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莉萌
目的:观察经口吸吮与管饲喂养结合促进早产儿完全胃肠喂养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该院收治的86例早产儿作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实施管饲喂养护理,观察组实施经口吸吮和管饲喂养结合的护理。结果:观察组早产儿胃管留置的时间为(11.28±1.49)d。对照组早产儿胎胃管留置的时间为(13.53±2.49)d。两组在喂养后相关指标上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早产儿患者实施经口吸吮语与管饲喂养相结合的护理方式,能够加快早产儿体重的增长速度,减少胃管留置时间和住院时间,能够充分促进早产儿完全胃肠喂养,提升早产儿的护理效果和生活质量,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刘娟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对贫血患者实施血液检验的临床诊断鉴别价值探讨。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116例贫血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75例缺铁性贫血,41例地中海贫血,比较两组患者的血液检查结果。结果:两组患者的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RDW)、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CHC)、细胞平均体积(MCV)数据比较,差异显著(P <0.05);患者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量(MCH)比较差异不显著(P >0.05)。结论:在贫血类型的临床诊断中,可以通过血液检验患者的 RDW、MCHC、MVR 等指标进行不同类型贫血的诊断和鉴别,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作者:施利青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对比蛛网膜下腔出血(SAII)与脑出血(ICII)患者的护理要点,总结护理工作中的异同点。方法:此次实验研究对象,均选自该院在2013年12月至2015年1月期间收治治疗的 SAII(实验组)、ICII(参照组)患者各40例。对比分析实验组以及参照组两组患者护理工作中的要点以及异同点。结果:从两组患者的护理相同点上来看,SAII、ICII 患者均需要卧床休息,并对患者生命体征进行观察,保证患者的二便通畅,做好对患者的饮食、心理护理干预。从两组患者的护理的异同点上来看,主要是对 SAII、ICII 患者病情观察的侧重点不同。SAII 患者病情观察的重点在于头痛强度、性质与持续时间,ICII 患者主要在恢复期实施康复训练、护理干预。结论:对 SAII、ICII 患者而言,针对其具体情况实施全面护理干预能够加速病情好转,确保治疗预后质量。
作者:丁建蕊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探讨高危药品管理的有效措施,规避高危药品的高风险性,保证患者的用药安全。方法:通过该院在高危药品知识培训、制度制定、目录筛选、操作流程等各环节执行情况的回顾,对高危药品在各环节管理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探讨。结果:通过探讨,提出了高危药品管理制度法制化的必要性,从药品生产、经营、使用、监督等各环节建立高危药品管理制度,切实加强高危药品的管理。结论:在我院管理高危药品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的解决,完善了高危药品的管理制度,提高了管理质量,有效防止高危药品在使用中的错误,减少差错事故的发生,提高用药安全性。
作者:刘金萍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分析手术治疗的老年冠心病的综合性护理效果。方法:该院于2013年4月至2015年4月期间,采用随机分组方式将到我院进行手术治疗的老年冠心病患者90例分为观察组以及对照组,平均每组患者45例。在手术期间对患者进行护理,其中对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对观察组患者则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综合性护理,在完成手术之后,对两组患者手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概率和患者及家属对护理的满意程度进行对比。结果:经过不同的护理方式之后,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概率显著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及家属对护理的满意程度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05)。结论:在对老年冠心病进行手术治疗的过程中,采用综合性护理比应用常规护理能降低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概率,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在临床上值得推广。
作者:关慧娟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浅析在骨科护理中的应用预见性护理指引的效果。方法:采取数字随机法,选择该院收治的80例骨科患者展开研究,并根据不同的临床护理模式平均分为两组,即 A 组40例,B 组40例。A 组选择常规护理,B 组在 A 组基础上实施预见性护理指引,比较 A、B 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B 组护理效果明显优于 A 组(P <0.05),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结论:将预见性护理指引应用到骨科患者的临床护理中,能显著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缩短患者住院的时间,促进其尽快康复出院,应用价值较高。
