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丽芳;倪凤霞
目的:探究该院临床药师抗菌药物合理应用情况,提高我院抗菌药物和基本的管理水平。方法:选择该院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收治的156例使用抗菌药物治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处方是否有临床药师干预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两组患者的处方抗菌药物用法用量、适应症、联合用药、重复用药等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对照组患者的抗生素销售比例明显高于观察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抗生素基本药物比例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的抗菌药物合理应用方面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门诊、急诊在开具抗菌药物处方过程中存在不同程度不合理用药的现象,存在抗生素基本药物使用率不高,抗生素用药量大等问题,临床药师要加强与临床医师的沟通交流,大力宣传临床抗生素药物用药规范知识,提高医师合理用药意识,全面提升我院临床抗菌药物合理规范用药水平。
作者:陆炳蔚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分析成人急性细菌性痢疾的临床诊治情况。方法:选取该院37例患有急性细菌性痢疾的成年人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其临床表现和治疗情况。结果:37例急性细菌性痢疾患者治疗后,痊愈的有13例,显效的有22例,无效的有2例,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4.6%,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为(6.8±1.3)d,治疗中无严重的不良反应发生。结论:成人急性细菌性痢疾予以及时有效的治疗,可以降低患者的死亡率,治疗效果显著。
作者:刘成山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彩超在乳腺良恶性肿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该院2012年1月至2015年1月查治的58例乳腺癌患者,均予以彩超检查,与病理检查结果对比分析,总结彩超检测乳腺良恶性肿瘤的特点。结果:彩超良性乳腺肿瘤诊断准确率为96.77%,误诊率为3.23%;彩超恶性乳腺肿瘤诊断准确率为92.59%,误诊率为7.41%;良性乳腺肿瘤边界清晰、形态规则、内部回声均匀、纵横比<1、无钙化、腋窝淋巴结正常者均多于恶性乳腺肿瘤(P <0.05);良性乳腺肿瘤恶性乳腺肿瘤 Adler 分级为0级、Ⅰ级、RI <0.7、PSV <20 cm/ s 者均多于恶性乳腺肿瘤(P <0.05)。结论:彩超诊断乳腺良恶性肿瘤操作简单、准确率高,可作为检测乳腺肿瘤的首选方式。
作者:罗春香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观察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采用沙丁胺醇联合布地奈德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该院2014年10月至2015年10月收治的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患者96例,依照治疗方式,分为单一组及联合组,各48例,单一组采用单一沙丁胺醇治疗,联合组采用沙丁胺醇、布地奈德联合治疗,观察临床治疗效果,对比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肺功能。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肺功能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联合组肺功能、临床疗效均高于单一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采用沙丁胺醇、布地奈德联合治疗时,具有良好治疗效果,可有效改善患者肺功能,缓解患者病情。
作者:段辉琴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分析急性农药中毒的急救和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在该院收治的急性农药中毒患者100例(2015年2月至2016年1月期间)。回顾分析患者进行急救和护理措施等资料。结果:经过对急性农药中毒患者的急救和护理发现,97例患者成功救治痊愈出院,2例呼吸心跳恢复,1例急救无效死亡,治愈率为97.00%。结论:对于急性农药中毒情况,在经过及时有效的急救和精心护理后,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治愈率,值得推广。
作者:谢莉萌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延续护理对非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研究。方法:选取2014~2015年该院收治的非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94例,将所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7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延续护理,在进行一段时间的护理后,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5.7%,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80.8%,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在临床上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可以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延续护理,能有效提高患者的护理效果,值得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作者:吴开琴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探讨不同麻醉方式对胃癌合并高血压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取该院收治的胃癌合并高血压患者65例来进行统计分析,随机分为对照组32例和观察组33例,对照组患者予以全身麻醉,观察组患者采用全身麻醉联合硬膜外麻醉,观察两组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变化情况,进行临床对照性分析。