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红贤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管理在预防医院感染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某院收治的160例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所选取病患均于2014年1月至2016年6月收治。将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管理组与综合管理组各80例。常规管理组采用常规模式进行护理管理,综合管理组为综合护理管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感染发生率与患者满意度。结果:①感染发生率:综合管理组为1.25%,常规管理组为12.50%,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 <0.05)。②患者满意度:综合管理组为98.75%,常规管理组为86.25%,两组经统计软件比较有差异(P <0.05)。结论:综合护理管理在预防医院感染中的应用效果良好,有利于提高医院的整体护理管理水平与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生华 刊期: 2017年第01期
近年来,在诊治慢性胃溃疡的过程中,大多数是将中西医联合诊治方法为主,将临床强化护理作为辅助,对于一些较重并发症并且药物诊治效果不够完善的患者,考虑实施手术诊治。本文针对慢性胃溃疡的临床诊治进展展开进一步研究分析,并且展开综述。
作者:李永亮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分析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应用综合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将该院进行治疗的69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5例)、对照组(34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应用综合护理,对比2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护理满意率为97.1%(34/35),对照组为67.6%(23/34),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应用综合护理可显著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认可度,具有推广使用的临床价值。
作者:陈霞;范修波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分析左氧氟沙星治疗盆腔炎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5月至2016年5月于该院就诊的盆腔炎患者,共140例,按进入医院的编号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70例。对照组进行单纯的青霉素药物治疗,观察组在青霉素治疗基础上进行静脉滴注左氧氟沙星注射液的治疗,两组均同时给予中医艾炙穴位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总有效率94.28%,对照组总有效率80.00%,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在治疗盆腔炎时,在青霉素治疗基础上进行静脉滴注左氧氟沙星注射液的治疗能够明显增强治疗效果,并且不良反应少,值得在妇科临床应用与推广。
作者:韦洁芳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对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6年1月期间该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病患12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联合组两组。对照组病患采取阿司匹林药物治疗,而联合组病患采取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药物治疗,后对比两组病患的临床疗效。结果:联合组急性心肌梗死病患的疾病治疗总有效率98.33%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80.00%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采取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疗效更为显著,有较好的临床价值。
作者:施永勤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比较不同麻醉方式在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剖宫产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3年7月至2015年6月期间收治的70例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剖宫产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麻醉方法的不同,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观察组行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对照组单行硬膜外麻醉,对比两组产妇的麻醉效果。结果:观察组产妇的麻醉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7.1%>80%,P <0.05)。