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舒适护理模式对开胸手术患者的舒适度与满意度的效果观察

孙玺瑶

关键词:舒适护理模式, 开胸手术, 舒适度, 满意度, 效果观察
摘要:目的:分析舒适护理模式对开胸手术患者的舒适度与满意度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该科2013年9月至2016年3月进行开胸手术的患者90例,根据护理方法不同,分为干预组和参照组各45例,参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组患者进行舒适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和舒适度。结果:经护理后对比两组,干预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和舒适度均高于参照组,比较差异显著,以 P <0.05表示,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开胸手术患者应用舒适护理干预,效果较高,缓解了患者疼痛,提高护理满意度和舒适度,值得患者信赖和在临床中推广。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药物对常用临床检验指标的影响

    目的:研究药物对检测患者临床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该院自2010年6月至2016年5月就诊的200名患者的临床资料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分析和总结。结果:对选取的资料的尿检样本进行反复分析,检测药物成分和代谢物水平。结论:部分药物的使用影响了部分临床检验指标的结果,需要更换检验方法或者进一步检测才能排除药物的干扰。

    作者:欧阳胜男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不同护理方法对 JAKS 及其抑制因子在急性白血病和骨髓增殖性肿瘤中影响研究

    目的:观察不同护理方法在急性白血病和骨髓增殖性肿瘤患者中的护理效果及对 JAKS、抑制因子的影响。方法:取急性白血病和骨髓增殖性肿瘤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n =50)和观察组(n =50)。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护理,观察组采用护理干预,采用半定量 RT - PCR 方法检测两组患者护理后 JAKS、抑制因子水平。结果:观察组 JAKS、抑制因子水平,包括:NF - KB、SHP -1等,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急性白血病和骨髓增值性肿瘤患者治疗过程中实施护理干预效果理想,能降低 JAKS、抑制因子水平,改善患者预后,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张晴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康柏西普治疗 BRVO 伴发黄斑囊样水肿的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康柏西普治疗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BRVO)伴发黄斑囊样水肿(CME)的疗效。方法:收集临床上确诊为 BRVO 伴发 CME 的36例(36只眼)给予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分析对比患者治疗前后佳矫正视力和 OCT 检查黄斑结构变化情况。结果: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治疗后患眼黄斑区结构形态明显好转或恢复,佳矫正视力提高显著。结论: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均减轻 BRVO 伴发 CME 有良好的效果。

    作者:张露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OSCE 在 ICU 专科护生临床能力评价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探究 OSCE 在 ICU 专科护生临床能力评价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80名 ICU 护理专业方向护生随机分为研究组(OSCE 教学模式)和对照组(传统教学模式),各40名,比较两组考核成绩及实施 OSCE 前后调查结果。结果:研究组护生实训后笔试考核成绩高于对照组(P <0.05);研究组实训后各考站总评分和 CTDI - CV 评分均高于实训前(P <0.05)。结论:应用 OSCE 可对 ICU 专科护生临床能力做出客观评价,该教学模式有助于提高护生的临床能力。

    作者:敖琴攀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浅析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与联合血液透析滤过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皮肤瘙痒的疗效

    目的:研究分析维持性血液透析皮肤瘙痒症状使用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与联合血液透析滤过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根据2013年6月至2014年6月该院的48例接受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皮肤瘙痒患者来进行研究分析,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均有24例。对照使用血液透析滤过联合血液透析的治疗方式,观察组使用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的治疗方式。比较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临床症状缓解率是87.5%,对照组是50%,结果存在统计学差异(P <0.05)。结论:尿毒症皮肤瘙痒症状使用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的效果比血液透析联合血液透析滤过治疗优秀,临床中推介使用。

    作者:白永娟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儿童家长对儿童保健知识了解情况及对健康教育需求与行为态度的调查研究

    目的:调查儿童家长对儿童保健知识了解情况及对健康教育需求与行为态度。方法:选取我院进行健康咨询的儿童家长120名,对其展开自编问卷调查。结果:文化程度与职业是影响家长对儿童健康知识了解程度的重要影响因素。家长对健康知识宣教内容的需求率为71.43%,家长对儿童健康知识需求率相对较高;家长接受健康教育的方式主要以电话咨询、专家讲座以及电视宣传为主。结论:要着重对儿童家长展开健康教育宣传,使儿童家长了解儿童保健相关知识及儿童保健的重要性,提高儿童家长健康教育的意识,为规范儿童家长的教育行为和促进儿童健康成长,奠定坚实的基础。

    作者:张海燕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剖宫产手术中不同麻醉方式的效果比较

    目的:比较不同麻醉方式在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剖宫产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3年7月至2015年6月期间收治的70例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剖宫产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麻醉方法的不同,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观察组行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对照组单行硬膜外麻醉,对比两组产妇的麻醉效果。结果:观察组产妇的麻醉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7.1%>80%,P <0.05)。结论:在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剖宫产手术中,选择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方式的效果更好,保障了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剖宫产手术的安全,帮助产妇顺利分娩,具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徐小玲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探讨改良静脉穿刺法对减轻静脉穿刺疼痛研究

