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利娟
目的:探讨家庭医生干预对社区二型糖尿病老年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拟诊为二型糖尿病的老年患者168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8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用药指导,干预组在常规用药基础上给予家庭医生干预,对比两种方式的临床效果.结果:相比干预前,两组随访一个月后的FBG,随访三个月后FBG和HbA1c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组间比较,随访一个月后FBG值变化不明显,随访三个月后,两组FBG值和HbA1c浓度差异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随访三个月后发生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但差异不明显,统计学无意义.结论:家庭医生干预能够帮助社区二型糖尿病老年患者有效控制血糖,并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适用于社区推广.
作者:梅君 刊期: 2018年第06期
儿科是医疗机构中较为特殊的科室,静脉输液是本科室护理工作中操作较难的一项工作,由于静脉输液的对象是年龄小、比较不配合的小儿患者,且其静脉血管不明显,易造成输液过程中发生外渗现象,本文对静脉输液外渗原因进行分析并给予解决措施,对减少护患纠纷和药物外渗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刘佩华;潘颖颖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研究奥美拉唑和泮托拉唑分别联合阿莫西林治疗胃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就诊的胃溃疡患者68例,采用数字随机表的方法,将本次研究对象分成实验组和参照组,每组34例;参照组采用奥美拉唑联合阿莫西林治疗,实验组采用泮托拉唑联合阿莫西林治疗.结果: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94.12%)明显高于参照组治疗总有效率(76.47%),比参照组治疗方法更具有优势(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泮托拉唑联合阿莫西林可有效治疗胃溃疡的症状,在临床上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此种治疗方法值得在临床医学中推广使用.
作者:姚国涛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探讨非结核分枝杆菌肺病的护理.方法:分析46例NTM肺病患者的临床表现、治疗方法和护理经验,给予症状护理、饮食指导、用药观察和指导、心理疏导、预防院内感染及健康教育.结果:37例患者咳嗽咳痰减轻,6例患者咯血好转,3例患者营养状况改善.结论:对非结核分枝杆菌肺病患者,进行系统的观察与护理,可及时发现不良反应,提高患者用药依从性,提高了治疗的成功率.
作者:何平平;矫晓克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探析快速康复外科在肝胆外科手术围手术期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肝胆外科手术的120例患者为主要对象,随机平均分组,对照组(n=60)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n=60)实施快速康复外科护理,比较效果.结果:观察组术后各项时间指标均优于对照组,且并发症发生率明显偏低,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肝胆外科手术围手术期实施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可缩短术后恢复时间,减少术后并发症,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宋贤艳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观察循证护理在断指再植术后血管危象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7年3月~2018年4月于我院接受断指再植术患者78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9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循证护理,比较两组护理的应用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断指再植成功率高于对照组,术后血管危象发生率小于对照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循证护理能够提高断指再植术的成功率,减少术后血管危象的发生,具有很好的护理效果.
作者:余广益;罗小欢 刊期: 2018年第06期
本文主要围绕整体护理中对病人的健康教育进行了探讨分析,并以此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法,以求能够提高病人对于健康知识的了解,提高其生活质量与护理效果.
作者:沈静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分析高频超声对体表部位神经鞘瘤的诊断效果及准确率.方法:选取在我院接受治疗的体表部位神经鞘瘤患者89例作为研究对象,选取对所有患者实施高频超声检查,统计患者检查诊断的效果和准确率.结果:经过对体表部位神经鞘瘤患者进行检查,患者的诊断准确率为78.65%(70/89).结论:体表部位神经鞘瘤患者接受高频超声检查,能够有效的检查出患者的病灶,诊断准确率较高,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金红莉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探析联合使用铝碳酸镁和奥美拉唑治疗胃溃疡合并胃出血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接收的82例胃溃疡合并胃出血患者入组研究,将治疗方法作为分组依据,设置甲硝唑组和奥美拉唑组两个组别,甲硝唑组将甲硝唑+克拉霉素作为主治药物,奥美拉唑组将铝碳酸镁+奥美拉唑作为主治药物.结果:采用铝碳酸镁和奥美拉唑治疗的患者,治疗效果更好,副作用更少.结论:在临床治疗胃溃疡合并胃出血患者的过程中,应使用铝碳酸镁对胃酸进行中和,在此基础上,应用奥美拉唑对胃酸分泌活性进行抑制,防止因疾病进展导致的胃出血症状,提升治疗效果.
作者:林芳萍;吴维新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分析探讨呼吸道感染耐药菌分布及耐药特征在呼吸内科不同区域的表现.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间呼吸内科急诊部、病房、ICU病房呼吸道细菌感染患者接受检测的痰液、肺泡灌洗液标本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利用K-B纸片扩散法和仪器法进行对其细菌分离的检测和药敏的实验,以CLSI的2010年版本进行判读.结果:结果显示,呼吸内科急诊部、病房、ICU病房的主要耐药菌为革兰阴性菌.呼吸道感染耐药菌分布情况和耐药率有着极大的差异.其中,肺炎克雷伯菌在ICU病房的耐药率要高于急诊部和病房.三个区域里,大肠埃希菌的抗菌药物耐药率相近.结论:呼吸内科急诊部、病房、ICU病房三个区域的耐药菌分布情况和耐药特征有着明显的差异,因此,临床医生在熟悉本科室的耐药菌分布情况的基础上,为有效的对抗菌药物进行应用,还应该对同一科室不同区域和其他科室耐药菌的耐药情况进行了解.
