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炳蔚
目的:分析并总结小儿暴发性心肌炎的临床特征,同时探讨有效的护理方法。方法:选择2014年3月至2016年3月于该院就诊的小儿暴发性心肌炎患儿35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总结小儿暴发性心肌炎的临床特征和有效护理措施。结果:35例患儿中有29例出现发热,8例存在消化系统症状,11例出现咳嗽、气喘等症状,7例出现惊厥;均存在心电图异常和心脏舒张和收缩功能下降;35例患儿在住院期间有2例死亡,33例患儿治愈。结论:小儿暴发性心肌炎的临床特征复杂,加强临床分析、提高早期诊断意识很有必要,同时也要求根据患儿实际情况予以有效针对性护理,以便更好促进病情康复。
作者:陈玉华 刊期: 2017年第01期
先天性胆管扩张症(congenital biliary dilatation,CBD)是临床为常见的一种先天性胆道畸形疾病,多在婴幼儿中发病,且女性发病率明显高于男性。当前研究结果显示,先天性胆管扩张症的癌变风险明显高于正常人,因此加强对患者的早期诊治是改善患者预后,保证患者生命安全的关键。
作者:罗千观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培美曲塞联合顺铂治疗非鳞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2012年5月~2015年6月期间收治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临床资料,选取观察组(培美曲塞联合顺铂)和对照组(多西他赛联合顺铂)各24例,对比两组患者的近期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和疾病控制率明显高于对照组(33.3%>25.0%,91.7%>79.2%,P <0.05),而观察组患者的用药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治疗当中,培美曲塞联合顺铂的应用效果显著,能够有效提升疾病控制率,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而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具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吴新天;义维丽;王国栋(通讯作者)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分析 PDCA 循环法应用于消毒供应室护理管理中的效果。方法:2014年1月至2015年5月期间该院消毒供应室采用 PDCA 循环法进行管理的87份资料列为实施后组,同时将2012年9月至2013年12月期间我院消毒供应室87份常规管理资料作为实施前组,比较两组灭菌清洗合格率。结果:比较实施 PDCA 循环法前后手术器械清洗合格率,实施后的合格率87.36%明显高于实施前的58.62%,组间数据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采用 PDCA 循环法管理消毒供应室各工作,对各工作人员的工作质量有提升作用,确保工作整体水平,进而提升科室整体满意度。
作者:罗玉;陈芳 刊期: 2017年第01期
通过对本科室的200多名长期透析患者从内瘘术前、术后相关知识宣教、饮食宣教。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健康指导,施实个体化宣教相结合的方法,健康教育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患者方面:内瘘感染率、闭塞率明显下降,饮食方面知识、用药知识均掌握较好,医护之间满意度提高。
作者:李丽萍;汪洪霞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观察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采用沙丁胺醇联合布地奈德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该院2014年10月至2015年10月收治的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患者96例,依照治疗方式,分为单一组及联合组,各48例,单一组采用单一沙丁胺醇治疗,联合组采用沙丁胺醇、布地奈德联合治疗,观察临床治疗效果,对比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肺功能。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肺功能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联合组肺功能、临床疗效均高于单一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采用沙丁胺醇、布地奈德联合治疗时,具有良好治疗效果,可有效改善患者肺功能,缓解患者病情。
作者:段辉琴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探究手术室护理工作中采用护理干预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该院收治的120例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60例)与对照组(6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实验组患者总护理满意率为95.5%,护理总有效率为91.7%;对照组患者总护理满意率为78.3%,护理总有效率为76.7%,对比差异显著(P <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手术室护理工作中采用护理干预,可以取得显著的护理效果,明显改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确保患者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促进医疗服务质量的提高。