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关于妊娠期孕妇营养状况与胎儿发生出生缺陷的相关性探究

代立静

关键词:妊娠期孕妇, 营养状况, 胎儿发生出生缺陷, 相关性
摘要:目的:研究妊娠期孕妇营养状况与胎儿发生出生缺陷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2年6月至2015年12月符合条件的10000例已生育妇女及其新生儿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其调查,对妊娠期孕妇营养状况与胎儿发生出生缺陷的相关性进行研究分析。结果:10000例调查对象中,有300例出现了出生缺陷,出生缺陷率为3%,先天性心脏病为主要的缺陷类型;增补叶酸的出生缺陷率低于没有增补叶酸的出生缺陷率,偶尔吃蔬菜的出生缺陷率低于不吃蔬菜的出生缺陷率,不吃肉类的出生缺陷率高于经常吃肉类的出生缺陷率,偶尔吃肉类的出生缺陷率低于经常吃肉类的出生缺陷率(P <0.05)。结论:妊娠期孕妇营养状况与胎儿发生出生缺陷具有直接相关性,妊娠期孕妇营养不均衡会提高胎儿出生缺陷率,因此要对妊娠期孕妇进行科学合理的营养指导。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缩宫素加欣母沛防治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临床研究

    目的:探究缩宫素联合欣母沛共同治疗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临床疗效,以及预防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4年10月至2016年1月期间收治的70例产后宫缩乏力性出血患者,按患者入院时间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对照组行缩宫素治疗,研究组行缩宫素联合欣母沛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产后出血量。结果:研究组的治疗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且产后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 <0.05)。结论:应用缩宫素联合欣母沛防止孕妇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量的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罗曾珠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心律失常和心肌缺血应用动态心电图诊断的临床意义

    目的:研究心律失常和心肌缺血应用动态心电图诊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4年10月至2015年10月该院收治132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66例患者,对照组采用常规十二导联心电图检测心律失常和心肌缺血,研究组采用24 h 动态心电图检测心律失常和心肌缺血,对比两组采用不同方法检测心律失常和心肌缺血阳性检出率。结果:研究组检出心肌缺血阳性患者62例,检出率为93.93%;对照组检出心肌缺血阳性患者48例,检出率为72.72%;研究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检出36例室性心律失常,检出率54.54%;35例房性心律失常,检出率53.03%;7例房室传导阻滞,检出率10.60%;9例短阵室上速,检出率13.63%;研究组检出62例室性心律失常,检出率93.93%;64例房性心律失常,检出率96.96%;21例房室传导阻滞,检出率31.81%;28例短阵室上速,速检出率42.42%;研究组的各项检出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利用动态心电图诊断心律失常和心肌缺血动态心电图可以检测出患者心肌缺血和心律失常发作情况,能够更准确、更精细地监测患者心电信号,对临床应用动态心电图诊断心律失常和心肌缺血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作者:周九菊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探讨经阴道超声和宫腔镜对绝经后子宫出血的诊断价值

    目的:观察分析经阴道超声和宫腔镜对绝经后子宫出血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该院2013年6月至2015年10月收治的26例绝经后子宫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给予阴道超声和宫腔镜检查,将宫腔镜检查结果及经阴道超声检查结果与病理检查结果相比较。结果:观察组中引起绝经后子宫出血各种疾病诊断的符合率为:子宫内膜萎缩61.5%(8/13),子宫内膜癌38.5%(5/13),子宫内膜增生46.2%(6/13),子宫内膜息肉38.5%(5/13);对照组中引起绝经后子宫出血各种疾病诊断的符合率为:子宫内膜萎缩15.4%(2/13),子宫内膜癌23.1%(3/13),子宫内膜增生30.5%(4/13),子宫内膜息肉15.4%(2/13)。两种方法诊断与病理诊断结果符合率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经阴道超声和宫腔镜在诊断绝经后子宫出血方面具有重要作用,经阴道超声联合宫腔镜定位活检能大程度上提高诊断效果。

