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小切口切除术与传统手术治疗阑尾炎的临床效果对比观察及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王启亮;张营颖

关键词:小切口切除术, 传统手术, 阑尾炎, 临床效果, 生活质量
摘要:目的:探讨小切口切除术与传统手术治疗阑尾炎的临床效果对比观察及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随机选择102名患者,均为2016年8月~2018年8月同期接受治疗的阑尾炎患者,采取随机数字分组的方式,将102名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接受传统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接受小切口切除术,对比两组患者在本次研究中的生活质量评分、住院时长、手术时长.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长以及住院时长均低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患者,数据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结论:阑尾炎患者接受小切口切除术以及传统手术治疗,相对比而言,小切口切除术的手术治疗效果优于传统手术,能够有效的降低手术时长,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浅析急诊有意药物中毒临床症状以及对策

    目的:对急诊有意药物中毒症状进行分析,为临床治疗对策提供参考.方法:2015年9月~2017年9月我院对有意药物中毒患者50例进行了分析研究,对患者的临床症状进行了分析,总结临床治疗方式.结果:对患者的资料进行分析后,有76%的患者是女性药物中毒,有24%的患者是男性药物中毒,结果对比存在统计学差异性.艾司唑仑和三唑仑是主要的中毒药物,该药物是镇静催眠抗癫痫药物.患者临床中会出现意识变化、恶心呕吐、嗜睡等等症状,患者还会有眼震、小脑性共济失调等等表现,采取治疗后,有1例患者死亡,其他患者均顺利出院.结论:有意药物中毒临床中应该尽早的进行治疗,降低患者的死亡率,患者临床总因为服药不同而出现了不同症状,需要对症治疗,可以提升治疗效果.

    作者:李苹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羟考酮联合帕瑞昔布钠对胃癌根治术术后镇痛的影响效果评价

    目的:探讨对胃癌根治术患者采取羟考酮+帕瑞昔布钠进行联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于2017年6月~2018年6月我院所接收的82例胃癌根治术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按照治疗方式不同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组患者分别为41例.对照组实施吗啡+帕瑞昔布钠联合治疗方法,治疗组实施羟考酮+帕瑞昔布钠联合治疗方法,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几率以及各个时点咳嗽、静息状态下的疼痛评分.结果:治疗组的不良反应发生几率2例(4.88%)显著低于对照组10例(24.39%),两组治疗前各个时点咳嗽、静息状态下的疼痛评分并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治疗组各个时点咳嗽、静息状态下的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胃癌根治术患者采取羟考酮+帕瑞昔布钠进行联合治疗,能够达到理想的镇痛效果.

    作者:王萍萍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优质护理对减少感染科高危不良护理事件发生的作用及患者满意度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对减少感染科高危不良护理事件发生的作用及患者满意度的作用.方法:收集我院感染科的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接受优质护理)和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住院期间不良护理事件发生情况;两组患者对护士的护理满意度.结果:研究组住院期间不良护理事件发生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组,比较有差异(P<0.05);研究组患者对护士的护理满意度(89.45±9.34分)高于对照组(70.34±6.26分),比较有差异(P<0.05).结论:优质护理可以减少感染科高危不良护理事件的发生,提高患者满意度.

    作者:周晓芬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急性脑梗死急诊早期溶栓治疗应用护理路径的可行性分析

    目的:分析急性脑梗死急诊早期溶栓治疗应用护理路径的可行性.方法:将2017年1月~2018年5月内收诊的7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平均、随机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2组,急诊早期溶栓治疗中,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应用护理路径护理,评价并比较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转诊时间、住院时间、NIHSS评分及Barthel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急性脑梗死急诊早期溶栓治疗中,应用护理路径护理,效果显著,建议推广.

    作者:余勇苗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肛肠外科护理工作中应用护理责任制的效果与意义

    目的:研究肛肠外科护理工作中应用护理责任制的效果与意义.方法:选取2016年6月~2018年5月期间在我院肛肠外科进行治疗的患者20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03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护理责任制管理,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分组护理后,观察组患者术后首次排便时间以及肠鸣音恢复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舒适度及护理后生活质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护理责任制能够明显提高肛肠外科的护理工作质量,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减轻患者生理痛苦,值得临床推广实施.

