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肛门失禁患者围术期的临床护理体会

努尔曼古丽·依地尔思;吴艳

关键词:肛门失禁, 临床护理, 股薄肌
摘要:目的:探讨肛门失禁患者围术期的临床护理方法,总结护理工作经验,以提升护理效果和患者满意度。方法:选取该院自2013年3月至2015年3月接诊肛门失禁患者2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他们的临床资料及回访过程进行回顾。结果:经过精心治疗与护理,并对全部患者进行随访1年之后,患者大便次数较术前明显减少,术后有1例患者发生直肠伤口瘘,经治疗后痊愈。全部患者在行双侧臀大肌移植外括约肌重建术之后,均安排进行臀大肌功能锻炼、肛门直肠生物电刺激治疗、肛门护理以及饮食护理等综合性护理措施,有超过80%的患者控便功能得到了明显改善,能够重返学习或工作(P <0.05)。结论:肛门失禁患者手术治疗时,采用以术前肠道准备护理、术后功能锻炼为主要内容的综合护理干预措施,有助于改善患者的控便功能,进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探讨 PBL 教学法在麻醉教学中的应用

    通过 PBL 教学法在麻醉教学中的应用,探讨 PBL 教学法在提高麻醉教学效果中所起到的作用。运用 PBL 教学法后,观察组学员期末和毕业考试成绩均较对照组高,并且对 PBL 教学法的满意程度高于传统的教学方式。表明 PBL 教学法的应用能够将多个学科的知识整合起来,并运用到麻醉科教学中,整体提高了教学的质量和水平。

    作者:黄宇;潘灵辉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孕产妇产前保健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分析孕产妇产前保健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3年10月至2016年5月该院收治的600例孕产妇作为观察目标,对所有孕产妇产前检查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600例孕产妇中,产前接受检查者540例,产前检查率为90.0%,540例孕产妇中孕早期开始进行产前检查所占比例仅为14.8%(80/540),且孕早、中、晚期均进行产前检查的孕产妇仅占11.7%(70/600);社会人工学因素(产次、户籍所在地、年龄、职业以及医疗付费方式)和孕产史是影响孕产妇首次产前检查时间和产前检查次数的主要因素。结论:产前保健服务工作尚不完善,医疗保健部门应根据不同人群的实际特点,选择针对性解决对策,进行健康宣教,切实提高产前保健工作质量,改善妊娠结局。

    作者:钟碧红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前列地尔联合肾康注射液治疗老年慢性肾脏病的临床疗效

    目的:观察前列地尔联合肾康注射液治疗老年慢性肾脏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6月至2015年9月来该院治疗的老年慢性肾脏病患者126例,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6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的基础上应用肾康注射液与前列地尔注射液联合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5.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2.5%,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均无不良反应,并且在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血肌酐、血尿素氮、肉生肌酐清除率等指标水平均高于其治疗前,治疗效果也显著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前列地尔联合肾康注射液治疗老年慢性肾脏病的疗效比较好,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低,具有医学价值,值得在临床治疗中大力推广。

    作者:袁茜;彭侃夫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综合性护理干预对晚期肿瘤患者化疗所致胃肠道反应及睡眠质量的改善效果

    目的:对于综合性护理干预对晚期肿瘤患者化疗所致胃肠道反应及睡眠质量的改善效果进行探讨分析。方法:选取2015年09月至2016年09月在该院接受化疗的晚期肿瘤患者50例进行本次研究,按照入院先后的顺序将5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有患者25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接受综合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胃肠道反应及睡眠质量的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的胃肠道反应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P <0.05);对照组与观察组的睡眠率分别为52.0%和84.0%,观察组的睡眠质量明显好于对照组(P <0.05)。结论:综合性护理干预能够明显改善晚期肿瘤患者化疗所致胃肠道反应及睡眠质量不佳的情况,具有非常好的临床应用效果。

    作者:何亚丽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蛛网膜下腔出血与脑出血患者的护理要点对比分析

