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强;袁秋学;刘长福;张飞龙
目的:探讨肿瘤内科护理工作中常见的安全隐患。方法:研究在该院治疗的100例肿瘤患者,将患者分成两组,一组为对照组取50例患者,一组为调查组取50例患者。对于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调查组先对肿瘤内科护理工作中常见的安全隐患进行排查,并制定出合理地护理计划及对策对患者进行护理,然后将两组对于护理的满意度进行分析,结果在肿瘤内科护理工作中确实有较大的安全隐患,主要表现在,护理人员的责任心,护理技能等方面,在合理地制定护理计划及对策后对调查组患者进行护理。结果:调查组的护理满意度要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肿瘤内科护理工作中常见的安全隐患及时的进行排查及预防,并制定合理地护理计划及对策能有效地改善医患关系,使患者早日走出病痛的折磨,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谢程妍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探究为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行临床治疗对其妊娠结局产生的影响。方法:择取该院与2105年3月至2016年3月期间收治的35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为研究组,同期未接受住院治疗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35例为对照组。为研究组患者行有效的临床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新生儿并发症情况,分娩方式的选择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新生儿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研究组患者的顺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早期诊断发现妊娠期孕妇有患有糖尿病,应及时入院接受对症临床治疗,以控制过高的血糖水平,减少新生儿并发症的出现。
作者:董琳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剖析门冬氨酸钾镁联合胺碘酮用于急性心肌梗死室性心律失常中的疗效。方法:以2015年1月至2016年7月该科纳入的72例急性心肌梗死室性心律失常病例为研究对象,按奇偶数字分组原理,将所选病例分成 A、B 两组,每组36例。A 组采用门冬氨酸钾镁+胺碘酮疗法,B 组单用胺碘酮。观察两组心室颤动发生情况,比较疗效。结果:A 组心室颤动发生率为2.78%,B 组为16.67%。A 组明显比 B 组低。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A 组疗效总有效率为94.44%,B 组为75.0%。A 组明显高于 B 组(P <0.05)。结论:于胺碘酮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室性心律失常中合理加用门冬氨酸钾镁,可减少心室颤动发生风险,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孙超;刘聪林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分析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治疗方法与疗效。方法:研究对象选取该院2014年9月至2015年8月收治的86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根据患者的入院日期尾数进行分组。尾数为奇数的42例患者纳入甲组范畴,采用手术治疗;尾数为偶数的44例患者纳入乙组范畴,采用非手术方式治疗。对两组的临床疗效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甲组患者的临床有效率明显高于乙组(P <0.05);此外,甲组患者的盆腔疼痛、性交疼痛、不孕症改善结果明显优于乙组(P <0.05)。结论: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在满足手术适应证的情况下予以手术治疗具有很高的疗效,值得研究和推广。
作者:王庆玲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主要讨论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诊断冠心病患者心律失常的效果。方法:选取该院于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间收治的130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其中观察组患者65例,接受动态心电图诊断;对照组患者65例,接受常规心电图诊断,比较两组诊断结果。结果:两组检测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室性早搏房性早搏二、三联律、室性早搏房性早搏成对结果相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动态心电图在冠心病患者心律失常诊断中的效果显著,应该在临床上做进一步推广。
作者:冯丽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胃肠外科大型手术患者采用个性化心理护理的效果。方法:以该院2015年4月至2016年4月收治的86例胃肠外科大型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43例患者。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分别采用个性化心理护理和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疼痛评分和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5.35%(41/43),对照组为76.74%(33/43),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 <0.05)。观察组患者的焦虑感、恐惧感、精神状态及疼痛感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 <0.05)。结论:胃肠外科大型手术患者采用个性化心理护理,能有效提高护理满意度,减轻患者疼痛,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
