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智伟
目的:针对中医辨证施护理在颈椎病患者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进行观察分析。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手段,研究组患者接受中医辨证施护理。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96.97%;对照组85.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研究组患者治疗后肩部、颈部和上肢 VDS 疼痛评分均高于对照组,研究组护理效果更加优秀,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中医辩证理论应用于颈椎病患者的临床护理中,具有显著效果,有益于病情控制与好转,有效缓解疼痛。
作者:杨海蓉;符清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延续护理对非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研究。方法:选取2014~2015年该院收治的非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94例,将所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7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延续护理,在进行一段时间的护理后,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5.7%,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80.8%,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在临床上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可以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延续护理,能有效提高患者的护理效果,值得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作者:吴开琴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研究不同体位对于采取腰硬联合麻醉的产妇的差异性影响。方法:选取无并发症且妊娠37周以上的孕妇作为研究样本,将其随机分为 A、B、C 组。A 组麻醉后用完全左侧卧位姿保持10 min,再改为右侧臀下垫高10 cm 的平卧姿势。B 组孕妇麻醉后采取右侧臀下垫高10 cm 的平卧姿势,调整手术床至向左倾斜20°。C 组孕妇采取右侧臀下垫高10 cm 的平卧姿势,调整手术床至向左倾斜20°。分别对三组孕妇的麻醉平面、血压以及心率进行监控。结果:对三组孕妇进行组间相比,所有孕妇均在麻醉后5和10 min 内温度觉丧失的麻醉平面,且 A 组和 B 组明显低于 C 组(P<0.05)。B 组血压下降较明显,与其他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 <0.01),A 组和 C 组相比,血压在麻醉后8、10 min 有统计学差异(P <0.05)。结论:剖宫产的孕妇采取腰硬联合的麻醉方法,在麻醉后保持右侧臀下垫高10 cm 的平卧姿势,调整手术床至向左倾斜20°的体位可以有效降低低血压的发生几率。
作者:郭岩;何秀岩;高文立 刊期: 2017年第01期
老年精神病是现代临床上常见的一种神经系统疾病,该疾病患者往往合并低血钾症,对患者预后及日常生活均具有十分严重影响,因此对低血钾症发生原因进行分析,并且选择有效对策进行防治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不但能够有效防治该疾病的发生,并且能够改善老年精神病患者预后情况。本文就老年精神病患者低血钾症的原因分析与对策。
作者:费为淑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小儿雾化吸入治疗呼吸道感染的具体效果,并观察总结护理措施。方法:参照完全随机数表方法,将2015年2月至2016年1月该院收治的小儿呼吸道感染患儿76例进行分组,得对照组(常规治疗联合干预)和观察组(雾化吸入联合护理干预)各38例,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并总结护理措施。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4.74%,显著高于对照组水平(χ2=7.89,P <0.05);观察组患儿的住院时间和咳嗽消失时间分别为(4.68±1.93)d、(2.42±0.89)d,均显著短于对照组水平,组间差异经统计学分析后意义显著(t =12.48,13.32;P <0.05)。结论:小儿雾化吸入治疗呼吸道感染的效果确切,在治疗过程中加强科学护理干预,能尽可能减轻患儿疼痛感,提高依从性,降低不良反应风险,需对此引起重视。
作者:姜先容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探讨 PDCA 循环管理模式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提高护士依从性的效果。方法:该病房于2016年1月至2016年6月实施 PDCA 循环管理模式,对实施 PDCA 循环管理模式前(2015年10~12月)及实施 PDCA 循环管理模式后(2016年1~3月)护士日常接收药品扫码率进行比较。结果:2016年1~3月共有药品总单数2423列,接收药品总单数2273列,SPD 扫码率93.81%,实施 PDCA 循环管理模式前增长执行率27.41%。结论:PDCA 循环管理模式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的应用大大提高了护士接收药品的扫码率,提高了护士日常工作的依从性,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玲玲;王燕;朱枣兰(通讯作者)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探究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艾滋病检测情况与效果。方法:选取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实施 PITC 策略期间进行抽血检查的478名人员,将其设置为研究组,同时,选择同时期的自愿进行艾滋病咨询和检测的478名人员,将其设置为对照组,对比两组对象艾滋病检测情况。结果:研究组HIV 检测率为85.6%,对照组为66.5%,研究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研究组 HIV 检测阳性率为5.1%,对照组为0.3%,研究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通过 PICT 策略,有助于提高艾滋病检出率,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值得广泛推广。
