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建萍
目的:观察小切口微创解剖钢板联合加压螺栓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的效果.方法:选取治疗的跟骨关节内骨折患者88例为观察者,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方法,分组后44例实验组患者采用小切口微创解剖钢板联合加压螺栓内固定术的治疗方法,另外44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解剖钢板联合螺钉内固定术的治疗方法.对两组患者手术治疗各相关指标做统计、分析.结果:术前两组患者的跟骨踝关节功能评分差异相差不大(P>0.05),经治疗后皆有所升高(P<0.05),同时可见实验组评分更高于对照组(P<0.05),另外,实验组各项后跟骨结构指标评价皆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统计学价值显著.结论:在对跟骨关节内骨折患者的治疗上,采用小切口微创解剖钢板联合加压螺栓治疗的方法,较之于传统手术治疗,患者所得疗效更佳,有利于促进患者术后的尽快恢复.
作者:刘春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对早期颅骨修补在脑外伤治疗中的疗效进行体会观察.方法:选取进行脑外伤手术治疗患者共98例,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个小组,每组各有49例患者.对照组患者在确诊3~6个月后进行颅骨修补术,实验组患者在确诊2个月内进行早期颅骨修补术,观察两组患者的手术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中恢复良好的患者例数远多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0.20%,也远低于对照组的22.45%,两组数据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颅骨修补在脑外伤治疗中的临床效果良好,有利于患者更快恢复身体健康.
作者:付强;高庆飞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吉妮环在育龄妇女避孕节育中的临床疗效,进一步证实其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取300例有避孕节育要求的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三组:爱母环组、母体乐组及吉妮环组,分别对三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指标(月经紊乱、疼痛、出血以及意外妊娠)及终点事件(宫内节育器的脱落)进行观察,观察期6个月.结果:治疗前三组患者的年龄、月经周期及身体健康情况等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治疗后吉妮环组6个月内不良反应指标及终点事件均低于爱母环组和母体乐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吉妮环在育龄妇女避孕节育应用中的临床疗效佳,安全性高,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孙惠芬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研究精细化护理管理对提高神经内科护理质量的效果.方法:选择收治的神经内科患者10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52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管理,观察组患者进行精细化护理管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质量及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质量中,观察组患者基础护理(94.6±2.3)分,护理文书(93.3±2.8)分,特级护理(92.6±2.5)分,均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满意度中,观察组患者护理总满意率为96.15%,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6.92%(P<0.05).结论:在神经内科护理中,采取精细化护理管理的方法,能够明显提高护理质量,同时提高患者的满意度,效果十分理想.
作者:马玲玲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分析XRCC1基因多态性与结直肠癌易感性及其化疗敏感性,为肿瘤的防治提供借鉴.方法:收治并取材的结直肠癌患者174例,另选择体检健康的对象100例,取活检组织以及血样进行基因多态性鉴定.结果:肿瘤组与对照组的194位点、280位点、399位点的基因多态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肿瘤组中194位点、280位点、399位点2项-3项TT占6.9%(12/174)、至少一项为TT占24.13%(42/174)高于对照组1.00%(1/100)、11.0%(1/1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效组的280位点、399位点多态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XRCC1基因194位点、280位点、399位点TT分型会增加结直肠癌易感性,同时削弱化疗敏感性.
作者:窦慧慧;廉政 刊期: 2018年第06期
慢性病是不构成传染,并具有长期积累形态损害疾病的总称,常见的慢性病有高血压、糖尿病、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等.有数据调查显示,在我国由慢性病引起死亡的人数已占全国总死亡人数的86.6%,因此对于慢性病防治必须要加以重视.而社区医院作为基层卫生医疗服务组织,在慢性病管理上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优势,但现下的社区慢性病管理还存在一定的问题,本文中笔者提出以下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预防保健科工作思路.
作者:邵萍 刊期: 2018年第06期
档案管理工作是医院管理的重要内容,随着医院信息化建设的不断发展,新时期医院档案管理工作也面临着新的要求和挑战,相应的,新时期医院发展也对档案管理人员的素质能力提出了新要求.基于此,本文对新时期医院档案管理人员素质能力要求和相关的培养措施进行了分析和探究,以期为新时期医院档案管理人员综合素质能力提升优化提供一定的参考.
作者:李武红 刊期: 2018年第06期
医院志愿服务为广大就医患者提供无偿的志愿服务,增进医患关系,促进社会和谐发展.无论是对社会、医院,还是患者和志愿者个人都具有显著的正能量.未来医院志愿者组织要想取得长足发展,还需要认清自身定位,加强风险管理,探索长效机制.
作者:郭兰谦;余菲娜 刊期: 2018年第06期
在制药过程中,科学、合理的运用现代生物制药技术,不仅能够提高药物的药效,还能够提高药物生产工艺水平.本文对现代生物制药技术的现状进行详细分析,并阐述其发展趋势.
