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维玲
现代医学检验中,质量控制在检验过程中越来越重要,对于检验结果正确与否至关重要,但对于县及基层一些医疗单位在质量控制方面却普遍性存在一些问题如:偶然误差、系统误差、系统偏差等等,对于检验结果是否正确判断比较困难,也无法保证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及及时,更不用说为临床提供快速、准确、及时有效的检验结果作为临床医生疾病的诊断依据,又怎么能更好的为临床服务,为患者服务,让患者能满意呢!
作者:汤玉明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分析阿司匹林肠溶片对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妊高症)高危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观察对象为收治的妊高症高危患者86例,按照单双号法分为对照组(n=43,予以安慰剂)和治疗组(n=43,予以阿司匹林肠溶片),比较两组妊高症发生率、凝血功能的差异.结果:妊高症发生率比较上,治疗组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明显(P<0.05);对照组治疗后PT、TT、APTT、Fib、D-D等与治疗前差异不明显(P>0.05);治疗组上述指标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明显(P<0.05),且组间比较,治疗组与对照组间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高症高危患者应用阿司匹林肠溶片对降低妊高症发生率,改善凝血功能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尹天奇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评价分析绩效考核管理模式在心内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心内科36名护理工作人员,在心内科护理管理中对其采用绩效考核管理模式.分析比较绩效考核管理模式实施前后临床护理质量.结果:实施绩效考核管理模式后,临床护理质量显著提升(P<0.05).结论:在心内科护理管理中实施绩效考核管理的效果显著.
作者:张迎春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对新生儿在护理中应用鸟巢式护理干预进行研究.方法:选取新生儿62例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将新生儿根据出生的时间将其分成两组应用不同的护理方法,主要将新生儿分成常规组与对照组,每组新生儿的人数为31例,分别进行常规的护理以及鸟巢式护理方法,比较两组新生儿的睡眠时间、质增长、出暖箱时间、血氧饱等的变化.结果:对新生儿使用不同的护理干预后,两组新生儿的各项指标有所变化和不同,对照组的护理质量要显著优于常规组的新生儿,小组之间的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鸟巢式护理干预应用到新生儿的护理中能够降低新生儿的护理提高满意度,让新生儿在护理的过程中可以减轻家属的忧虑感,同时也能为新生儿提供优质的护理环境.
作者:严凡凡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分析预防脓毒症患者胃肠功能障碍通过使用集束化护理方式的效果观察.方法:随机选取我院收治的脓毒症患者58例作为分析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和实验组各29例,其中对照组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集束化护理,对比两组患者胃肠功能障碍评分.结果:实验组患者在护理干预第1天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实验组患者在经过护理干预第4、7天胃肠功能障碍评分小于对照组,两组之间有差异存在,具有临床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集束化护理对脓毒症患者胃肠功能障碍起到预防的作用,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李波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为帮助年轻护理管理者应对角色变化、提高管理技能和水平,培养年轻护理管理者提高参考.方法:采用不记名调查问卷收集资料,以采访的方式对100名临床护士和20名护理管理者进行工作和学习内容调查,对比分析护理管理者与临床护士评价差异.结果:护理管理者与临床护士存在任务、角色、关系、定位、思路、技能上的差异(P<0.01或P<0.05).结论:护理管理者需要充分认识到上述差异存在,并以积极的方式减少差异.如果护士管理者缺乏管理技能,思路和决策过程僵化,病房职责不清、角色混乱、工作流程缺失、则很难顺利完成角色转换.
作者:罗翠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探讨非结核分枝杆菌肺病的护理.方法:分析46例NTM肺病患者的临床表现、治疗方法和护理经验,给予症状护理、饮食指导、用药观察和指导、心理疏导、预防院内感染及健康教育.结果:37例患者咳嗽咳痰减轻,6例患者咯血好转,3例患者营养状况改善.结论:对非结核分枝杆菌肺病患者,进行系统的观察与护理,可及时发现不良反应,提高患者用药依从性,提高了治疗的成功率.
作者:何平平;矫晓克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分析探讨PDCA模式在消毒供应中心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PDCA模式管理下处理的物品、器械、器具、管道作为观察组,选择未实施PDCA模式处理的物品、器械、器具、管道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环境管理、设备管理、器械清洗质量、包装质量、器械点核分类、科室满意度评分.结果:观察组环境管理、设备管理、器械清洗质量、包装质量、器械点核分类、科室满意度评分均明显较对照组提高,两组评分比较P<0.05,差异明显.结论:PDCA模式可明显提高消毒供应中心环境管理、设备管理、器械清洗质量、包装质量、器械点核分类、科室满意度评分,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作者:吕云妹;班兰芳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腹泻患儿应用中西医结合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诊治的110例腹泻患儿,遵从随机的分组标准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后者行常规护理,前者行中西医结合护理,对比两组总有效率以及并发症情况.结果:实验组腹泻患儿护理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泻患儿的并发症率以及护理效率能够通过中西医结合护理明显改善,值得推广.
作者:李小娟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探究保健干预对于产褥期妇女并发症的发生的影响分析.方法:收集妇产科300例产褥期患者,并随机将其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各150例,其中实验组给予一定的保健干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记录并对比每组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产褥期患者的并发症的发生率要明显低于对照组,统计学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一定的保健干预能够有效降低产褥期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对临床的治疗效果有着很好的促进作用,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与应用.