作者:张秀春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探究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胆囊结石的治疗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3月至2016年3月我院普外科病房的82例胆囊结石患者进行分析,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一组41例。观察组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胆囊结石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小切口剖腹手术对胆囊结石进行治疗,观察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后恢复均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 P <0.05)。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能有效缩短胆囊结石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能快速有效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谢建辉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研究分析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治疗的临床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6年3月在该院接受妊娠期高血压疾病降压治疗的2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采取硝苯地平、肼苯哒嗪等药物进行降压治疗。以治疗前后患者尿酸、尿素氮、肌酐指标,并发症情况及治疗总有效率作为观察指标。结果:经治疗后,患者尿酸、尿素氮、肌酐三项指标下降明显,且治疗前后差异(P <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经治疗,有1例患者出现凝血功能异常、1例患者出现、1例患者出现妊高症心脏病,没有患者出现胎盘早期剥落、产后出血等情况,并发症发生率为10%;经治疗后,治疗总有效率高达90%。结论:采用肼苯哒嗪等药物对妊娠期高血压患者进行降压治疗,有效率高、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曹雪梅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探讨依托咪酯静脉全麻在门诊无痛人工流产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该院行无痛人工流产术患者123例,随机分组,对照组61例,观察组62例,对照组静脉注射丙泊酚+芬太尼,观察组静脉注射依托咪酯+芬太尼,对比两组给药前后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及心率(HR)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给药后 SBP、DBP、HR 均优于对照组(P <0.05);两组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无痛人工流产术患者行依托咪酯静脉全麻,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安全性高。
作者:杨鸿瑞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对小儿包皮、包茎应用包皮环切术治疗中护理方法与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择该院自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包皮异常、行包皮环切出治疗的患儿52例为研究对象,对其实施术后观察、健康教育、给予相应的指导等,对其效果进行观察。结论:对包皮环切术治疗的患儿加强术后护理,可对相关并发症进行有效预防,使患儿的痛苦减轻,提高家长满意度,患儿及家属的接受程度比较高。
作者:符雪妃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比较宫腔镜电切术、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2015年2月至2016年4月于该院妇科确诊并收治的子宫肌瘤患者100例,均分为 A 组50例与 B 组50例。A 组患者采取宫腔镜电切术治疗措施,B 组患者采取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措施,观察对比两种不同治疗措施的临床疗效及患者满意度。结果:A 组手术所需时间明显低于 B 组,且前者总有效、满意度明显高于后者(P <0.05),而对比两组住院时间无明显差异。结论:宫腔镜电切术、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子宫肌瘤在一定程度上均有疗效,但前者临床疗效更为显著,手术用时短且患者满意度高,在临床上有一定的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栾琳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研究分析子宫颈扩张球囊对足月妊娠促宫颈成熟与引产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该院收治的产妇50例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产妇使用缩宫素促宫颈成熟与引产,观察组产妇使用子宫颈扩张球囊,对比两组产妇促宫颈成熟和引产的效果。结果:观察组产妇促宫颈成熟有效率达到100.0%,对照组产妇促宫颈成熟有效率为80.0%,数据符合统计学差异(P <0.05);而对比两组产妇引产效果的时候,发现观察组产妇引产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 <0.05)。结论:在促宫颈成熟与引产的过程中,相对于临床常规应用的缩宫素,子宫颈扩张球囊效果更为显著,在促宫颈成熟方面效果显著,且可有效缩短产妇分娩时间,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引产方法可推广应用。
作者:应洁瑜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探讨护理标志应用在手术室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方法:通过对2013年1月至2016年1月在该院行手术治疗的160例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实验组患者应用护理标志,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手术时间和 VAS 评分差异。