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腹腔镜手术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疗效和复发率评价

叶红琴

关键词:腹腔镜手术, 米非司酮, 子宫内膜异位症, 临床疗效, 复发率
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疗效和复发率评价.方法:随机选取120名我院接受治疗的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所有患者均为2017年1月~2018年1月入院接受治疗,将其平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医护人员予以对照组患者腹腔镜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予以腹腔镜手术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实验研究期间,统计患者的各项数据,对比两组患者月经恢复时间、排卵恢复时间、并发症的发生率以及复发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月经恢复时间、排卵恢复时间快于对照组患者,且观察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以及复发率低于对照组患者,各项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我院接受治疗的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让其接受腹腔镜手术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可有效的促进临床症状的好转,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促进疾病的好转,可在临床上进行推广,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ICU护理风险管理影响因素及对策分析

    目的:研究ICU护理风险管理影响因素及对策.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11月~2017年10月期间接收的60例ICU患者进行研究,对这些患者在护理过程中所存在的风险管理因素进行讨论,同时提出一些具体的护理对策.结果:在对ICU的患者进行护理时,会存在很多不良心理因素以及风险,对患者的后期恢复是非常不利的,因此在临床的护理中,将有效的护理手段应用到临床上能够提高患者的护理质量和效果.根据所存在的风险因素找到一些具体的解决方法,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论:ICU患者在进行护理时,将有效的护理手段应用到临床上能够切实的满足了患者的利益,对提高患者的护理质量有重要的意义,是临床上理想的护理方法(P<0.05).

    作者:余太丽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泌尿系统感染微生物检验研究

    目的:对泌尿系统感染患者微生物菌落分布进行调查.方法:选取泌尿系统感染患者100例,进行微生物检验,对检验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在培养出的130株菌株中,革兰氏阴性菌有85株,主要是大肠埃希菌,革兰氏阳性菌有30株,主要是粪肠球菌和屎肠球菌,真菌15株,主要是白假丝酵母菌.各菌株均有一定耐药性,且不同菌株的耐药性有所差异.结论:泌尿系统感染的病原菌多种多样,且有一定耐药性,临床应注意加强检测,根据培养结果选择治疗药物.

    作者:田丽娟;张倩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刍议医院财务管理中实施全面预算的方法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对于医院的工作内容要求随之增高.医院财务管理作为医院行政工作的重要内容,关系到医院的的发展和运行.故此本文将刍议医院财务管理中实施全面预算法.

    作者:乔秋慧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探讨妇科门诊患者HPV的感染情况并分析其与宫颈病变的关系

    目的:分析妇科门诊患者HPV的感染情况以及与宫颈病变的关系.方法:分别于我科门诊2016年1月~2018年1月间采集的细胞学异常患者中抽取细胞学异常患者200例作研究组,另外抽取细胞学无异常患者200例作比较组.对比两组HPV阳性率并分析多种宫颈病变类型的HPV多重感染情况.结果:HPV阳性率研究组的不同宫颈病变类型HPV感染率均高于比较组,组间对比存在显著差异(P<0.05);研究组的不同宫颈病变类型HPV感染率均高于比较组,组间对比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HPV感染和宫颈病变间具有关联性,特别是对于多重HPV感染患者,其宫颈病变疾病发生几率较高.

    作者:郭小虎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1000例非细菌性尿道炎支原体感染调查及药敏结果分析

    目的:探讨泌尿系支原体培养检出率及抗生素药敏的结果分析.方法:采用解脲支原体和人型支原体选择分离培养、鉴定、药敏试剂盒一体化培养.结果:1000例就诊患者中检出支原体382例,其中Uu 294例,Uu/Mh 88例.Uu依次对强力霉素、美满霉素、交沙霉素敏感,Uu/Mh依次对美满霉素、强力霉素、交沙霉素敏感.结论:本地区支原体检出率为38.2%,以Uu感染为主,不同类型感染药敏结果不同,临床治疗须根据药敏结果合理选择抗生素.

    作者:朱建未;张小军;杨秀华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医疗设备使用和预防性维护管理的分析

    随着我国医疗水平的不断发展,相应的医疗设备使用以及预防性维护管理工作受到了人们广泛的关注.本文首先从医疗设备的使用方面进行了分析,之后进一步探讨了进行医疗设备预防性维护管理的相关办法,希望能够为相关的工作人员的日常工作提供一定的帮助.