    目的:研究分析静脉穿刺疼痛的缓解方式,对静脉穿刺方式进行改良,提升静脉输液的护理质量。方法:根据2004年4月至2005年4月该院的100例病人来分析,共进行400次静脉穿刺,随机使用改良静脉穿刺和传统静脉穿刺来输液,比较分析两种方式的疼痛情况。结果:每组都使用了200次穿刺,对患者的疼痛比较,两种穿刺的疼痛情况对比具有统计学差异性(P <0.005)。结论:改良静脉穿刺可以让患者的静脉穿刺时疼痛得到缓解,缩短静脉穿刺的时间,临床中可以进行推广使用。

    作者:牛春利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经口吸吮与管饲喂养结合促进早产儿完全胃肠喂养的护理观察

    目的:观察经口吸吮与管饲喂养结合促进早产儿完全胃肠喂养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该院收治的86例早产儿作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实施管饲喂养护理,观察组实施经口吸吮和管饲喂养结合的护理。结果:观察组早产儿胃管留置的时间为(11.28±1.49)d。对照组早产儿胎胃管留置的时间为(13.53±2.49)d。两组在喂养后相关指标上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早产儿患者实施经口吸吮语与管饲喂养相结合的护理方式,能够加快早产儿体重的增长速度,减少胃管留置时间和住院时间,能够充分促进早产儿完全胃肠喂养,提升早产儿的护理效果和生活质量,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刘娟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护理纠纷产生的原因及对策

    目的:对护理纠纷产生的原因及对策进行分析。方法:该院回顾性分析2013年2月至2014年3月收治的疾病患儿400例,其中依据时间进行阶段性分组,将2013年2月至2013年7月进行传统护理的患儿作为 A 组,2013年8月至2014年3月进行责任制护理的患儿作为 B 组,各200例,并观察2组患儿的疾病认知度、治疗依从性及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B 组患儿在受责任制护理干预后,其疾病认知度评分、治疗依从性评分及护理满意度评分均高于 A 组(P <0.05)。结论:对护理纠纷的因素进行总结,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及管理办法,可改善管理及护理效果,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实施。

    作者:张丽芳;倪凤霞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腹股沟疝应用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的意义探析

    目的:研究分析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临床效果。方法:研究对象选取2010年10月至2014年10月间在该院接受腹股沟疝手术治疗的80例患者,将他们随机的分成两组,设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40例患者使用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对照组40例患者则采用传统疝修补术(Bassini 修补术)治疗,对研究组与对照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等治疗指标进行观察对比;对患者实施12个月的随访,了解腹股沟疝的复发率。结果:研究组40例患者的各项手术治疗指标结果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研究组患者中发生术后并发症的有4例,占10%,对照组患者中发生术后并发症的有17例,占42.5%;一年后,研究组患者中复发的有1例,占2.5%,对照组患者中复发的有5例,占12.5%,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采用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临床疗效显著,操作简单、并发症少、术后恢复快、复发率低,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朱涛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微创拔牙法与传统拔牙法拔除下颌阻生智齿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探究微创拔牙法和传统拔牙法拔除下颌阻生智齿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2年3月至2014年3月下颌阻生智齿患者110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5例,分别采用传统拔牙法(对照组)和微创拔牙法(观察组)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明显比对照组患者短,而且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与传统拔牙法对比,采用微创拔牙法应用于下颌阻生智齿患者进行治疗,效果显著。

    作者:徐凯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彩超在乳腺良恶性肿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彩超在乳腺良恶性肿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该院2012年1月至2015年1月查治的58例乳腺癌患者,均予以彩超检查,与病理检查结果对比分析,总结彩超检测乳腺良恶性肿瘤的特点。结果:彩超良性乳腺肿瘤诊断准确率为96.77%,误诊率为3.23%;彩超恶性乳腺肿瘤诊断准确率为92.59%,误诊率为7.41%;良性乳腺肿瘤边界清晰、形态规则、内部回声均匀、纵横比<1、无钙化、腋窝淋巴结正常者均多于恶性乳腺肿瘤(P <0.05);良性乳腺肿瘤恶性乳腺肿瘤 Adler 分级为0级、Ⅰ级、RI <0.7、PSV <20 cm/ s 者均多于恶性乳腺肿瘤(P <0.05)。结论:彩超诊断乳腺良恶性肿瘤操作简单、准确率高,可作为检测乳腺肿瘤的首选方式。

    作者:罗春香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性白内障术后并发症的影响研究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性白内障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该院进行糖尿病性白内障手术的3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成观察组19例(干预护理)和对照组19例(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经过护理后,观察组患者在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视力情况、并发症、满意度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护理人员一定要重视患者在手术前、手术后和出院后的护理工作,这样才能提高糖尿病性白内障患者的手术治疗效果。