结果:两组患者 T2、T3、T4 SBP、DBP、HR 指标变化情况存在差异(P <0.05),对照组 T2、T3、T4 SBP、DBP、HR 指标明显高于 T1,结果具有显著性差异(P <0.05);观察组 T2、T3、T4、T5、T6各指标与 T1对比无明显差异(P >0.05),SBP 在 T2、T3有所下降,但在正常值范围内。结论:全身麻醉联合硬膜外麻醉对胃癌合并高血压患者血流动力学影响小,可有效减少应激反应,促使循环功能稳定。
作者:武建清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研究关节护理在风湿性关节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0年5月至2015年5月收治的36例行人工关节置换术治疗的风湿性关节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征得患者知情同意下对其实施关节护理,比较实施前后应用效果。结果:关节护理实施前风湿性关节炎患者SAS 评分(58.79±2.21)分,SDS 评分(59.46±2.24)分、VAS 评分(5.78±1.12)分,实施后 SAS 评分(40.22±1.20)分,SDS 评分(42.33±1.27)分、VAS 评分(2.12±1.00)分,二者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关节护理可显著降低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焦虑、抑郁及疼痛程度,为其重回正常生活轨道奠定坚实基础,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胡白露;张敏;刘慧;冉学军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探析儿童闭塞性细支气管炎的临床诊断方法与治疗效果。方法:选择该院儿科2015年2月至2016年2月期间收治的33例闭塞性细支气管炎患儿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治疗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胸部 HRCT 检查,本组的33例患儿中,8例为支气管扩张、10例为支气管壁增厚、15例为马赛克灌注征;经肺功能检查,显示30例存在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30例行舒张试验,结果显示28例为阴性;经对症治疗后,25例显效、6例有效、2例无效,有效率为93.94%;同时,治疗前后患儿的哮喘症状评分比较有差异(P <0.05)。结论:临床上在诊断儿童闭塞性细支气管炎时,可以结合胸部 HRCT 检查结果,并且糖皮质激素是比较有效的治疗药物。
作者:杨新丽;丁淑玉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对西药房的处方调剂差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提出预防处方调剂差错的防范措施。方法:本次整理统计该院西药房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期间,登记在案的出现处方调剂差错的记录120例,对登记在案的处方调剂差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通过数据统计分析总结出现调剂差错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整改措施。结果:2013年至2015年西药房共下处方2849例,调剂差错处方120例,2013年发生调剂差错45例,2014年发生调剂差错处方40例,2015年发生调剂差错处方35例,处方调剂差错类型主要有:数量错误、用法用量错误、禁忌错误、其他错误。结论:合理对待西药房处方调剂的差错,应用相应的防范措施应用于临床处方调剂工作中,可减少处方调剂差错的概率,值得在临床中应用。
作者:谢军飞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探讨 ICU 综合治疗应用于重度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以该院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86例重度颅脑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按住院病房的不同,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普通病房)43例患者和观察组(住 ICU)43例患者分别采用常规治疗和常规治疗加 ICU 综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的总有效率分别为76.74%和51.16%,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 P <0.05)。结论:ICU 综合治疗应用于重度颅脑损伤患者,具有显著效果,重度颅脑损伤患者必须早诊断及早治疗。
作者:梁宾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分析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治疗方法与疗效。方法:研究对象选取该院2014年9月至2015年8月收治的86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根据患者的入院日期尾数进行分组。尾数为奇数的42例患者纳入甲组范畴,采用手术治疗;尾数为偶数的44例患者纳入乙组范畴,采用非手术方式治疗。对两组的临床疗效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甲组患者的临床有效率明显高于乙组(P <0.05);此外,甲组患者的盆腔疼痛、性交疼痛、不孕症改善结果明显优于乙组(P <0.05)。结论: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在满足手术适应证的情况下予以手术治疗具有很高的疗效,值得研究和推广。
