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微创保胆取石术围术期的中西医结合护理

李娟;龚婷英;潘虹玲

关键词:微创保胆取石术, 围术期, 中西医结合护理
摘要:目的:探讨微创保胆内镜取石术患者围术期中西医结合护理的方法及效果.方法:对246例微创保胆内镜取石术患者,术前进行耐心细致的护理宣教,术后密切观察病情,指导配合体针治疗,正确服用中药并对患者实施有效的健康教育.结果:246例患者手术效果满意,术后随访2-28个月未发现结石复发.结论:积极有效的护理措施能明显缓解患者的紧张和焦虑情绪,提高手术治疗效果,减少结石复发.
中医药导报杂志相关文献
  • 中西医结合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35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疗效.方法:将7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髓心钻孔减压术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中药健骨汤治疗.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4.3%,对照组为85.7%;优良率治疗组为80.0%,对照组为60.0%;治疗组综合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疗效较好.

    作者:张剑慧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针灸治疗膝骨性关节炎40例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针灸对膝骨性关节炎的治疗作用.方法:将40例膝骨性关节炎患者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治疗组和时照组各20例.治疗组采用电针治疗;对照组采用口服布洛芬缓释胶囊治疗.采用Lysholm膝关节评分标准评定治疗前后膝关节功能.结果:两组疗后评分在交锁、膝软、肿胀、爬楼梯和下蹲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跛行、支撑和疼痛度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能有效改善膝骨关节炎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及膝关节活动度,疗效优于口服双氯芬酸钠,是治疗骨关节炎的有效手段.

    作者:张卓才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循证护理在糖尿病护理中的应用观察

    通过对比观察循证护理与内科常规护理方法对糖尿病患者的作用,发现循征护理能有效降低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值,让患者较好的掌握糖尿病基本知识,其作用均优于内科常规护理.

    作者:唐梦飞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RP-HPLC法测定三消降糖1号胶囊中盐酸小檗碱的含量

    目的:建立三消降糖1号胶囊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采用RP-HPLC法.色谱柱:Diamonsil C18柱(250mmx4.6mm,5靘);流动相:0.05mol/L麟酸二氢钠溶液(每1000mL中加十二烷基磺酸钠1.7g)-乙腈(60:40);流速:1.0mL·min-1;柱温:25℃;检测波长:265 nm;进样量:10霯.结果:盐酸小檗碱进样量在0.2146-1.2876靏(r=0.9999)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03%,RSlYTe为0.82%(n=6).结论:该方法准确,重现性好,所建方法为三消降糖l号胶囊质量标准的制订提供了实验依据.

    作者:杨晓东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基层医院中药饮片质量现状及对策思考

    在对基层医院中药饮片质量现状及原因分析的基础上,从更新医院药事管理理念、加强中药师职业素质培养、健全中药饮片质量管理制度、强化中药饮片采购及库存管理、严格中药饮片加工炮制标准、实现处方调剂规范化管理等方面探讨如何改善和加强中药饮片质量管理,以保证中药临床疗效和用药安全.

    作者:杨兴无;郭瑜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心肝合治失眠五法

    总结心肝合治失眠五法:(1)舒肝理气,解郁安神;(2)益肝补心,宁心安神;(3)凉肝泄心,镇静安神;(4)疏肝活血,化瘀安神;(5)柔肝补心,养心安神.

    作者:王爱军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虎力散胶囊的质量标准研究

    目的:建立控制虎力散胶囊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TLC法对虎力散胶囊中三七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酸碱滴定法对方中的总生物碱进行含量测定;采用HPLC法对方中三七皂苷R1与人参皂苷Rg1进行定量分析.色谱柱为C18柱(200 mmx4.6mm,5 靘),流动相为乙腈-0.05%的磷酸溶液(20:80),流速1.0mL/min.结果:薄层斑点清晰,阴性对照无干扰;三七皂苷R1与人参皂苷Rg1对照品分别在0.4036-4.036靏.1.0012-10.012靏范围内,进样量与峰面积呈良好线性关系,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8.50%与98.62%,RSD%分别为0.79%与0.80%(n=6).结论:方法简便可行,结果准确可靠,重现性好,可作为本产品的质量控制方法.

    作者:凌志敏;李娟;曾翠梅;郭英球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活血接骨合剂的质量标准研究

    目的:建立活血接骨合剂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TLC法对大黄、黄柏、当归、赤芍、枳壳进行定性鉴别;采用HPLC法测定大黄中大黄素的含量.结果:薄层色谱图斑点清晰,阴性对照无干扰;大黄素在0.01012-0.2024靏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94),平均回收率99.72%,RSD%为1.9%(n=9).结论:该方法简便,准确,重现性好,可用于控制活血接骨合剂的质量.