同时,对患者的治疗与康复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作者:石妍妍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分析腹部超声诊断急性胰腺炎的临床价值。方法:随机选择于2015年8月至2016年8月间该院收治的急性胰腺炎患者60例,作为此次研究对象,采用电脑随机分组的方式,将此次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常规组,其中常规组给予 CT 检查,研究组给予腹部检查,对比两组患者检查结果。结果:研究组患者确诊率为96.67%(29/30),常规组患者确诊率为66.67%(20/30),研究组确诊率显著高于常规组(P <0.05)。结论:腹部检查,对形态变化、胰腺重大、腹腔积液以及实质变化具有较高的灵敏度,于急性胰腺炎临床诊断而言,有着极其重要的临床价值,确诊率较高。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李军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分析乳腺癌保乳术后大分割放疗急性毒性及生命质量。方法:选取该院近年来符合入组条件的乳腺癌保乳术患者5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实施常规分割放疗,观察组实施大分割放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急性毒性以及生命质量。结果:两组患者急性放射性皮炎均为Ⅰ~Ⅱ度,无显著差异(P >0.05),均未出现明显的放射性心、肺毒性,均未出现心前区不适、气促、咳嗽症状,观察组患者的 EWB 得分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但两组患者 PWB、SWB、FEB、AC 得分以及量表总得分(TOTAL)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 >0.05)。结论:乳腺癌保乳术后大分割放疗急性毒性及生命质量与常规分割放疗相同,患者耐受良好。
作者:康建宝 刊期: 2017年第01期
医院档案记录了医院在长期的运营过程中的发展历程,能够在宏观上反映医院不同时期发展情况,不仅是医院发展路程的真实见证,同时还是进行医学相关科学探究的重要资源。加强医院档案管理既可以为医院重要决策决定上提供科学依据,同时还有助于医院医疗水平的提升,对确保医院实现可持续发展来说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林涛 刊期: 2017年第01期
创新是发展新方法、新技术和新工作方式的过程,创新服务意识水平的高低是体现医院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标准[1]。医院临床一线护理人员应以创新为手段,提升护理质量、推动优质护理服务。优质护理服务的核心内涵是凸显基础护理中的人文服务。泌尿外科大多数患者及术后患者需要绝对卧床休息数小时到数月不等,如肾挫伤、肾切开取石术后、嗜铬细胞瘤术后、鞘膜积液及隐睾术后,且大多数疾病需每日饮水量至少达到2000~3000 ml,多数患者卧床休息期间,饮水极不方便,既容易污染床单元,又增加家属或护士的工作量。受到吸管水杯的启发,我科将普通吸管,380毫升容量的农夫山泉空饮料瓶自制成吸管水杯,方便患者及家属使用,受到患者和医务人员的一致好评,提高了护理满意度。
作者:唐菓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分析鼻中隔矫正联合等离子射频消融治疗鼻中隔偏曲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鼻中隔偏曲患者104例,随机分为两组各52例,对照组行鼻中隔矫正联合下鼻甲部分切除术,观察组行鼻中隔矫正联合等离子射频消融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对照组、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73.1%、94.2%,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 <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 <0.05),治疗后当日、治疗后6个月患者临床症状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鼻中隔矫正联合等离子射频消融对鼻中隔偏曲有显著的治疗价值,出血较少,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吕高峰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探讨纤维喉镜下 Nd:YAG 激光治疗声带息肉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1月至2015年12月到该院耳鼻喉科就诊的148例声带息肉患者,在纤维喉镜下使用 Nd:YAG 激光对其进行治疗,总结并分析治疗结果。结果:148例声带息肉患者中,治疗总有效率为100.0%。有32例治愈患者经两次治疗痊愈。有61%患者术后4~7d 声音恢复正常,有27%患者术后2周声音恢复正常,有9%患者术后3 w 恢复正常工作,有3%患者术后1个月声音才恢复正常。随访时间为0.6~3年,无复发者。结论:治疗声带息肉的佳方案是纤维喉镜下 Nd:YAG 激光治疗术。手术者应娴熟掌握激光特性、内镜技术及操作技巧,术中也应小心操作,避免激光对患者的正常组织造成伤害,使患者能得到满意的治疗。
