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心律失常和心肌缺血应用动态心电图诊断的临床意义

周九菊

关键词:心律失常, 心肌缺血, 动态心电图, 诊断, 临床意义
摘要:目的:研究心律失常和心肌缺血应用动态心电图诊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4年10月至2015年10月该院收治132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66例患者,对照组采用常规十二导联心电图检测心律失常和心肌缺血,研究组采用24 h 动态心电图检测心律失常和心肌缺血,对比两组采用不同方法检测心律失常和心肌缺血阳性检出率。结果:研究组检出心肌缺血阳性患者62例,检出率为93.93%;对照组检出心肌缺血阳性患者48例,检出率为72.72%;研究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检出36例室性心律失常,检出率54.54%;35例房性心律失常,检出率53.03%;7例房室传导阻滞,检出率10.60%;9例短阵室上速,检出率13.63%;研究组检出62例室性心律失常,检出率93.93%;64例房性心律失常,检出率96.96%;21例房室传导阻滞,检出率31.81%;28例短阵室上速,速检出率42.42%;研究组的各项检出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利用动态心电图诊断心律失常和心肌缺血动态心电图可以检测出患者心肌缺血和心律失常发作情况,能够更准确、更精细地监测患者心电信号,对临床应用动态心电图诊断心律失常和心肌缺血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关于妊娠期孕妇营养状况与胎儿发生出生缺陷的相关性探究

    目的:研究妊娠期孕妇营养状况与胎儿发生出生缺陷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2年6月至2015年12月符合条件的10000例已生育妇女及其新生儿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其调查,对妊娠期孕妇营养状况与胎儿发生出生缺陷的相关性进行研究分析。结果:10000例调查对象中,有300例出现了出生缺陷,出生缺陷率为3%,先天性心脏病为主要的缺陷类型;增补叶酸的出生缺陷率低于没有增补叶酸的出生缺陷率,偶尔吃蔬菜的出生缺陷率低于不吃蔬菜的出生缺陷率,不吃肉类的出生缺陷率高于经常吃肉类的出生缺陷率,偶尔吃肉类的出生缺陷率低于经常吃肉类的出生缺陷率(P <0.05)。结论:妊娠期孕妇营养状况与胎儿发生出生缺陷具有直接相关性,妊娠期孕妇营养不均衡会提高胎儿出生缺陷率,因此要对妊娠期孕妇进行科学合理的营养指导。

    作者:代立静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老年上尿路结石治疗中 ESWL 与 URL 结合的作用

    目的:探究老年上尿路结石治疗中 ESWL(体外冲击波碎石术)与 URL(经皮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结合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86例于2014年1月到2015年12月来该院治疗的老年上尿路结石患者为研究对象,首先给予患者 ESWL 治疗,后医生根据患者具体碎石效果决定是否进行 URL 治疗。评估分析接受 ESWL 治疗或 ESWL 结合 URL 治疗后老年上尿路结石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经过单纯ESWL 手术后,4例患者疼痛等临床症状明显缓解,其余82例患者进行 URL 二次手术后结石清除率超过98%。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给予术后高热、尿潴留患者对症治疗后症状缓解。结论:给予结石直径在2~3 cm 之间的老年上尿路结石患者 ESWL 与 URL 结合治疗,能迅速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具有较高结石清除率,且不良反应小。

    作者:刘杰;陈文军;曹靖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奥美拉唑合多潘立酮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32例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奥美拉唑联合多潘立酮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本文通过对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该院接收的96例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并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2组和观察组各32例,对照1组采纳奥美拉唑进行治疗,对照2组采纳多潘立酮进行治疗,观察组则采纳奥美拉唑联合多潘立酮进行治疗。然后对比三组患者的治疗疗效及复发率情况。结果:经三组应用不同方式的治疗后发现,观察组的疗效为96.8%,对照1组疗效为71.8%,对照2组疗效为65.6%,很明显观察组比对照1组、对照2组都要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另外,观察组复发率为6.2%,而对照组1组、2组复发率分别为28.1%、31.2%,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意义(P <0.05)。结论:奥美拉唑联合多潘立酮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能显著提升其医学疗效,且复发率低,安全性高,临床应用价值重大。

