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瑞丽
气管插管意外拔管被认为是ICU中常见的气道不良事件[1].它能引起上呼吸道损伤,误吸,心律失常,导致缺氧、呼吸功能衰竭,延长患者的住院时间甚至死亡[2].因此,预防经口气管插管意外拔管是ICU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回顾性分析我科2010年1月到2013年4月522例经口气管插管患者临床资料,其中非计划性拔管5例.现将护理策略总结如下.
作者:黄月华;黄春荣 刊期: 2013年第09期
本文基于对许多实验研究的总结,就不同方法、剂量、载体的辛伐他汀对骨形成的影响做一综述.
作者:于祥茹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研究探讨当年医院在实施药学监护、药学服务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问题,以及遇到的困难,分析其原因同时提出相应的对策.为医院临床药学服务的实施提供理论参考依据.方法:选取一家三甲医院,通过对选取医院已经开始的临床药学服务、药学监护的方法、质量、具体内容等相关情况进行总结,分析,概括.重点采用演绎法,归纳法研究实施药学监护、药学服务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问题,以及遇到的困难.同时为该院提出有效可行的建议方案用以提高该院的服务水平,监护质量.结果:该院已经成功开展了的药学服务的项目有对治疗药物的监测、几种常用药物的利用分析、配伍分析等项目、医院的药物制剂学研究、肠内肠外的营养配置的相关内容、药品不良反应的检测等等.在药学服务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有:医院临床药师的专业能力,团队力量不够强,缺乏系统的培训,社会上临床药师人才缺乏;药学服务过程中的分工不够细化;药学检测等实验室研究条件差,研究水平低下;在药学服务的实施过程中,临床药师对于自动化以及信息化应用不够;医院制剂学面临着技术、条件上的限制开展不够全面.本研究提出的针对上述问题的对策有:医院应重视临床药师的工作,加强其业务水平,工作条件;加强医院的硬件设施,在药学服务过程中充分利用现代信息,医疗科技手段;切实提高临床药学工作人员的实验室试验水平;医院应对医学制剂学给予应有的重视.结论:药学服务项目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并不广泛,只有大型医院才有条件实施.同时开展了药学服务的医院实施的项目并不完善,存在诸多问题.需要医院提出各项合理的应对策略,建立完善的药学服务制度.究其根本,需要国家出台相关法律法规,明确医院开展药学服务需要实施的具体项目内容、程序、操作规范等.同时高效开展药学服务教学内容,为医院、社会培养临床药学人才,提供临床药师培训、深造的机会.
作者:简崇武;严春宏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对神经内科住院病人猝死原因进行临床分析.方法:从2008年2月到2013年2月我院共发生了14例神经内科住院病人猝死事件,对这些事件的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4例神经内科住院病人猝死案例中,有3例是由于肺栓塞而导致死亡的;由于心源性猝死的有5例,因中枢性呼吸衰竭而死亡的有5例,死亡原因不明的有1例.讨论:神经内科住院病人是容易出现猝死的患者,属于高危人群.对于神经内科住院病人,医院要注意特别观察,要密切的注意患者的心脏和肺部的体征的变化.医务人员也要将神经内科住院病人的情况和可能出现猝死的可能性都告诉患者家属,让患者家属也加强对患者的看护,如果患者出现不正常情况,要及时通知医生.由于晨间是患者容易出现猝死的时间,因此医务人员在晨间要加强对患者的观察和护理.
作者:李玉莲;孔严;史天奇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探讨机采血小板献血员献血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的原因.方法:从接待献血员开始,体检、咨询、检验、采集过程中心理干预直至采集后护理,严密观察机采血小板献血者的反应,确保全程优质服务.对于保证血小板的治疗,保证整个采血过程顺利进行,以及稳定并扩大无偿捐献血小板的献血员队伍,都有重要意义.
