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妍
目的:分析急性脑梗死急诊早期溶栓治疗应用护理路径的可行性.方法:将2017年1月~2018年5月内收诊的7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平均、随机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2组,急诊早期溶栓治疗中,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应用护理路径护理,评价并比较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转诊时间、住院时间、NIHSS评分及Barthel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急性脑梗死急诊早期溶栓治疗中,应用护理路径护理,效果显著,建议推广.
作者:余勇苗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探讨糜烂性胃炎予以中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以2016年8月~2017年10月我院60例糜烂性胃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平均、随机原则,分为两组.对照组采取常规西药治疗,予以观察组中药治疗.观察两组临床治疗效果及复发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概率(96.67%)相比对照组数据更优,观察组复发概率为6.67%,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糜烂性胃炎治疗中,中药应用效果较佳,可显著控制患者病情,减少复发风险.
作者:任海风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探究术前人文关怀对小儿泌尿外科手术患者术后躁动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1月~2018年6月间收治的小儿泌尿外科手术患者10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均51例,其中对照组给予常规术前护理,观察组于前述基础上给予术前人文关怀护理,并对两组患儿的术后躁动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术后躁动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小儿泌尿外科手术患者实施术前人文关怀护理,可有效提升患儿的治疗配合程度,减少患儿术后躁动的发生情况,临床应用效果显著.
作者:王旭伟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对重症肌无力合并胸腺瘤手术切除患者的围术期护理方法进行探讨.方法:以我院重症肌无力合并胸腺瘤手术切除术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选取时间为2015年12月~2017年12月之间.采用随机的方法将其分为两组,每组各20例.分别采用常规护理和精心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实施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采用精心护理干预,将两组的护理后的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5%,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4.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围术期精细护理干预,可减少重症肌无力合并胸腺瘤手术切除术后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适合在日后的临床护理中作为参考和借鉴.
作者:林爱妆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研究循证护理对宫颈癌患者放疗后的并发症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月期间于我院就诊的100例宫颈癌放疗患者,采用数字随机表法,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参照组,每组50例;参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实验组采用循证护理方法,对比两种方法的临床价值.结果:实验组生活质量与并发症发生情况均好于参照组,比参照组方法更具有优势(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将循证护理用于宫颈癌放疗患者中,在临床上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该方法值得在临床医学中推广使用.
作者:彭香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研究并探讨产妇自理能力评估量表对剖宫产术后产妇自理能力的影响.方法:于2013年1月~2015年12月,选取该阶段内在我院进行剖宫产手术的产妇50例作为此次研究的对象(观察组),术后均采用自理能力评估量表对产妇的自理能力进行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对产妇实施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另选取于2010年1月~2012年12月在我院进行剖宫产手术的产妇50例作为此次研究的对象(对照组),术后均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比较两组产妇的自理能力优良率、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的自理能力优良率为94%,较对照组的78%,明显更高(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缩短(P<0.05).结论:在产妇剖宫产术后采用自理能力评估量表对产妇的自理能力进行评估,再根据评估结果对产妇实施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可有效促进产妇的自理能力恢复.
作者:韩静静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探讨标准化病人(sp)在诊断学教学中的效果.方法:两个班的学生进行独立问诊,问诊后,从中抽取45名学生与第三个班从未参与问诊45名同学混合后,再次问诊标准化病人,由指导老师给予指导及评分,两组评分结果进行比.结果:经过培训的学生,评分明显高于未经过培训的学生,差异有统计意义.结论:SP应用在问诊教学中,能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具有推广价值.