    作者:李静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肿瘤内科护理工作中常见的安全隐患及对策

    目的:探讨肿瘤内科护理工作中常见的安全隐患。方法:研究在该院治疗的100例肿瘤患者,将患者分成两组,一组为对照组取50例患者,一组为调查组取50例患者。对于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调查组先对肿瘤内科护理工作中常见的安全隐患进行排查,并制定出合理地护理计划及对策对患者进行护理,然后将两组对于护理的满意度进行分析,结果在肿瘤内科护理工作中确实有较大的安全隐患,主要表现在,护理人员的责任心,护理技能等方面,在合理地制定护理计划及对策后对调查组患者进行护理。结果:调查组的护理满意度要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肿瘤内科护理工作中常见的安全隐患及时的进行排查及预防,并制定合理地护理计划及对策能有效地改善医患关系,使患者早日走出病痛的折磨,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谢程妍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深静脉穿刺置管在急诊救治危重病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探究急诊在就诊危重症病患时采取深静脉穿刺置管所取得的应用效果。方法:择取2015年4月到2016年4月期间由笔者所在医院急诊科收治的80例危重症病患,按照采取的不同静脉穿刺方式为患者分组:行常规外周静脉穿刺的40例患者归入对照组,行深静脉穿刺的4例患者归入研究组。组间对比两组患者的急诊救治结果。结果:研究组在抢救成功率(95%)和一次穿刺成功率(80%)上高于对照组(75%、55%),在并发症率(0%)上则低于对照组(20%),统计学有差异(P <0.05)。结论:选择深静脉穿刺置管可以有效提高急诊对危重病患者的救治效果。

    作者:赵茂军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冠心病心脏支架患者的护理对策

    目的:探讨分析冠心病心脏支架患者的护理对策及其护理效果。方法:选取该院60例冠心病心脏支架患者按照不同的护理方式随机分为试验组(30例,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全面护理模式)和对照组(30例,仅仅实施常规护理措施),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心脏功能复常时间、治疗方案实施时间以及相关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试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3.3%)相对于对照组(73.3%)显著偏高(P <0.05),试验组患者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P <0.05);试验组患者治疗方案实施时间以及心脏功能恢复正常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 <0.05);试验组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96.7%)明显高于对照组(76.7%),试验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3.3%)明显低于对照组(23.3%),两组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以及相关并发症发生率对于差异较为明显(P <0.05)。结论:冠心病心脏支架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全面护理干预措施,可帮助患者心脏功能今早恢复,降低相关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对临床护理服务满意度。

    作者:华传芳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心理护理对产后出血产妇出血量及满意度影响评价

    目的:分析心理护理对产后出血产妇心理及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3月至2015年11月60例高危产后出血产妇,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全程心理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后产后24 h 出血量及满意度情况。结果:护理后,产后24 h 出血量,观察组(213.21±25.31)mlvs 对照组(321.21±29.14)ml;护理满意度,观察组(96.7%)高于对照组(76.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全程心理护理干预有助于缓解高危产后出血产妇心理,树立积极心态,进而积极配合处理,减少出血量,总体护理满意度较好。

    作者:莫艳春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浅谈慢性胃溃疡的临床治疗进展

    近年来,在诊治慢性胃溃疡的过程中,大多数是将中西医联合诊治方法为主,将临床强化护理作为辅助,对于一些较重并发症并且药物诊治效果不够完善的患者,考虑实施手术诊治。本文针对慢性胃溃疡的临床诊治进展展开进一步研究分析,并且展开综述。

    作者:李永亮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护理干预在手术室护理工作中应用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究手术室护理工作中采用护理干预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该院收治的120例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60例)与对照组(6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实验组患者总护理满意率为95.5%,护理总有效率为91.7%;对照组患者总护理满意率为78.3%,护理总有效率为76.7%,对比差异显著(P <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手术室护理工作中采用护理干预,可以取得显著的护理效果,明显改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确保患者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促进医疗服务质量的提高。同时,对患者的治疗与康复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作者:石妍妍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儿童上臂三角肌注射技术及应用研究

