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华栋
目的:探讨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治疗心脏神经官能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该院门诊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给予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治疗,对照组给予酒石酸美托洛尔、盐酸曲美他嗪片治疗,均治疗8 w,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和治疗前后中医症状积分。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后的中医症状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结论: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治疗心脏神经官能症有较好的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郝丽娜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观察前列地尔联合肾康注射液治疗老年慢性肾脏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6月至2015年9月来该院治疗的老年慢性肾脏病患者126例,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6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的基础上应用肾康注射液与前列地尔注射液联合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5.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2.5%,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均无不良反应,并且在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血肌酐、血尿素氮、肉生肌酐清除率等指标水平均高于其治疗前,治疗效果也显著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前列地尔联合肾康注射液治疗老年慢性肾脏病的疗效比较好,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低,具有医学价值,值得在临床治疗中大力推广。
作者:袁茜;彭侃夫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分析舒适护理模式对开胸手术患者的舒适度与满意度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该科2013年9月至2016年3月进行开胸手术的患者90例,根据护理方法不同,分为干预组和参照组各45例,参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组患者进行舒适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和舒适度。结果:经护理后对比两组,干预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和舒适度均高于参照组,比较差异显著,以 P <0.05表示,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开胸手术患者应用舒适护理干预,效果较高,缓解了患者疼痛,提高护理满意度和舒适度,值得患者信赖和在临床中推广。
作者:孙玺瑶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本次临床实践课题研究,重点探讨品管圈在手术室护士术前访视的效果。方法:该院手术室(2014年3月)成立专门的 QCC 小组,小组成员为7人,7成组成品管圈。全面探讨分析手术室护士工作人员在患者手术治疗配合过程中各环节所存在的问题,并基于这些问题通过探讨研究分析指出原因,后再制定出相对应的方案措施。结果:手术室护士接受品管圈培训后,在术前访视效果上明显提高,缺陷率大幅度降低;并且护士手术急救能力得到有效加强。差异显著(P <0.05)。结论:品管圈在手术室护士术前访视实践领域,效果显著。
作者:张富岚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分析左氧氟沙星治疗盆腔炎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5月至2016年5月于该院就诊的盆腔炎患者,共140例,按进入医院的编号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70例。对照组进行单纯的青霉素药物治疗,观察组在青霉素治疗基础上进行静脉滴注左氧氟沙星注射液的治疗,两组均同时给予中医艾炙穴位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总有效率94.28%,对照组总有效率80.00%,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在治疗盆腔炎时,在青霉素治疗基础上进行静脉滴注左氧氟沙星注射液的治疗能够明显增强治疗效果,并且不良反应少,值得在妇科临床应用与推广。
作者:韦洁芳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观察应用硫酸镁联合拉贝洛尔和硫酸镁联合硝苯地平治疗妊娠合并高血压的临床疗效并进行对比分析。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12间入住该院妇产科治疗妊娠合并高血压患者180例,随机分为硫酸镁组,联合拉贝洛尔组和联合硝苯地平组,每组患者60例。所有患者均使用硫酸镁常规治疗,联合拉贝洛尔组患者在硫酸镁治疗基础上加用拉贝洛尔,联合硝苯地平组患者在硫酸镁治疗基础上加用硝苯地平,通过比较各组患者血压控制情况,和血浆黏稠度变化观察联合用药疗效,同时统计对比各组分娩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联合拉贝洛尔组和联合硝苯地平组患者临床治疗显效率高于硫酸镁组,血压控制效果联合拉贝洛尔组优于联合硝苯地平组;联合拉贝洛尔组患者平均全血粘度为(1.23±0.33)mPa. s明显低于硫酸镁组(1.85±0.28)mPa. s 和联合硝苯地平组(1.73±0.31)mPa. s,P <0.01;硫酸镁组分娩不良事件发生率25.0%,联合拉贝洛尔组分娩不良事件发生率5.0%,联合硝苯地平组分娩不良事件发生率为10%。结论:硫酸镁联合拉贝洛尔可以有效降低妊娠合并高血压患者血压,降低血液粘稠度,大大降低分娩不良事件发生,改善分娩结局。