结论:在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剖宫产手术中,选择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方式的效果更好,保障了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剖宫产手术的安全,帮助产妇顺利分娩,具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徐小玲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观察黄疸防治中采取早期抚摸的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将该院收治的122名黄疸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1名.对照组予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联合早期抚摸护理方法,对比分析两组患儿总胆红素、首次排便时间、胎便转黄时间、黄疸消退时间四项指标。结果:两组对比,观察组患儿总胆红素数值低、首次排便时间早、胎便转黄时间早、黄疸消退快,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黄疸防治中采取早期抚触的护理方法能够有效改善患者黄疸,临床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王蔷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分析影响临床检验标本采集的相关因素,同时总结了相应的解决对策。方法:随机选取该院不同科室2016年2~8月收治的9000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本次患者均进行临床标本检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临床资料和治疗效果,总结临床检验标本的相关影响因素,研究想要的解决对策。结果:本次9000例采集标本中2250例标本采集误差,其中1350例标本采集前出现误差,670例标本采集中出现误差,219例标本采集后出现误差,采集前标本误差率(15%)显著高于采集中标本误差率(7.4%)、采集后标本误差率(2.4%),差异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采集标本过程中一定要严格根据样本采集操作规程采集,标本采集人员也应该具备较强的专业素养,尽可能提高标本检验准确率。
作者:从建国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研究分析高度近视导致的眼底病变危险因素和预防措施。方法:根据该院2013年1月至2014年5月的350例高度近视患者来进行研究分析,根据患者是否发生眼底病变分成两组,统计眼底病变发生几率,对发生的因素进行分析,探讨预防措施。结果:眼底病发病率是14.7%。病变组患者的男性数量、高龄数量、高屈光度患者数量以及眼轴长比例均要比无眼底病变组患者高,结果存在统计学差异性(P <0.05)。结论:高度近视患者男性较多、高屈光度较多、眼轴长情况差,用眼不合理情况普遍,这些是眼底病变的危险因素,临床中要针对高危群体提供干预措施,预防高度近视致眼底病变情况发生。
作者:张智伟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对老年患者腰-硬联合麻醉的镇静效应。方法:以该院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收治的95例拟行腰-硬联合麻醉的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五组,分别为咪达唑仑组(M 组)、右美托咪定组(D1、D2、D3组)和空白对照组(K 组),每组各19例患者,记录五组患者不同时间点的 Ramsay 评分。结果:D1、D2、D3和 M 组患者 T2至 T5时的 Ramsay 评分明显高于 T0至 T1时(P <0.05)。T3至 T5时,D2、D3和 M 组患者的 Ramsay 评分明显高于 K 组患者(P <0.05)。结论:老年患者行腰-硬联合麻醉时,右美托咪定具有较好的辅助作用,镇静效果好。
作者:刘建根 刊期: 2017年第01期
随着肿瘤化疗病人人数的快速增长,为现代医疗带来一系列的问题,对于静脉输注化疗药物所引起的化学性静脉炎,目前临床有多种预防及治疗化学性静脉炎的方法。本文旨在探讨如何预防及治疗化学性静脉炎,为之后针对于预防及治疗化学性静脉炎的护理干预提供理论基础。
作者:郑秀珍;郑青青;朱富东;黄栉;李丽娥;陈东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输卵管系膜囊肿的临床表现及治疗。方法:回顾分析该院62例输卵管系膜囊肿的临床资料。结果:62例输卵管系膜囊肿患者的发病年龄(39.0±13.1)岁,主要为育龄女性,临床多无症状,肿瘤标记物正常,囊肿直径4.2~17.8 cm,平均(8.68±2.56)cm。56例(92%)为单侧输卵管系膜囊肿(左侧25例,右41例),6例(7.5%)为双侧输卵管系膜囊肿。56例囊肿囊壁光滑,4例囊壁内有乳头。术后病理结果示57例为单纯囊肿,3例为上皮性囊肿。共9例发生蒂扭转,扭转度180~720度,4例不全扭转例,5例完全扭转,囊肿直径6~14 cm,平均(7.9±2.5)cm。所有患者均行手术治疗,52例行输卵管系膜囊肿剥除,6例行患侧附件切除术,2例输卵管切除。结论:输卵管系膜囊肿多为良性病变,极少恶变,囊肿直径接近或大于5 cm 时,易引起蒂扭转,临床处理主要行输卵管系膜囊肿剥除术,发生蒂扭转引起组织坏死行患侧附件切除术或输卵管切除术;绝经后囊肿增长快、囊肿较大者,囊肿内有出血者,囊肿内壁有乳头者术中应行冰冻病理检查。
作者:杨生红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对急性牙髓炎采用一次性根充法和分次根充法治疗的效果进行观察,为临床治疗提供重要依据,确保患者早日康复。方法:选取在该院就诊的急性牙髓炎患者286例,根据患者入院的编号平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43例,对照组辞去一次性根充法治疗,对照组采取分次根充法治疗。结果:实验组治疗成功率为93.70%,对照组为78.32%(P <0.05)。结论:对于急性牙髓炎的患者给以一次性根管填充技术进行治疗,效果确切,有利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得到了大部分患者的认可,因此该方法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作者:陆周伟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分析成人急性细菌性痢疾的临床诊治情况。方法:选取该院37例患有急性细菌性痢疾的成年人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其临床表现和治疗情况。结果:37例急性细菌性痢疾患者治疗后,痊愈的有13例,显效的有22例,无效的有2例,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4.6%,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为(6.8±1.3)d,治疗中无严重的不良反应发生。结论:成人急性细菌性痢疾予以及时有效的治疗,可以降低患者的死亡率,治疗效果显著。