作者:夏坚祯;杜雪清;曾爱贞;熊学丹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复方丹参注射液与生长抑素应用在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治疗中的安全性。方法:收集该院2014年5月至2016年8月间前来就诊的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90例,随机分为参照组(生长抑素治疗)、试验组(加用复方丹参注射液医治),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以及 ICAM -1、CRP 指标较参照组远远较优(P <0.05);且两组不良反应相差甚微(P >0.05)。结论:对重症急性胰腺炎病患行生长抑素联合复方丹参注射液医治,可获取可观疗效,且安全性较高,该治疗方法具有可借鉴价值。
作者:杨德强;张晓鹏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调查儿童家长对儿童保健知识了解情况及对健康教育需求与行为态度。方法:选取我院进行健康咨询的儿童家长120名,对其展开自编问卷调查。结果:文化程度与职业是影响家长对儿童健康知识了解程度的重要影响因素。家长对健康知识宣教内容的需求率为71.43%,家长对儿童健康知识需求率相对较高;家长接受健康教育的方式主要以电话咨询、专家讲座以及电视宣传为主。结论:要着重对儿童家长展开健康教育宣传,使儿童家长了解儿童保健相关知识及儿童保健的重要性,提高儿童家长健康教育的意识,为规范儿童家长的教育行为和促进儿童健康成长,奠定坚实的基础。
作者:张海燕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研究对比舒适护理在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在该院接受治疗的80例妊娠高血压患者,按护理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护理组和对照组,护理组患者实行舒适护理,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两组护理满意度。结果:经过护理,护理满意度94.00%也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护理满意度85.00%,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 <0.05)。结论:舒适护理对妊娠高血压的合作具有良好的效果,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靳丹丹 刊期: 2017年第01期
方剂学是研究治法与方剂配伍规律及临床运用的一门学科,是中医药学各类专业必修的基础课程。所以方剂学在中医学习过程中非常重要,但由于我国的方剂学教材在内容设计上还有一些不足,使得好些人在中医临床中只会死搬硬套,不能够灵活运用。那么如何学好方剂学呢,我认为主要从三个方面着手。
作者:董志立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探讨直肠脱垂采取三联手术配合中医疗法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接诊的直肠脱垂患者90例进行研究,纳入研究对象自愿配合本研究,随机分为2组,每组45例,对照组以三联手术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配合中医疗法,观察记录两组患者临床效果,以及肛门括约肌功能恢复情况,并对比分析。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与肛门括约肌功能恢复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直肠脱垂患者采取三联手术配合中医疗法治疗,不仅可提高临床效果,而且可更好地改善肛门括约肌功能,值得借鉴。
作者:孙玉玲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观察黄体酮联合绒促性素治疗早期先兆流产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1月至2016年4月该院收治的早期先兆流产患者90例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收治的另外90例同种疾病患者作为参照组,参照组单独应用黄体酮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治疗,比较两组孕8周内、孕9-12周各项检测指标的差异,同时评定妊娠结局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参照组与观察组孕8 w 内的 HCG、E2、P 相比,差异不显著(P >0.05),但观察组孕9~12 w 的上述指标改善效果优于参照组(P <0.05),且其足月分娩率显著高于参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流产率及新生儿畸形率则显著低于参照组(P <0.05)。结论:黄体酮联合绒促性素治疗早期先兆流产临床效果良好,可显著改善妊娠结局,安全有效,具有积极的临床借鉴和全面普及价值。
作者:甘成 刊期: 2017年第01期
学校一般教师和学生的数量相对较多,是人口密集的区域之一,这也是导致传染病传播、蔓延和流行的主要原因。但是就目前而言,很多学校在传染病防控工作中采取的措施还存在很多较为严重的问题。本文主要对目前学校传染病防控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件简要分析,并就学校传染病防控工作提出几点针对的对策。
作者:夏春艳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探索对高龄股骨股骨粗隆间骨折行之有效的治疗策略。方法:挑选该院2013年至2015年90例高龄股骨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年龄66~99岁,平均(81.3±1.1)岁,并随机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患者。实验组采用内固定的治疗方法,对照组采用人工股骨头置换手术方法,对两组病患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实验组优良率是86.67%,对照组优良率是82.3%,实验组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05)。结论:对高龄股骨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做内固定手术可作为临床治疗首选,但是对于同时患骨质疏松,无法长期卧床与骨折不稳者对人工股骨头置换手术却更加适合,但这并不代表可以完全对内固定术加以替代。