作者:袁慧;罗旭 刊期: 2018年第08期
血管外科学会专业委员会和国际心血管外科学会将动脉瘤定义为:动脉的永久性、局限大直径小于5.5 cm的腹主动脉瘤破裂的年发生率为1%,直径为5.5~5.9 cm的动脉瘤发生破裂的年发率为9.4%,直径为6~6.9 cm的动脉瘤发生破裂的年发生率为10.2%,直径大于7 cm的动脉瘤6个月内破裂发生率为32.5%,大于7 cm时需要紧急手术修复.降主动脉破裂的后果是及其可怕的.腹主动脉瘤破裂的死亡率可达71%~77%,包括院内和院外死亡;相较而言,行开放手术后的死亡率为2%~6%[1].2017年5月本科室收治了一例降主动脉破裂,发生休克,出现意识丧失,呼之不应,进行气管插管抢救,由120送入院.入院后,进行积极抢救,完善术前准备,当日在局麻下行降主动脉假性动脉瘤腔内隔绝术,经过精心护理,患者康复出院.
作者:卢伟 刊期: 2018年第08期
健康教育是临床护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贯穿于对患者进行临床护理的全过程,通过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传授相关知识,有助于患者建立自我保健意识和对公众健康的责任感,排除不良因素,养成健康的行为习惯和良好的生活方式,有利于患者的康复.在胸外科临床护理中开展健康教育,无论对医护人员还是患者都有重要的意义[1].2017年通过对1204例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提高了患者对气胸、肺癌、乳腺癌及肋骨骨折等疾病治疗、护理及康复的认识,增强了遵医行为,降低了并发症及伤残率,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因此,将健康教育贯穿于胸外科临床护理整个过程,可提高患者掌握康复锻炼的技能、增加治疗疾病的信心,从而使疾病得到尽快康复.
作者:高慧仙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观察锌剂+叶酸对小儿腹泻治疗的临床效果,以及对患儿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2月~2018年5月收治的50例腹泻患儿,根据患儿的就诊时间,分为观察组(n=25)、对照组(n=25).观察组采用锌剂+叶酸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疗法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的差异.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2%,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68%,差异性显著,P<0.05.观察组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性存在,P<0.05.结论:小儿腹泻治疗中,应用锌剂+叶酸,可提高患儿的临床效果、生活质量,值得在小儿腹泻治疗中予以应用和推广.
作者:徐润勇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探究分析综合性护理对重症监护小儿呼吸性衰竭预后影响价值.方法:研究选取2017年9月~2018年9月在本院儿科重症监护室接诊的64例呼吸性衰竭小儿作为对象,按随机、均衡原则将其分为两组各32例,对照组实施ICU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综合性护理,对比两组小儿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12.50%:37.50%),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对重症监护呼吸性衰竭小儿实施综合性护理疗效确切,能有效改善患儿临床症状及预后,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余欢欢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心脏康复护理在心梗介入治疗后的实施效果和探讨.方法:以我院2017年9月至2018年10月期间收治的心梗介入治疗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分析组,每组40例,观察组给予常规护理,而分析组给予常规护理基础上的心脏康复护理,对两组患者的护理结果进行分析探讨.结果:分析组患者的各项心脏康复指标都优于观察组,差异值P<0.05,视为有意义的统计对比结果.结论:心脏康复护理在心梗介入治疗后的效果十分显著,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心脏功能,值得进一步推广和研究.
作者:何玮琳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用于妇科肿瘤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中的预防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3月~2018年7月我院收治的77例行妇科肿瘤术患者,依照护理方式的差异将其分为对照组(n=38)与试验组(n=39),对照组施以常规护理,试验组施以综合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较低,差异显著(P<0.05).结论:综合护理能够有效的预防妇科肿瘤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作者:张永勤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研究子宫大出血患者在采用子宫捆绑式缝合术治疗中采用的护理措施和效果.方法:将2016年5月~2017年6月期间,选择我院生产的82例宫缩乏力型产后出血患者,采用抽签法将患者划分为对照组(41例患者采用常规止血护理模式)和观察组(41例患者采用子宫捆绑式缝合术的治疗和护理),对两组的护理效果对比分析.结果:产时两组的出血情况对比P>0.05,无统计学意义;产后2 h和产后24 h,观察组出血量低于对照组,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平均手术时间为(40.12±9.56)min低于对照组(65.26±13.69)min,(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97.56%高于对照组82.92%,(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的产褥病发生率为4.88%低于对照组21.95%(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宫缩乏力子宫出血患者采用子宫捆绑式缝合术治疗和护理的效果优于常规止血护理模式,并且可以降低患者的手术时间,安全性高,值得在临床上予以推广使用.