    目的:对比蛛网膜下腔出血(SAII)与脑出血(ICII)患者的护理要点,总结护理工作中的异同点。方法:此次实验研究对象,均选自该院在2013年12月至2015年1月期间收治治疗的 SAII(实验组)、ICII(参照组)患者各40例。对比分析实验组以及参照组两组患者护理工作中的要点以及异同点。结果:从两组患者的护理相同点上来看,SAII、ICII 患者均需要卧床休息,并对患者生命体征进行观察,保证患者的二便通畅,做好对患者的饮食、心理护理干预。从两组患者的护理的异同点上来看,主要是对 SAII、ICII 患者病情观察的侧重点不同。SAII 患者病情观察的重点在于头痛强度、性质与持续时间,ICII 患者主要在恢复期实施康复训练、护理干预。结论:对 SAII、ICII 患者而言,针对其具体情况实施全面护理干预能够加速病情好转,确保治疗预后质量。

    作者:丁建蕊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综合早期康复训练对胫骨平台骨折术后膝关节功能的疗效观察

    目的:临床观察综合早期康复训练对胫骨平台骨折术后膝关节功能恢复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80例胫骨平台骨折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临床护理模式的差异,将其分为观察组(常规护理+综合早期康复训练)和对照组(常规护理)各40例,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及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92.5%>80%),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对照,观察组患者在膝关节 Lysholm 评分[(74.2±8.9)分>(56.2±13.1)分]、ROM(关节活动度)[(93.8±16.2)°>(72.4±21.6)°]以及疼痛 VAS 评分[(1.41±0.86)分<(2.85±1.24)分]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在胫骨平台骨折术后加强综合早期康复训练,对于患者的膝关节功能恢复有着积极的影响,具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周强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沙丁胺醇、布地奈德联合治疗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采用沙丁胺醇联合布地奈德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该院2014年10月至2015年10月收治的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患者96例,依照治疗方式,分为单一组及联合组,各48例,单一组采用单一沙丁胺醇治疗,联合组采用沙丁胺醇、布地奈德联合治疗,观察临床治疗效果,对比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肺功能。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肺功能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联合组肺功能、临床疗效均高于单一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采用沙丁胺醇、布地奈德联合治疗时,具有良好治疗效果,可有效改善患者肺功能,缓解患者病情。

    作者:段辉琴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临床检验分析

    目的:对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检验结果深入研究。方法:从2015年01月至2016年07月因肺炎支原体感染进入该院检查的小儿患者中,随机筛选600例进行检验,选择酶联免疫检测方案对其 MP - IgM 抗体(肺炎支原体)进行测定的基础上,对其血生化指标、血常规指标、尿常规指标以及血沉指标等进行检测,并观察检验结果。结果:600例患儿中,白细胞数不足4×109/ L 的有118例,处于4×109/ L 至10×109/ L 的204例,超过10×109/ L 的278例,红细胞组织沉降率超过每小时20.0 mm 的107例,C 反应蛋白超过10.0 mg/ l 的有258例。结论:临床诊断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时,建议联合多种诊断技术进行,有助于提升诊断率。

    作者:马建芳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加味瓜蒌薤白半夏汤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探讨

    目的:探讨分析加味瓜蒌薤白半夏汤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在该院收治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60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服加味瓜蒌薤白半夏汤,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绞痛发作情况及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心绞痛的发作频率及持续时间均较治疗前有所下降,观察组治疗后心绞痛发作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0.0%,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采用加味瓜蒌薤白半夏汤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疗效肯定,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李永吉;杨艳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诊断冠心病患者心律失常的比较

    目的:主要讨论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诊断冠心病患者心律失常的效果。方法:选取该院于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间收治的130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其中观察组患者65例,接受动态心电图诊断;对照组患者65例,接受常规心电图诊断,比较两组诊断结果。结果:两组检测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室性早搏房性早搏二、三联律、室性早搏房性早搏成对结果相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动态心电图在冠心病患者心律失常诊断中的效果显著,应该在临床上做进一步推广。