作者:汪源源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探析奥扎格雷钠与灯盏花素对老年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资料,选取该院2014年9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老年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50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和25例,对照组采用奥扎格雷钠进行治疗,实验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灯盏花素进行联合治疗,对比各组间患者的治疗效果和血流动力学变化。结果:经不同药物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效果高于对照组,且血液指标变化均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针对老年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采用奥扎格雷钠+灯盏花素进行联合治疗的效果显著,改善了各项血液指标,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患者信赖和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柳国栋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小儿雾化吸入治疗呼吸道感染的具体效果,并观察总结护理措施。方法:参照完全随机数表方法,将2015年2月至2016年1月该院收治的小儿呼吸道感染患儿76例进行分组,得对照组(常规治疗联合干预)和观察组(雾化吸入联合护理干预)各38例,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并总结护理措施。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4.74%,显著高于对照组水平(χ2=7.89,P <0.05);观察组患儿的住院时间和咳嗽消失时间分别为(4.68±1.93)d、(2.42±0.89)d,均显著短于对照组水平,组间差异经统计学分析后意义显著(t =12.48,13.32;P <0.05)。结论:小儿雾化吸入治疗呼吸道感染的效果确切,在治疗过程中加强科学护理干预,能尽可能减轻患儿疼痛感,提高依从性,降低不良反应风险,需对此引起重视。
作者:姜先容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探究改良手术方式用于甲状腺次全切除术的效果。方法:将该院2014年6月至2015年8月接收的72例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分为对照组与改良组,对照组36例进行传统的甲状腺次全切术;改良组36例进行改良式手术。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手术效果、术后复发率及术后并发症等。结果: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手术后各项指标可知,改良组(总有效率97.2%)患者术后恢复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83.3%);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高于改善组,分别为50%和11.1%。结论:改良手术方式用于甲状腺次全切除术使患者病情恢复更快,病情不再反复,且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具有重大的临床意义。
作者:梁进刚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前列地尔对重肝病人经外周静脉用药引起副作用的观察及护理。方法:选取该院2015年9月至2016年9月共诊治的36例重肝患者,其中重肝乙型肝炎30例,药物性肝病4例,自身免疫性肝病2例,对其经外周静脉给药产生副作用采取护理措施的研究分析。结果:36例重肝患者,其中有25例重肝患者通过护理措施,达到满意效果,6例患者由于体制等相关因素不能耐受,遵医嘱停药,5例患者不出现副作用反应。在这36例重肝患者中,其中发生消化道系统反应有19例(52.8%),循环系统反应21例(58.3%),注射部位发生静脉炎及瘙痒13例(36.1%),精神及神经系统反应17例(47.2%)。结论:前列地尔对于重肝患者经外周静脉给药,不同患者会出现一种或多种副作用,应积极有效的采取临床护理措施,不仅能提高药物疗效,更能缓解其副作用,提高患者舒适度。
作者:楼飞美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观察优质护理服务措施在大内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5年1~12月收治的大内科患者共165例,经患者知情同意下由临床医师采取等距随机抽样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在大内科护理过程中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在大内科护理过程中采用优质护理服务措施。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效果满意度及两组患者的躯体功能恢复状况、心理情绪状态以及自理能力。结果:观察组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在躯体功能恢复状况、心理情绪状态以及自理能力方面都不同程度的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优质护理服务措施在大内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良好,宜在实际的护理过程中推广。
作者:游晓阳;周定惠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总结尿毒症血液净化患者的人性化护理方法对患者影响。方法:将86例血液净化尿毒症患者随机分为43例对照组和43例干预组,前者常规护理,后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人性化护理。结果:干预组血尿氮素(20.54±4.81)、β2-微球蛋白(10.21±1.72)、C 反应蛋白(2.54±2.47)、并发症发生率(6.98%)均低于对照组(26.31±5.22)、(16.22±2.03)、(4.49±3.42)、(25.6%),而护理满意度(100%)高于对照组(86.0%,P <0.05)。结论:将人性化护理运用于血液净化尿毒症患者中,有助于提高净化效果和护理满意度,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作者:李金梅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探究高脂血症对生化检验项目的干扰及消除干扰的措施。方法:选取2015年1~12月于该院就诊的高血脂患者的血标本共40份,将每份标本普通低速离心后得原血清均分为两份按处理方法不同分为观察 A 组和观察 B 组,每组各40份,其中观察 A 组标本进行冷藏处理,观察 B组标本则予以高速离心处理,另设40例健康人为对照组对比分析两组血标本检验指标情况。结果:对比分析处理前后两组标本的 ALT、GGT、AST 等相关指标间存在的差异,研究表明,观察 A 组和观察 B 组处理前后各项指标对比均存在显著差异(P <0.05);两组标本处理后各项生化指标的检验结果较之正常对照组相较无明显差异(P >0.05)。结论:高脂血症的病症反应对生化检测结果的准确性产生较大影响,进而误导临床诊断。本研究表明,高速离心法和标本冷藏法均是有效的处理措施,可以避免相关因素对检测结果的干扰,保障临床检测数据的准确性,且对促进临床疗效与改善预后发挥着重要作用。