作者:唐亚娟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探究糖尿病社区管理与综合干预对血糖控制下的血糖控制效果.方法:以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登记在册的300例非住院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实施为期一年的综合干预,每半个月进行一次血糖监测,并对不同年龄的患者的血糖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在不同随访阶段,不同年龄的患者的空腹血糖水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综合血糖控制方面,不同年龄的患者的良好人数、良好控制率,理想人数、理想控制率均有所提升,未控制人数及未控制率明显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社区管理与综合干预在血糖控制方面具有较为良好的效果,适用于非住院糖尿病患者的护理干预过程.
作者:颜煜熙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就心脏术后婴幼儿腹胀的临床特点及其早发现早干预对心率的影响进行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1月~2018年8月心脏术后合并腹胀0~2岁的患儿78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随机将其分为A组和B组,其中A组为术后回来发现腹胀即采取干预的患儿,共40例.B组为术后回来发现腹胀2天后给予干预的病例,共38例.两组均给予禁流质饮食,胃肠减压,开塞露纳肛.结果:通过对比,A组患儿心率在正常范围内人数的普遍比B组患儿高,B组患儿的心率普遍高于正常范围.结论:婴幼儿心脏术后腹胀的早期干预对心率的控制有显著的影响.
作者:刘凡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评价为稳定性心绞痛患者应用曲美他嗪的疗效,并系统评价其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11月~2018年6月间收治的80例稳定性心绞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对联合治疗组和二级预防组,二级预防组单纯采取冠心病二级预防措施,曲美他嗪组患者在二级预防的基础上,联合应用曲美他嗪治疗.结果:联合治疗组患者的疗效较好,未发生任何不良反应,且生活质量评分较高.结论:针对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治疗,应在二级预防的基础上,将曲美他嗪作为辅助药物,提升治疗安全性.
作者:唐嘉宇;肖琼林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探究肾病综合征治疗过程中使用波尼松不同减量方案的治疗效果.方法:自我院2015年5月~2017年5月周知的肾病综合征患者中选取70例作为此次研究对象,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使用2009年方案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使用移行减量方案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治疗后6~12个月复发情况以及治疗后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6~12个月时复发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患者治疗后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也低于对照组,差异对比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波尼松移行减量治疗方式在肾病综合征治疗中的应用具有良好的效果,能够有效降低患者治疗后复发情况,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临床治疗效果显著,值得进行广泛的推广和应用.
作者:朱敬伟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对儿童过敏性结膜炎的误诊进行分析,以提高日后诊断率.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6年9月~2018年6月在我院被误诊的69例儿童过敏性结膜炎病历资料.结果:误诊的69例患者中分别误诊为有沙眼19例,慢性卡他性结膜炎16例,病毒性结膜炎9例,泡性角结膜炎9例,膜性结膜炎7例,淋菌性结膜炎4例,干眼症5例.结论:儿童过敏性结膜炎是常见的儿童眼病,临床医师应该加强对儿童过敏性结膜炎的诊断及鉴别诊断的认知,避免漏诊和误诊.
作者:林敏 刊期: 2018年第08期
伴随着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迅速发展,社会之中对临床医学人才需求量不断加大,而对于我们这种刚刚完成基础医学的学生而言,临床医学学习似乎充满着沉甸甸的压力,很多同学在临床医学学习过程中都感觉不得其法.为此在本文中笔者将结合自身的实践学习经验,对临床医学学习策略的优化方式提出以下建议.
作者:孙逸飞 刊期: 2018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