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国涛
目的:观察小切口微创解剖钢板联合加压螺栓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的效果.方法:选取治疗的跟骨关节内骨折患者88例为观察者,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方法,分组后44例实验组患者采用小切口微创解剖钢板联合加压螺栓内固定术的治疗方法,另外44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解剖钢板联合螺钉内固定术的治疗方法.对两组患者手术治疗各相关指标做统计、分析.结果:术前两组患者的跟骨踝关节功能评分差异相差不大(P>0.05),经治疗后皆有所升高(P<0.05),同时可见实验组评分更高于对照组(P<0.05),另外,实验组各项后跟骨结构指标评价皆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统计学价值显著.结论:在对跟骨关节内骨折患者的治疗上,采用小切口微创解剖钢板联合加压螺栓治疗的方法,较之于传统手术治疗,患者所得疗效更佳,有利于促进患者术后的尽快恢复.
作者:刘春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观察优质护理在急诊老年急性心肌梗死基础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收治的80例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将其分为优质护理组(优质护理服务)和常规护理组(常规护理服务),每组40例,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以及基础护理合格率.结果:优质护理组的护理总满意率以及基础护理合格率均显著高于常规护理组(P<0.05).结论:优质护理在急诊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基础护理中具有显著作用,可有效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和减轻患者临床症状.
作者:邓秀萍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探究保健干预对于产褥期妇女并发症的发生的影响分析.方法:收集妇产科300例产褥期患者,并随机将其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各150例,其中实验组给予一定的保健干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记录并对比每组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产褥期患者的并发症的发生率要明显低于对照组,统计学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一定的保健干预能够有效降低产褥期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对临床的治疗效果有着很好的促进作用,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与应用.
作者:瞿乔柱 刊期: 2018年第06期
通过对不同年龄、避孕方式和不同妊娠次数育龄妇女患宫颈糜烂病情况进行详细的调查,并对患病情况和患病因素进行分析,总结归纳出已婚育龄妇女预防宫颈糜烂病的主要措施.
作者:李玲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探究分析低分子肝素钠治疗复发性流产对前置胎盘及早产的影响价值.方法:选取接诊的复发性流产妇女中选取78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9例,并选取同期39例正常孕妇为正常组,对照组孕妇采取常规保胎治疗;观察组孕妇采取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钠治疗,对比三组患者妊娠结局.结果:观察组早产、前置胎盘发生率相较于正常组无明显差异(P>0.05),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早产、前置胎盘发生率明显高于正常组(P<0.05).结论:低分子肝素钠治疗复发性流产能有效减少前置胎盘及早产发生率,临床疗效明显,可作进一步研究分析.
作者:邹庆俐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分析优质护理对支气管哮喘急性加重期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进行治疗的支气管哮喘急性加重期患者共80例,随机将所有患者分为优质组和常规组,常规组患者使用传统护理方式,优质组患者进行优质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肺部情况.结果:优质组患者的肺部检查各项数值都要明显高于常规组患者的检查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支气管哮喘急性加重期患者使用优质护理能够进一步改善患者的肺部情况,临床护理效果要好于传统护理方式,具有临床意义,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郭晓梅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调研PDCA循环运用到眼科手术室护理监管内的成效.方法:选取开展医治的眼科手术患者102例,同时分为两组,试验组51例患者施以PDCA循环,对照组51例患者施以常规普通的护理,并比较调研两组患者施以护理过后的总满意率、手术以前的探访率等.结果:调研指出了,试验组患者施以护理过后的总满意率、手术以前的探访率都好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DCA循环即眼科手术室相关护理监管的一类高效的监管新兴观念,其处于增强患者自身的总满意率与手术以前的探访率方面优势明晰,值得医学领域的全方位推行及应用.
作者:陈艳华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探讨非结核分枝杆菌肺病的护理.方法:分析46例NTM肺病患者的临床表现、治疗方法和护理经验,给予症状护理、饮食指导、用药观察和指导、心理疏导、预防院内感染及健康教育.结果:37例患者咳嗽咳痰减轻,6例患者咯血好转,3例患者营养状况改善.结论:对非结核分枝杆菌肺病患者,进行系统的观察与护理,可及时发现不良反应,提高患者用药依从性,提高了治疗的成功率.