    作者:胡越华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妇儿护理培训聚焦管理创新

    妇儿护理一直是医院临床护理工作的重点,当前医院妇儿护理的压力逐渐增大,如何为群众提供更好的医疗卫生服务已经成为医疗工作者关注的重点内容.在本次研究中,本文将结合实际情况,全面分析了妇儿护理培训的相关内容,并从管理创新的角度出发,从多个维度分析了妇儿护理培训的路径,达到了提高护理人员技能水平的目的,对其他医疗机构护理工作也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作者:任姗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雷珠单抗治疗糖尿病黄斑水肿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雷珠单抗对糖尿病黄斑水肿(diabetic macular edema,DME)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2月~2018年9月银川爱尔眼科医院确诊的DME患者60例(60眼),分别于玻璃体腔内注射雷珠单抗0.05 ml治疗,观察及对比治疗前后患者佳矫正视力及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的情况.结果:所选取的研究对象经过治疗后1个月佳矫正视力较治疗前明显提高且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明显下降(P<0.05).结论:雷珠单抗对DME的治疗效果显著,可改善DR患者的预后.

    作者:何永文;莫爱红;哈文静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一例《人流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体会

    深静脉血栓是指血液在深静脉不正常的凝结,堵塞管腔,导致静脉回流障碍的一种疾病.好发于下肢,其发病率为上肢的10倍.其临床表现为4大临床主症:下肢肿胀、疼痛、浅静脉扩张、患肢皮温增高.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急性阶段,若不能及时处理,一些患者可能因血栓脱落造成肺梗死,未能及时处理者,多数不能幸免慢性血栓形成后遗症的发生,严重者可致残[1].我科于2017年10月7日收治一名人流术后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患者.

    作者:张佳玲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门诊健康教育对院外跌倒患者的应用效果

    目的:探讨门诊健康教育对院外跌倒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4月1日~2018年9月我院急诊就诊的62例老年男性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不同的干预方法将入选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31例,对照组及研究组患者分别行常规的接诊护理及健康教育,患者离院后随访1个月,比较两组患者预防跌倒依从率、跌倒因素认知率、再次跌倒发生率及随访满意率.结果:研究组患者预防跌倒依从率、跌倒因素认知率及随访满意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再次跌倒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门诊健康教育有助于提高院外患者预防跌倒依从性及满意率,掌握跌倒的发生因素,对预防及减少再次跌倒具有积极作用.

    作者:侯兰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彩色多普勒超声在急性阑尾炎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目的 分析急性阑尾炎的彩色多普勒超声声像图,并评价其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2月本院确诊的急性阑尾炎患者80例,均行彩超检查,回顾性分析临床资料并结合病理结果相比较.结果:80例急性阑尾炎患者,彩色多普勒确诊73例,漏诊7例,总符合率91.3%,其中急性阑尾炎符合率88.6%,急性化脓性阑尾炎符合率92.0%,坏疽性及穿孔性阑尾炎符合率92.3%,阑尾周围脓肿符合率100%.结论:在急性阑尾炎临床诊断中,彩色多普勒具有较高特异性(P>0.05),值得临床广泛推广使用.

    作者:刘苗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髋周肌肉调节结合膝关节局部取穴针刺治疗退行性膝关节炎的价值分析

    目的:探究分析髋周肌肉调节结合膝关节局部取穴针刺治疗退行性膝关节炎的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8月~2018年8月期间接诊的退行性膝关节炎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均衡原则分为两组各25例,对照组采取电针治疗,观察组采用髋周肌肉调节结合膝关节局部取穴针刺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髋周肌肉调节结合膝关节局部取穴针刺治疗退行性膝关节炎具有较高的临床使用价值,能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及预后,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项烨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马来酸依那普利联合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病合并冠心病的疗效观察

    目的:分析马来酸依那普利联合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病合并冠心病的疗效.方法:2017年1月~2018年2月,门诊收治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病且血压控制,合并无症状冠心病的患者入组,对照组、观察组各入组45例,对照组仍然继续口服氨氯地平,观察组联合马来酸依那普利,持续8周.结果:未见退出例.治疗后,观察组的Hcy、BNP、SBP、DBP低于治疗前,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马来酸依那普利联合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病合并无症状冠心病有增效作用.