作者:徐厚来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宫颈癌手术患者实施行为护理减少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的作用.方法:选取96例宫颈癌手术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予基础干预,行为护理组予行为护理.比较两组宫颈癌手术患者满意率;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机制认知、遵医评分;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概率.结果:行为护理组宫颈癌手术患者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0.05;行为护理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机制认知、遵医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行为护理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概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行为护理在宫颈癌手术护理中的干预结果确切,可有效提高患者的遵医行为,减少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
作者:宗孝平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分析阿司匹林肠溶片对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妊高症)高危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观察对象为收治的妊高症高危患者86例,按照单双号法分为对照组(n=43,予以安慰剂)和治疗组(n=43,予以阿司匹林肠溶片),比较两组妊高症发生率、凝血功能的差异.结果:妊高症发生率比较上,治疗组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明显(P<0.05);对照组治疗后PT、TT、APTT、Fib、D-D等与治疗前差异不明显(P>0.05);治疗组上述指标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明显(P<0.05),且组间比较,治疗组与对照组间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高症高危患者应用阿司匹林肠溶片对降低妊高症发生率,改善凝血功能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尹天奇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对冠心病患者心律失常应用动态心电图和常规心电图诊断的价值进行分析.方法:对诊治冠心病心律失常104例患者临床资料加以分析,按照不同诊断方法分成2组,将应用常规心电图进行诊断52例患者设为对照组,将应用动态心电图进行诊断52例患者设为观察组,对2组诊断价值进行比对、分析.结果:观察组诊断心律失常的阳性概率73.08%比对照组高,且于短阵室上速、房室性早搏成对和房室性早搏二三联律阳性诊断概率25.00%、36.54%、40.38%和42.31%、46.15%均比对照组高(P<0.01).结论:对冠心病患者心律失常应用动态心电图进行诊断的价值较高,可提高心律失常等阳性检出概率,为疾病尽早采取有效防治措施提供依据,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程洁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研究急诊胃镜下洗胃对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的治疗价值.方法:对本院2016年7月~2017年8月进行洗胃治疗的120例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临床资料展开回顾分析,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综合治疗,观察组患者于综合治疗基础上进行胃镜下洗胃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愈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愈率高于对照组,两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于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而言,于综合治疗基础上进行胃镜下洗胃治疗,可以有效地提高治愈率,值得在临床应用中加以推广.
作者:苏利军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探讨DIAGNOdent诊断恒磨牙咬合面窝沟龋的界值范围.方法:第一部分实验使用DIAGNOdent对156例离体牙进行检测,以牙体切片后实际的龋损深度作为金标准,对DIAGNOdent界值进行分析;第二部分实验参照第一部分实验得到的DD界值范围,通过对95例离体磨牙的咬合面窝沟使用DIAGNOdent进行诊断,以牙体切片后实际观察到的龋损深度作为金标准,使用ROC曲线分析方法对DIAGNOdent的诊断效果进行评价,以此验证第一部分实验得到的界值的适用性.结果:使用DIAGNOdent检测恒磨牙咬合面窝沟龋,读数为0-17时,表示无龋;读数为18-49时,表示龋损累及釉质层;当读数大于49时,则表示牙本质龋形成;在这一界值范围的指导下使用DIAGNOdent诊断恒磨牙咬合面窝沟龋,具有较高的诊断准确性.结论:使用DIAGNOdent诊断早期龋,适当的DD界值至关重要.
作者:丁艳;葛久禹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探讨护患沟通在高血压护理过程中的作用价值.方法:收集102例高血压患者,常规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组基础上增加护患沟通.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的SAS与SDS评分无明显差距,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SAS与SDS评分优于常规组,评分相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率100%高于常规组的82.35%,两组进行比较,差距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高血压患者实施护理时开展护患沟通,可调整患者负性情绪,提高其治疗与护理依从性,保持血压稳定,值得在临床中大力推移应用.
作者:李清华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针对消毒供应中心的工作流程,检查包装区质量,从而为强化管理提供分析依据.方法:找寻我院消毒供应中心检查包装区质量不良的因素,从全面而系统的方向着手,结合卫生部门有关的标准条件,从包装消毒人员的培训、包装的技术提高、包装的监控检查等各个方面提供消毒供应中心检查包装区质量提供的有效措施,通过包装的评价针对性的进行管理的干预与创新.结果:消毒供应中心检查包装区质量从细节的问题着手,通过一系列的管理分析,能够有效的提高消毒供应中心的工作效率,为医院器械的使用加固安全砝码.结论:消毒供应中心检查包装区质量问题,往往出现在较为细节的问题上,以实际的情况出发,更加详细的进行问题的排查,有利于消毒供应中心检查包装区质量的提高,以无菌的顺利操作,为医疗安全推进做出保障.
作者:王念奇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本次实验课题主要探讨医院消毒供应中心护理工作的风险防范措施以及对策.方法:对我院临床消毒供应中心护理工作存在的风险进行分析,实施针对性的风险防范管理,对比风险防范管理实施前后护理工作满意度以及风险发生率.结果:风险防范管理实施后护理工作满意率高于风险管理实施前,风险发生率小于实施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的风险性因素较多,应该加强风险防范,进而提高护理工作的质量.
作者:兰影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效果.方法:选取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8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围手术期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与护理满意度.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更低,护理满意度更高,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开展围手术期护理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同时提高护理满意度.
作者:金丽芬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探讨整体护理干预在宫颈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收治的宫颈炎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观察对象,在所有患者知情的情况下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的护理干预方式,观察组接受常规治疗与护理,并加强整体护理,在进行一段时间的护理干预后,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并发症的发生率与护理满意度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评分(93.77±3.56)数据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评分(82.58±2.74),而并发症的发生率(8%)低于对照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上述观察指标数据具有可比性.结论:将整体护理干预措施运用于宫颈炎护理工作中,能有效的改善患者对于护理人员的满意度,降低患者发生并发症的风险,可作为首选的护理方法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作者:何回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用药咨询服务是面向患者的一项关于药品安全、合理及正确使用的贴心服务,是药师与患者直接交流的重要途径,门诊用药咨询不仅满足了患者的用药需求,提高药物治疗水平,同时也为药师普及药学常识提供了途径.本文就药物咨询中常见的问题做了详细解读,并就相关问题给出一定的解决策略.
作者:史冰倩 刊期: 2018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