    作者:朱益利;谭浩军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腕踝针治疗腰痛的临床研究进展

    论述了腕踝针治疗腰痛的选穴和针刺方法,并从单纯采用腕踝针和腕踝针联合体针、推拿、中药4个方面对近年来腕踝针治疗腰痛进行了综述,指出腕踝针治疗腰痛的研究和报告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

    作者:苏江涛;王琼;周庆辉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连花清瘟胶囊中绿原酸的含量测定

    目的:建立连花清瘟胶囊中绿原酸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色谱柱:kromagil Cls柱;流动相:乙腈-0.4%磷酸溶液(12:88);检测波长:327 nm;流速:1.0mL·min-1.结果:绿原酸线性范围为6.43-77.16Ixg·mL-1,r=0.9997,回收率为99.60%,RSD%为1.28%.结论:本方法简便、可靠、重现性较好,能起到控制连花清瘟胶囊中绿原酸含量的作用.

    作者:周轶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经筋针刺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60例临床观察

    目的:运用经筋理论指导临床针灸,观察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经筋针刺治疗)和对照组(常规针刺治疗)各30例,对比观察两组间的临床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6.7%,对照组为73.3%,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筋针朝组比传统针刺缉更能有效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

    作者:何常春;尹林玉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45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自拟疏血通络汤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用疏血通络汤配合西药常规治疗45例:对照组单用西药常规治疗43例,并进行疗效比较.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和心电图改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并能改善血液流变.结论:在西药常规治疗基础上加中药疏血通络汤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疗效明显优于单用西药治疗.

    作者:陈辉崇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强直性脊柱炎38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疗效.方法:将76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8例采用西医治疗,治疗组38例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观察治疗前后两组临床总疗效、Schober试验、血沉、C反应蛋白、不良反应等情况.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9.5%.对照组为76.3%;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schober试验,ESR、CRP降低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或0.01),且治疗组发生不良反应较对照组少(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强直性脊柱炎有良好的临床疗效,且能减少不良反应.

    作者:吕勇军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失代偿性心力衰竭的护理

    目的:观察50例失代偿性心力衰竭患者使用重组人脑利钠肽后的疗效及并发症,探讨整体护理新举措.方法:观察用药前后的生命体征变化,对患者施行整体护理.结果:50例患者有l例用药30min后心跳骤停死亡,1例中途自动停止治疗,其余48例患者心衰症状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本组观察到的主要副反应是血压降低.结论:重组人脑利钠肽在治疗失代偿性心力衰竭时效果较好,高质量的整体护理是提高用药效果、减少因药物副作用所致负性事件的关键.

    作者:欧尽南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中风恢复期的护理体会

    目的:观察高压氧治疗与护理对中风患者的影响.方法:将60例中风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情志护理、功能锻炼、预防并发症和中风再发的护理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高压氧、脑循环功能治疗及护理.结果:两组患者对于护理整体满意度比较,观察组为96.7%,对照组为76.7%,两组比较,P<0.05,观察组优于对照组;下床时间、肢体功能恢复时间、住院天数比较,观察组亦优于对照组.结论:常规护理模式配合高压氧的治疗与护理对中风患者有较好的疗效.

    作者:陈长霞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眼部带状疱疹34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眼部带状疱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8例眼部带状疱疹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4例.时照组用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中药加减龙胆泻肝汤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治疗2周后的综合疗效及两组患者平均治愈时间.结果:两组患者治疗两周后综合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平均治愈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眼部带状疱疹能明显缩短治疗时间,减轻患者的痛苦.

    作者:谢清波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护理专业《免唼学基础和医学微生物学》教学改革尝试

    从强调课程教学与护理工作的关系,按照护理专业的特殊性调整教学内容,根据授课内容调整教学方法等几个方面,阐述了护理专业<免疫学基础和医学微生物学>教学改革的必要性、可行性和具体方法.

    作者:李珊;卢芳国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微创保胆取石术围术期的中西医结合护理

    目的:探讨微创保胆内镜取石术患者围术期中西医结合护理的方法及效果.方法:对246例微创保胆内镜取石术患者,术前进行耐心细致的护理宣教,术后密切观察病情,指导配合体针治疗,正确服用中药并对患者实施有效的健康教育.结果:246例患者手术效果满意,术后随访2-28个月未发现结石复发.结论:积极有效的护理措施能明显缓解患者的紧张和焦虑情绪,提高手术治疗效果,减少结石复发.

    作者:李娟;龚婷英;潘虹玲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通络化痰汤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40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通络化痰汤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本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治疗组用通络化痰汤治疗,对照组用扶他林缓释片治疗,两组均同时配合膝关节功能锻炼.共治疗2个疗程.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2.5%.对照组为85.0%.两组治疗后的综合疗效及中医证候积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作者:胡卫辰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30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加味黄连温胆汤配合西药四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加味黄连温胆汤结合西药四联疗法治疗,对照组仅采用西药四联疗法治疗,观察两组的疗效.结果:两组的Hp,清除率分别为90.0%、76.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改善症状、提高疾病疗效方面,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能更高地改善临床症状,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罗选斌;钟鹏飞;谢静 刊期: 2009年第04期

中医药导报杂志

中医药导报杂志

主管:湖南省卫生厅

主办:湖南省中医药学会;湖南省中医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