作者:武彦增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研究药物对检测患者临床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该院自2010年6月至2016年5月就诊的200名患者的临床资料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分析和总结。结果:对选取的资料的尿检样本进行反复分析,检测药物成分和代谢物水平。结论:部分药物的使用影响了部分临床检验指标的结果,需要更换检验方法或者进一步检测才能排除药物的干扰。
作者:欧阳胜男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探究急诊护理路径对急性心肌梗死抢救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某院收治的64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就诊的先后顺序规定前32例患者为实验组,后32例患者为对照组进行研究。实验组采用急诊护理路径对心肌梗死患者实施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路径对心肌梗死患者实施抢救,比较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抢救效果和患者的满意度。结果:实验组进行急诊护理路径的患者急救时间、治愈率、心肌梗死的发病率患者的急救护理的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急诊护理路径对急性心肌梗死抢救效果有显著的影响,均高于常规的护理路径,能够有效的缩短患者抢救时间,还能使护理人员对患者进行必要的心理护理,从而提高患者的抢救率和满意度。
作者:乔亚男;赵薇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奥曲肽联合乌司他丁治疗急性胰腺炎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该院收治的43例急性胰腺炎患者为观察组,再选取同期43例为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奥曲肽,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乌司他丁,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痊愈率、显效率及总有效率分别为25.58%、34.88%、88.3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9.30%、16.28%、69.7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奥曲肽联合乌司他丁治疗可提高急性胰腺炎的治愈率及总有效率,效果显著,值得临床的广泛推广和应用。
作者:候玉伟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补阳还五汤配合西药对脑梗塞的治疗作用。方法:选择2015年2月至2016年2月本院接收的150例脑梗塞患者,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分为研究组(n =75)和对照组(n =75),对照组应用西药治疗,研究组应用补阳还五汤配合西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比较,研究组总有效例数为73例(97.33%),对照组总有效例数为65例(86.67%),研究组总有效例数明显多于对照组(P <0.05)。结论:补阳还五汤配合西药治疗脑梗塞能取得显著的效果,既能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也能促进患者的预后康复,值得推广。
作者:潘强;袁秋学;刘长福;张飞龙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探析双歧杆菌治疗急性肠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期间该院收治的102例急性肠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其中给予对照组常规治疗,而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再运用双歧杆菌联合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短,组间对比差异显著(P <0.05);同时,两组治疗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P <0.05)。结论:临床上运用双歧杆菌对急性肠炎患者进行治疗,不仅疗效显著,还可以使治疗时间缩短,减轻患者痛苦。
作者:裴素红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探究临床检验中不合格血液标本的原因,为达到减少不合格血液标本的目的。方法:选取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期间就诊于该院进行体检的856例患者的血液标本进行分析,包括溶血、脂血、凝血等实验。结果:本次共检测血液标本856例,其中血浆标本210份,血清标本555份,全血标本91份。不合格标本56例,其中不合格的血浆标本12份,不合格的血清标本36例,不合格的全血标本8份。原因分析结果显示,溶血12例、抗凝剂的错用15例、凝固15例以及其他14例。结论:研究显示临床上导致血液标本不合格的主要原因是抗凝剂的错用,该结果为日后临床检验错误率的减少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朱书亚 刊期: 2017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