作者:陈筱霞;史恩祥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探讨乳果糖在新生儿黄疸症临床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新生儿黄疸症患儿103例,其中51例患儿仅采用蓝光治疗法进行临床治疗,作为对照组,剩下的52例患儿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使用乳果糖进行辅助治疗,作为观察组.分别以两组患儿的治疗前后血清总胆红素水平、临床疗效、黄疸消退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作为临床观察指标,并使用SPSS 13.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观察组患儿治疗后的血清总胆红素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患儿,P<0.05;观察组患儿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患儿,P<0.01;观察组患儿的黄疸消退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患儿,P<0.05;两组患儿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在蓝光治疗的基础上,使用乳果糖进行辅助治疗可有效的提高新生儿黄疸症的临床治疗效果,并缩短患儿黄疸的消退时间,且治疗过程中无不良并发症,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谢晓丹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小儿肺炎支原体(MP)肺炎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56例肺炎支原体感染的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患儿以婴幼儿为主,3岁以内27例(48.2%),3-5岁14例(25%),5岁以上15例(26.8%).婴幼儿以发热、肺部表现为主,其中表现为喘息者16例(59.3%).有肺外损害是本病的特点29例(51.8%),并多见于年长儿,主要损害消化、心血管、神经、血液、泌尿等系统,表现为肝功能损害、心力衰竭、脑炎、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急性肾炎等.结论:婴幼儿感染MP的发生率较高,不同年龄组的临床表现各异,有肺外表现者可涉及多个系统,提示对以喘息和肺外表现为主要临床表现的患儿,应警惕MP感染,治疗首选大环内酯类药物,及早诊断和治疗,可取得良好预后.
作者:黄子真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探讨磺胺嘧啶银对烧伤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随机抽取本院从2009年2月~2013年2月期间,收治过的烧伤患者中的52例,按性别、年龄、烧伤程度等对他们进行编号,并按照入院时间随机的分成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6例.对观察组的患者采用磺胺嘧啶银进行治疗;对对照组的患者利用碘伏进行治疗,并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情况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比较显示,在愈合时间方面,观察组的患者(11.9±2.15d)较之对照组的患者(19.2±1.96d)明显较短;在疼痛感率方面,观察组的患者(61.54%,16/26)较之对照组的患者(96.15%,25/26)明显较低;在患者满意度方面,观察组的患者(65.38%,17/26)较之对照组的患者(34.61%,9/26)明显较高.组间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且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结论:在烧伤患者的临床诊疗过程中,应用磺胺嘧啶银进行治疗,其疗效显著,应当作为烧伤病症的临床外用药物.
作者:宋文民;毛仕浩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对86例甲状腺功能亢进的手术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患者术后恢复良好,无护理不当导致的并发症发生.结论:积极有效的术前术后护理能够确保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的手术治疗效果和术后康复.
作者:陈忠娟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提高对结核分枝杆菌肺病的X线表现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29例非结核分枝杆菌肺病的X表现、病变形态及累及范围.结果:斑片影占37.9%,胸膜增厚31.0%,结节影10.3%,空洞影62.1%,纤维影44.8%,小点状阴影10.3%.结论:非结核分枝杆菌病的X线表现病变为多叶段分布,较多见于上肺.主要表现为空洞影,纤维影,如合并艾滋病者X线多表现为两肺散在小点状阴影.
作者:谢周华;危丽桃 刊期: 2013年第09期
什么叫中风?脑卒中俗称中风,是老年人三大死亡原因之一,它是以猝然昏倒,不省人事,伴发口眼歪斜、语言不利、半身不遂或无昏倒而突然出现半身不遂为主要症状的一类疾病.可分为出血性脑卒中和缺血性脑卒中两种.出血性脑卒中主要为大脑内的血管硬化、破裂出血所致.而缺血性脑卒中则是脑部血供不足或阻断的临床表现,主要由于颅外或颅内的脑部供应血管出现粥样硬化性斑块或溃疡使其管腔明显狭窄或闭塞缘故.全麻联合颈浅丛阻滞在甲状腺手术快通道
作者:王国涛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为了进一步提高我院治疗复发性髌骨脱位的临床治疗效果,本文就微创治疗复发性髌骨脱位的治疗效果和护理干预内容进行了浅显的研究和探讨.方法:将我院在2011年10月至2012年10月期间收治的120例复发性髌骨脱位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各60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用药治疗,给予观察组患者进行微创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观察和统计.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要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的差异显著(P<0.05).结论:微创治疗复发性髌骨脱位的临床效果十分理想,有效的提高了临床治疗效果,减轻了疾病对患者造成的伤害,值得推广.