作者:王庆玲 刊期: 2017年第01期
颈椎病在临床上十分常见的一种疾病,在各种类型的颈椎病中,神经根型颈椎病常见。神经根型颈椎病在临床上的治疗方法多采用推拿治疗,特殊情况才会采取手术治疗。推拿治疗在实施过程中风险较小、疗效显著、相对实惠,因此在临床治疗中也多见。本文将阐述推拿治疗在临床上应用的方法,从方法的使用中总结推拿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优点和缺点。
作者:王和军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本次研究针对儿童患者出现的气管异物病症进行发病影响因素的分析,并尝试探讨儿童此项病症的护理对策建议。方法:根据本次研究需要进行患者资料的收集,在该院2013年1月到2014年12月近两年时间内收集儿童患者资料720例,针对以上患者进行发病影响因素的分析,并制定科学的护理干预对策计划,在急救理论指导下关注儿童患者病症治疗,重视预防和心理护理干预的内容,防止出现并发症情况,并在儿童出院后进行家属护理指导。结果:通过本次研究了解到,导致儿童患者出现气管异物的原因有很多种,其中误食和吞咽异物造成的病症比较严重,并不存在死亡的儿童患者病例情况,在治疗后痊愈出院。结论:针对研究结果进行分析能够发现,预防儿童患者出现气管异物病症的工作非常重要,应提升家长对此病症的关注程度,在日常生活中进行健康教育宣传和指导,降低可能发生此类病症的几率。
作者:路翠娥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探讨甲氨蝶呤联合来氟米特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2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采用甲氨蝶呤联合来氟米特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来氟米特治疗。观察治疗前及治疗3月、6月后临床症状(包括关节疼痛、肿胀、功能障碍、晨僵等)、RF、ESR、CRP 等类风湿关节炎炎性指标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治疗后3个月、6个月后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CRP、RF、ESR 水平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甲氨蝶呤联合来氟米特治疗类风湿关节炎临床效果优于单纯来氟米特组。
作者:胡永鹏;杜转敏;窦娟娟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探析临床检验中,影响尿液检验的因素。方法:对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在该院检验科做尿液样本检验的资料864份进行统计,其中误差结果较大的尿液样本96份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再次检验,分析影响检验结果的因素。结果:96份尿液检验结果的因素中,实验室因素所占比例高,共49份(51.0%),其次分别为临床用药因素,共18份(18.8%),尿液样本采集因素,共11份(11.5%),尿液样本保存因素,共9份(9.4%),尿液标本送检过程因素,共9份(9.4%)。结论:尿液临床检验中,影响检验的因素存在各个环节中,相关人员要加强对检验各个环节的控制,使尿液的临床检验更加准确。
作者:吴丽京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研究分析球形肺炎的临床影像特点,对和其他球形病灶鉴别进行探讨。方法:根据该院2009年5月至2010年5月的16例球形肺炎患者来分析研究。结果:此次研究的患者临床表现为,病变两侧边缘垂直于胸膜,为刀切样直边缘,病变是方形,附近的胸膜较为肥厚,支气管狭窄,肺门侧血管扭曲变粗。肺门淋巴结没有明显肿大情况,使用了抗炎治疗,患者的病变部位有所缩减,能够继续接受抗炎治疗。结论:临床中球形肺炎在接受 CT 检查时具有较好的效果,可以进行推广使用。
作者:戚治宇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探究护士分层级管理模式对增强护理管理质量的重要性。方法:选取该院45名护士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27名,对照组18名,实验组行分层管理,对照组行常规管理,对比管理前后知识理论、操作水平的考核情况与管理满意度。结果:实验组分层管理后知识理论、操作水平以及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实施分层管理有利于提高护理效果与满意度,值得医院采用。
作者:张琴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探析循证护理运用在反流性食管炎患者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将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期间该院收治的86例反流性食管炎患者分为两组,其中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而观察组则运用循证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护理效果。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治疗有效率高,组间对比差异显著(P <0.05)。结论:临床上给予反流性食管炎患者循证护理,不仅可以提高治疗效果,还能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韩秀菊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分析采用手术治疗肠梗阻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次研究选择2011年9月至2016年3月在该院接受手术治疗的肠梗阻患者59例,分析手术效果。结果:59例患者手术均获得成功,手术平均时间及住院平均时间分别为(83.6718.58)min 及(3.521.80)d,术中平均失血量以及胃肠道功能平均恢复时间(60.588.45)ml 以及(2.121.54)d;59例患者中5例出现轻度手术切口感染,治疗后痊愈;所有患者对诊疗工作服务总满意率约为96.61%(57/59)。结论:采用手术方法治疗肠梗阻具有良好效果,不良反应较少,康复时间较短,值得进一步在临床推广及应用。
作者:黄绍明 刊期: 2017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