    作者:王萍萍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前列地尔治疗重肝患者经外周静脉给药后的副作用的观察及护理

    目的:探讨前列地尔对重肝病人经外周静脉用药引起副作用的观察及护理。方法:选取该院2015年9月至2016年9月共诊治的36例重肝患者,其中重肝乙型肝炎30例,药物性肝病4例,自身免疫性肝病2例,对其经外周静脉给药产生副作用采取护理措施的研究分析。结果:36例重肝患者,其中有25例重肝患者通过护理措施,达到满意效果,6例患者由于体制等相关因素不能耐受,遵医嘱停药,5例患者不出现副作用反应。在这36例重肝患者中,其中发生消化道系统反应有19例(52.8%),循环系统反应21例(58.3%),注射部位发生静脉炎及瘙痒13例(36.1%),精神及神经系统反应17例(47.2%)。结论:前列地尔对于重肝患者经外周静脉给药,不同患者会出现一种或多种副作用,应积极有效的采取临床护理措施,不仅能提高药物疗效,更能缓解其副作用,提高患者舒适度。

    作者:楼飞美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神经内科患者跌倒相关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

    目的:分析神经内科患者跌倒相关因素,探讨有效的护理对策。方法:选取该院2013年3月至2015年6月期间收治的神经内科疾病患者130例神经内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其跌倒发生的主要因素,制定针对性的护理策略。结果:在130例神经内科患者当中,跌倒发生率为11.5%。其中25~35岁、36~45岁、46~55岁、56~65岁、66~75岁患者的跌倒发生率分别为0、5.3%、19.4%、13.5%以及8.7%,其中46~55岁患者的跌倒发生率高,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机体健康情况良好的患者,其跌倒发生率明显低于机体健康情况较差的患者,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针对神经内科患者跌倒相关因素,采取相应的护理对策,进而有效降低跌倒发生率,对于神经内科患者的治疗与康复有着积极的影响。

    作者:姚丽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急诊护理流程优化对急诊患者抢救效率的影响分析

    目的:分析和探究急诊护理流程优化对急诊患者抢救效率的影响。方法:随机抽取了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该院急诊科收治的12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的先后顺利将其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而实验组患者给予了急诊护理流程优化护理,然后对两组患者的抢救效率及满意度进行对比。在对急诊患者进行抢救的过程中,对其急诊护理流程进行优化,不仅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抢救效率,而且还能提高患者及家属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作者:李瑛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临床血脂生化检验的分级检验方法应用的检验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临床血脂生化检验的分级检验方法应用效果。方法:选择该院接诊的实施血脂生化检验的患者40例进行研究,采取血液样本后均实施拉网式检验法与分级检验法检验。观察记录两组患者载脂蛋白 A(Apoa)、载脂蛋白 B(ApoB)、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 - 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 - C)水平,并采取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种检验方法在载脂蛋白 A、载脂蛋白 B、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上比较差异明显(P <0.05),而三酰甘油、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较无明显差异(P >0.05)。结论:临床血脂生化检验实施分级检验方法处理,取得的检验指标准确度更高,相比拉网式检验法更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董倩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临床应用喹诺酮类抗菌药的不良反应及对策

    目的:探究在临床上应用喹诺酮类抗菌药出现的不良反应,并针对不良反应情况提出应对对策。方法:选取该院在2015年4月至2016年4月期间应用喹诺酮类抗菌药进行药物治疗引起不良反应的患者共计42例,对42例患者抗菌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情况进行分析,并针对不良反应情况提出应对措施。结果:在各种喹诺酮类抗菌药物中,左氧氟沙星发生不良反应的几率高,依诺沙星、洛美沙星发生不良反应几率低。喹诺酮类抗菌药物可对患者的神经系统、消化系统、关节软骨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结论:患者在服用不同喹诺酮类抗菌药时会出现不同的不良反应,需根据患者的不良反应机制采取针对性措施,以便降低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几率。

    作者:郭煊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支气管哮喘患者吸入糖皮质激素治疗的影响分析

    目的:对支气管哮喘患者吸入糖皮质激素(Glucocorticoid)的治疗现状进行分析,并从中找出影响患者治疗的主要因素。方法:对患者进行问卷调查,选取该院呼吸内科67例哮喘患者,通过患者吸入糖皮质激素的治疗现状进行调查。结果:经调查67例支气管哮喘患者,36例患者遵循医嘱进行治疗,所占比例53.7,半采用吸入糖皮质素进行治疗的患者19例,所占比例28.3%。完全未采用糖皮质素进行治疗的患者12例,所占比例19.0%。19例患者没采用糖皮质素进行治疗的原因包括自身原因、患者产生不良反应、无医嘱建议、患者依从性较差等。结论:对于支气管炎哮喘的患者应加强健康教育,从而提高患者的依从性,医疗单位加强对患者用药的专业指导,从而取得佳的治疗效果。

    作者:贾龙玉 刊期: 2017年第01期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