    目的:探究儿童上臂三角肌注射技术及应用效果。方法:择取该院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接受注射的健康儿童180例设置为本次的研究对象,按照信封随机分组方案分为每组儿童均占据90例的常规组与实验组,其中常规组采取一般操作规范进行注射,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无痛注射法,对两组儿童的疼痛反应进行观察研究。结果:实验组儿童疼痛行为反应评分明显优于常规组(P <0.05)。结论:儿童进行预防接种注射时采取无痛注射技术可明显降低儿童的疼痛反应,提高依从性。

    作者:范春仙;董莉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手术室人性化护理对胃癌手术患者的影响

    目的:探讨手术室人性化护理对胃癌手术患者的影响。方法:将手术室120例胃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和观察组(人性化护理)。记录手术室相关并发症及焦虑量表(SAS)、抑郁量表(SDS)、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手术相关并发症发生率(8.33%)、SAS 分值、SDS 分值更低,护理总满意率(93.33%)更高(P 均<0.05)。结论:手术室人性化护理可有效预防胃癌患者手术室相关并发症,缓解负面情绪,提高护理满意度。

    作者:桑燕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会阴侧切伤口皮内连续缝合的体会

    目的:探讨会阴侧切伤口皮内连续缝合的体会。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该院收治的140例会阴侧切伤口患者作为观察目标,按照数字表法将其分为2组,其中参照组70例患者使用传统会阴侧切缝合术,治疗组70例患者采用可吸收缝合线连续皮内缝合,比较2组术后恢复情况。结果:治疗组平均缝合时间、平均住院时间与参照组比较均显著缩短(P <0.05);缝合时出血量和 VAS 评分比较,治疗组优于参照组(P <0.05);治疗组术后切口甲级愈合率高于参照组,其乙级愈合率低于参照组(P <0.05)。结论:会阴侧切伤口采用可吸收缝合线连续皮内缝合方法具有痛苦小、住院时间短、伤口愈合良好等优势,值得临床借鉴和积极推广使用。

    作者:郭丽琴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祛毒中药用于混合痔术后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探究混合痔手术治疗后中采用祛毒中药进行治疗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采用抽签分组方式对该院在2014年2月至2016年2月期间收治的86例混合痔患者进行分组研究,即对照组和实验组,每43例患者为1个治疗小组,对照组的治疗方法为给予患者金玄痔科熏洗散进行治疗,而实验组的治疗方法为给予患者祛毒中药进行治疗,治疗后将2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和对比。结果:相较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较高,同时创面愈合时间明显较短,疼痛程度明显较轻,各项差异对比均( P <0.05)。结论:在混合痔手术后给予祛毒中药进行治疗有明显的效果,在临床上值得应用推广。

    作者:李红贤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小切口腹膜外全层缝合法治疗32例阑尾炎合并穿孔患者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评价小切口腹膜外全层缝合法治疗阑尾炎合并穿孔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2014年3月至2016年5月间收治的32例阑尾炎合并穿孔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行小切口腹膜外全层缝合阑尾切除术治疗,观察患者的预后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本组32例患者手术均取得成功,平均手术时间(31.6±5.6)min,术后平均住院天数(4.9±1.2)d,术后对所有患者随访均未发现切口出血、感染、腹腔脓肿、粘连性肠梗阻等并发症。结论:小切口腹膜外全层缝合法治疗阑尾炎合并穿孔的疗效较好,可有效降低术后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蔡岷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依托咪酯静脉全麻在门诊无痛人工流产术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依托咪酯静脉全麻在门诊无痛人工流产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该院行无痛人工流产术患者123例,随机分组,对照组61例,观察组62例,对照组静脉注射丙泊酚+芬太尼,观察组静脉注射依托咪酯+芬太尼,对比两组给药前后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及心率(HR)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给药后 SBP、DBP、HR 均优于对照组(P <0.05);两组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无痛人工流产术患者行依托咪酯静脉全麻,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安全性高。

