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内镜下胃黏膜形态变化与肠上皮化生的关系

李艳丽

关键词:内镜, 胃黏膜形态, 肠上皮化生
摘要:目的:对内镜下胃黏膜形态的改变与肠上皮化生之间的关系进行探究。方法:选取该院接受内镜检查的1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探究内镜下胃黏膜形态变化与肠上皮化生之间的关系。结果:内镜下不同黏膜形态其肠上皮化生的检出率存在很大差异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其中在溃疡、小结节以及黏膜粗糙等形态下检出率要更高(均>50%)。结论:内镜胃黏膜形态与肠上皮化生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相关性,临床应该以此为标准来提高肠上皮化生的有效检出率和相应病变的确诊率。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硫氧还蛋白还原酶在消化道肿瘤早期筛查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血浆硫氧还蛋白还原酶(TrxR)在消化道肿瘤中的活性表达的初步研究。方法:选取在该院2015年11月到2016年8月间收治的消化道肿瘤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酶联免疫法对其血浆中的硫氧还蛋白还原酶水平进行检测,并选取同期在我院接受体检的健康志愿者80例作为对照,行相同的检测,比较两组受检者硫氧还蛋白还原酶的表达水平。结果:消化道肿瘤组中血浆 TrxR 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志愿者对照组(P <0.05)。结论:消化道肿瘤患者的血浆 TrxR 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的水平,可以作为消化道肿瘤早期筛查的特异性标志物。

    作者:李继恩;李贵新;李方超;姜在鹏;乔明亮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舒适护理在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目的:研究对比舒适护理在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在该院接受治疗的80例妊娠高血压患者,按护理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护理组和对照组,护理组患者实行舒适护理,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两组护理满意度。结果:经过护理,护理满意度94.00%也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护理满意度85.00%,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 <0.05)。结论:舒适护理对妊娠高血压的合作具有良好的效果,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靳丹丹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消化道早癌诊断治疗中消化内镜技术的应用价值分析

    目的:探讨消化道早癌诊断治疗中消化内镜技术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期间本院接收的114例消化道早癌患者,根据随机分组法分为观察组(n =57)和对照组(n =57),对照组应用内窥镜检查检查、外科手术治疗,观察组应用消化内镜检查、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的诊断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观察指标比较,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治疗费用均优于对照组(P <0.05);两组患者影像质量评分比较,观察组形态影像、胃小凹分型影像、毛细血管影像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消化内镜技术应用于消化道早癌诊断治疗能取得显著的效果,不仅能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也能减少临床治疗费用,建议推广。

    作者:赵学伟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人性化护理在脑外伤护理中的效果

    目的:分析研究脑外伤患者护理工作中开展人性化护理的方法以及护理效果,为临床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0月至2015年10月脑外伤患者资料100例,将10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5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之上接受人性化护理,记录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住院时间以及护理满意度情况,将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P <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对于护理工作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P <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脑外伤患者护理工作中实施人性化护理能够显著减少住院治疗时间,提升患者对于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应该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大力推广使用。

    作者:杨淑琼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故意伤害案中人体损伤程度的法医学鉴定

    故意伤害案指的是犯罪分故意对受害人进行的非法伤害。在故意伤害案中,受害人身体必然会受到不同程度的损伤,如何对这些损伤进行科学鉴定是对犯罪人进行量刑的前提和基础。因此,要求法医必须要就故意伤害案中人体损伤程度进行科学鉴定。本文先简要概述了故意伤害案,然后就故意伤害案中人体损伤程度的法医学鉴定的原则和鉴定程序进行了简要的分析。

    作者:余朝东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探究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胆囊结石的治疗价值

    目的:探究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胆囊结石的治疗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3月至2016年3月我院普外科病房的82例胆囊结石患者进行分析,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一组41例。观察组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胆囊结石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小切口剖腹手术对胆囊结石进行治疗,观察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后恢复均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 P <0.05)。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能有效缩短胆囊结石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能快速有效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谢建辉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心律失常和心肌缺血应用动态心电图诊断的临床意义