作者:何平平;矫晓克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探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运用护理干预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7年3月~2018年3月期间我院心内科收治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106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数字随机法将其分为两组,其中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而观察组则运用综合护理,比较两组效果.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的生活质量评分较高,组间对比差异显著(P<0.05);同时,相比较对照组而言,观察组的患者满意度高,组间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临床上给予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综合护理干预可以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冯彦玲;殷丽 刊期: 2018年第06期
服务品牌建设不仅是单位职工的积极参与和实践,更需要社会公众的广泛了解,特别是服务对象的认知,以及在认知的基础上,给予认可、支持和监督.因此,服务品牌需要大力地推介,广泛地宣传,通过全面的策划和整体的包装,逐步树立品牌形象.同时,通过创建优质服务品牌,形成品牌效应,为卫生事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作者:管伟华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对妇科腹腔镜术前准备中改良清洁灌肠方法应用下取得的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取收治的行腹腔镜手术患者98例,采用数字随机分组形式,分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9例,分别给予传统清洁灌肠、改良清洁灌肠方法,对比两组患者灌肠次数、肠道清洁度以及术中不良反应情况.结果:灌肠次数观察比较,观察组平均(2.0±0.5)次,与对照组(4.5±0.5)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灌肠清洁度比较,观察组优良率95.92%(47/49),对照组81.63%(40/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4.08%(2/49)与对照组16.33%(8/49)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妇科腹腔镜手术前准备中,采用改良清洁灌肠法,对控制灌肠频次、提高肠道清洁度以及降低术中不良反应有积极作用,应在临床实践中推广应用.
作者:赵晨霞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探讨泼尼松与地塞米松治疗初治原发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0月~2017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70例ITP患者临床资料,按不同治疗方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35例.对照组行泼尼松治疗,研究组行地塞米松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治疗后1周、2周、4周的血小板计数分别为(67.73±20.34)×109/L、(128.62±24.75)×109/L、(143.32±56.73)×109/L,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但对照组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20.00%,显著高于研究组(P<0.05).结论:泼尼松与地塞米松治疗ITP均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但地塞米松的远期不良反应较低,因此更具安全性.
作者:周洪静;肖萌;李胜利 刊期: 2018年第06期
慢性病是不构成传染,并具有长期积累形态损害疾病的总称,常见的慢性病有高血压、糖尿病、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等.有数据调查显示,在我国由慢性病引起死亡的人数已占全国总死亡人数的86.6%,因此对于慢性病防治必须要加以重视.而社区医院作为基层卫生医疗服务组织,在慢性病管理上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优势,但现下的社区慢性病管理还存在一定的问题,本文中笔者提出以下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预防保健科工作思路.
作者:邵萍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分析不同部位静脉留置套管针与静脉炎的关系,同时对护理方法进行探讨和分析.方法:抽取279例应用静脉留置套管针治疗的患者,均应用静脉留置套管针.结果:共计39例患者出现静脉炎,其中,48例下肢穿刺患者中出现静脉炎患者为15例,占31.25%,31例锁骨下静脉穿刺患者中出现静脉炎患者为3例,占9.68%,39例头皮穿刺患者中出现静脉炎患者为1例,占2.56%,161例上肢穿刺患者中出现静脉炎患者为20例,占12.42%.下肢穿刺静脉炎发生率明显高于其他穿刺部位,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留置时间>7 d患者静脉炎发生率明显高于留置时间<3d患者以及4-6d患者,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留置时间为4~6 d患者静脉炎发生率明显高于留置时间<3d患者,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为了降低静脉炎发生率需要选择合适的穿刺部位,对留置针以及穿刺部位加强护理,尽量选择上肢穿刺并缩短静脉留置套管针留置时间.
