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依托咪酯静脉全麻在门诊无痛人工流产术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杨鸿瑞

关键词:依托咪酯, 丙泊酚, 无痛人工流产
摘要:目的:探讨依托咪酯静脉全麻在门诊无痛人工流产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该院行无痛人工流产术患者123例,随机分组,对照组61例,观察组62例,对照组静脉注射丙泊酚+芬太尼,观察组静脉注射依托咪酯+芬太尼,对比两组给药前后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及心率(HR)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给药后 SBP、DBP、HR 均优于对照组(P <0.05);两组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无痛人工流产术患者行依托咪酯静脉全麻,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安全性高。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中医辨证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病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分析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采用中医辩证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该院116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根据双盲法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单独采用洛活喜治疗,实验组患者联合采用洛活喜和中医辩证治疗,将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实验组患者中53例治疗有效,对照组患者中42例治疗有效,治疗总有效率为91.4%,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72.4%,实验组患者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采用中医辨证治疗可取得良好的效果,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案,值得广泛推广。

    作者:陶勇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影响临床检验标本采集的因素及对策

    目的:探讨分析影响临床检验标本采集的相关因素,同时总结了相应的解决对策。方法:随机选取该院不同科室2016年2~8月收治的9000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本次患者均进行临床标本检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临床资料和治疗效果,总结临床检验标本的相关影响因素,研究想要的解决对策。结果:本次9000例采集标本中2250例标本采集误差,其中1350例标本采集前出现误差,670例标本采集中出现误差,219例标本采集后出现误差,采集前标本误差率(15%)显著高于采集中标本误差率(7.4%)、采集后标本误差率(2.4%),差异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采集标本过程中一定要严格根据样本采集操作规程采集,标本采集人员也应该具备较强的专业素养,尽可能提高标本检验准确率。

    作者:从建国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探讨改良静脉穿刺法对减轻静脉穿刺疼痛研究

    目的:研究分析静脉穿刺疼痛的缓解方式,对静脉穿刺方式进行改良,提升静脉输液的护理质量。方法:根据2004年4月至2005年4月该院的100例病人来分析,共进行400次静脉穿刺,随机使用改良静脉穿刺和传统静脉穿刺来输液,比较分析两种方式的疼痛情况。结果:每组都使用了200次穿刺,对患者的疼痛比较,两种穿刺的疼痛情况对比具有统计学差异性(P <0.005)。结论:改良静脉穿刺可以让患者的静脉穿刺时疼痛得到缓解,缩短静脉穿刺的时间,临床中可以进行推广使用。

    作者:牛春利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深静脉穿刺置管在急诊救治危重病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探究急诊在就诊危重症病患时采取深静脉穿刺置管所取得的应用效果。方法:择取2015年4月到2016年4月期间由笔者所在医院急诊科收治的80例危重症病患,按照采取的不同静脉穿刺方式为患者分组:行常规外周静脉穿刺的40例患者归入对照组,行深静脉穿刺的4例患者归入研究组。组间对比两组患者的急诊救治结果。结果:研究组在抢救成功率(95%)和一次穿刺成功率(80%)上高于对照组(75%、55%),在并发症率(0%)上则低于对照组(20%),统计学有差异(P <0.05)。结论:选择深静脉穿刺置管可以有效提高急诊对危重病患者的救治效果。

    作者:赵茂军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老年高血压合并高脂血症运用不同剂量辛伐他汀治疗的临床分析

    目的:本次对老年高血压合并高脂血症运用不同剂量辛伐他汀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取我院收治并已经得到确诊的原发性高脂血症的患者100例,根据所有患者入院的编号进行平均分组,其中单号为对照组,双号为实验组,两组各位50例,对照组给予辛伐他汀(20 mg),实验组给予辛伐他汀(40 mg)。结果:实验组治疗效果更好。结论:对于治疗老年高血压合并高脂血症选择40 mg 剂量的辛伐他汀治疗,其降脂作用更为明显,起效快,吸收率高。