结果:实验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同对照组比较明显提高,手术时间显著缩短,降低 VAS 评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手术室安全管理中采用护理标志可提高患者满意度,缩短手术时间,降低 VAS 评分,临床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张英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分析布氏杆菌病预后临床护理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择于2015年2月至2016年2月间该院诊治的布氏杆菌病患者60例,作为此次研究对象,采用电脑随机分组的方式,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常规组,各组30例,其中常规组给予一般临床护理,研究组给予预后临床护理措施,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护理满意率、并发症发生率以及临床症状恢复状况。结果:研究结果发现,研究组患者临床护理满意率、临床症状恢复状况显著高于常规组,并发症发生显著低于常规组(P <0.05)。结论:针对布氏杆菌病患者,实施针对性的预后临床护理,可有效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促进患者护理满意率提升,可及早帮助患者恢复健康,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任广萍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分析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用于瘢痕子宫中期妊娠引产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08例瘢痕子宫中期妊娠引产妇女的临床资料,其中52例采取利凡诺羊膜腔穿刺引产,作为对照组;另外56例采取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引产,作为观察组;对比两组妇女的引产时间、引产成功率,根据胎盘胎膜完全娩出率、清宫率、产时产后出血量、子宫破裂及副作用发生率,综合评价引产效果及安全性。结果:观察组引产时间短于对照组,引产成功率、胎盘胎膜完全娩出率大于对照组,清宫率小于对照组,经 T 检验或χ2检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与对照组妇女的产时产后出血量及副作用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但观察组妇女的子宫破裂发生率小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可缩短瘢痕子宫中期妊娠引产时间,引产成功率高,产时产后出血量少,且应用简便、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周涛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分析2012~2015年崇左市的食品微生物安全风险监测情况,并对存在的食品安全问题进行改进。方法:选择广西壮族自治区崇左市天等县、凭祥市、扶绥县等县(市、区)及其乡(镇)的300多家单位,对八大类食品进行微生物检测。结果:微生物安全风险检测以肉及肉制品、餐饮食品和饮用水类的合格率偏低,微生物检测主要检出蜡样芽孢杆菌、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致泻大肠埃希氏菌等食源性致病菌。结论:食品监管部门应加强对食品生产销售中各环节的监督管理,完善食品监管制度,加大对不合格食品的打击力度,提高群众辨别不合格食品的能力,确保食品安全。
作者:农晓妮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对骨科护理的安全隐患进行分析,并对相应的应对措施进行探讨。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医院收治的骨科患者12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63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护理模式进行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针对骨科护理安全隐患,将相应的护理措施融入其中。对比两组患者发生安全问题的比例。结果:相比于对照组,观察组在便秘或坠积性肺炎、下肢深静脉血栓、压疮、坠床或跌倒的方面,观察组的发生机率更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骨科护理当中,针对安全隐患问题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能够有效降低患者发生安全问题的几率,对于患者的康复较为有利。
作者:蒋娟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分析左氧氟沙星治疗盆腔炎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5月至2016年5月于该院就诊的盆腔炎患者,共140例,按进入医院的编号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70例。对照组进行单纯的青霉素药物治疗,观察组在青霉素治疗基础上进行静脉滴注左氧氟沙星注射液的治疗,两组均同时给予中医艾炙穴位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总有效率94.28%,对照组总有效率80.00%,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在治疗盆腔炎时,在青霉素治疗基础上进行静脉滴注左氧氟沙星注射液的治疗能够明显增强治疗效果,并且不良反应少,值得在妇科临床应用与推广。
作者:韦洁芳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针对埃索美拉唑联合莫沙必利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方法:抽取该院于2014年7月至2015年8月收治的100例胃食管反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采用随机的方式将其划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各5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单纯采用埃索美拉唑进行治疗,而观察组患者则采用莫沙必利联合埃索美拉唑进行治疗。以此来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胃镜下食管及不良反应等多种情况。结果:经治疗,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95.6%)、胃镜下食管炎愈合率(100%),均显著高于对照组(82.6%,91.3%,P <0.05)。而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了(13%)则高于对照组(6.5%),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埃索美拉唑联合莫沙必利治疗胃食管反流症状的疗效非常显著,能够有效的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极大的提升了治愈率,并且治疗安全性较高。因此,值得在临床中应用及推广。
作者:吕江华 刊期: 2017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