    作者:冯丽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健康教育在消化性溃疡护理中的干预效果

    目的:研究分析健康教育在消化性溃疡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9月至2015年9月收治的消化性溃疡患者120例。随机分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在为患者提供临床护理干预措施的时候,对照组喊着接受常规化护理模式,观察组患者采用健康教育护理形式。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护理干预效果。结果:在对比两组患者健康知识达标率与临床护理满意度的时候,观察组患者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而对照组患者住院时间与复发率均高于观察组,数据符合统计学差异(P <0.05)。结论:在对消化性溃疡患者实行临床护理干预的时候,采用健康教育模式,可显著提高患者健康知识达标率,降低复发率,促进患者康复,提升患者对临床护理的满意度,具有推广应用的价值。

    作者:于时雨;田娟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右美托咪定对老年患者腰-硬联合麻醉的镇静效应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对老年患者腰-硬联合麻醉的镇静效应。方法:以该院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收治的95例拟行腰-硬联合麻醉的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五组,分别为咪达唑仑组(M 组)、右美托咪定组(D1、D2、D3组)和空白对照组(K 组),每组各19例患者,记录五组患者不同时间点的 Ramsay 评分。结果:D1、D2、D3和 M 组患者 T2至 T5时的 Ramsay 评分明显高于 T0至 T1时(P <0.05)。T3至 T5时,D2、D3和 M 组患者的 Ramsay 评分明显高于 K 组患者(P <0.05)。结论:老年患者行腰-硬联合麻醉时,右美托咪定具有较好的辅助作用,镇静效果好。

    作者:刘建根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内镜下胃黏膜形态变化与肠上皮化生的关系

    目的:对内镜下胃黏膜形态的改变与肠上皮化生之间的关系进行探究。方法:选取该院接受内镜检查的1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探究内镜下胃黏膜形态变化与肠上皮化生之间的关系。结果:内镜下不同黏膜形态其肠上皮化生的检出率存在很大差异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其中在溃疡、小结节以及黏膜粗糙等形态下检出率要更高(均>50%)。结论:内镜胃黏膜形态与肠上皮化生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相关性,临床应该以此为标准来提高肠上皮化生的有效检出率和相应病变的确诊率。

    作者:李艳丽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1例2型糖尿病合并垂体前叶功能减退患者的护理

    垂体前叶功能减退是指任何原因引起的垂体前叶激素分泌不足所导致的一系列临床表现。该病又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类,临床上以原发性的较为常见,但2型糖尿病合并垂体前叶功能减退症的较为少见。糖尿病合并垂体前叶功能减退又称 Houssay 综合症,又叫糖尿病消失综合症[1]。其特点是糖尿病合并垂体前叶功能低下时糖尿病自行缓解,机体对胰岛素敏感性增加,甚至出现低血糖反应。2016年3月,我科收治了1例2型糖尿病合并垂体前叶功能减退患者,经过精心护理后康复出院。

    作者:童欣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临床检验中血清分离胶对检验结果中生化指标的影响

    目的:探讨临床检验中应用血清分离胶对生化指标影响。方法:选取该院健康体检者200例,采用数字表抽取法随机分组,就普通玻璃采血管采血(对照组,n =100)与分离胶真空采血管采血(观察组,n =100)对生化指标的影响展开结比。结果:观察组选取的健康体检者经检测示 Glu高于对照组,CK、AMY 均低于对照组(P <0.05)。TP、K +、ALP、Ca2+指标水平对比无差异(P >0.05)。结论:临床检验中应用血清分离胶,可使血液稳定性增加,未对检验结果造成较大影响,为临床诊断提供了可靠、准确的参考依据。

