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西医结合治疗湿热中阻型胃溃疡50例临床观察

丁刚

关键词:胃溃疡, 湿热中阻型, 中西医结合疗法
摘要: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湿热中阻型胃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湿热中阻型胃溃疡患者101例,随机分为对照组51例和治疗组50例.对照组服用雷贝拉唑胶囊、醋氨已酸锌胶囊、克拉霉素缓释片.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清中汤,同时配合毫针针刺治疗,6周为1个疗程.结果:对照组治愈率为13.7%,总有效率为70.6%,治疗组分别为30.0%及92.0%,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Hp转阴率对照组为52.9%,治疗组为78.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常见不良反应出现几率对照组为51.0%,治疗组为1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湿热中阻型胃溃疡疗效显著,且可减少药物的不良反应.
中医药导报杂志相关文献
  • 柴陈泽泻汤治疗美尼尔氏综合征43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柴陈泽泻汤治疗美尼尔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87例美尼尔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3例和对照组44例,对照组所有患者根据病情予以敏使朗口服,并配以减轻水肿、镇静、止呕等对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之上加用柴陈泽泻汤,并随症加减,随诊1年.结果:治疗组治愈率为79.1%,总有效率为93.0%;对照组分别为61.4%及86.4%,两组在治愈率与总有效率方面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柴陈泽泻汤可改善美尼尔综合征临床症状、体征,提高治愈率.

    作者:文志南;谭凤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中西医结合护理干预对系统性红斑狼疮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护理干预对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对80例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按住院号单双号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予常规护理,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实施中医辨证施护,即予中西医结合护理.两组于护理干预前、干预后3个月同时用SF-36和中医证候量表评价患者生活质量.结果:两组护理干预前各个维度得分基本一致,两组护理干预后得分均高于干预前;SF-36量表评分观察组在躯体职能、总体健康、精力、社会功能、精神健康、躯体疼痛等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用中医证候量表评价干预后观察组在饮食、大便、小便、体质、情绪等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护理干预有助于提高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陈丽萍;蒋琪嫒;柯立珊;周淑娟;陈丽娟;陈银环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乳腺增生病中医外治法研究进展

    对近年来乳腺增生病的中医外治法的进展进行归纳总结,包括:药物敷贴、针灸、推拿、物理疗法等.分析了各种疗法的临床疗效,发现中医外治法治疗乳腺增生病不仅可行,而且有良好的疗效和明显的优势,并对未来发展方向进行展望.

    作者:朱琦;卞卫和;李永刚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中医基础理论》网络教学平台建设初探

    目的:针对<中医基础理论>传统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构建基于网络环境下的教学平台,<中医基础理论>网络教学模式.方法:以建构主义和自主学习理论为基础,依托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成果和高等院校内部现有的校园网络,建立起一个基于网络环境的<中医基础理论>课程教学平台.结果:采用<中医基础理论>网络教学平台的班级作业习题、笔试考核效果好,学生对该网络教学平台具有明显的赞同倾向.结论:该教学平台可以改革教学模式与方法,丰富教学内容,拓展学生知识面,提高教学效果.

    作者:齐宝芳;齐宝玲;王朝阳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浅谈金元四大家对疮疡的证治特色

    对金元四大家诊治疮疡的特色进行探讨,发现刘完素治疮疡创托里、疏通、行荣卫三大法,还兼用针灸治疗;张从正用放血疗法、心理疗法、吐下之法治疮疡为其特点;李东垣治疗疮疡宗守真,并强调循经用药;朱丹溪注重整体,以补益气血、泻火散气进行内外兼治,尤重托内,强调经络辨治,灵活运用外治法.

    作者:朱星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穴位敷贴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25例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穴位敷贴对慢性疲劳综合征的疗效.方法:将45例本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5例和对照组20例,分别予药膏穴位敷贴及不含药物的膏丸敷贴,治疗2个疗程后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68.0%,对照组为35.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穴位敷贴对慢性疲劳综合征疗效较好.

