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医辨证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病的疗效观察

陶勇

关键词:原发性高血压, 中医辨证治疗, 疗效观察
摘要:目的:观察分析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采用中医辩证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该院116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根据双盲法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单独采用洛活喜治疗,实验组患者联合采用洛活喜和中医辩证治疗,将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实验组患者中53例治疗有效,对照组患者中42例治疗有效,治疗总有效率为91.4%,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72.4%,实验组患者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采用中医辨证治疗可取得良好的效果,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案,值得广泛推广。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手术治疗的老年冠心病的综合性护理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手术治疗的老年冠心病的综合性护理效果。方法:该院于2013年4月至2015年4月期间,采用随机分组方式将到我院进行手术治疗的老年冠心病患者90例分为观察组以及对照组,平均每组患者45例。在手术期间对患者进行护理,其中对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对观察组患者则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综合性护理,在完成手术之后,对两组患者手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概率和患者及家属对护理的满意程度进行对比。结果:经过不同的护理方式之后,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概率显著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及家属对护理的满意程度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05)。结论:在对老年冠心病进行手术治疗的过程中,采用综合性护理比应用常规护理能降低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概率,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在临床上值得推广。

    作者:关慧娟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腹腔热灌注治疗晚期卵巢癌的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腹腔热灌注治疗晚期卵巢癌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该院从2011年6月至2013年6月收治的79例确诊为晚期卵巢癌的患者,所有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采用肿瘤细胞减灭术+术后 TP 方案静脉化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术后采用腹腔热灌注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差异。结果:研究组治疗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腹腔热灌注治疗晚期卵巢癌术后患者的临床疗效明显,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

    作者:李越;郝晶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肛门失禁患者围术期的临床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肛门失禁患者围术期的临床护理方法,总结护理工作经验,以提升护理效果和患者满意度。方法:选取该院自2013年3月至2015年3月接诊肛门失禁患者2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他们的临床资料及回访过程进行回顾。结果:经过精心治疗与护理,并对全部患者进行随访1年之后,患者大便次数较术前明显减少,术后有1例患者发生直肠伤口瘘,经治疗后痊愈。全部患者在行双侧臀大肌移植外括约肌重建术之后,均安排进行臀大肌功能锻炼、肛门直肠生物电刺激治疗、肛门护理以及饮食护理等综合性护理措施,有超过80%的患者控便功能得到了明显改善,能够重返学习或工作(P <0.05)。结论:肛门失禁患者手术治疗时,采用以术前肠道准备护理、术后功能锻炼为主要内容的综合护理干预措施,有助于改善患者的控便功能,进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努尔曼古丽·依地尔思;吴艳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小儿暴发性心肌炎的临床分析及护理研究

    目的:分析并总结小儿暴发性心肌炎的临床特征,同时探讨有效的护理方法。方法:选择2014年3月至2016年3月于该院就诊的小儿暴发性心肌炎患儿35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总结小儿暴发性心肌炎的临床特征和有效护理措施。结果:35例患儿中有29例出现发热,8例存在消化系统症状,11例出现咳嗽、气喘等症状,7例出现惊厥;均存在心电图异常和心脏舒张和收缩功能下降;35例患儿在住院期间有2例死亡,33例患儿治愈。结论:小儿暴发性心肌炎的临床特征复杂,加强临床分析、提高早期诊断意识很有必要,同时也要求根据患儿实际情况予以有效针对性护理,以便更好促进病情康复。