    作者:王琛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肛门失禁患者围术期的临床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肛门失禁患者围术期的临床护理方法,总结护理工作经验,以提升护理效果和患者满意度。方法:选取该院自2013年3月至2015年3月接诊肛门失禁患者2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他们的临床资料及回访过程进行回顾。结果:经过精心治疗与护理,并对全部患者进行随访1年之后,患者大便次数较术前明显减少,术后有1例患者发生直肠伤口瘘,经治疗后痊愈。全部患者在行双侧臀大肌移植外括约肌重建术之后,均安排进行臀大肌功能锻炼、肛门直肠生物电刺激治疗、肛门护理以及饮食护理等综合性护理措施,有超过80%的患者控便功能得到了明显改善,能够重返学习或工作(P <0.05)。结论:肛门失禁患者手术治疗时,采用以术前肠道准备护理、术后功能锻炼为主要内容的综合护理干预措施,有助于改善患者的控便功能,进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努尔曼古丽·依地尔思;吴艳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腹壁横切口与纵切口对二次剖宫产的影响研究

    目的:分析和研究腹壁横切口与纵切口对二次剖宫产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7月至2016年5月剖宫产术致瘢痕子宫孕妇78例做为研究对象,按首次剖宫产术腹壁切口选择方式不同将其分为横切口组39例与纵切口组39例,当两组孕妇行二次剖宫产术时,将其术中及术后相关指标进行对比。结果:两种腹壁切口致盆腹腔粘连发生率比较:腹壁纵切口组患者盆腹腔粘连率低于腹壁横切口组(P <0.05)。两种腹壁切口对再次行剖宫产术治疗孕妇术中相关指标影响:腹壁纵切口组孕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均低于腹壁横切口组(P <0.05)。两种腹壁切口对新生儿窒息、新生儿娩出困难发生情况影响:腹壁纵切口组新生儿窒息、新生儿娩出困难发生率均低于腹壁横切口组(P <0.05)。结论:将腹壁纵切口方式应用于首次行剖宫产术孕妇治疗中,其对盆腔干扰性较少,有利于在行二次剖宫术时快捷、顺利取出胎儿,减少术中孕妇出血量及缩短手术时间,对保证母婴安全及健康均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胡艳丽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一期根治术治疗肛周脓肿的应用效果分析与评价

    目的:探析肛周脓肿采用一期根治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12月至2015年12月期间该院收治的70例肛周脓肿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电脑随机法分为两组,其中给予对照组常规切开引流术治疗,而观察组则运用一期根治术,对比分析两组疗效。结果:两组均顺利完成手术,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二次手术和延迟愈合率均较低,组间对比差异显着(P <0.05);同时,两组的治疗有效率对比有显着差异(P <0.05)。结论:临床上给予肛周脓肿患者一期根治术治疗,不仅手术成功率高,还能降低二次手术率,值得推广。

    作者:张恩田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浅析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与联合血液透析滤过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皮肤瘙痒的疗效

    目的:研究分析维持性血液透析皮肤瘙痒症状使用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与联合血液透析滤过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根据2013年6月至2014年6月该院的48例接受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皮肤瘙痒患者来进行研究分析,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均有24例。对照使用血液透析滤过联合血液透析的治疗方式,观察组使用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的治疗方式。比较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临床症状缓解率是87.5%,对照组是50%,结果存在统计学差异(P <0.05)。结论:尿毒症皮肤瘙痒症状使用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的效果比血液透析联合血液透析滤过治疗优秀,临床中推介使用。

    作者:白永娟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手术室细节护理在医院感染控制中的应用

    目的:比较探讨手术室中的细节护理在医院感染控制中的应用。方法:选取自2015年8月至2016年8月该院收治的15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接受常规手术室护理和手术室细节护理,分析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对护理的满意度和手术伤口感染情况。结果:接受手术室细节护理的患者术后对护理的满意度和手术伤口感染情况明显好于接受常规手术室护理组的患者( P <0.05)。结论:患者术后有必要接受手术室细节护理,良好的护理工作可有效控制术后感染,有利于患者术后恢复,达到佳的手术效果。