    目的:研究心律失常和心肌缺血应用动态心电图诊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4年10月至2015年10月该院收治132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66例患者,对照组采用常规十二导联心电图检测心律失常和心肌缺血,研究组采用24 h 动态心电图检测心律失常和心肌缺血,对比两组采用不同方法检测心律失常和心肌缺血阳性检出率。结果:研究组检出心肌缺血阳性患者62例,检出率为93.93%;对照组检出心肌缺血阳性患者48例,检出率为72.72%;研究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检出36例室性心律失常,检出率54.54%;35例房性心律失常,检出率53.03%;7例房室传导阻滞,检出率10.60%;9例短阵室上速,检出率13.63%;研究组检出62例室性心律失常,检出率93.93%;64例房性心律失常,检出率96.96%;21例房室传导阻滞,检出率31.81%;28例短阵室上速,速检出率42.42%;研究组的各项检出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利用动态心电图诊断心律失常和心肌缺血动态心电图可以检测出患者心肌缺血和心律失常发作情况,能够更准确、更精细地监测患者心电信号,对临床应用动态心电图诊断心律失常和心肌缺血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作者:周九菊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会阴侧切伤口皮内连续缝合的体会

    目的:探讨会阴侧切伤口皮内连续缝合的体会。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该院收治的140例会阴侧切伤口患者作为观察目标,按照数字表法将其分为2组,其中参照组70例患者使用传统会阴侧切缝合术,治疗组70例患者采用可吸收缝合线连续皮内缝合,比较2组术后恢复情况。结果:治疗组平均缝合时间、平均住院时间与参照组比较均显著缩短(P <0.05);缝合时出血量和 VAS 评分比较,治疗组优于参照组(P <0.05);治疗组术后切口甲级愈合率高于参照组,其乙级愈合率低于参照组(P <0.05)。结论:会阴侧切伤口采用可吸收缝合线连续皮内缝合方法具有痛苦小、住院时间短、伤口愈合良好等优势,值得临床借鉴和积极推广使用。

    作者:郭丽琴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探讨改良静脉穿刺法对减轻静脉穿刺疼痛研究

    目的:研究分析静脉穿刺疼痛的缓解方式,对静脉穿刺方式进行改良,提升静脉输液的护理质量。方法:根据2004年4月至2005年4月该院的100例病人来分析,共进行400次静脉穿刺,随机使用改良静脉穿刺和传统静脉穿刺来输液,比较分析两种方式的疼痛情况。结果:每组都使用了200次穿刺,对患者的疼痛比较,两种穿刺的疼痛情况对比具有统计学差异性(P <0.005)。结论:改良静脉穿刺可以让患者的静脉穿刺时疼痛得到缓解,缩短静脉穿刺的时间,临床中可以进行推广使用。

    作者:牛春利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40例育龄妇女出现带器宫内妊娠的原因分析

    目的:对放置宫内节育器的育龄妇女出现带器宫内妊娠的原因进行分析,就如何降低带器妊娠现象进行探讨。方法:收集带器妊娠妇女40例,对相关数据进行记录并进行分析。结果:由于 IUD 下移造成带器宫内妊娠的人数为29人,占72.5%;正常位置 IUD 带器宫内妊娠11人,占27.5%。40例育龄妇女中有15例育龄妇女使用宫型 IUD,18例育龄妇女使用元宫型 IUD,7例育龄妇女使用母体乐;放置宫内节育器5年以内出现带器宫内妊娠的其有35例,占87.5%;年龄在18~30岁的有37人,占92.5%。结论:根据育龄妇女的年龄、生育要求、生育方式、子宫大小、子宫位置、宫口的松紧度、月经情况及全身状况进行综合评估后选择适合育龄妇女的 IUD 的类型和型号、使用年限,并告知育龄妇女放置 IUD 后注意事项、定期随访、可能出现的副反应以及 IUD 的种类和使用年限,要求所有的放置宫内节育器的育龄妇女每季度在当地的乡镇计生技术服务站进行妇检(盆腔 B 超检查),了解宫内节育器放置后的相关情况。