    作者:陈玉华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护理干预

    目的:总结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有效护理干预措施。方法:随机选取该院2015年3月至2016年4月间收治的50例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患者,纳入研究对象名单,编入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分配25例。对照组行常规性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性护理基础上行产后出血护理干预,记录好两组患者的终护理结果,之后进行整体分析。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在护理有效率、护理满意度等方面,观察组的护理结果更接近预设护理目标,两组对比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施行护理干预能够提高患者的宫缩能力、减少出血量、促进各项生命体征的恢复,确保患者的正常生活,改善患者预后,值得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黄春花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OSCE 在 ICU 专科护生临床能力评价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探究 OSCE 在 ICU 专科护生临床能力评价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80名 ICU 护理专业方向护生随机分为研究组(OSCE 教学模式)和对照组(传统教学模式),各40名,比较两组考核成绩及实施 OSCE 前后调查结果。结果:研究组护生实训后笔试考核成绩高于对照组(P <0.05);研究组实训后各考站总评分和 CTDI - CV 评分均高于实训前(P <0.05)。结论:应用 OSCE 可对 ICU 专科护生临床能力做出客观评价,该教学模式有助于提高护生的临床能力。

    作者:敖琴攀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整体护理干预对老年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心身健康的影响

    目的:探究整体护理干预对老年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心身健康的影响。方法:随机择取该院收治的老年功能性消化不良病患6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观察对象,病例择取时间为2015年11月至2016年6月间,根据随机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整体组,均采取传统护理措施,而整体组则于传统护理基础上采取整体护理干预。经护理后对两组老年功能性消化不良病患的心身健康情况进行比较。结果:经护理后,两组病患的心身健康情况均有所改善,且整体组病患的心身健康情况改善更为显著(P <0.05)。结论:采取整体护理干预能有效改善老年功能性消化量病患的心身健康,有较好临床价值。

    作者:徐定琼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1例2型糖尿病合并垂体前叶功能减退患者的护理

    垂体前叶功能减退是指任何原因引起的垂体前叶激素分泌不足所导致的一系列临床表现。该病又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类,临床上以原发性的较为常见,但2型糖尿病合并垂体前叶功能减退症的较为少见。糖尿病合并垂体前叶功能减退又称 Houssay 综合症,又叫糖尿病消失综合症[1]。其特点是糖尿病合并垂体前叶功能低下时糖尿病自行缓解,机体对胰岛素敏感性增加,甚至出现低血糖反应。2016年3月,我科收治了1例2型糖尿病合并垂体前叶功能减退患者,经过精心护理后康复出院。

    作者:童欣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阑尾炎患者围手术期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研究

    目的:研究护理干预在阑尾炎围术期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按随机对照原则,将该科2015年4月至2016年10月接收的92例阑尾炎手术病人等分成甲、乙两组。甲组行围术期护理干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分析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率与住院时间。结果:甲组并发症发生率2.17%明显低于乙组15.22%,住院时间(6.11±1.2)d 明显短于乙组[(8.32±1.47)d,P <0.05]。结论:于阑尾炎围手术期中积极引入护理干预法,有助于患者病情的恢复,减少并发症。

    作者:张俊红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输血前不规则抗体试验的临床意义及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输血前不规则抗体试验的临床意义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该院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期间收治的需要输血治疗的1326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分析患者的不规则抗体检测结果和分布情况。结果:在1326例输血患者中共检出12例不规则抗体阳性患者,不规则抗体检测阳性率为0.9%。男性患者中共出现3例,女性患者中共出现9例,比较不同性别的不规则抗体检测阳性率可知,女性患者的不规则抗体检测阳性率明显高于男性(P >0.05)。在12例不规则抗体阳性患者中,抗- E 抗体所占的比例高,其次是抗- D 抗体。结论:在患者输血前进行不规则抗体试验可以有效保证临床中的输血安全,预防患者出现溶血性反应等。

    作者:刘静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整体护理应用于急性阑尾炎护理的效果

    目的:剖析整体护理在急性阑尾炎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以2015年2月至2016年6月该科纳入的48例急性阑尾炎病例为研究对象,采用电脑随机盲法,将所选病例分成甲、乙两组。甲组予以整体护理,乙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护理总有效率。。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针对并发症发生率,甲组明显比乙组低,两者之比为:8.33% vs.29.17%。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整体护理用于急性阑尾炎中,并发症少,护理质量高。