    作者:俞全明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微创距下关节融合术治疗距下关节创伤性关节炎

    目的:探究微创距下关节融合术治疗距下关节创伤关节炎的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1年7月至2012年5月期间收治的100例距下关节创伤性关节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各50例,实验组给予患者微创距下关节融合术治疗,对照组行常规治疗。对比两组患者切口面积、手术时长以及出血量、融合时间。结果:5~13个月的随访发现大部分患者骨性融合充分,均达到标准,评分患者足部功能,优良率为94.23%,治疗效果显著;观察两组患者切口面积、术中出血量以及手术时间,实验组时间明显对于对照组(P <0.05);实验组发生率为12.0%,对照组发生率44.0%,实验组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治疗距下关节创伤性关节炎应用微创距下关节融合术,骨骼愈合率高,创伤小、术后无复发,疗效显著,值得临床实践应用。

    作者:陈小龙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急性肠炎应用双歧杆菌治疗的效果

    目的:探析双歧杆菌治疗急性肠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期间该院收治的102例急性肠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其中给予对照组常规治疗,而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再运用双歧杆菌联合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短,组间对比差异显著(P <0.05);同时,两组治疗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P <0.05)。结论:临床上运用双歧杆菌对急性肠炎患者进行治疗,不仅疗效显著,还可以使治疗时间缩短,减轻患者痛苦。

    作者:裴素红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基层结核病防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结核病属于高危慢性呼吸道传染疾病,我国结核病病患人数位于全球前列。在新中国成立以后,结核病的防治工作愈发被政府部门所注重,且使用相应方法给予控制。可是总体状况并不乐观。

    作者:余淑梅;胡晓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产科手术施行硬膜外麻醉后并发症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产科手术施行硬膜外麻醉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方法:随机选取该院产科2015年7月至2016年7月产科需要进行手术治疗的66例患者,所有患者均给予硬膜外麻醉,记录并比较所有患者术后1 d、3 d 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情况以及并发症的临床恢复情况。结果:其中术后第1天有23例患者出现术后并发症,术后第3天有25例患者出现并发症,其中恶心、呕吐等胃肠不适在术后3 d 开始缓解,头痛在术后5~10 d 消失,腰痛在术后6个月消失。结论:妇产科进行手术的患者给予硬膜外麻醉后,给予相应的临床护理,避免长期卧床,不断提高自身操作的准确性,对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手术治疗效果具有极其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徐玲洁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云南白药治疗宫颈糜烂微波术后阴道出血的效果研究

    目的:探析宫颈糜烂微波术后阴道出血采用云南白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期间该院收治的宫颈糜烂患者94例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两组均接受微波术治疗,其中给予对照组红汞涂抹创面,而观察组则运用云南白药,比较分析两组治疗效果。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较高,组间对比差异显著(P <0.05);同时,两组出血时间、出血量以及阴道排液时间比较有明显差异(P <0.05)。结论:临床上运用云南白药对微波术后阴道出血的宫颈糜烂患者进行治疗,可以减少阴道出血量,缩短创面愈合时间,值得推广。

    作者:袁晓玉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布氏杆菌病预后临床护理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布氏杆菌病预后临床护理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择于2015年2月至2016年2月间该院诊治的布氏杆菌病患者60例,作为此次研究对象,采用电脑随机分组的方式,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常规组,各组30例,其中常规组给予一般临床护理,研究组给予预后临床护理措施,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护理满意率、并发症发生率以及临床症状恢复状况。结果:研究结果发现,研究组患者临床护理满意率、临床症状恢复状况显著高于常规组,并发症发生显著低于常规组(P <0.05)。结论:针对布氏杆菌病患者,实施针对性的预后临床护理,可有效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促进患者护理满意率提升,可及早帮助患者恢复健康,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任广萍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妈咪爱联合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疗效及观察

    目的:探讨口服妈咪爱联合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疗效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治疗的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48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蓝光照射,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口服妈咪爱治疗,记录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儿黄疸消退时间、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经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1)。结论:妈咪爱联合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疗效显著,缩短住院时间,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朱晓林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治疗心脏神经官能症40例