    作者:黄菊芬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老年糖尿病患者并发症及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老年糖尿病(DM)患者并发症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6年9月该院内科收治老年 DM 患者200例,对临床相关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老年糖尿病 DM 患者并发症中:①血压110例(55%),冠心病98例(49%),脑梗塞16例(8%),脑出血8例(4%),糖尿病肾病84例(42%),糖尿病足5例(2.5%),周围神经病变80例(40%),视网膜病变62例(31%);②肥胖112例(56%),血脂异常118例(59%),血糖控制不佳142例(71%),病程≥10年153例(76.5%)。结论:老年 DM 患者并发症以心血管疾病发生率高,与肥胖、血脂异常、血糖控制不佳及病程有显著相关性。

    作者:段惠娟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卡托普利联合硝苯地平治疗高血压的临床效果研究

    目的:探析高血压采用硝苯地平与卡托普利联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该院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期间收治的160例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其中给予对照组卡托普利治疗,而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再运用硝苯地平联合治疗,对比两组疗效。结果:相比较对照组而言,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较高,组间比较差异明显(P <0.05);同时,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有显著差异(P <0.05)。结论:临床上运用硝苯地平和卡托普利联合治疗高血压,具有疗效好、不良反应小等优点,值得推广。

    作者:陆艳梅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降压治疗的临床安全性及有效性分析

    目的:研究分析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治疗的临床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6年3月在该院接受妊娠期高血压疾病降压治疗的2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采取硝苯地平、肼苯哒嗪等药物进行降压治疗。以治疗前后患者尿酸、尿素氮、肌酐指标,并发症情况及治疗总有效率作为观察指标。结果:经治疗后,患者尿酸、尿素氮、肌酐三项指标下降明显,且治疗前后差异(P <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经治疗,有1例患者出现凝血功能异常、1例患者出现、1例患者出现妊高症心脏病,没有患者出现胎盘早期剥落、产后出血等情况,并发症发生率为10%;经治疗后,治疗总有效率高达90%。结论:采用肼苯哒嗪等药物对妊娠期高血压患者进行降压治疗,有效率高、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曹雪梅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OSCE 在 ICU 专科护生临床能力评价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探究 OSCE 在 ICU 专科护生临床能力评价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80名 ICU 护理专业方向护生随机分为研究组(OSCE 教学模式)和对照组(传统教学模式),各40名,比较两组考核成绩及实施 OSCE 前后调查结果。结果:研究组护生实训后笔试考核成绩高于对照组(P <0.05);研究组实训后各考站总评分和 CTDI - CV 评分均高于实训前(P <0.05)。结论:应用 OSCE 可对 ICU 专科护生临床能力做出客观评价,该教学模式有助于提高护生的临床能力。

    作者:敖琴攀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贝那普利与奥美沙坦酯对糖尿病肾病的治疗效果研究

    目的:剖析贝那普利+奥美沙坦酯用于糖尿病肾病中的疗效。方法:收集2015年1月至2016年5月该科纳入的64例糖尿病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字抽签原理,将64例病例分成实验组与对照组,各组均32例。实验组联用贝那普利与奥美沙坦酯,对照组单用奥美沙坦酯。观察并比较两组相关生化指标与炎症因子的变化情况。结果:实验组 Scr、PRO 与 UAER 生化指标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5)。实验组用药后的 IL -6与 hs - CRP 水平分别是(14.14±3.22)ng/ L、(4.31±3.09)mg/ L,对照组是(22.53±2.56)ng/ L、(7.63±2.29)mg/ L。实验组明显比对照组低(P <0.05)。结论:糖尿病肾病联用贝那普利与奥美沙坦酯,患者病情恢复迅速,相关生化指标改善显著,值得临床借鉴。