    作者:石瑞山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应用PDCA循环管理降低我院门诊药房处方调剂差错率

    应用PDCA循环对我院门诊药房循环实施6个月,门诊处方调剂质量明显提高,调剂差错占总处方数的平均占比下降至1.33/104.可见应用PDCA循环法可以提高调剂质量,降低调剂差错率,在药房管理中值得推广.

    作者:李小锋;汪爱珉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风湿免疫疾病中肺部感染的预防及护理

    目的:探讨风湿免疫疾病肺部感染的预防以及护理.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6月期间本院就诊的风湿免疫疾病患者12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病人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病人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有针对性的肺部感染预防和护理干预,比较两组风湿免疫疾病病人发生肺部感染的情况.结果:观察组肺部感染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风湿免疫疾病患者在常规护理干预基础上给予有针对性的肺部感染预防和护理干预,可以显著降低肺部感染发生,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赵丽丽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慢性肾病应用高通量血液透析治疗的观察及研究

    目的:研究及观察慢性肾病应用高通量血液透析治疗的效果.方法:随机抽取我院收治的慢性肾病患者60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采用常规血液透析治疗对照组,采用高通量血液透析治疗观察组.比较两组血液指标Scr、BUN、Hb等变化及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治疗前血液指标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Scr、BUN、Hb等较对照组明显改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率6.67%较对照组20.0%明显较低,P<0.05.结论:采用高通量血液透析治疗慢性肾病效果显著,即利于改善患者血液指标,还能减少不良反应,安全性较高,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张秀芳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老年糖尿病夜间低血糖应用护理干预的防范效果观察

    目的:分析研究对老年糖尿病夜间低血糖的患者应用护理干预的防范效果.方法:此次研究人员选择患有老年糖尿病的患者,例数一共为60例,研究起止时间为2018年1月~2018年7月,将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的干预,观察组对患者给予加强性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患者夜间低血糖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夜间低血糖的发生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糖尿病患者应用护理干预对夜间低血糖的防范效果较好,可以降低发生率.

    作者:伊国兰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关节镜下微骨折技术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康复护理体会分析

    目的:分析探讨关节镜下微骨折技术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康复护理体会.方法:选取到本院使用关节镜下微骨折技术治疗的80例膝骨性关节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的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在加以康复护理,对两组患者护理的运动功能、HSS评分进行比较.结果:对两组患者护理后的运动功能和HSS评分进行比较,对照组运动功能恢复明显低于观察组,且HSS评分也比观察组低,两组数据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膝骨性关节炎患者在关节镜下微骨折技术治疗后采取康复护理,治疗效果良好,能有效提高患者的功能恢复,降低膝关节疼痛,在临床护理上值得应用.

    作者:王鑫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小剂量多巴胺对新生儿窒息后肾损害的治疗药效分析

    目的:研究小剂量多巴胺对新生儿窒息后肾损害的治疗药效.方法:将2017年8月~2018年8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00例窒息后肾损害的新生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窒息后肾损害患儿同时接受常规治疗,观察组窒息后肾损害患儿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增加小剂量多巴胺治疗.对比两组窒息后肾损害患儿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新生患儿治疗效果总有效率为96.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0.00%(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窒息后肾损害患儿加行小剂量多巴胺能有效提高治疗效果,促进患儿肾功能恢复,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王宏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谈医学院图书馆个性化信息服务

    为了满足新形势下的医学发展需求,医学院图书馆需要开展个性化的信息服务,以提升医学教育的整体质量.因此,了解医学院图书馆个性化信息服务开展必要性,并寻求有效途径,使医学院图书馆个性化信息服务顺利开展,才可实现图书馆的可持续发展.

    作者:李江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锌剂联合叶酸用于小儿腹泻治疗的临床价值及对患儿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观察锌剂+叶酸对小儿腹泻治疗的临床效果,以及对患儿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2月~2018年5月收治的50例腹泻患儿,根据患儿的就诊时间,分为观察组(n=25)、对照组(n=25).观察组采用锌剂+叶酸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疗法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的差异.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2%,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68%,差异性显著,P<0.05.观察组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性存在,P<0.05.结论:小儿腹泻治疗中,应用锌剂+叶酸,可提高患儿的临床效果、生活质量,值得在小儿腹泻治疗中予以应用和推广.

    作者:徐润勇 刊期: 2018年第08期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