    作者:孙艳娟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2012到2015年崇左地区食品微生物安全风险监测结果分析

    目的:分析2012~2015年崇左市的食品微生物安全风险监测情况,并对存在的食品安全问题进行改进。方法:选择广西壮族自治区崇左市天等县、凭祥市、扶绥县等县(市、区)及其乡(镇)的300多家单位,对八大类食品进行微生物检测。结果:微生物安全风险检测以肉及肉制品、餐饮食品和饮用水类的合格率偏低,微生物检测主要检出蜡样芽孢杆菌、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致泻大肠埃希氏菌等食源性致病菌。结论:食品监管部门应加强对食品生产销售中各环节的监督管理,完善食品监管制度,加大对不合格食品的打击力度,提高群众辨别不合格食品的能力,确保食品安全。

    作者:农晓妮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补阳还五汤配合西药对脑梗塞的治疗作用研究

    目的:探讨补阳还五汤配合西药对脑梗塞的治疗作用。方法:选择2015年2月至2016年2月本院接收的150例脑梗塞患者,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分为研究组(n =75)和对照组(n =75),对照组应用西药治疗,研究组应用补阳还五汤配合西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比较,研究组总有效例数为73例(97.33%),对照组总有效例数为65例(86.67%),研究组总有效例数明显多于对照组(P <0.05)。结论:补阳还五汤配合西药治疗脑梗塞能取得显著的效果,既能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也能促进患者的预后康复,值得推广。

    作者:潘强;袁秋学;刘长福;张飞龙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院前急救护理路径在脑卒中患者院前急救中的应用

    目的:探究院前急救护理路径在脑卒中患者院前急救中的应用情况。方法:选择该院2014年1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36例脑卒中患者,根据院前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急救情况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院前急救时间(8.36±2.15)min,等待手术时间(10.82±2.85)min,两组患者在急救时间和等待手术时间上存在显著性差异(P <0.05);观察组者治愈率83.33%,治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P <0.05)。结论:院前急救护理路径有效提高脑卒中患者的治疗效率,加强院外急救,缩短入院急救时间和手术等待时间,降低脑卒中患者的残疾率和死亡率,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李洪娟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40例育龄妇女出现带器宫内妊娠的原因分析

    目的:对放置宫内节育器的育龄妇女出现带器宫内妊娠的原因进行分析,就如何降低带器妊娠现象进行探讨。方法:收集带器妊娠妇女40例,对相关数据进行记录并进行分析。结果:由于 IUD 下移造成带器宫内妊娠的人数为29人,占72.5%;正常位置 IUD 带器宫内妊娠11人,占27.5%。40例育龄妇女中有15例育龄妇女使用宫型 IUD,18例育龄妇女使用元宫型 IUD,7例育龄妇女使用母体乐;放置宫内节育器5年以内出现带器宫内妊娠的其有35例,占87.5%;年龄在18~30岁的有37人,占92.5%。结论:根据育龄妇女的年龄、生育要求、生育方式、子宫大小、子宫位置、宫口的松紧度、月经情况及全身状况进行综合评估后选择适合育龄妇女的 IUD 的类型和型号、使用年限,并告知育龄妇女放置 IUD 后注意事项、定期随访、可能出现的副反应以及 IUD 的种类和使用年限,要求所有的放置宫内节育器的育龄妇女每季度在当地的乡镇计生技术服务站进行妇检(盆腔 B 超检查),了解宫内节育器放置后的相关情况。

    作者:黄菊芬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缬沙坦分别联合氨氯地平和氢氯噻嗪治疗老年高血压的疗效对比