    目的:探讨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治疗心脏神经官能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该院门诊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给予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治疗,对照组给予酒石酸美托洛尔、盐酸曲美他嗪片治疗,均治疗8 w,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和治疗前后中医症状积分。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后的中医症状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结论: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治疗心脏神经官能症有较好的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郝丽娜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分析流程再造管理在急诊输液患者护理中的满意度

    目的:探讨分析流程再造管理在急诊输液患者护理中的满意度。方法:选取84例该院急诊输液治疗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给予传统流程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流程再造护理管理。结果:观察组患者对于护理的满意度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流程再造管理在急诊输液患者护理中的护理效果十分明显,患者的满意度很高,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伍翠敏;陈颖翘;宁国新;区晓芬;梁伟玲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儿童医院门诊科分组护理管理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研究儿童医院门诊科分组护理管理应用效果。方法:本次研究选取的研究对象为2015年2月至2016年2月在该院门诊科就职的护理人员100例,于2015年2月开始实施分组护理管理。对比分组护理管理前后门诊患者的护理合格率和门诊护理人员的专科水平。结果:分组后门诊患者的护理合格率明显高于分组前,分组后门诊护理人员的专科水平与分组前相比更具优势(P <0.05)。结论:在儿童医院中实施分组护理管理有利于提高门诊科护理人员的专科护理水平,减少医疗纠纷。

    作者:潘雯滢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前列地尔联合肾康注射液治疗老年慢性肾脏病的临床疗效

    目的:观察前列地尔联合肾康注射液治疗老年慢性肾脏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6月至2015年9月来该院治疗的老年慢性肾脏病患者126例,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6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的基础上应用肾康注射液与前列地尔注射液联合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5.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2.5%,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均无不良反应,并且在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血肌酐、血尿素氮、肉生肌酐清除率等指标水平均高于其治疗前,治疗效果也显著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前列地尔联合肾康注射液治疗老年慢性肾脏病的疗效比较好,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低,具有医学价值,值得在临床治疗中大力推广。

    作者:袁茜;彭侃夫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影响妇科肿瘤患者生活质量相关因素分析及治疗进展

    目的:分析影响妇科肿瘤患者生活质量的相关因素及新治疗进展,进一步提高妇科肿瘤患者生活质量。方法:通过查阅国内外相关的新研究进展,进行归纳、总结、分析、概括。结果:影响妇科肿瘤患者生活质量相关因素较多,且较为复杂,包括患者自身、社会、家庭等种种因素,目前治疗进展主要是对患者自身心理、社会等因素进行干预。结论:妇科肿瘤患者是一个特殊群体,要提高妇科肿瘤患者的生活质量,需要对患者的心理及生理因素进行干预,并得到社会和家庭的支持。

    作者:何丹;吴玲玲;吴遵琴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探究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胆囊结石的治疗价值

    目的:探究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胆囊结石的治疗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3月至2016年3月我院普外科病房的82例胆囊结石患者进行分析,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一组41例。观察组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胆囊结石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小切口剖腹手术对胆囊结石进行治疗,观察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后恢复均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 P <0.05)。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能有效缩短胆囊结石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能快速有效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谢建辉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新型公共卫生体系建立中学校卫生的作用分析

    在新型公共卫生体系中,学校卫生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学校卫生的目的就是通过研究、服务、监督、保健以及监测,了解学生们的身心健康与遗传以及外部环境之间的关系,从提出相应的卫生措施和卫生要求,这样就能够达到增强体质、预防疾病,以及促进身心发育的目的。因此本文对新型公共卫生体系建设中学校卫生的作用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阐述。

    作者:唐秀丽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后改进护理流程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探究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后改进护理流程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5月至2016年7月期间该院收治的100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后患者,采用随机分组方式,将其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改进护理流程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护理总有效率为96%,对照组为80%,研究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针对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后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改进护理流程护理干预,效果显著,值得广泛推广。

    作者:马俊红 刊期: 2017年第01期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