作者:熊晓凤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观察综合护理措施对进行手术治疗的食道癌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方法:选取收治的以食道癌为诊断并行手术治疗的患者50例,随机数字法分成对照组与护理组两组每组各25例,其中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护理组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对照两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率、纠纷率、投诉率调查及护理前后生活质量评分.结果:护理组满意率高达100%,纠纷率与投诉率均为0%,而对照组分别为84%、16%、16%,护理后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均有所改善,其中护理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对于手术治疗的食道癌患者,实施综合护理措施,可有效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改善护理后生活质量评分,效果理想.
作者:李湘娟;李红霞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总结分析目前手术室护理缺陷的临床情况,并寻找解决措施来实现手术室的安全护理.方法:收集并整理某三级医院自2011年~2014年发生的手术室护理缺陷情况,并按照手术前、手术中、手术后的分析思路寻找原因,后就参与人员操作方面提出解决措施.结果:总结出了手术护理缺陷的常见情况,并提出了相应防范措施,有效遏制了护理缺陷现象的发生,保证了手术的顺利完成.结论:完善可靠的规章制度是手术室护理工作顺利开展的前提,高素质,高工作责任心,高行动意识的护理人员又是护理工作完美进行的保证,后严格的操作规范流程是护理工作的技术保障.
作者:伊桂燕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探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运用护理干预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7年3月~2018年3月期间我院心内科收治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106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数字随机法将其分为两组,其中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而观察组则运用综合护理,比较两组效果.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的生活质量评分较高,组间对比差异显著(P<0.05);同时,相比较对照组而言,观察组的患者满意度高,组间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临床上给予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综合护理干预可以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冯彦玲;殷丽 刊期: 2018年第06期
颅脑损伤在当今仍是困扰人类的一大疾病,而创伤后的脑出血占据很大比例,创伤性脑出血(TICH)是指外伤后引发的颅内出血.TICH后红细胞是血肿内的主要成分,裂解生成的血红蛋白(Hb)经过一系列氧化作用氧化成铁离子(Fe2+)、胆红素(BIL)和一氧化碳(CO),而这些代谢产物均对神经细胞具有毒性作用,当血清内的Hb和BIL过高时,会对神经系统造成相应的损伤.本实验研究高海拔地区TICH血清Hb与BIL的变化规律并监测神经系统损伤情况,为TICH后病人的治疗提供尽早的干预.
作者:赵文浩;贺瑛福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分析产妇产后会阴伤口愈合不良的原因,探讨护理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53例产后会阴伤口愈合不良的产妇临床资料,总结会阴伤口愈合不良的发生原因,制定护理对策.结果:经分析,导致产后会阴伤口愈合不良的前三位原因为切口感染(26.4%)、局部血肿(20.8%)、肠线吸收不良(18.9%).结论:切口感染、会阴局部血肿等为导致产妇产后会阴伤口愈合不良的主要原因,产妇自然分娩时,护理人员应在会阴侧切后密切观察伤口情况,积极实施预防性的干预,预防愈合不良的发生.
作者:刘桂英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研究中医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7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实验组、常规组各39例,常规组采用牵引加卧床治疗,实验组采用中医手法治疗,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腰椎功能改善情况(JOA评分)、腰腿痛情况(VAS评分)、免疫指标(肿瘤坏死因子-α与白介素-1)及临床治疗效果对比.结果:与常规组比,实验组经治疗后VAS评分较低、JOA评分较高,各项免疫指标均较低,总有效率也较高,P<0.05.结论: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用中医手法加以治疗能有效改善其自身腰椎功能情况及腰腿痛情况,缓解其自身疼痛感,显著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同时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睿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观察在食管癌护理中全程优质护理起到的疾病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86例食管癌患者,采用随机分组法,将患者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各43例.对照组给予患者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给予患者全程优质护理方法.结果:相关指标比较观察组患者均优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比较观察组较对照组高,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食管癌患者护理中采用全程优质护理措施,促进了患者各项临床指标的优化,对医院的护理工作满意度较高.
作者:黄琼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探究在幽门螺杆菌相关性慢性胃炎治疗过程中,应用益生菌联合三联疗法治疗的效果.方法:将88例幽门螺杆菌相关性慢性胃炎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性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三联疗法治疗)和观察组(益生菌联合三联疗法治疗).对比两组的Hp根除率、治疗总有效率.结果:观察组Hp根除率(97.72%)高于对照组(81.81%),P<0.05;治疗总有效率(97.72%)高于对照组(79.54%),P<0.05.结论:益生菌联合三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慢性胃炎的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余汉明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在高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人口老龄化在日趋加重,为老年人提供优质的服务是一个社会人文质量的标准,设立专门的老年专科护士是时代发展的比然趋势.然而,我国关于老年专科护士的开展,仅处于探索阶段.目前只有护理专业学生,尚没有开设老年护理专业,对老年护理专科护士的培训几乎是空白[1].所以需要积极探讨其中缘由,缓解这局面.结果:为老年专科护士的培养与管理提供有用参考.结论:促进老年专科护士的发展,为老年患者提供专业、安全、优质的护理服务,提高老年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缓解医疗纷争[2].
作者:朱丹莎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分析对脊髓损伤神经源性膀胱患者进行延续护理的成效.方法:选取接受治疗的脊髓损伤神经源性膀胱患者76例,出院时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研究组予以延续护理,对比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自我管理能力评分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脊髓损伤神经源性膀胱患者实施延续护理,能够促进排尿功能恢复、减少并发症,提高其自我管理能力和生活质量.
作者:李洁;刘辉;许桂熙 刊期: 2018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