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国斌
目的:分析乙肝肝硬化失代偿患者药物治疗依从性实施个性化护理措施的效果。方法:取2014年10月至2015年10月该院收治的94例乙肝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个性化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接受护理后观察组患者完全以从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接受治疗后生活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 P <0.05)。结论:乙肝肝硬化失代偿患者药物治疗期间实施个性化护理措施,能够提提升治疗依从性,高治疗效率,进而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王银凤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分析孕产妇产前保健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3年10月至2016年5月该院收治的600例孕产妇作为观察目标,对所有孕产妇产前检查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600例孕产妇中,产前接受检查者540例,产前检查率为90.0%,540例孕产妇中孕早期开始进行产前检查所占比例仅为14.8%(80/540),且孕早、中、晚期均进行产前检查的孕产妇仅占11.7%(70/600);社会人工学因素(产次、户籍所在地、年龄、职业以及医疗付费方式)和孕产史是影响孕产妇首次产前检查时间和产前检查次数的主要因素。结论:产前保健服务工作尚不完善,医疗保健部门应根据不同人群的实际特点,选择针对性解决对策,进行健康宣教,切实提高产前保健工作质量,改善妊娠结局。
作者:钟碧红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对老年患者腰-硬联合麻醉的镇静效应。方法:以该院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收治的95例拟行腰-硬联合麻醉的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五组,分别为咪达唑仑组(M 组)、右美托咪定组(D1、D2、D3组)和空白对照组(K 组),每组各19例患者,记录五组患者不同时间点的 Ramsay 评分。结果:D1、D2、D3和 M 组患者 T2至 T5时的 Ramsay 评分明显高于 T0至 T1时(P <0.05)。T3至 T5时,D2、D3和 M 组患者的 Ramsay 评分明显高于 K 组患者(P <0.05)。结论:老年患者行腰-硬联合麻醉时,右美托咪定具有较好的辅助作用,镇静效果好。
作者:刘建根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对护理纠纷产生的原因及对策进行分析。方法:该院回顾性分析2013年2月至2014年3月收治的疾病患儿400例,其中依据时间进行阶段性分组,将2013年2月至2013年7月进行传统护理的患儿作为 A 组,2013年8月至2014年3月进行责任制护理的患儿作为 B 组,各200例,并观察2组患儿的疾病认知度、治疗依从性及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B 组患儿在受责任制护理干预后,其疾病认知度评分、治疗依从性评分及护理满意度评分均高于 A 组(P <0.05)。结论:对护理纠纷的因素进行总结,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及管理办法,可改善管理及护理效果,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实施。
作者:张丽芳;倪凤霞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在创伤骨科急诊患者中实施心理护理与舒适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7月至2016年7月收治的创伤骨科急诊患者104例,随机分为两组各52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同时实施心理护理与舒适护理。结果:观察组术后6 h、12 h 疼痛评分(1.52±0.63,2.84±0.83)低于对照组(2.02±0.73,4.92±0.94)(P <0.05);观察组术后焦虑量表得分(31.63±5.24)、抑郁量表得分(28.22±4.82)低于对照组(37.94±6.13,34.63±5.22)(P <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6.15%)高于对照组(80.77%)(P <0.05)。结论:在创伤骨科急诊患者中实施心理护理与舒适护理能够减少疼痛水平,改善患者情绪状态,提高护理满意度。
作者:吴祝华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本次主要对品管圈工作模式应用在 ICU 人工气道护理中的效果进行分析,旨在提高临床护理的水平和质量。方法:选取该院2014年3月至2016年7月收治的 ICU 人工气道患者80例,根据所有患者入院就诊的编号进行平均分组,其中单号为对照组,双号为实验组,两组各为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对照组护理的基础上行品管圈工作模式护理,对两组患者护理的效果进行分析对比。结果: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0%,P <0.05)。结论:品管圈工作模式应用在 ICU 人工气道护理中的效果确切,可有效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的几率,值得于临床护理中应用推广。
作者:陈颖翘;伍翠敏;梁伟玲;区晓芬;罗文霞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研究分析宫角妊娠患者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技术检查诊断的方式与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50例宫角妊娠患者临床诊疗资料,对比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诊断与宫角妊娠术后病理诊断的差异。结果: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准确率100%,未出现误诊患者。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宫角妊娠诊断具有准确率高、稳定性好的优势,对宫角妊娠诊疗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作者:陈丽娜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探究儿童上臂三角肌注射技术及应用效果。方法:择取该院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接受注射的健康儿童180例设置为本次的研究对象,按照信封随机分组方案分为每组儿童均占据90例的常规组与实验组,其中常规组采取一般操作规范进行注射,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无痛注射法,对两组儿童的疼痛反应进行观察研究。结果:实验组儿童疼痛行为反应评分明显优于常规组(P <0.05)。结论:儿童进行预防接种注射时采取无痛注射技术可明显降低儿童的疼痛反应,提高依从性。
作者:范春仙;董莉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探究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艾滋病检测情况与效果。方法:选取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实施 PITC 策略期间进行抽血检查的478名人员,将其设置为研究组,同时,选择同时期的自愿进行艾滋病咨询和检测的478名人员,将其设置为对照组,对比两组对象艾滋病检测情况。结果:研究组HIV 检测率为85.6%,对照组为66.5%,研究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研究组 HIV 检测阳性率为5.1%,对照组为0.3%,研究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通过 PICT 策略,有助于提高艾滋病检出率,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值得广泛推广。
作者:张秀春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对外伤昏迷患者的院前急救与护理的临床应用价值予以分析和探讨。方法:将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期间于该院进行治疗的外伤昏迷患者86例按照入院方式的不同分为两组,分别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患者由家属直接送往医院没有经过有效的院前急救措施,观察组患者入院前接受了院前急救和护理。对两组患者的抢救成功率进行观察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抢救成功率与对照组患者有明显的差异( P <0.05)。结论:对外伤昏迷患者在急救时采用院前急救与护理可以明显的改善患者的预后,减少不良反应以及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治疗的有效率,为抢救争取到了更多的时间,保障外伤昏迷患者的生命安全以及提高生活质量都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值得我们在临床上进一步的推广和使用。
作者:范玲霞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探讨高强度聚焦超声消融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方法:对65例接受 HIFU 消融治疗的子宫肌瘤进行跟踪随访,比较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子宫肌瘤体积、血红蛋白指标等变化情况。结果:本组65例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6.9%,治疗后子宫肌瘤体积缩小,血红蛋白水平提高,与治疗前比较,差异较为显著(P <0.05)。结论:HIFU 消融治疗子宫肌瘤效果显著,推荐临床应用。