作者:刘成山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探讨一对一责任制助产对产妇分娩的意义。方法:选取2015年3月至2016年4月该院收治的产妇15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75例。对对照组产妇采取传统助产方法,对观察组产妇采取一对一责任制助产,观察两组产妇的心理状态、产程时间、自然分娩率、新生儿窒息率、产妇及其家属满意率等,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产妇的心理状态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产程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观察组的自然分娩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新生儿窒息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对照组产妇及其家属的护理满意度为87.34%,观察组产妇及其家属的护理满意度为98.12%,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一对一责任制助产对产妇分娩较传统方法有明显优势,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次措吉 刊期: 2017年第01期
通过 PBL 教学法在麻醉教学中的应用,探讨 PBL 教学法在提高麻醉教学效果中所起到的作用。运用 PBL 教学法后,观察组学员期末和毕业考试成绩均较对照组高,并且对 PBL 教学法的满意程度高于传统的教学方式。表明 PBL 教学法的应用能够将多个学科的知识整合起来,并运用到麻醉科教学中,整体提高了教学的质量和水平。
作者:黄宇;潘灵辉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探讨不同麻醉方式对胃癌合并高血压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取该院收治的胃癌合并高血压患者65例来进行统计分析,随机分为对照组32例和观察组33例,对照组患者予以全身麻醉,观察组患者采用全身麻醉联合硬膜外麻醉,观察两组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变化情况,进行临床对照性分析。结果:两组患者 T2、T3、T4 SBP、DBP、HR 指标变化情况存在差异(P <0.05),对照组 T2、T3、T4 SBP、DBP、HR 指标明显高于 T1,结果具有显著性差异(P <0.05);观察组 T2、T3、T4、T5、T6各指标与 T1对比无明显差异(P >0.05),SBP 在 T2、T3有所下降,但在正常值范围内。结论:全身麻醉联合硬膜外麻醉对胃癌合并高血压患者血流动力学影响小,可有效减少应激反应,促使循环功能稳定。
作者:武建清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研究颈椎病的临床表现与 X 线诊断应用。方法:随机选择2014年1月至2016年6月该院收治的92例颈椎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临床症状和应用 X 线诊断结果。结果:患者临床表现包括关节突关节间隙有变窄、硬化,生理曲度变直及韧带退变。经 X 线确诊发生关节突关节间隙变窄硬化52例患者占56.5%,发生生理曲度变直有30例患者占32.6%,发生韧带退变的有10例患者占10.9%。结论:颈椎病临床诊断的主要依据就是患者的临床症状表现与 X 线诊断,所以,临床诊断时要综合多种因素分析,为患者选择佳诊断方法,以此降低漏诊和误诊发生。
作者:谢光平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探究血栓弹力图应用于指导围术期输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6年2月至2016年8月在该院接受手术且需术中输血治疗的患者100例作为临床研究对象,按照入院时间先后依次编号01至100,以双号患者为对照组,单号患者为观察组。对照组50例患者给予常规输血,观察组50例患者在血栓弹力图的指导下进行输血,比较所有患者在不同方法指导下输血后术中所需输血量以及患者术后凝血机制恢复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经不同指导方法指导后,观察组患者输注滤白红细胞悬液(22.70±5.78)U、滤白单采血小板(3.68±1.99)U、红细胞比容(412.77±66.09) ml 显着低于对照组患者的输注量;观察组患者的凝血酶原时间(15.23±1.46)s 以及部分凝血酶原时间(28.66±4.93)s 显着短于对照组患者的;观察组患者的血红蛋白(101.07±8.25)g/ L 以及红细胞比容30.55±4.09)%显着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对围术期输血患者在血栓弹力图指导下进行输血,可快速增加血容量,减少失血量以及输血量,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对患者生命安全做出保障。
作者:邱玉杏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分析并总结小儿暴发性心肌炎的临床特征,同时探讨有效的护理方法。方法:选择2014年3月至2016年3月于该院就诊的小儿暴发性心肌炎患儿35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总结小儿暴发性心肌炎的临床特征和有效护理措施。结果:35例患儿中有29例出现发热,8例存在消化系统症状,11例出现咳嗽、气喘等症状,7例出现惊厥;均存在心电图异常和心脏舒张和收缩功能下降;35例患儿在住院期间有2例死亡,33例患儿治愈。结论:小儿暴发性心肌炎的临床特征复杂,加强临床分析、提高早期诊断意识很有必要,同时也要求根据患儿实际情况予以有效针对性护理,以便更好促进病情康复。
作者:陈玉华 刊期: 2017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