    作者:戴学斌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子宫捆绑式缝合术治疗子宫大出血中的护理措施及效果的相关分析

    目的:研究子宫大出血患者在采用子宫捆绑式缝合术治疗中采用的护理措施和效果.方法:将2016年5月~2017年6月期间,选择我院生产的82例宫缩乏力型产后出血患者,采用抽签法将患者划分为对照组(41例患者采用常规止血护理模式)和观察组(41例患者采用子宫捆绑式缝合术的治疗和护理),对两组的护理效果对比分析.结果:产时两组的出血情况对比P>0.05,无统计学意义;产后2 h和产后24 h,观察组出血量低于对照组,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平均手术时间为(40.12±9.56)min低于对照组(65.26±13.69)min,(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97.56%高于对照组82.92%,(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的产褥病发生率为4.88%低于对照组21.95%(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宫缩乏力子宫出血患者采用子宫捆绑式缝合术治疗和护理的效果优于常规止血护理模式,并且可以降低患者的手术时间,安全性高,值得在临床上予以推广使用.

    作者:唐亚娟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新形势下医院信息系统安全策略

    医院信息系统覆盖医院所提供的医疗服务业务并记录医疗服务过程的管理系统,其记录的信息具有相当高的保密性.随着互联网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医院信息系统内外部环境产生了许多变化.本文分析了近期新的内外部环境变化对医院信息系统的安全影响,并给出了相应的安全策略.

    作者:孙慧敏;刘晓婧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沙丁胺醇与布地奈德联合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支气管哮喘在沙丁胺醇给药基础上,加用布地奈德治疗临床效果及预后.方法:选择支气管哮喘患者100例,均为某医院呼吸内科2017年2月~2018年2月收治,随机分组,就单用沙丁胺醇治疗(对照组,n=50)与联用布地奈德治疗(观察组,n=50)总有效率和肺功能指标展开对比.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经评定为96%,与对照组74%对比,具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肺功能指标即呼气流速峰值、1 s用力呼气容积、用力肺活量检测值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支气管哮喘患者,在沙丁胺醇给药基础上,加用布地奈德治疗,可显著提高总有效率,改善呼吸功能,具非常重要应用价值.

    作者:苗红莲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病例讨论在高职病理学教学中的应用

    在高职教育中,病理学作为学生们在学习知识期间需要学习的一门重要学科,不仅有利于帮助学生们在今后工作过程中获取更多的工作经验,同时也有利于让学生们在工作的过程中工作质量的持续提升.因此高职教师在对学生们进行这门课程知识的教学时,为了促进对学生们进行教学时拥有更高的教学质量,就需要将病例讨论这种新型的教学措施运用其中.本文主要对病例讨论在高职病理学教学中的作用和应用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从而为高职病理学教学质量的提升提供更多的帮助.

    作者:庞乐;潘霞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精细化管理在妇产科产房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对妇产科产房进行护理安全管理时使用精细化管理,探究精细化管理在妇产科产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7年5月~2018年5月在我院妇产科产房内住院的220名病人按照住院顺序平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10名病人,对照组进行常规的产科病房管理;实验组实施精细化管理,在本次实验中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程度进行对比,探究精细化管理在妇产科病房中的应用效果.结果:通过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程度进行对比发现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率是96.36%,比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率多了16.36%,所以在产科病房中进行精细化管理可以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率,有着较好的临床应用效果.结论:在对妇产科产房进行精细化管理后,我院产科病房的护理效率有了很大的提升,而且患者家属对护理的满意程度也有了很大程度的增加.所以精细化管理在妇产科产房有着十分显著的应用效果.

    作者:吴葵花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PBL教学法在儿科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目的:在儿科护理学教学中采用PBL教学方法,并观察其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7级护理专业的2个班级作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个班级的学生人数为87人.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方法,研究组采用PBL教学方法,比较两组学生的教学效果评价和考试成绩.结果:研究组学生的考试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并且教学效果评价更高,P<0.05.结论:PBL教学方法比传统教学方法更具优势,能够显著提升学生们的综合素质,值得在教学中应用.

    作者:舒艳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幽门螺杆菌与萎缩性胃炎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萎缩性胃炎的相关性.方法:以我院2017年1月~2018年1月胃镜室行胃镜检查,后期病理诊断为慢性萎缩炎的8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整理其临床资料并分析.结果:所选80例患者中,Hp阳性者37例(46.25%),阴性者43例(53.75%).两组患者轻度胃黏膜腺体萎缩、肠上皮化生以及异型增生发生率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但在中重度腺体萎缩、肠上皮化生以及异型增生方面,Hp阳性患者组的发生率明显高于Hp阴性组患者,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幽门螺杆菌感染与慢性萎缩性胃炎黏膜腺体中重度癌前病变存在密切关系,临床应早期进行预防诊治,有必要作抗幽门螺杆菌治疗.

    作者:刘佩卓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如何应对空中特情时的过度紧张心理

    论文详细剖析了飞行员产生过度紧张心理的复杂因素,分析了过度紧张心理导致的认知及行为反应现象,从组织领导层面和个人修养层面探讨了缓解和消除过度紧张心理的方法.

