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临
目的:观察参芪通络汤治疗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8例该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5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加服自拟参芪通络汤治疗;两组均4周为1个疗程.治疗1个疗程后,分析两组患者总体疗效及心绞痛、硝酸甘油用量、中医证候治疗前后的改善情况等.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8.9%,对照组为73.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心绞痛、硝酸甘油用量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医证候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参芪通络汤联合西药治疗稳定型心绞痛可以显著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焦守岗;彭小艳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观察自拟痛风关立消汤对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及对血尿酸和血沉的影响.方法:将82例痛风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1例应用自拟痛风关立消汤治疗;对照组41例应用秋水仙碱片和别嘌呤醇治疗,治疗2周后观察血尿酸和血沉变化并进行疗效判定.结果:治疗组在降低血尿酸和血沉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总有效率92.7%;对照组总有效率75.6%,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应用自拟痛风关立消汤能明显改善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症状、体征,并降低血尿酸和血沉水平,是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有效方剂.
作者:陈炼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观察阿昔洛韦联合结膜下注射干扰素治疗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本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40例,治疗组予加味荆防败毒散联合阿昔洛韦治疗,对照组单纯予阿昔洛韦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5%,对照组为67.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平均治愈天数为(17.8±4.6)d,与对照组(17.8±4.6)d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味荆防败毒散联合阿昔洛韦治疗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疗效明确,治愈率高,可明显缩短治愈时间,临床疗效显著.
作者:黄光林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观察温胆汤防治肿瘤化疗所致呕吐的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0例,两组不同病种选用不同化疗方案,两组化疗前30 min采用盐酸格拉司琼注射液治疗,治疗组加用温胆汤治疗.21 d为1周期,2个周期后评价疗效.观察两组治疗后临床止呕效果、呕吐缓解时间及生活质量变化情况.结果:两组疗效比较,治疗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0.0%、66.7%(P<0.05);呕吐缓解时间比较,治疗组与对照组平均分别为(0.50±0.26)d、(1.93±1.07)d(P<0.05);生活质量变化比较,治疗组与对照组提高稳定率分别为80.0%、60.0%(P<0.05).结论:温胆汤具有健脾和胃、降逆止呕功效;能减轻化疗不良反应,提高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
作者:施智严;劳高权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通过对中药材浓缩清膏的微波真空干燥,探索佳干燥工艺.方法:对乌梅及痔炎消胶囊方中单味药材及中药复方药物的提取浓缩清膏采用微波真空干燥.结果:佳微波干燥工艺为:清膏相对密度为1.35(60 ℃),微波加热温度60 ℃-70 ℃,微波加热时间60 min.结论:微波真空干燥具有干燥时间短,温度低,不易破坏有效成分等优点,如果能实现干燥过程各参数智能化控制,那么将推动中药提取物干燥工艺的巨大发展.
作者:刘泽峰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观察金水宝胶囊联合贝那普利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80例本病患者随机分入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口服贝那普利,治疗组口服贝那普及金水宝胶囊,两个疗程后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及尿蛋白定量、BUN、Scr等指标.结果:两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24 h尿蛋白定量及Scr均显著下降,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金水宝胶囊联合贝那普利治疗慢性肾炎疗效确切,有较高临床使用价值.
作者:胡小淑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经济管理是医院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我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深入发展,医院的医疗体制、管理职能及经济管理模式也随之发生变化.因此,在新形势下如何提高医院的经管水平,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大课题.笔者就此做一些肤浅的探讨.
作者:罗波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观察正清风痛宁片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入选的AS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8例,对照组22例.其中治疗组予以正清风痛宁缓释片口服,对照组予以柳氮磺吡啶片口服.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ESR、CRP、CD4+T、CD8+T等指标的改善情况,观察两组治疗前后毒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2.8%,对照组为81.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能明显改善AS患者的临床症状,降低AS活动期炎性标志物,纠正AS患者免疫低下状态,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正清风痛宁用之于AS的临床治疗,安全、有效.
作者:柴廉明;范伏元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探讨0.5%碘伏在脐针疗法中脐部皮肤消毒的效果.方法:将脐针疗法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术前采用0.5%碘伏清洁脐部,对照组采用松节油清洁脐部后,再用75%乙醇去除松节油.结果:两组脐部清洁效果均较好,术后均未出现脐部切口感染,但脐部皮肤红肿发生率观察组为6.0%,对照组为1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0.5%碘伏用于脐针疗法脐部消毒对皮肤刺激性小,安全、有效,可预防创口皮肤感染.