作者:张绍良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对小儿单纯糠疹发病原因与微量元素及日光照射之间的关系进行探讨,找出其间的关联。方法:收集该院皮肤科门诊2015年5月至2016年7月单纯糠疹病例300例,同期该院儿保门诊健康体检儿童200例,均作血清微量元素(包括铁、钙、镁、锌及铜)检测,对两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同时对300例单纯糠疹儿童给予防晒和润肤治疗。结果:单纯糠疹患儿组血钙水平均值(1.25~1.98 mmol/ L)血锌水平均值(53.8~73.3μmol/ L)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血钙1.55~2.10 mmol/ L,血锌(75.7~97.6μmol/ L),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血铜、镁、铁、水平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300例单纯糠疹儿童给予防晒剂润肤治疗后,症状明显好转,其有效率98.5%。结论:小儿单纯糠疹发病与钙、锌元素缺乏及日光照射关系密切。
作者:谢虹;穆庆华;伊桂秀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研究不同体位对于采取腰硬联合麻醉的产妇的差异性影响。方法:选取无并发症且妊娠37周以上的孕妇作为研究样本,将其随机分为 A、B、C 组。A 组麻醉后用完全左侧卧位姿保持10 min,再改为右侧臀下垫高10 cm 的平卧姿势。B 组孕妇麻醉后采取右侧臀下垫高10 cm 的平卧姿势,调整手术床至向左倾斜20°。C 组孕妇采取右侧臀下垫高10 cm 的平卧姿势,调整手术床至向左倾斜20°。分别对三组孕妇的麻醉平面、血压以及心率进行监控。结果:对三组孕妇进行组间相比,所有孕妇均在麻醉后5和10 min 内温度觉丧失的麻醉平面,且 A 组和 B 组明显低于 C 组(P<0.05)。B 组血压下降较明显,与其他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 <0.01),A 组和 C 组相比,血压在麻醉后8、10 min 有统计学差异(P <0.05)。结论:剖宫产的孕妇采取腰硬联合的麻醉方法,在麻醉后保持右侧臀下垫高10 cm 的平卧姿势,调整手术床至向左倾斜20°的体位可以有效降低低血压的发生几率。
作者:郭岩;何秀岩;高文立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分析采用手术治疗肠梗阻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次研究选择2011年9月至2016年3月在该院接受手术治疗的肠梗阻患者59例,分析手术效果。结果:59例患者手术均获得成功,手术平均时间及住院平均时间分别为(83.6718.58)min 及(3.521.80)d,术中平均失血量以及胃肠道功能平均恢复时间(60.588.45)ml 以及(2.121.54)d;59例患者中5例出现轻度手术切口感染,治疗后痊愈;所有患者对诊疗工作服务总满意率约为96.61%(57/59)。结论:采用手术方法治疗肠梗阻具有良好效果,不良反应较少,康复时间较短,值得进一步在临床推广及应用。
作者:黄绍明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探究孕前检查在优生优育中的积极作用。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4月间进行孕前检查的43例产妇作为实验组,另外选取同一时期未进行孕前检查的43例产妇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产妇分娩后新生儿的缺陷率。结果:实验组产妇的新生儿中新生儿的出生缺陷率为2.3%,对照组产妇的新生儿中新生儿出生缺陷率为14.0%,实验组产妇的新生儿中新生儿的出生缺陷率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进行孕前检查可以显著减少新生儿的出生缺陷率,提高新生儿的健康质量,在优生优育起到积极的作用。
作者:张何英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降低电子胃镜使用中产生交叉感染,探讨预防感染的管理措施。方法:分析电子胃镜在操作管理中存在的感染隐患,制定电子胃镜清洗消毒操作预防感染的具体措施。结果:正确的电子胃镜清洗消毒方法,能够避免胃镜清洗消毒不彻底,减少交叉感染机会。结论:严格执行胃镜感染管理防护措施,预防胃镜使用时的院内交叉感染。
作者:宿玉瑾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探究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与思密达联合治疗成人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对照组给予思密达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予以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治疗,观察对比两组临床疗效及用药安全性。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3%,P <0.05)。两组均未发生严重药物不良反应。结论:两药联合治疗成人腹泻的疗效确切,且用药较安全。
作者:李国斌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探讨以人为本理念在妇产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5月我院妇产科收治的120例患者。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人。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以人为本理念为基础的护理。观察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接受护理后焦虑缓解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对治疗环境、护理工作与情感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将以人为本理念运用在妇产科护理管理中,能够提高护理效率,改善患者心理状态,提升患者满意度。
作者:张华容 刊期: 2017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