作者:瞿乔柱 刊期: 2018年第06期
随着医院管理信息化建设的不断推进,医院档案信息化管理成为档案信息管理和应用的主要趋势.构建医院档案信息平台,充分利用医院档案信息,能够有效满足新时期医院健康发展的需求,对提升医院服务品质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基于此,本文对医院档案信息平台建设进行了相关的分析和探究,以期为医院档案信息管理提供一定的参考.
作者:李武红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吉妮环在育龄妇女避孕节育中的临床疗效,进一步证实其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取300例有避孕节育要求的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三组:爱母环组、母体乐组及吉妮环组,分别对三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指标(月经紊乱、疼痛、出血以及意外妊娠)及终点事件(宫内节育器的脱落)进行观察,观察期6个月.结果:治疗前三组患者的年龄、月经周期及身体健康情况等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治疗后吉妮环组6个月内不良反应指标及终点事件均低于爱母环组和母体乐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吉妮环在育龄妇女避孕节育应用中的临床疗效佳,安全性高,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孙惠芬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本研究以某三级甲等医院护理工作人员为对象,调查其工作满意度,旨在了解护士工作满意度现状,为改善护士人力资源流失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北京一所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300名护士,采用卡劳克斯/The McCloskey/Mueller Satisfaction Scale(MMSS)量表对其进行横断面调查.结果:护士工作满意度得分为(2.87±0.70)分.其中同事之间的关系得分高,福利待遇得分低.结论:护士工作满意度水平较低,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相关部门应结合满意度相关因素采取相应措施.
作者:陈炜;段思柳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分析阴道炎治疗对晚期胎膜早破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本院接受治疗的80例阴道炎妊娠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不及时对阴道炎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在确诊阴道炎后立即进行治疗.对比两组妊娠晚期患者胎膜早破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及时进行阴道炎治疗后,妊娠晚期胎膜早破发生率(5.0%)明显低于对照组(2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阴道炎妊娠患者进行及时治疗,可以有效降低妊娠晚期胎膜早破发生率,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作者:李莉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通过品管圈活动降低急诊血标本及血交叉标本采集送检漏扫码率.方法:收集急诊血标本及血交叉标本采集送检扫描条形码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原因,制定并实施相应的改进计划,在实施过程中检查计划执行情况及效果.结果:制定了急诊血及血交叉标本采集送检的规范化流程,通过此次品管圈活动,急诊血标本采集漏扫码率较原来下降23.1%,送检下降36.5%,血交叉标本采集漏扫码率较原来下降11.8%,送检下降21%.结论:通过开展品管圈活动能降低急诊血标本及血交叉标本采集与送检漏扫码率.
作者:吴沈雅;戴韻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分析品管圈护理在降低患儿臀红发生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抽取2017年10月~2018年5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患儿90例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比两组患儿护理前后红臀发生率与护理满意度.结果:研究表明,观察组患儿红臀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品管圈护理是依赖品质质量管理,应用高品质管理模式,有利于降低患儿红臀发生率,促进患儿皮肤健康恢复,提高护理质量与满意度.
作者:尹恒 刊期: 2018年第06期
IPSS是公认的判断前列腺增生(BPH)患者症状严重程度的佳手段.因此IPSS在临床中应用多的领域就是对BPH患者症状的评测.随着对该评分的深入认识,IPSS对于除了BPH以外的疾病评测和应用得到了广泛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如IPSS在尿道狭窄、前列腺癌可调控放射治疗预后、患抑郁症的老年BPH患者、中老年勃起功能障碍等疾病诊治过程中都有较多新认识.
作者:孔祥丰;陈国俊 刊期: 2018年第06期
妊娠期间的糖尿病包括两种情况,一种为原有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的基础上合并妊娠,又称糖尿病合并妊娠;另一种为妊娠前糖代谢正常,进入妊娠期后才出现的糖尿病,称为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GDM).糖尿病孕妇中90%以上为GDM,糖尿病合并妊娠者不足10%.妊娠期糖尿病发病率逐年增加,世界各国报道为1% ~14%,我国发生率为1% ~5%,近年来有明显的上升趋势,对母儿均有较大的损害.为了更好的预防和治疗GDM,许多研究者对其病因进行了多番研究,虽然尚未完全清楚,但已知GDM的病因不是单一的某种原因,而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本文就GDM病因的研究现状进行归纳总结,以期提高育龄期女性对GDM的认识,进而提高对生活方式及产前检查的重视,尽可能降低发病率,减少母儿危害,减轻家庭和社会的负担.
作者:马海霞;李健;于国伟;张芳华;王明芳;杨治平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耐多药结核病的原因及健康教育指导.方法:收治犯罪嫌疑人218名,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结论:犯罪嫌疑人这类群体容易发生耐药的可能性,应引起广大公共卫生工作者的特别关注.
作者:安静;余燕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对冠心病患者心律失常应用动态心电图和常规心电图诊断的价值进行分析.方法:对诊治冠心病心律失常104例患者临床资料加以分析,按照不同诊断方法分成2组,将应用常规心电图进行诊断52例患者设为对照组,将应用动态心电图进行诊断52例患者设为观察组,对2组诊断价值进行比对、分析.结果:观察组诊断心律失常的阳性概率73.08%比对照组高,且于短阵室上速、房室性早搏成对和房室性早搏二三联律阳性诊断概率25.00%、36.54%、40.38%和42.31%、46.15%均比对照组高(P<0.01).结论:对冠心病患者心律失常应用动态心电图进行诊断的价值较高,可提高心律失常等阳性检出概率,为疾病尽早采取有效防治措施提供依据,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程洁 刊期: 2018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