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静梅;杜会双;王文雅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性白内障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该院进行糖尿病性白内障手术的3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成观察组19例(干预护理)和对照组19例(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经过护理后,观察组患者在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视力情况、并发症、满意度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护理人员一定要重视患者在手术前、手术后和出院后的护理工作,这样才能提高糖尿病性白内障患者的手术治疗效果。
作者:王萍萍 刊期: 2017年第01期
颈椎病在临床上十分常见的一种疾病,在各种类型的颈椎病中,神经根型颈椎病常见。神经根型颈椎病在临床上的治疗方法多采用推拿治疗,特殊情况才会采取手术治疗。推拿治疗在实施过程中风险较小、疗效显著、相对实惠,因此在临床治疗中也多见。本文将阐述推拿治疗在临床上应用的方法,从方法的使用中总结推拿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优点和缺点。
作者:王和军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分析提高门诊导医服务质量对于就医患者满意度的影响效果。方法:通过向在该院门诊就诊的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并针对调查结果采取有针对性的人员调整与培训等一系列整个措施,提高门诊导医的服务质量,同时对整改前后患者的满意度进行调查。结果:提高门诊导医服务质量后,门诊患者的满意度度较整改前明显提高(P <0.05)。结论:通过提高门诊导医服务质量,完善门诊各项便民服务措施,能够有效提高患者对于医疗服务的满意度,改善日益紧张的医患关系。
作者:宗瑾瑜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宫外孕保守治疗中循证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该院接诊的宫外孕保守治疗患者4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2组,每组20例,对照组以常规护理处理,研究组则加用循证护理干预。观察记录两组患者临床效果,以及患者对护理满意率,并对比分析。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5.00%,显著高于对照组75.00%(P <0.05);研究组患者对护理满意率为95.00%,显著高于对照组75.00%(P <0.05)。结论:循证护理应用在宫外孕保守治疗患者中不仅可提高临床效果,而且可提高患者对护理满意率,值得借鉴。
作者:付久芹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探析宫颈糜烂微波术后阴道出血采用云南白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期间该院收治的宫颈糜烂患者94例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两组均接受微波术治疗,其中给予对照组红汞涂抹创面,而观察组则运用云南白药,比较分析两组治疗效果。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较高,组间对比差异显著(P <0.05);同时,两组出血时间、出血量以及阴道排液时间比较有明显差异(P <0.05)。结论:临床上运用云南白药对微波术后阴道出血的宫颈糜烂患者进行治疗,可以减少阴道出血量,缩短创面愈合时间,值得推广。
作者:袁晓玉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观察不同护理方法在急性白血病和骨髓增殖性肿瘤患者中的护理效果及对 JAKS、抑制因子的影响。方法:取急性白血病和骨髓增殖性肿瘤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n =50)和观察组(n =50)。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护理,观察组采用护理干预,采用半定量 RT - PCR 方法检测两组患者护理后 JAKS、抑制因子水平。结果:观察组 JAKS、抑制因子水平,包括:NF - KB、SHP -1等,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急性白血病和骨髓增值性肿瘤患者治疗过程中实施护理干预效果理想,能降低 JAKS、抑制因子水平,改善患者预后,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张晴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目的:讨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自发性气胸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通过出院病例临床资料,对比胸腔穿刺抽气、胸腔闭式引流排气、胸腔内注射行胸腔粘连术、开胸手术几种方法的疗效。结果:41例患者气胸消失,1例转胸外科行开胸手术后康复。结论:胸腔闭式引流排气及穿刺抽气是治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自发性气胸的较为常用的有效的安全的方法,经胸腔镜给予高渗葡萄糖注射或胸腔镜喷撒滑石粉至胸腔内等办法造成胸膜腔粘连等治疗,是预防气胸再次复发的有效办法。
作者:冯礼成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探究微创拔牙法和传统拔牙法拔除下颌阻生智齿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2年3月至2014年3月下颌阻生智齿患者110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5例,分别采用传统拔牙法(对照组)和微创拔牙法(观察组)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明显比对照组患者短,而且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与传统拔牙法对比,采用微创拔牙法应用于下颌阻生智齿患者进行治疗,效果显著。
作者:徐凯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通过对护理人员的横断面调查,研究护理人员的职业生命质量现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整群随机抽样获得研究样本,使用职业生命质量量表(QWL7-32)对护理人员的职业生命质量进行定量描述,使用 t 检验或方差分析比较不同组别的护士职业生命质量差异。结果:1110名护士,25~40岁年龄段护士职业生命质量低于25岁年龄段和40~55岁年龄段的护士的职业生命质量;儿科、妇产科、急诊科护士的职业生命质量低于外科、内科、手术室、检验科护士的职业生命质量;随着学历的提升,护士的职业生命质量越低;<5年工龄段的护士的职业生命质量低于5~35工龄段的护士的职业生命质量;不同职称、婚姻状况的护士的职业生命质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25~40岁年龄段、儿科护士、妇产科护士、急诊科护士的职业生命质量较差,大专学历的护士、5~35工龄段的护士是医院管理者关注的重点。
作者:苟智琼;赵逸秋;左匀慧;侯树林;严丽;罗芳;黄婵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探究在临床上应用喹诺酮类抗菌药出现的不良反应,并针对不良反应情况提出应对对策。方法:选取该院在2015年4月至2016年4月期间应用喹诺酮类抗菌药进行药物治疗引起不良反应的患者共计42例,对42例患者抗菌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情况进行分析,并针对不良反应情况提出应对措施。结果:在各种喹诺酮类抗菌药物中,左氧氟沙星发生不良反应的几率高,依诺沙星、洛美沙星发生不良反应几率低。喹诺酮类抗菌药物可对患者的神经系统、消化系统、关节软骨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结论:患者在服用不同喹诺酮类抗菌药时会出现不同的不良反应,需根据患者的不良反应机制采取针对性措施,以便降低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几率。