作者:周娟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糖尿病是以糖代谢紊乱为主的全身性疾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其引起的眼部并发症.临床医师应高度重视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早期诊断,治疗可采取药物、激光、手术、中医等多种方法.
作者:满影 刊期: 2013年第09期
血脑屏障是维持中枢神系统稳定性的重要因素,其通透性改变可以引发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因此与血脑屏障通透性相关的机制一直是国内外研究的重点,本文从Caveolin的角度阐述其与血脑屏障通透性的关系.
作者:王艳;汪宁;林辰雨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对一例特发性气胸护理要点的总结.方法:对此例病人按照护理程序进行系统护理.结果:实践中我们体会到,细心观察病情和良好的护理工作,在自发性气胸的救治过程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作者:刘文穗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探讨神经节苷脂钠盐注射液联合奥拉西坦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疗效和安令性.方法:将100例血管性痴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在常规对症治疗基础上,治疗组应用神经节苷脂钠盐注射联合奥拉西坦治疗;对照组给予奥拉西坦.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简易精神状态检查表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但治疗组评分改变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用药后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神经节苷脂钠盐注射液联合奥拉西坦可以有效治疗血管性痴呆,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焦俊丽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对比分析痰热清与更昔洛韦佐治小儿支气管肺炎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10年7月到2013年4月收治的44例小儿支气管肺炎患儿,将其随机划分为三组,其中痰热清组15例,更昔洛韦组13例,参照组16例,采用常规抗生素治疗.2个实验患儿在常规抗生素治疗基础上增加使用痰热清和更昔洛韦,对患儿实施静脉滴注,对比三组患儿的肺部体征、咳嗽以及发热病症消失时间.结果:更昔洛韦组与痰热清组两组患儿的肺部啰音、咳嗽、发热等消失时间显著少于参照组,两实验组临床病症变化,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痰热清组的发热消失时间与更昔洛韦组对比无明显差异,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对比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患儿痰热清与更昔洛韦佐治疗小儿支支气管肺炎,可迅速患儿患儿临床病症,减少患儿住院时间,两种药物治疗效果相比,痰热清的治疗效果更为显著.
作者:张云飞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分析无张力疝修补术后患者出现慢性疼痛的原因及其治疗方法.方法:选取我院2006年-2012年3月间入院进行治疗实施无张力疝修补术的患者400例,对其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疼痛原因和治疗方法.结果:术后一年内进行随访,患者发生慢性疼痛共11例,比率为5.5%,其中出现伤口处慢性疼痛或异物感5例、患侧下肢大腿内侧剧烈牵拉性疼痛6例,实施针对性治疗后均好转.结论:开放性无张力疝修补术中正确的操作能够有效降低术后慢性疼痛的发生率,可有效提升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戴行武;王平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分析大面积脑梗塞应用血塞通联合依达拉奉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随机抽取2009年~2012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大面积脑梗塞患者60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对照组30例患者进行常规依达拉奉治疗,观察组30例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应用血塞通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有效率为93.3%,对照组患者的有效率为66.7%,两组患者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面积脑梗塞患者应用血塞通联合依达拉奉治疗能够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且不良反应发生少,可以在临床上广泛推广.
作者:刘克希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总结门诊治疗室常见晕厥的应急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本科室发生的3个典型晕厥病例的护理体会.结果:患者晕厥的原因主要包括药物过敏、低血糖、体位性低血压、精神高度紧张引起的晕厥等.经过正确诊断、有效治疗和精心护理,所有患者的症状均得到缓解,无意外发生.[1]结论:通过仔细询问过敏史、晕厥史,及早采取预防措施,密切观察病情,有效防止晕厥的发生,对发生晕厥的患者采取积极有效的治疗措施,减少晕厥带来的损失,防止意外的发生.
作者:朱泽艳 刊期: 2013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