    作者:曹晓莉;田勇武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相关生化检验项目在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中的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分析相关生化检验项目在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中诊断价值。方法:随机选取2015年1~12月经该院诊治的600例糖尿病肾病患者作为研究组,以同一时期在该院进行体检的600例健康人员作为对照组,分别检测两组受试者的血清肌酐、血清尿素氮情况;并进行比较。通过糖尿病肾病早期的患者与健康人群之间的差异证明血清肌酐、血清尿素氮情况诊断糖尿病肾病早期的意义。结果:对照组血清肌酐(75.66±16.58)血清尿素氮(5.83±1.23);研究组血清肌酐(102.35±27.98)血清尿素氮(12.14±2.24);P <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可以看出相关的生化指标可以更加精准的检测糖尿病肾病早期患者的身体指标,更有效的控制疾病,从而实现早诊断早发现早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姚媚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临床药师在抗菌药物合理应用中的作用

    目的:探究该院临床药师抗菌药物合理应用情况,提高我院抗菌药物和基本的管理水平。方法:选择该院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收治的156例使用抗菌药物治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处方是否有临床药师干预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两组患者的处方抗菌药物用法用量、适应症、联合用药、重复用药等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对照组患者的抗生素销售比例明显高于观察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抗生素基本药物比例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的抗菌药物合理应用方面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门诊、急诊在开具抗菌药物处方过程中存在不同程度不合理用药的现象,存在抗生素基本药物使用率不高,抗生素用药量大等问题,临床药师要加强与临床医师的沟通交流,大力宣传临床抗生素药物用药规范知识,提高医师合理用药意识,全面提升我院临床抗菌药物合理规范用药水平。

    作者:陆炳蔚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阴道超声检查在异位妊娠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分析阴道超声检查在异位妊娠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该院2013年7月至2016年4月收治的105例异位妊娠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所有病例均给予经腹部超声检查和经阴道超声检查,比较两种检查方法的阳性确诊率和各类型异位妊娠检出率。结果:经阴道超声组的阳性确诊率显著高于经腹部超声检查组的阳性确诊率,两组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 <0.05);除破裂型异位妊娠检出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 >0.05),经阴道超声组的流产型、未破裂型异位妊娠检出率均显著高于经腹部超声组(P <0.05)。结论:应阴道超声检查对异位妊娠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临床可将其作为首选检查方法积极推广。

    作者:孙秀娟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肛门失禁患者围术期的临床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肛门失禁患者围术期的临床护理方法,总结护理工作经验,以提升护理效果和患者满意度。方法:选取该院自2013年3月至2015年3月接诊肛门失禁患者2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他们的临床资料及回访过程进行回顾。结果:经过精心治疗与护理,并对全部患者进行随访1年之后,患者大便次数较术前明显减少,术后有1例患者发生直肠伤口瘘,经治疗后痊愈。全部患者在行双侧臀大肌移植外括约肌重建术之后,均安排进行臀大肌功能锻炼、肛门直肠生物电刺激治疗、肛门护理以及饮食护理等综合性护理措施,有超过80%的患者控便功能得到了明显改善,能够重返学习或工作(P <0.05)。结论:肛门失禁患者手术治疗时,采用以术前肠道准备护理、术后功能锻炼为主要内容的综合护理干预措施,有助于改善患者的控便功能,进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努尔曼古丽·依地尔思;吴艳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CRRT 联合血液灌流治疗中毒并多器官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 CRRT 联合血液灌流治疗中毒并多器官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3年4月至2015年11月期间在该院接受治疗的中毒并多器官功能障碍患者64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划入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接受 CRRT 联合血液灌流治疗和单纯 CRRT 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四项生化指标。结果:观察组尿素氮、血肌酐、谷丙转氨酶以及总胆红素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CRRT 联合血液灌流治疗中毒并多器官功能障碍临床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作者:冯志敏 刊期: 2017年第01期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