    作者:干翠芹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消毒供应室清洗复用医疗器械的重要性研究

    目的:探讨研究消毒供应室清洗复用医疗器械的重要性。方法:该院新消毒供应室自2013年开始投入使用,所有复用医疗器械均送往消毒供应室进行统一清洗和消毒处理,评价比较新消毒供应室投入使用前后的清洗评分与包装评分;同时随机选取我院2013年至今的40例住院患者作为观察组,2013年之前的40例住院患者作为对照组,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院内感染情况。结果:新消毒供应室投入使用后的清洗评分与包装评分均显著高于投入使用前(P <0.05);观察组患者的院内感染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P <0.05)。结论:消毒供应室清洗复用医疗器械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是保障医疗安全,减少院内感染的有效手段,应得到重视。

    作者:汤红梅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左氧氟沙星治疗盆腔炎的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左氧氟沙星治疗盆腔炎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5月至2016年5月于该院就诊的盆腔炎患者,共140例,按进入医院的编号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70例。对照组进行单纯的青霉素药物治疗,观察组在青霉素治疗基础上进行静脉滴注左氧氟沙星注射液的治疗,两组均同时给予中医艾炙穴位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总有效率94.28%,对照组总有效率80.00%,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在治疗盆腔炎时,在青霉素治疗基础上进行静脉滴注左氧氟沙星注射液的治疗能够明显增强治疗效果,并且不良反应少,值得在妇科临床应用与推广。

    作者:韦洁芳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院前急救护理路径在脑卒中患者院前急救中的应用

    目的:探究院前急救护理路径在脑卒中患者院前急救中的应用情况。方法:选择该院2014年1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36例脑卒中患者,根据院前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急救情况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院前急救时间(8.36±2.15)min,等待手术时间(10.82±2.85)min,两组患者在急救时间和等待手术时间上存在显著性差异(P <0.05);观察组者治愈率83.33%,治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P <0.05)。结论:院前急救护理路径有效提高脑卒中患者的治疗效率,加强院外急救,缩短入院急救时间和手术等待时间,降低脑卒中患者的残疾率和死亡率,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李洪娟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剖宫产产妇术后影响母乳喂养的因素及护理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影响母乳喂养的因素,并提供相应的指导依据和措施,提高剖宫产产妇的母乳喂养成功率。方法:抽取300例剖宫产产妇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50例进行观察和比较,对照组给予基础的常规性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针对性的护理措施,比较两组产妇护理前后的母乳喂养情况。结果:实施护理干预后的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对剖宫产产妇术后影响母乳喂养的因素进行分析,并制定针对性的有效的护理措施,使产妇了解母乳喂养的好处,消除顾虑,建立自信心,掌握正确的母乳喂养技术,有效的提高母乳喂养成功率。

    作者:郭素芳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人性化护理在产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通过在产科病房实施人性化护理措施观察其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5月12日至2016年5月12日到该科进行分娩的120例产妇,按随机分配原则将其分为实验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对照组产妇实施常规产科护理措施,实验组产妇接受产科人性化护理相应方案。在进行护理的过程中观察并比较两组产妇对护理人员的满意程度以及伴随的产后焦虑程度。结果:实验组产妇的焦虑度和对护理人员的满意程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通过实施人性化护理措施,可利于产妇产后恢复,有效防止其产生产后抑郁症状,同时可一定幅度提高产妇及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作者:覃红珍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过敏性鼻炎患者应用超声波鼻炎治疗仪治疗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析超声波鼻炎治疗仪治疗过敏性鼻炎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3月至2015年3月期间该院收治的过敏性鼻炎患者98例为研究对象,根据电脑随机法分为两组,其中给予对照组药物治疗,而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再运用超声波鼻炎治疗仪联合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治疗前,两组 VAS 评分比较无差异(P >0.05);治疗后,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 VAS 评分明显下降,组间对比差异显著(P <0.05);同时,两组治疗有效率对比有明显差异(P <0.05)。结论:临床上给予过敏性鼻炎患者超声波鼻炎治疗仪治疗,能够提高疗效,减轻患者痛苦。