    作者:郝雁中;马娜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膀胱治疗仪在尿潴留病人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膀胱治疗仪在尿潴留病人中的应用疗效.方法:收集我科90例2016年1月~2018年5月尿潴留患者.按照治疗分组,对照组予以功能锻炼等措施治疗,膀胱治疗仪组则予以功能锻炼等措施联合膀胱治疗仪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首次排尿的时间、第一次残余尿量、管道拔除24 h之后的残余尿量;治疗前后患者SF-36量表调查值.结果:膀胱治疗仪组临床疗效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膀胱治疗仪组首次排尿的时间、第一次残余尿量、管道拔除24 h之后的残余尿量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SF-36量表调查值并无明显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膀胱治疗仪组SF-36量表调查值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功能锻炼等措施联合膀胱治疗仪治疗尿潴留的临床疗效确切,可更好改善SF-36量表调查值,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吴宁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1例降主动脉破裂休克患者急诊行胸降主动脉支架植入术的抢救护理体会

    血管外科学会专业委员会和国际心血管外科学会将动脉瘤定义为:动脉的永久性、局限大直径小于5.5 cm的腹主动脉瘤破裂的年发生率为1%,直径为5.5~5.9 cm的动脉瘤发生破裂的年发率为9.4%,直径为6~6.9 cm的动脉瘤发生破裂的年发生率为10.2%,直径大于7 cm的动脉瘤6个月内破裂发生率为32.5%,大于7 cm时需要紧急手术修复.降主动脉破裂的后果是及其可怕的.腹主动脉瘤破裂的死亡率可达71%~77%,包括院内和院外死亡;相较而言,行开放手术后的死亡率为2%~6%[1].2017年5月本科室收治了一例降主动脉破裂,发生休克,出现意识丧失,呼之不应,进行气管插管抢救,由120送入院.入院后,进行积极抢救,完善术前准备,当日在局麻下行降主动脉假性动脉瘤腔内隔绝术,经过精心护理,患者康复出院.

    作者:卢伟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慢性心衰患者中实施运动康复护理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分析在慢性心衰患者中实施运动康复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抽取2017年3月~2018年3月我院予以治疗的慢性心衰患者92例,按入院先后顺序将其分为康复组(n=46)与参照组(n=46),分别实施运动康复护理措施与基础护理干预.对两组护理后住院时间及护理满意度情况经过比较分析.结果:经两组比较康复组住院时间及护理满意度均明显优于参照组(P<0.05).结论:将运动康复护理应用于慢性心衰患者中效果显著,可有效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借鉴、运用.

    作者:廖婕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临床护理路径在肝硬化腹水患者治疗中的应用体会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肝硬化腹水患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60例肝硬化腹水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组30例.给予对照组以常规的护理模式;在对照组基础给予治疗组临床护理路径,对比两组患者的各项指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对照组住院时间(18.57.±3.47)d,治疗组住院时间(12.75±2.47)d;对照组健康教育达标率56.67%,治疗组健康教育达标率90.00%;治疗组患者临床指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为73.33%;治疗组护理满意度为96.67%;治疗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可以加快患者腹水消退,从而缩短了患者的住院时间,其并发症较少,因此显著提高了患者对于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护理中广泛推广及开展.

    作者:晁丽华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腹股沟嵌顿疝术中放置切口负压引流管体会

    目的:观察腹股沟嵌顿疝手术患者,在放置切口引流管后,腹股沟区切口愈合情况,评价切口引流管在腹股沟疝术后预防切口皮下积液、愈合不良、血清肿等的应用价值.方法:共收集我院45例腹股沟嵌顿疝患者术后拔管时间、切口愈合、拆线时间,观察腹股沟疝皮下引流管的实用性、可靠性和经济性.结果:术后引流管均在4天左右予以拔出,术后切口愈合良好,5例切口轻度红肿,3例切口少量淡黄色组织液渗出,无切口感染,均在7天左右拆线.结论:腹股沟嵌顿疝患者放置负压引流有一定的临床实用价值.

    作者:陈鑫;王晨光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应用小切口手术治疗小儿疝气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应用小切口手术治疗小儿疝气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07年7月~2008年7月46例小儿疝气的患儿进行实验,根据随机数字表的方法,将其划分成对照组与实验组,各23例.对照组行常规的手术方法,实验组运用小切口手术的方法进行治疗,在此基础上,对比实验组与对照组的临床效果.结果:实验组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治疗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切口手术方法对小儿疝气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在较短的手术时间内患儿便能完成手术,同时,患者的康复时间也较为短暂,家属在花费较少费用的情况下,患儿的身体便能恢复健康.

    作者:艾外尔·阿卜杜许库尔 刊期: 2018年第08期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