作者:司宁波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分析成人急性细菌性痢疾的临床诊治情况。方法:选取该院37例患有急性细菌性痢疾的成年人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其临床表现和治疗情况。结果:37例急性细菌性痢疾患者治疗后,痊愈的有13例,显效的有22例,无效的有2例,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4.6%,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为(6.8±1.3)d,治疗中无严重的不良反应发生。结论:成人急性细菌性痢疾予以及时有效的治疗,可以降低患者的死亡率,治疗效果显著。
作者:刘成山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延续护理对非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研究。方法:选取2014~2015年该院收治的非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94例,将所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7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延续护理,在进行一段时间的护理后,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5.7%,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80.8%,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在临床上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可以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延续护理,能有效提高患者的护理效果,值得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作者:吴开琴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通过在产科病房实施人性化护理措施观察其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5月12日至2016年5月12日到该科进行分娩的120例产妇,按随机分配原则将其分为实验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对照组产妇实施常规产科护理措施,实验组产妇接受产科人性化护理相应方案。在进行护理的过程中观察并比较两组产妇对护理人员的满意程度以及伴随的产后焦虑程度。结果:实验组产妇的焦虑度和对护理人员的满意程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通过实施人性化护理措施,可利于产妇产后恢复,有效防止其产生产后抑郁症状,同时可一定幅度提高产妇及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作者:覃红珍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观察经口吸吮与管饲喂养结合促进早产儿完全胃肠喂养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该院收治的86例早产儿作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实施管饲喂养护理,观察组实施经口吸吮和管饲喂养结合的护理。结果:观察组早产儿胃管留置的时间为(11.28±1.49)d。对照组早产儿胎胃管留置的时间为(13.53±2.49)d。两组在喂养后相关指标上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早产儿患者实施经口吸吮语与管饲喂养相结合的护理方式,能够加快早产儿体重的增长速度,减少胃管留置时间和住院时间,能够充分促进早产儿完全胃肠喂养,提升早产儿的护理效果和生活质量,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刘娟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肿瘤内科护理工作中常见的安全隐患。方法:研究在该院治疗的100例肿瘤患者,将患者分成两组,一组为对照组取50例患者,一组为调查组取50例患者。对于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调查组先对肿瘤内科护理工作中常见的安全隐患进行排查,并制定出合理地护理计划及对策对患者进行护理,然后将两组对于护理的满意度进行分析,结果在肿瘤内科护理工作中确实有较大的安全隐患,主要表现在,护理人员的责任心,护理技能等方面,在合理地制定护理计划及对策后对调查组患者进行护理。结果:调查组的护理满意度要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肿瘤内科护理工作中常见的安全隐患及时的进行排查及预防,并制定合理地护理计划及对策能有效地改善医患关系,使患者早日走出病痛的折磨,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谢程妍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探究急诊在就诊危重症病患时采取深静脉穿刺置管所取得的应用效果。方法:择取2015年4月到2016年4月期间由笔者所在医院急诊科收治的80例危重症病患,按照采取的不同静脉穿刺方式为患者分组:行常规外周静脉穿刺的40例患者归入对照组,行深静脉穿刺的4例患者归入研究组。组间对比两组患者的急诊救治结果。结果:研究组在抢救成功率(95%)和一次穿刺成功率(80%)上高于对照组(75%、55%),在并发症率(0%)上则低于对照组(20%),统计学有差异(P <0.05)。结论:选择深静脉穿刺置管可以有效提高急诊对危重病患者的救治效果。
作者:赵茂军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探究院前急救护理路径在脑卒中患者院前急救中的应用情况。方法:选择该院2014年1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36例脑卒中患者,根据院前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急救情况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院前急救时间(8.36±2.15)min,等待手术时间(10.82±2.85)min,两组患者在急救时间和等待手术时间上存在显著性差异(P <0.05);观察组者治愈率83.33%,治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P <0.05)。结论:院前急救护理路径有效提高脑卒中患者的治疗效率,加强院外急救,缩短入院急救时间和手术等待时间,降低脑卒中患者的残疾率和死亡率,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李洪娟 刊期: 2017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