作者:郭煊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探析循证护理运用在反流性食管炎患者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将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期间该院收治的86例反流性食管炎患者分为两组,其中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而观察组则运用循证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护理效果。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治疗有效率高,组间对比差异显著(P <0.05)。结论:临床上给予反流性食管炎患者循证护理,不仅可以提高治疗效果,还能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韩秀菊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分析腹部超声诊断急性胰腺炎的临床价值。方法:随机选择于2015年8月至2016年8月间该院收治的急性胰腺炎患者60例,作为此次研究对象,采用电脑随机分组的方式,将此次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常规组,其中常规组给予 CT 检查,研究组给予腹部检查,对比两组患者检查结果。结果:研究组患者确诊率为96.67%(29/30),常规组患者确诊率为66.67%(20/30),研究组确诊率显著高于常规组(P <0.05)。结论:腹部检查,对形态变化、胰腺重大、腹腔积液以及实质变化具有较高的灵敏度,于急性胰腺炎临床诊断而言,有着极其重要的临床价值,确诊率较高。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李军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探讨缬沙坦分别联合氨氯地平和氢氯噻嗪治疗老年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该院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接诊的老年高血压患者130例,按照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1和观察组2,每组65例,其中,观察组1采用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观察组2采用缬沙坦联合氢氯噻嗪,对比两组患者的血浆 NO、内皮素水平。结果:与治疗前相比,观察组1患者血浆 NO 升高,内皮素降低(P <0.05)。观察组2患者血浆 NO 升高,内皮素下降(P <0.05)。但是,观察组1和观察组2在治疗后血浆 NO 和内皮素方面,没有显著区别(P >0.05)。结论: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或者联合氢氯噻嗪在治疗老年高血压方面并没有明显的疗效差异,治疗效果良好,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生存质量。
作者:任俊苹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研究手术器械纳入消毒供应室集中管理对器械消毒合格率的影响。方法:把手术室器械集中纳入到消毒供应中心进行管理,通过将注重清洗质量、清洗方法改进以及提高操作技能与专业知识等落实来提高管理质量,并研究其对器械消毒合格率的影响。结果:合格率为100%,放大镜检测合格率为99.5%。结论:手术器械纳入消毒供应室集中管理能够提高器械消毒合格率,值得广泛推广。
作者:周洁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探讨甲氨蝶呤联合来氟米特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2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采用甲氨蝶呤联合来氟米特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来氟米特治疗。观察治疗前及治疗3月、6月后临床症状(包括关节疼痛、肿胀、功能障碍、晨僵等)、RF、ESR、CRP 等类风湿关节炎炎性指标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治疗后3个月、6个月后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CRP、RF、ESR 水平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甲氨蝶呤联合来氟米特治疗类风湿关节炎临床效果优于单纯来氟米特组。
作者:胡永鹏;杜转敏;窦娟娟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探究孕前检查在优生优育中的积极作用。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4月间进行孕前检查的43例产妇作为实验组,另外选取同一时期未进行孕前检查的43例产妇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产妇分娩后新生儿的缺陷率。结果:实验组产妇的新生儿中新生儿的出生缺陷率为2.3%,对照组产妇的新生儿中新生儿出生缺陷率为14.0%,实验组产妇的新生儿中新生儿的出生缺陷率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进行孕前检查可以显著减少新生儿的出生缺陷率,提高新生儿的健康质量,在优生优育起到积极的作用。
作者:张何英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探究护士分层级管理模式对增强护理管理质量的重要性。方法:选取该院45名护士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27名,对照组18名,实验组行分层管理,对照组行常规管理,对比管理前后知识理论、操作水平的考核情况与管理满意度。结果:实验组分层管理后知识理论、操作水平以及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实施分层管理有利于提高护理效果与满意度,值得医院采用。
作者:张琴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腹腔热灌注治疗晚期卵巢癌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该院从2011年6月至2013年6月收治的79例确诊为晚期卵巢癌的患者,所有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采用肿瘤细胞减灭术+术后 TP 方案静脉化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术后采用腹腔热灌注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差异。结果:研究组治疗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腹腔热灌注治疗晚期卵巢癌术后患者的临床疗效明显,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
作者:李越;郝晶 刊期: 2017年第01期
产后,大多数女性都会面临着身材走样、免疫力下降等问题,给其生活质量造成了一定的影响,为了避免这些问题,往往需要进行产后康复。但在目前,大多数产妇尚未认识到产后康复的重要性,也没有参与到规范性、系统性的产后康复训练中,致使产后健康与身材难以恢复。本文在分析产妇产后意识缺失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些建议,以期进一步提升产后的产后康复意识,引导产妇积极参与到产后康复训练中,进而促进其身体的有效恢复。
作者:刘娟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探究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后改进护理流程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5月至2016年7月期间该院收治的100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后患者,采用随机分组方式,将其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改进护理流程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护理总有效率为96%,对照组为80%,研究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针对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后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改进护理流程护理干预,效果显著,值得广泛推广。
作者:马俊红 刊期: 2017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