    作者:肖跃华;杨凤;张海东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诊断冠心病患者心律失常的比较

    目的:主要讨论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诊断冠心病患者心律失常的效果。方法:选取该院于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间收治的130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其中观察组患者65例,接受动态心电图诊断;对照组患者65例,接受常规心电图诊断,比较两组诊断结果。结果:两组检测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室性早搏房性早搏二、三联律、室性早搏房性早搏成对结果相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动态心电图在冠心病患者心律失常诊断中的效果显著,应该在临床上做进一步推广。

    作者:冯丽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老年高血压合并高脂血症运用不同剂量辛伐他汀治疗的临床分析

    目的:本次对老年高血压合并高脂血症运用不同剂量辛伐他汀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取我院收治并已经得到确诊的原发性高脂血症的患者100例,根据所有患者入院的编号进行平均分组,其中单号为对照组,双号为实验组,两组各位50例,对照组给予辛伐他汀(20 mg),实验组给予辛伐他汀(40 mg)。结果:实验组治疗效果更好。结论:对于治疗老年高血压合并高脂血症选择40 mg 剂量的辛伐他汀治疗,其降脂作用更为明显,起效快,吸收率高。

    作者:俞全明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分析流程再造管理在急诊输液患者护理中的满意度

    目的:探讨分析流程再造管理在急诊输液患者护理中的满意度。方法:选取84例该院急诊输液治疗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给予传统流程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流程再造护理管理。结果:观察组患者对于护理的满意度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流程再造管理在急诊输液患者护理中的护理效果十分明显,患者的满意度很高,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伍翠敏;陈颖翘;宁国新;区晓芬;梁伟玲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临床检验中影响尿液检验的因素探析

    目的:探析临床检验中,影响尿液检验的因素。方法:对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在该院检验科做尿液样本检验的资料864份进行统计,其中误差结果较大的尿液样本96份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再次检验,分析影响检验结果的因素。结果:96份尿液检验结果的因素中,实验室因素所占比例高,共49份(51.0%),其次分别为临床用药因素,共18份(18.8%),尿液样本采集因素,共11份(11.5%),尿液样本保存因素,共9份(9.4%),尿液标本送检过程因素,共9份(9.4%)。结论:尿液临床检验中,影响检验的因素存在各个环节中,相关人员要加强对检验各个环节的控制,使尿液的临床检验更加准确。

    作者:吴丽京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推拿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应用进展

    颈椎病在临床上十分常见的一种疾病,在各种类型的颈椎病中,神经根型颈椎病常见。神经根型颈椎病在临床上的治疗方法多采用推拿治疗,特殊情况才会采取手术治疗。推拿治疗在实施过程中风险较小、疗效显著、相对实惠,因此在临床治疗中也多见。本文将阐述推拿治疗在临床上应用的方法,从方法的使用中总结推拿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优点和缺点。

    作者:王和军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葡萄糖酸锌治疗儿童腹泻疗效观察

    目的:探究分析葡萄糖酸锌治疗儿童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该院在2015年1月至2016年3月收治的儿童腹泻患者为研究对象,并将所选患者分为观察组(n =48)和对照组(n =47),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蒙脱石散剂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增加葡萄糖酸锌治疗,观察并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7.9%)远远高于对照组(83.0%)(P <0.05)。结论:儿童腹泻应用葡萄糖酸锌治疗的临床疗效显著,能够明显改善临床症状,减少腹泻次数,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集锦 刊期: 2017年第01期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