作者:来临 刊期: 2011年第06期
自2007年以来,笔者采用芒针温灸结合电针加TDP的方法,共治疗风湿性膝关节炎90例,收到良好的效果,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诊断标准根据<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痹证的诊断依据[1]进行诊断.患者表现为关节肿胀疼痛,痛有定处,晨僵屈伸不利,遇寒则痛剧,局部畏寒怕冷,舌苔薄白,脉浮紧或沉紧者诊断为风寒湿阻型痹证.凡具备以上条件,且患者以膝部症状为主者诊为类风湿性膝关节炎.
作者:龙海鹏;徐伟辉;罗雅萍;刘玲玲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期老年缺血性中风的疗效.方法:将300例该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50例,在常规西药治疗基础上,治疗组加服自拟中药汤.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6.7%,对照组为66.7%,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Bathel指数评分都显著改善(P<0.05),但治疗组的改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期老年缺血性中风可以明显促进神经功能恢复,也能促进日常生活能力的恢复,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蒋素群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观察补气活血降脂胶囊治疗高脂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临床试验,将82例高脂血症患者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1例,分别予以活血降脂胶囊及血脂康胶囊口服,60 d后进行疗效比较.结果:两组治疗后血脂的改变、血液流变学的变化等项目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P<0.01);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在血脂的改变、血液流变学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气活血降脂胶囊对高脂血症患者具有良好的防治作用,且优于血脂康胶囊,并未见毒副作用.
作者:万贤明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对角药陈皮、丹参、三七单煎和混煎后的化学成分的变化进行研究,以揭示其配伍机理.方法:采用水提取,乙醇沉淀的方法对样品进行处理,以薄层鉴别的方法进行分析.结果:薄层色谱斑点数目和色泽有一定差异.结论:角药陈皮,丹参和三七单独煎煮和混合煎煮的成分是有一定的差别.
作者:吴婷;石敏娟;李凡;李芳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观察非手术综合疗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120例本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60例,治疗组采用牵引、理筋、动关节手法、练功综合治疗,对照组采用牵引、理筋、练功治疗.结果:治疗后即时疗效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3.3%,对照组为80.0%,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1),且治疗组在治疗后1个月、3个月疗效均优于对照组.结论:非手术综合疗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较好.
作者:宋永伟;鲍铁周;王智勇;李道通;张杰;赵金风;徐弘洲;杜欢欢 刊期: 2011年第06期
通过3个临床验案介绍周锦教授关于肾病血尿的治疗经验.强调血尿并非单纯属热,病有新久,证有虚实,常常兼夹为患,需细心辨治.
作者:李涛;周锦 刊期: 2011年第06期
张崇泉教授认为中风的主要病机有了3个方面:气血亏虚,痰瘀阻络;气虚及阴,气阴两伤;阴阳逆乱,脏腑失调.据此拟定了治疗中风的4种方法:益气养阴,化痰祛瘀法;益气活血,清肝泻火法;益气养阴,平肝潜阳法;益气活血,健脾养心法.并附临床验案资证.
作者:赵瑞成 刊期: 2011年第06期
对编写<岭南常用中草药>教材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探讨,并从编写内容的选择、体例的确定以及编写中需要解决的重点难点问题等方面提出了<岭南常用中草药>教材编写的具体设想.
作者:李海燕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建立地锦草灌肠液中没食子酸的含量测定.方法:采用HPLC法,色谱柱为BDS Hypersil C18(250 mm×4.6mm,5μm);流动相为甲醇-0.05%磷酸溶液(10∶90);流速为0.8 mL·min-1;检测波长为266 nm;柱温为室温,进样量为10 μL.结果:没食子酸在0.07116-0.49812 μg范围内呈良好的线形关系(r=0.9998),平均回收率为100.7%,RSD%为1.1%(n=6).结论:该方法简便,准确,重现性好,可用于地锦草灌肠液的质量控制.
作者:佘永红;周顺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观察针刺颈椎病穴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头痛的疗效.方法:将18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90例,治疗组以针刺颈椎病穴治疗,对照组以针刺颈夹脊穴治疗,均在2个疗程后评价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8.8%,对照组为7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且治疗组的椎动脉血流平均速度变化比治疗前明显改善,亦优于对照组.结论:针刺颈椎病穴可明显改善颈椎基底动脉的血液供应,对椎动脉型颈椎病及其引起的头痛有较好疗效.
作者:蒋学余 刊期: 2011年第06期
培养优秀的中医药人才是继承和发扬我国传统医学的根本.目前,中医药人才队伍素质亟待提升,中医药人才培养模式亟需创新.本文试从培养目标、方法与途径等几个方面初步探讨优化中医药人才培养相关对策.
作者:唐慧 刊期: 2011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