    作者:杨鸿瑞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鼻内镜下上颌窦内翻性乳头状瘤手术方式的选择和疗效分析

    目的:分析鼻内镜下上颌窦内翻性乳头状瘤手术方式的选择和疗效。方法:随机选取该院2014年2月至2015年3月收治的72例上颌窦内翻性乳头状瘤患者,采用奇偶分组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用鼻内镜联合柯-陆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鼻内镜下泪前隐窝进路联合中鼻道手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鼻部功能恢复时间与住院时间,并对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比较。结果:经过不同的手术治疗后,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均较高、鼻部功能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 >0.05);但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更低,与对照组相比,存在显著差异(P <0.05)。结论:鼻内镜下泪前隐窝进路联合中鼻道手术治疗上颌窦内翻性乳头状瘤临床疗效显著,术后患者鼻部功能恢复较快,住院时间短,且并发症较少,安全性高,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朱艳香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硝酸甘油不同输注方式应用在心肌梗死患者治疗中的不良反应研究

    目的:分析心肌梗死患者运用不同方式输注硝酸甘油治疗的不良反应。方法:将该院2014年2月至2016年5月收治的80例心肌梗死患者按随机数字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实验组采用硝酸甘油微量注射泵入治疗,对照组采用硝酸甘油静脉滴注治疗,分析两组不良反应。结果: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尿潴留发生率为0,心率失常发生率为2.5%,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硝酸甘油微量注射泵入治疗心肌梗死,不良反应少,尿潴留率低,心律失常可得到控制,临床应用价值极高。

    作者:张晓鹏;张淑清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阴道超声检查在异位妊娠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分析阴道超声检查在异位妊娠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该院2013年7月至2016年4月收治的105例异位妊娠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所有病例均给予经腹部超声检查和经阴道超声检查,比较两种检查方法的阳性确诊率和各类型异位妊娠检出率。结果:经阴道超声组的阳性确诊率显著高于经腹部超声检查组的阳性确诊率,两组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 <0.05);除破裂型异位妊娠检出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 >0.05),经阴道超声组的流产型、未破裂型异位妊娠检出率均显著高于经腹部超声组(P <0.05)。结论:应阴道超声检查对异位妊娠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临床可将其作为首选检查方法积极推广。

    作者:孙秀娟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奥曲肽联合乌司他丁治疗急性胰腺炎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评估奥曲肽联合乌司他丁治疗急性胰腺炎临床疗效。方法:将笔者医院急性胰腺炎患者(70例)纳入研究,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奥曲肽联合乌司他丁)和对照组(奥曲肽)。对比两组治疗前后炎症因子 TNF -α、IL -2以及血、尿淀粉酶水平;对比治疗总有效率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 IL -2、TNF -α水平及 UAMY、BAMY 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4.29%)较对照组(80.00%)高,并发症发生率(2.86%)较对照组(14.29%)低。P 均<0.05。结论:国产奥曲肽联合乌司他丁能显著消退急性胰腺炎症,改善血、尿淀粉酶水平,安全性高,疗效好。

    作者:江明龙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协同护理在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探究血液透析患者应用协同护理模式的效果观察。方法:从该院2012年2月至2015年11月接收并治疗的血液透析患者中随机性抽取124例,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6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治疗,研究组应用协同护理干预治疗,分析并比较两组血液透析患者应用不同护理模式后其血鳞、血钾、体重、人血白蛋白、血红蛋白与超滤量等指标的变化。结果:通过两组血液透析患者不同方法护理后,结果显示研究组患者通过协同护理后其用药依从性、饮食依从性和透析治疗依从性等明显高于对照组的常规护理(P <0.05);研究组血钾、体重、超滤量等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人血白蛋白与血红蛋白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针对血液透析患者采用协同护理模式可以有效的提高血液透析患者的透析充分性和治疗的依从性,效果较好,值得推荐和应用。

    作者:宋琼 刊期: 2017年第01期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