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作者:李勇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TNF-α对大鼠牙乳头细胞中BMP2及相关蛋白的表达调节研究

    目的:在大鼠牙乳头间充质细胞中探讨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对骨形态发生蛋白2(BMP2)及矿化相关蛋白的表达调控.方法:体外分离培养SD新生大鼠牙乳头间充质细胞,在添加 TNF-α梯度的血清培养基中诱导培养,RT-PCR 、WB及ELISA方法检测骨形态发生蛋白2(BMP2)表达情况;添加 TNF-α不同时间梯度,RT-PCR、WB检测成骨分化标志蛋白碱性磷酸酶(ALP)、骨涎蛋白(BSP)表达变化.结果:TNF-α处理后,大鼠牙乳头间充质细胞中BMP2表达上调,ALP、BSP表达有所提高.结论:在大鼠牙乳头细胞中,TNF-α能够上调BMP2表达,进而诱导成牙骨质细胞矿化相关蛋白ALP,BSP表达,对牙齿发育矿化可能起到促进作用.

    作者:万艳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掌指骨骨折复位加压固定器的临床应用

    掌指骨骨折在手外科中比较常见.近年来,有采用微型钢板内固定治疗,但手术复杂,有时易发生手内在肌和掌、指骨粘连的后遗症,并且需再次手术取除,临床推广较少.自从研制了掌、指骨骨折复位加压固定器.临床应用功能恢复好.

    作者:张春龙;夏晓明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中风病人合理用药指导

    中中风是心内科常见病和多发病,中风的特点是三快,即起病快、病情发展快、死亡快.因此,对于中风病人来说,合理用药尤为重要.本文分析了我国消费者不合理用药现状和原因,并提出了能够促进中风病人合理用药的措施.

    作者:柏德胜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特重型颅脑外伤的救治体会

    目的:对特重型颅脑外伤的治疗方法和救治的经验进行探讨分析,总结经验,提高该病临床救治的效果.方法:选取2008年1月至2011年1月来我院接受治疗的52例特重型颅脑外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的临床资料以及手术治疗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2例特重型颅脑外伤患者在接受手术治疗后27例存活(51.9%),在存活的患者当中,恢复良好的有7例(13.5%),中度残疾11例(21.2%),重度残疾9例(17.3%),另有25例患者死亡(48.1%).造成患者死亡的原因为恶性脑肿胀及血肿较长时间压迫脑组织,致脑干功能衰竭而死亡.结论:对于特重型颅脑外伤的患者,应尽早的予以气管插管,保持呼吸道通畅并进行机械性通气,尽快确定手术的指征及方式并及时开颅手术治疗,有效的血肿清除术以及标准的大骨瓣减压术可以显著改善特重型颅脑外伤患者术后的生存率以及恢复情况.

    作者:王弘略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药物促吸收剂研究现状

    目的:分析药物促吸收剂的研究现状.方法:对中药成分类、高分子聚合物类、肽类促吸收剂的作用机制和特点进行探讨和分析.结果:人类机体的生理体制、药物的理化性质、药物的剂型因素都是影响药物吸收的原因因素,而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是药物穿透生物膜的能力.结论:如果药物促吸收剂的品质好的话,药物穿透生物膜的能力可以得到明显的提高,药物的吸收也能得到好的促进,药物的利用度也能得到明显的提高,药物的疗效也能得到明显的提高.

    作者:郭晋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如何提高实习护士的护理质量思考

    目的:探讨如何通过提高临床带教工作质量,提高实习护士的护理质量.方法:收集从2011年4月到2011年10月之间的200位到我院实习的护士,将护士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实习护士均为10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带教,观察组采用在常规的带教基础上加强专业技能和实践技能训练,对比两组实习护士在一段特定的实习时间后专业技能考试情况、实践考察分数、患者满意度.结果:经过6个月的带教实习,观察组的实习护士专业技能考核成绩和评价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在投诉率方面,对照组有5例,占总数5%,观察组有1例,占总数1%,他们的差异存在较大的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有针对性地开展实习护士的带教工作,通过制定以人为本的带教标准,有意识开展专业技能培训,实践操作锻炼,对于初到医院实习的护士的成长和进步,具有非常明显的成效.