    作者:刘丽丽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阴式全子宫切除术的麻醉方法与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阴式全子宫切除术的麻醉方法与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3月至2016年8月期间在该院接受阴式全子宫切除术的85例患者,根据随机抽取法分为观察组(n =45)和对照组(n =40),观察组应用腰硬联合麻醉,对照组应用连续硬膜外麻醉,比较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指标比较,观察组麻醉起效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 <0.05);两组患者肌松效果比较,观察组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在阴式全子宫切除术中应用腰硬联合麻醉能取得理想的效果,不仅能缩短患者的麻醉起效时间和手术时间,也能起到十分显著的肌松效果,有助于提高患者的手术效果,建议临床推广。

    作者:左志明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人性化护理在产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通过在产科病房实施人性化护理措施观察其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5月12日至2016年5月12日到该科进行分娩的120例产妇,按随机分配原则将其分为实验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对照组产妇实施常规产科护理措施,实验组产妇接受产科人性化护理相应方案。在进行护理的过程中观察并比较两组产妇对护理人员的满意程度以及伴随的产后焦虑程度。结果:实验组产妇的焦虑度和对护理人员的满意程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通过实施人性化护理措施,可利于产妇产后恢复,有效防止其产生产后抑郁症状,同时可一定幅度提高产妇及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作者:覃红珍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中药外敷在动静脉内瘘局部血管硬化中疗效观察

    目的:研究中药外敷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出现局部血管硬化的治疗作用。方法:纳入动静脉内瘘出现局部血管硬化的患者共36例,平均分成三组。中药组12例,每日给予中药外敷局部血管硬化处,喜辽妥组患者12例,给予喜辽妥外敷局部血管硬化处.硫酸镁组12例,给予硫酸镁外敷局部血管硬化处,三组均治疗1个月,观察三组患者治疗前后局部血管硬化的改善情况。结果:中药组的总有效率为91.6%,喜辽妥组的总有效率83.3%,硫酸镁组总有效率66.6%,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 <0.05)。结论:中药外敷在动静脉内瘘局部血管硬化治疗中疗效较喜辽妥组、硫酸镁组疗效显著,取得满意疗效.

    作者:李飞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自制吸管水杯在泌尿外科绝对卧床休息患者中的临床应用

    创新是发展新方法、新技术和新工作方式的过程,创新服务意识水平的高低是体现医院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标准[1]。医院临床一线护理人员应以创新为手段,提升护理质量、推动优质护理服务。优质护理服务的核心内涵是凸显基础护理中的人文服务。泌尿外科大多数患者及术后患者需要绝对卧床休息数小时到数月不等,如肾挫伤、肾切开取石术后、嗜铬细胞瘤术后、鞘膜积液及隐睾术后,且大多数疾病需每日饮水量至少达到2000~3000 ml,多数患者卧床休息期间,饮水极不方便,既容易污染床单元,又增加家属或护士的工作量。受到吸管水杯的启发,我科将普通吸管,380毫升容量的农夫山泉空饮料瓶自制成吸管水杯,方便患者及家属使用,受到患者和医务人员的一致好评,提高了护理满意度。

    作者:唐菓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乙肝疫苗接种控制儿童乙肝感染的效果研究

    目的:探究乙肝疫苗接种控制儿童乙肝感染的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2月至2015年12月期间于该中心进行乙肝疫苗接种儿童160例,经过1个月的随访,观察研究对象免疫应答效果。结果:160例儿童,142例儿童出现不同程度上的免疫应答,免疫应答有效率为88.75%。与此同时,<3岁年龄段儿童,免疫有效率为94.34%,3~5岁年龄段儿童,免疫有效率为90.15%,5~8岁年龄段儿童,免疫有效率为77.78%,差异显著(P <0.05)。结论:乙肝疫苗接种,是控制儿童乙肝病毒感染的有效措施,然而,年龄不同,疫苗所介导的应答量存在差异,随着年龄的增加,免疫应答随之降低,保护效果呈下降趋势。因此,应及早给予儿童乙肝疫苗接种。

    作者:魏静 刊期: 2017年第01期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