    目的:探讨缬沙坦分别联合氨氯地平和氢氯噻嗪治疗老年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该院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接诊的老年高血压患者130例,按照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1和观察组2,每组65例,其中,观察组1采用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观察组2采用缬沙坦联合氢氯噻嗪,对比两组患者的血浆 NO、内皮素水平。结果:与治疗前相比,观察组1患者血浆 NO 升高,内皮素降低(P <0.05)。观察组2患者血浆 NO 升高,内皮素下降(P <0.05)。但是,观察组1和观察组2在治疗后血浆 NO 和内皮素方面,没有显著区别(P >0.05)。结论: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或者联合氢氯噻嗪在治疗老年高血压方面并没有明显的疗效差异,治疗效果良好,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生存质量。

    作者:任俊苹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联合洛丁新治疗老年高血压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分析研讨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联合洛丁新治疗老年高血压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此为前瞻性研究,采用随机抽签方式,从该院2014年5月至2016年2月期间收治的老年高血压疾病者中,抽取80例纳入到讨论中,80例患者纳入院单双号分对照组40例(洛丁新治疗)和研究组40例(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联合洛丁新药物治疗),对比研讨两组患者临床治疗状况。结果:研究组治疗总疗效85%比对照组72.50%高,组间数据有统计学意义(P <0.05)。对比两组患者血压状况,治疗两周时,其舒张压、收缩压指数,研究组比对照组优,组间数据有统计学意义( P <0.05);但对比其治疗前、治疗一周时舒张压、收缩压指数状况,组间数据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临床治疗老年高血压疾病可考虑将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和洛丁新药物联合使用,疗效突出,血压控制较为良好,其应用性较大。

    作者:陈伟清;陆敏;王静芝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关节护理在风湿性关节炎患者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研究关节护理在风湿性关节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0年5月至2015年5月收治的36例行人工关节置换术治疗的风湿性关节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征得患者知情同意下对其实施关节护理,比较实施前后应用效果。结果:关节护理实施前风湿性关节炎患者SAS 评分(58.79±2.21)分,SDS 评分(59.46±2.24)分、VAS 评分(5.78±1.12)分,实施后 SAS 评分(40.22±1.20)分,SDS 评分(42.33±1.27)分、VAS 评分(2.12±1.00)分,二者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关节护理可显著降低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焦虑、抑郁及疼痛程度,为其重回正常生活轨道奠定坚实基础,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胡白露;张敏;刘慧;冉学军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急性心力衰竭的重症护理干预措施研究

    目的:剖析急性心力衰竭的重症护理干预措施及其应用价值。方法:以2014年3月至2016年11月该科接诊的84例急性心力衰竭病例为研究对象,采用抽签法,将84例病例随机分成试验与对照两组,各组均42例。试验组联用常规与护理干预措施,对照组单行常规护理。观察比较两组的急救效果。结果:试验组抢救成功率为97.6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5.71%,P <0.05)。护理后,试验组生活质量评分为(87.63±6.08)分,对照组为(71.05±5.26)分。组间差异显著(P <0.05)。针对患者满意率,试验组明显比对照组高,两者之比为:95.24% vs.78.57%,P <0.05。结论:在急性心力衰竭常规护理中合理引入护理干预措施,有助于患者病情的良好控制,改善生存质量。

    作者:陈维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临床药师在抗菌药物合理应用中的作用

    目的:探究该院临床药师抗菌药物合理应用情况,提高我院抗菌药物和基本的管理水平。方法:选择该院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收治的156例使用抗菌药物治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处方是否有临床药师干预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两组患者的处方抗菌药物用法用量、适应症、联合用药、重复用药等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对照组患者的抗生素销售比例明显高于观察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抗生素基本药物比例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的抗菌药物合理应用方面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门诊、急诊在开具抗菌药物处方过程中存在不同程度不合理用药的现象,存在抗生素基本药物使用率不高,抗生素用药量大等问题,临床药师要加强与临床医师的沟通交流,大力宣传临床抗生素药物用药规范知识,提高医师合理用药意识,全面提升我院临床抗菌药物合理规范用药水平。

    作者:陆炳蔚 刊期: 2017年第01期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