作者:梁妍静;于君红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对急性心肌梗塞的效果。方法:选择该院在2013年9月至2015年2月间收治的79例急性心肌梗塞患者为研究主体。分成 A 组与 B 组,A 组41例,B 组38例。A 组给予中西医结合治疗,B 组给予常规治疗。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与出血并发症几率。结果:A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7.56%,B 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9.47%,对比二者数据有差异(P <0.05)。A 组的出血并发症发生率为2.44%,B 组的出血并发症发生率为18.42%,A 组明显低于 B 组,对比差异显著(P <0.05)。结论:对于急性心肌梗塞患者进行中西医结合治疗,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可有效降低其出血并发症的发生率。同时,中医学结合治疗的疗效较显著,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较高,可以在临床中普遍应用。
作者:杜国艳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本次主要对品管圈工作模式应用在 ICU 人工气道护理中的效果进行分析,旨在提高临床护理的水平和质量。方法:选取该院2014年3月至2016年7月收治的 ICU 人工气道患者80例,根据所有患者入院就诊的编号进行平均分组,其中单号为对照组,双号为实验组,两组各为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对照组护理的基础上行品管圈工作模式护理,对两组患者护理的效果进行分析对比。结果: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0%,P <0.05)。结论:品管圈工作模式应用在 ICU 人工气道护理中的效果确切,可有效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的几率,值得于临床护理中应用推广。
作者:陈颖翘;伍翠敏;梁伟玲;区晓芬;罗文霞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探究血液透析患者应用协同护理模式的效果观察。方法:从该院2012年2月至2015年11月接收并治疗的血液透析患者中随机性抽取124例,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6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治疗,研究组应用协同护理干预治疗,分析并比较两组血液透析患者应用不同护理模式后其血鳞、血钾、体重、人血白蛋白、血红蛋白与超滤量等指标的变化。结果:通过两组血液透析患者不同方法护理后,结果显示研究组患者通过协同护理后其用药依从性、饮食依从性和透析治疗依从性等明显高于对照组的常规护理(P <0.05);研究组血钾、体重、超滤量等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人血白蛋白与血红蛋白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针对血液透析患者采用协同护理模式可以有效的提高血液透析患者的透析充分性和治疗的依从性,效果较好,值得推荐和应用。
作者:宋琼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肛门失禁患者围术期的临床护理方法,总结护理工作经验,以提升护理效果和患者满意度。方法:选取该院自2013年3月至2015年3月接诊肛门失禁患者2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他们的临床资料及回访过程进行回顾。结果:经过精心治疗与护理,并对全部患者进行随访1年之后,患者大便次数较术前明显减少,术后有1例患者发生直肠伤口瘘,经治疗后痊愈。全部患者在行双侧臀大肌移植外括约肌重建术之后,均安排进行臀大肌功能锻炼、肛门直肠生物电刺激治疗、肛门护理以及饮食护理等综合性护理措施,有超过80%的患者控便功能得到了明显改善,能够重返学习或工作(P <0.05)。结论:肛门失禁患者手术治疗时,采用以术前肠道准备护理、术后功能锻炼为主要内容的综合护理干预措施,有助于改善患者的控便功能,进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努尔曼古丽·依地尔思;吴艳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分析冠心病心脏支架患者的护理对策及其护理效果。方法:选取该院60例冠心病心脏支架患者按照不同的护理方式随机分为试验组(30例,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全面护理模式)和对照组(30例,仅仅实施常规护理措施),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心脏功能复常时间、治疗方案实施时间以及相关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试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3.3%)相对于对照组(73.3%)显著偏高(P <0.05),试验组患者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P <0.05);试验组患者治疗方案实施时间以及心脏功能恢复正常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 <0.05);试验组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96.7%)明显高于对照组(76.7%),试验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3.3%)明显低于对照组(23.3%),两组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以及相关并发症发生率对于差异较为明显(P <0.05)。结论:冠心病心脏支架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全面护理干预措施,可帮助患者心脏功能今早恢复,降低相关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对临床护理服务满意度。
作者:华传芳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探讨临床血脂生化检验的分级检验方法应用效果。方法:选择该院接诊的实施血脂生化检验的患者40例进行研究,采取血液样本后均实施拉网式检验法与分级检验法检验。观察记录两组患者载脂蛋白 A(Apoa)、载脂蛋白 B(ApoB)、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 - 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 - C)水平,并采取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种检验方法在载脂蛋白 A、载脂蛋白 B、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上比较差异明显(P <0.05),而三酰甘油、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较无明显差异(P >0.05)。