    作者:梁露萍;周力军;谷晓燕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百令胶囊对哮喘豚鼠骨髓及肺组织CD34+、Eotaxin及CCR3表达的影响

    目的:通过观察百令胶囊对支气管哮喘豚鼠骨髓及肺组织中CD34+、Eotaxin及CCR3表达的影响,探讨百令胶囊治疗哮喘的可能机制.方法:健康雄性豚鼠30只随机分成对照组(A组)、哮喘组(B组)及百令胶囊治疗组(C组),每组10只.B、C组以卵白蛋白(OVA)作为抗原腹腔内注射联合雾化吸入复制哮喘模型,末次激发后24 h处死豚鼠,制备豚鼠肺组织病理标本,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肺组织炎症改变;免疫组化检测CD34+祖细胞、Eotaxin及CCR3在肺组织中的表达.结果:哮喘组肺组织CD34+祖细胞、Eotaxin及CCR3的阳性细胞数明显增加; 百令胶囊治疗组肺组织中CD34+祖细胞、Eotaxin及CCR3的表达均有不同程度的减轻,与哮喘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百令胶囊可通过下调骨髓及肺组织中CD34+祖细胞、Eotaxin及CCR3的表达水平,发挥其抗气道炎症的作用.

    作者:黄艳;王小莉;刘斌;刘鑫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不同方法提取石榴皮多酚得率的研究

    目的:研究不同方法提取的石榴皮多酚得率.方法:用酒石酸亚铁比色法测定微波处理乙醇-硫酸铵双水相体系及丙醇-硫酸铵双水相体系、电磁搅拌丙醇-硫酸铵双水相体系、乙醇-硫酸铵双水相体系和乙醇水溶液单相体系浸取等方法得到的石榴皮醇层提取液、水层提取液中石榴皮多酚的浓度,计算出多酚得率.结果:微波处理乙醇-硫酸铵双水相体系和乙醇-硫酸铵双水相体系浸取的石榴皮醇层液浓度及多酚得率、多酚总得率较高.结论:微波处理乙醇-硫酸铵双水相体系提取石榴皮多酚得率较高.

    作者:周安存;汤金梁;冯务群;李辉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刺五加注射液联合超声心脑血管治疗仪治疗紧张性头痛38例临床观察

    自2008-2010年,笔者采用刺五加注射液联合超声心脑血管治疗仪治疗紧张性头痛,取得良好的疗效,现汇报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诊断标准参照<实用神经病学>中相关诊断标准[1],排除偏头痛、丛集性头痛、癫痫、脑外伤、脑血管意外、颅内感染、颅内占位性病变、头面部神经痛、眼科疾病及全身性疾病引起的头痛.

    作者:李兴兰;蔡少峰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自拟肾瘀通腑汤治疗老年糖尿病肾病40例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自拟肾瘀通腑汤对老年糖尿病肾病患者微量白蛋白尿及血肌酐(Scr)的影响.方法:将80例老年糖尿病肾病III、IV期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口服肾瘀通腑汤,1剂/d;对照组口服氯沙坦钾50 mg/d,包醛氧淀胶囊8粒/次,3次/d.两组均30 d为1疗程,治疗4个疗程.测定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血肌酐(Scr)、尿素氮(BUN)、血尿酸(UA)值.结果:治疗后UAER、Scr、BUN、UA组内比较,两组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肾瘀通腑汤治疗糖尿病肾病,可降低UAER、Scr、BUN、UA,延缓病程进展.

    作者:欧春莲;洪秀琴;陈汉娜;李丽珍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慢性乙型肝炎中医辨证分型与客观指标关系的研究进展

    通过查阅近10年来关于慢性乙型肝炎中医证型客观指标研究的文献,发现慢性乙型肝炎中医辨证分型与免疫、细胞因子、血清生化、肝纤维化、病毒等指标密切相关,对目前慢性乙型肝炎的中医证型客观化研究存在的问题作了初步探讨,为慢性乙型肝炎临床辨病治疗提供一种思路与方法.

    作者:孙建光;孙玉莉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响应面法优化益母草中总生物碱提取工艺

    目的:优化益母草中总生物碱提取工艺.方法:采用单因素考察和响应面分析法相结合的方法,对乙醇浓度、提取时间、乙醇体积3个影响益母草中总生物碱提取率的关键因素进行优化分析.结果:建立了益母草中总生物碱提取模型,模型R2=0.99512,回归模型显著;提取优化条件:乙醇浓度为96%,提取时间为2.7 h,乙醇体积352 mL.益母草中总生物碱的提取率为0.186%.结论:该提取工艺合理,有效成分提取率较高.