作者:叶义碧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研究对胸外科术后患者实行人性化护理的作用和效果。方法:选取胸部手术的患者50例,按护理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护理组和对照组,护理组患者采取个性化护理干预的方法,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的方法,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和住院时间。结果:经护理后,护理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6.00%明显高于照组患者的84.00%,且护理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较明显(P <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实施个性化护理后,患者的住院时间明显缩短,护理满意度较高,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成佳兰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观察分析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采用中医辩证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该院116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根据双盲法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单独采用洛活喜治疗,实验组患者联合采用洛活喜和中医辩证治疗,将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实验组患者中53例治疗有效,对照组患者中42例治疗有效,治疗总有效率为91.4%,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72.4%,实验组患者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采用中医辨证治疗可取得良好的效果,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案,值得广泛推广。
作者:陶勇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分析急性农药中毒的急救和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在该院收治的急性农药中毒患者100例(2015年2月至2016年1月期间)。回顾分析患者进行急救和护理措施等资料。结果:经过对急性农药中毒患者的急救和护理发现,97例患者成功救治痊愈出院,2例呼吸心跳恢复,1例急救无效死亡,治愈率为97.00%。结论:对于急性农药中毒情况,在经过及时有效的急救和精心护理后,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治愈率,值得推广。
作者:谢莉萌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探讨甲氨蝶呤联合来氟米特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2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采用甲氨蝶呤联合来氟米特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来氟米特治疗。观察治疗前及治疗3月、6月后临床症状(包括关节疼痛、肿胀、功能障碍、晨僵等)、RF、ESR、CRP 等类风湿关节炎炎性指标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治疗后3个月、6个月后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CRP、RF、ESR 水平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甲氨蝶呤联合来氟米特治疗类风湿关节炎临床效果优于单纯来氟米特组。
作者:胡永鹏;杜转敏;窦娟娟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分析手术治疗的老年冠心病的综合性护理效果。方法:该院于2013年4月至2015年4月期间,采用随机分组方式将到我院进行手术治疗的老年冠心病患者90例分为观察组以及对照组,平均每组患者45例。在手术期间对患者进行护理,其中对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对观察组患者则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综合性护理,在完成手术之后,对两组患者手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概率和患者及家属对护理的满意程度进行对比。结果:经过不同的护理方式之后,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概率显著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及家属对护理的满意程度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05)。结论:在对老年冠心病进行手术治疗的过程中,采用综合性护理比应用常规护理能降低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概率,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在临床上值得推广。
作者:关慧娟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对比手术室中不同护理模式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该院收治的手术患者60例进行研究,收治时间为2014年8月至2015年8月期间,进行简单随机分组为观察组与对照组,30例为一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人性化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护理满意度及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的 SAS 评分与 SDS 评分均低于对照组,该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较对照组高,其住院时间较对照组短(P <0.05)。结论:在手术室中实施人性化护理的应用效果显著,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作者:纪燕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本文就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与探究。方法:选择该院自2014年3月至2016年3月期间收治的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66例,依据患者来院先后顺序平均分为两组,每组患者比例33例。接受腹腔镜下肺癌根治术治疗的患者作为实验组,接受常规开胸肺癌根治术治疗的患者作为参照组,后比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和参照组患者经不同方法治疗后,实验组患者手术用时、住院天数以及引流管留置时间较比参照组明显较短,且术后引流量和输血量经比对后,实验组也明显较少,从并发症发生率来看,实验组低于参照组,组间数据结果经统计后可知。两组间差异正相关。结论:在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治疗中应用腹腔镜下肺癌根治术,其临床疗效较比传统治疗更具优势,可以进一步实践和应用。
作者:张建辉;郭光伟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研究采用缬沙坦与阿托伐他汀联合治疗永久性房颤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8例永久性房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4例。观察组应用缬沙坦与阿托伐他汀联合治疗,对照组仅予以常规治疗,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0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6.47%,P <0.05);治疗后两组的 NT - proBNP 及 hs - CRP 水平均显著降低,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永久性房颤采用缬沙坦与阿托伐他汀联合治疗能够改善心肌功能、控制炎症反应,提高临床疗效,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靳温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对于品管圈护理在提升肿瘤内科护理人员手卫生依从性当中的作用进行研究和探讨。方法:以该院肿瘤科在职护理人员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建立品管圈,来进行护理人员手卫生依从性现状的调查以及分析,并且通过探讨相关的因素,并且通过一系列干预措施的建立,来对于品管圈建立前后手卫生已从性的变化进行研究和探讨。结果:与实施品管圈以前相比,实施品管圈以后,护理人员手卫生依从性从前面的61.54提升至,90.41%整体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采用品管圈护理方式对于提升肿瘤内科护理人员的手卫生依从性具有明显的效果,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刘传芬 刊期: 2017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