结论:临床血脂生化检验实施分级检验方法处理,取得的检验指标准确度更高,相比拉网式检验法更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董倩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研究分析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治疗的临床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6年3月在该院接受妊娠期高血压疾病降压治疗的2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采取硝苯地平、肼苯哒嗪等药物进行降压治疗。以治疗前后患者尿酸、尿素氮、肌酐指标,并发症情况及治疗总有效率作为观察指标。结果:经治疗后,患者尿酸、尿素氮、肌酐三项指标下降明显,且治疗前后差异(P <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经治疗,有1例患者出现凝血功能异常、1例患者出现、1例患者出现妊高症心脏病,没有患者出现胎盘早期剥落、产后出血等情况,并发症发生率为10%;经治疗后,治疗总有效率高达90%。结论:采用肼苯哒嗪等药物对妊娠期高血压患者进行降压治疗,有效率高、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曹雪梅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调查儿童家长对儿童保健知识了解情况及对健康教育需求与行为态度。方法:选取我院进行健康咨询的儿童家长120名,对其展开自编问卷调查。结果:文化程度与职业是影响家长对儿童健康知识了解程度的重要影响因素。家长对健康知识宣教内容的需求率为71.43%,家长对儿童健康知识需求率相对较高;家长接受健康教育的方式主要以电话咨询、专家讲座以及电视宣传为主。结论:要着重对儿童家长展开健康教育宣传,使儿童家长了解儿童保健相关知识及儿童保健的重要性,提高儿童家长健康教育的意识,为规范儿童家长的教育行为和促进儿童健康成长,奠定坚实的基础。
作者:张海燕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研究分析维持性血液透析皮肤瘙痒症状使用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与联合血液透析滤过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根据2013年6月至2014年6月该院的48例接受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皮肤瘙痒患者来进行研究分析,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均有24例。对照使用血液透析滤过联合血液透析的治疗方式,观察组使用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的治疗方式。比较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临床症状缓解率是87.5%,对照组是50%,结果存在统计学差异(P <0.05)。结论:尿毒症皮肤瘙痒症状使用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的效果比血液透析联合血液透析滤过治疗优秀,临床中推介使用。
作者:白永娟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分析化疗治疗子宫内膜癌患者的疗效和预后。方法:选取2011年5月至2013年5月该院妇科收治的19例子宫内膜癌患者,结合患者病情及征求并遵照患者意愿,其中有13例采用了化疗治疗,6例进行对症治疗未进行化疗。观察两组患者的近、远期疗效。结果:化疗组13例患者复发2例,治疗有效率79.8%。未化疗组6例患者复发3例,治疗有效率52.3%。结论:对于子宫内膜癌患者对症治疗结合化疗治疗不仅能够提高患者治疗的有效率、提高生存质量、延长生命而且还能降低患者的复发率,效果效果较为显著,现报告如下:
作者:徐晓梅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探析宫颈糜烂微波术后阴道出血采用云南白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期间该院收治的宫颈糜烂患者94例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两组均接受微波术治疗,其中给予对照组红汞涂抹创面,而观察组则运用云南白药,比较分析两组治疗效果。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较高,组间对比差异显著(P <0.05);同时,两组出血时间、出血量以及阴道排液时间比较有明显差异(P <0.05)。结论:临床上运用云南白药对微波术后阴道出血的宫颈糜烂患者进行治疗,可以减少阴道出血量,缩短创面愈合时间,值得推广。
作者:袁晓玉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对外伤昏迷患者的院前急救与护理的临床应用价值予以分析和探讨。方法:将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期间于该院进行治疗的外伤昏迷患者86例按照入院方式的不同分为两组,分别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患者由家属直接送往医院没有经过有效的院前急救措施,观察组患者入院前接受了院前急救和护理。对两组患者的抢救成功率进行观察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抢救成功率与对照组患者有明显的差异( P <0.05)。结论:对外伤昏迷患者在急救时采用院前急救与护理可以明显的改善患者的预后,减少不良反应以及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治疗的有效率,为抢救争取到了更多的时间,保障外伤昏迷患者的生命安全以及提高生活质量都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值得我们在临床上进一步的推广和使用。
作者:范玲霞 刊期: 2017年第01期
随着现代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生活起居主要是依靠交通工具,越来越多的人缺乏足够的锻炼,导致身体素质不断下降,因此高血压患者越来越多,终导致高血压患者在临床内科致死率和致残率居高不下。临床治疗过程中需要进行积极地干预,这样才能预防并发症,尽可能地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同时减少一些意外事故的发生,本文针对高血压患者的症状,找出相应的对策。
作者:徐红燕 刊期: 2017年第01期
学校一般教师和学生的数量相对较多,是人口密集的区域之一,这也是导致传染病传播、蔓延和流行的主要原因。但是就目前而言,很多学校在传染病防控工作中采取的措施还存在很多较为严重的问题。本文主要对目前学校传染病防控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件简要分析,并就学校传染病防控工作提出几点针对的对策。
作者:夏春艳 刊期: 2017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