    作者:潘国玉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单次硬膜外腔阻滞在子宫全切术中的应用

    目的:分析单次硬膜外腔阻滞在子宫全切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04年12月-2012年12月收治的行子宫全切术的患者100例,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分别采用单次硬膜外腔阻滞麻醉和全身麻醉方式,对比两组麻醉前后患者的基本生命体征变化情况以及基本麻醉情况和麻醉效果.结果:观察组麻醉后对患者生命体征的影响明显更小,且麻醉用药后起效时间更快,至大阻滞平面用时相对更短,且大阻滞平面的范围更大;同时,麻醉效果总体明显,麻醉总优良率为96.0%,对照组为88.0%,观察组整体效果更明显(P<0.05).结论:单次硬膜外腔阻滞麻醉在子宫全切术中具有明显的应用效果,且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程本春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人性化护理对骨科患者围手术影响分析

    将骨科患者90例随机分成两组,常规组和干预组各45例,常规组给予传统常规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人性化护理,比较两组优良率,得出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应用人性化护理提高了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能促进患者的骨折愈合,加快患者康复,可以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蒋鹏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患者自行在药店购用非处方药(中成药)需要注意的若干问题

    目的:对患者自行在药店购用非处方药(中成药)需要注意的问题进行统计和分析.方法:选取自2010年12月-2012年12月在药店购药的患者300例,进行问卷调查对在购药中所遇见和发生的问题,对其进行统计和分析,病制定相关的解决措施.结果:100份问卷调查均回收成功,统计结果显示患者自行在药店购用非处方药(中成药)中,发生的问题是①滥用非处方药药物;②单纯依据症状购买非处方药物;③过分相信广告药品;④过分相信说明书疗效和主治功能;⑤过分注重药品的感官包装;⑦过于相信他人介绍;⑥药店工作人员过于注重药品利益;⑧对非处方药物剂型的应用不当.针对措施主要为①对药店周围和室内的宣传画和广告进行严格的控制;②在非处方药物的购买时药店工作人员应正确的指导;③合理性用药用药;④规范化管理药物市场;⑤正确依据药物的剂型进行用药和治疗;⑦提倡科学合理性用药;⑥杜绝愚昧联合用药.结论:在药店自行购用非处方(中成药)中存在很多的问题和不安全的情况,应该针对其进行适当的防范和管理措施,以保证在患者购买和使用非处方(中成)药物时的安全有效的治疗疾病,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段永刚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一例气管狭窄致呼吸困难气管支架紧急置入术的护理

    气管狭窄的患者病情危重,病人极度痛苦.对于不能手术治疗的气管、支气管重度狭窄及气管、支气管瘘患者,通常放置气管内支架以解除气道狭窄,保持呼吸道通畅,改善通气状况,封闭瘘口等,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王蕾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综合外治疗法治疗跟痛症的体会

    目的:探讨综合外治疗法对跟痛症的治疗效果和体会.方法:选择跟痛症患者96例(106足)作为研究对象,实施一般治疗、中药熏洗和压痛点注射等综合疗法,疗程结束后评价治疗效果.结果:综合外疗法治疗跟痛症的总有效率为96.22%.结论:综合外疗法治疗跟痛症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马玉祥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50例胎盘植入临床治疗分析

    目的:探讨胎盘植入的诊断及临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6月~2012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50例胎盘植入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30例患者接受药物保守治疗,13例患者接受手术保守性治疗,7例患者接受子宫切除术,所有患者术后伤口愈合良好,疗效确切,无一例死亡.结论:胎盘植入易引起产后出血,应综合患者的实际情况给予合理的处理,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更好的服务于患者.

    作者:谭玉萍 刊期: 2013年第07期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