作者:朱国红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对新生儿窒息相关因素进行分析,同时对助产士护理干预方式进行调查.方法:回顾性分析230例新生儿分娩情况,其中有47例新生儿出现窒息状况,对其窒息相关因素进行分析,同时对其护理方式以及护理效果进行调查.结果:47例窒息新生儿经过对症处理后情况改善,痊愈出院.正常新生儿产程异常者2例,占比例1.1%,轻度窒息患儿产程异常者9例,占比例26.5%,重度窒息者产程异常5例,占比例38.5%,P<0.05,卡方值为6.89.正常新生儿早产者3例,占比例1.6%,轻度窒息患儿早产者6例,占比例17.6%,重度窒息患儿早产者4例,占比例30.8%,P<0.05,卡方值为5.81.正常新生儿母亲存在妊娠合并症者7例,占比例3.8%;轻度窒息患儿母亲存在妊娠合并症者5例,占比例14.7%,重度窒息患儿母亲存在妊娠合并症者7例,占比例53.8%,P<0.05,6.27.结论:新生儿窒息的相关影响因素非常多,临床中要做好产妇围产期护理,并要加强管理,降低新生儿窒息发生率.
作者:黄娟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观察穴位按摩改善术后胃肠功能,对妇科腹部手术后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对照组研究对象术后采取一般常规护理,6h后开始协助床上翻身一次/2 h,根据病情指导患者进行适当活动.观察组给以一般常规护理,同时应用三组穴位按摩方案来促进患者改善术后胃肠功能,比较肠鸣音出现时间和肛门排气时间.结果: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患者术后采用不同的处理方法,肠鸣音出现时间和肛门排气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穴位按摩改善术后胃肠功能,对妇科患者腹部手术后的康复,具有积极的影响.
作者:雷娜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分析阴道炎治疗对晚期胎膜早破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本院接受治疗的80例阴道炎妊娠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不及时对阴道炎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在确诊阴道炎后立即进行治疗.对比两组妊娠晚期患者胎膜早破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及时进行阴道炎治疗后,妊娠晚期胎膜早破发生率(5.0%)明显低于对照组(2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阴道炎妊娠患者进行及时治疗,可以有效降低妊娠晚期胎膜早破发生率,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作者:李莉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观察自由体位联合会阴无保护接生技术在第二产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本院收治的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2组.对照组采用常规体位分娩,并加强会阴保护,观察组应用自由体位联合会阴无保护接生技术进行助产.结果:观察组产妇第二产程(44.62±9.59)min.49例产妇中,转剖宫产者1例,占比2.04%.会阴裂伤者2例,占比4.08%.会阴水肿者2例,占比4.08%.与对照组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新生儿窒息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自由体位联合会阴无保护接生技术,应用到第二产程中,有助于缩短第二产程时间,降低会阴裂伤及会阴水肿率,改善产妇分娩结局.
作者:张显新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对护理质量敏感指标在临床优质护理持续改进中的应用效果进行探析.方法:对治疗的2473例患者临床护理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2016年度1148例患者未应用护理质量敏感指标,2017年度应用护理质量敏感指标1325例患者,对比分析两年度临床护理质量和护理满意度,并掌握不良护理事件发生率.结果:通过调查,2017年度临床护理质量、护理满意度评分均优于2016年度(P<0.05),且不良护理事件发生率更低(P<0.05).结论:在临床优质护理中应用护理质量敏感指标有助于护理质量持续改进,减少不良护理事件发生,提升患者护理满意.
作者:王琳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对手术室实习生护理教学过程中使用一对一全程带教方法的具体效果进行分析和评价.方法:将进行手术室实习的138名实习生分为两组,采取不同方法进行教学:观察组78名接受一对一全程带教教学,对照组60名学生接受常规教学法进行学习.实习结束后对两组学生及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的考试,并将考试结果加以比较.结果:观察组学生对手术室护理知识的理论掌握和实际操作情况均明显好于对照组学生,考试得分比较均得到统计值P<0.05,存在统计学差异.结论:一对一全程带教方法可显著提高手术室实习生的理论水平和操作水平,为医院提供高素质的护理人才,具有推广使用价值.
作者:伍春兰 刊期: 2018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