    作者:陆强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外用活血化瘀方防治奥沙利铂神经毒性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外用自拟活血化瘀方防治奥沙利铂引起的外周神经毒性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40例接受奥沙利铂治疗的肿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0例单纯采用含奥沙利铂的方案化疗,治疗组20例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活血化瘀方治疗.观察两组神经毒性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2周期后,治疗组出现临床神经毒性5例,而对照组有12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外用活血化瘀方能降低奥沙利铂神经毒性的发生率.

    作者:徐敏;邬晓敏;方乃青;朱为民;朱寿兴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湿热中阻型胃溃疡50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湿热中阻型胃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湿热中阻型胃溃疡患者101例,随机分为对照组51例和治疗组50例.对照组服用雷贝拉唑胶囊、醋氨已酸锌胶囊、克拉霉素缓释片.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清中汤,同时配合毫针针刺治疗,6周为1个疗程.结果:对照组治愈率为13.7%,总有效率为70.6%,治疗组分别为30.0%及92.0%,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Hp转阴率对照组为52.9%,治疗组为78.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常见不良反应出现几率对照组为51.0%,治疗组为1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湿热中阻型胃溃疡疗效显著,且可减少药物的不良反应.

    作者:丁刚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中医药对中晚期肿瘤患者生存质量影响治疗进展

    从中医药在癌性疼痛、对化疗后免疫机能下降以及对肿瘤恶病质及常见症状的治疗4个方面综述了中医药对中晚期肿癌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认为中医药能减轻中晚期肿瘤疼痛,提高化疗后患者免疫功能,改善恶病质及各种与癌症相关症状,在中晚期肿瘤患者生活质量研究中具有独特的作用.

    作者:丰哲;林宗汉;黄有荣;郝巍琳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反流性食管炎的中医药治疗进展

    本文从反流性食管炎的中医药辨证论治、其他疗法及中西医结合治疗进行综述,发现中医药治疗本病能显著改善临床症状,提高疗效,并减少复发,对目前存在的问题及今后研究的方向也作了探讨.

    作者:朱莎莎;金小晶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迎香穴位按摩解除鼻塞症状的疗效观察

    鼻塞为鼻窍病证的常见症状,轻者鼻腔通气不畅,偶有张口呼吸,重者鼾声如雷,张口呼吸,影响睡眠.多见于急、性鼻渊、鼻窒、普通感冒等,或伴有流涕,嗅觉减退,头痛,失眠等症状,致患者的舒服度下降.近年来,笔者采用迎香穴位按摩能有效减轻患者的鼻塞症状,提高了患者的舒适度,现报告如下.

    作者:黎平南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杜仲叶绿原酸分离纯化工艺比较及其抗氧化性研究

    目的:优化杜仲叶中绿原酸的分离纯化工艺,并探讨其抗氧化活性.方法:以绿原酸提取率为指标,比较铅沉淀、石灰乳沉淀、溶剂萃取、壳聚糖絮凝除杂对粗提物的分离效率,并考察7种大孔树脂对绿原酸的吸附性能,还研究了杜仲叶绿原酸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结果:佳分离除杂方法为壳聚糖絮凝除杂法,佳树脂为NKA-9型大孔树脂,上柱前粗提物绿原酸含量为2.54%,经大孔树脂纯化后产品中绿原酸含量达到42.43%,提高了16倍.结论:壳聚糖絮凝除杂法能很好分离除杂,NKA-9型大孔树脂对杜仲叶绿原酸有较好纯化效果.杜仲叶绿原酸提取物抗氧化活性强于绿原酸标准品.

    作者:李文娜;肖苑;陈阳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中药足浴治疗糖尿病足130例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常规治疗结合中药足浴对糖尿病足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入选的糖尿病足患者22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130例,对照组90例,两组均予以常规内科综合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采用中药足浴.观察两组中医症候改善、综合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86.2%,对照组为45.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中医证候积分较治疗前改善(P<0.01),且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常规治疗结合中药足浴治疗糖尿病足无破溃者安全有效.

    作者:王小强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浅谈脾胃和合理论的源流认识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因此备受历代医家所重视.脾胃和合理论奠基于<内经>,立户于东垣,发扬于诸家.本文以<内经>有关论点为依据,参考后世医家论说,对脾胃和合的重要性进行尝试性阐述.

    作者:杨涛;冯兴志;李浩;王雷;孟翔 刊期: 2011年第12期

中医药导报杂志

中医药导报杂志

主管:湖南省卫生厅

主办:湖南省中医药学会;湖南省中医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