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维
目的:探究急诊内科昏迷病因与临床急救方法。方法:选取该院2014年7月至2015年9月期间收治的120例急诊科昏迷患者,回顾性分析一般资料(性别、年龄、昏迷程度),分析昏迷病因以及急救成功率、病死率。结果:患者病死率以及相关病因,性别、年龄、病因与患者病死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对比中度、重度昏迷患者病死率,重度昏迷患者病死率明显高于轻度昏迷(P <0.05)。结论:昏迷急救时需加强中、轻度昏迷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监测,加强重度昏迷患者的抢救,充分了解病因,减少病死率。
作者:黄艳丽;李苗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研究分析球形肺炎的临床影像特点,对和其他球形病灶鉴别进行探讨。方法:根据该院2009年5月至2010年5月的16例球形肺炎患者来分析研究。结果:此次研究的患者临床表现为,病变两侧边缘垂直于胸膜,为刀切样直边缘,病变是方形,附近的胸膜较为肥厚,支气管狭窄,肺门侧血管扭曲变粗。肺门淋巴结没有明显肿大情况,使用了抗炎治疗,患者的病变部位有所缩减,能够继续接受抗炎治疗。结论:临床中球形肺炎在接受 CT 检查时具有较好的效果,可以进行推广使用。
作者:戚治宇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探讨阴式全子宫切除术的麻醉方法与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3月至2016年8月期间在该院接受阴式全子宫切除术的85例患者,根据随机抽取法分为观察组(n =45)和对照组(n =40),观察组应用腰硬联合麻醉,对照组应用连续硬膜外麻醉,比较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指标比较,观察组麻醉起效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 <0.05);两组患者肌松效果比较,观察组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在阴式全子宫切除术中应用腰硬联合麻醉能取得理想的效果,不仅能缩短患者的麻醉起效时间和手术时间,也能起到十分显著的肌松效果,有助于提高患者的手术效果,建议临床推广。
作者:左志明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分析和探究急诊护理流程优化对急诊患者抢救效率的影响。方法:随机抽取了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该院急诊科收治的12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的先后顺利将其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而实验组患者给予了急诊护理流程优化护理,然后对两组患者的抢救效率及满意度进行对比。在对急诊患者进行抢救的过程中,对其急诊护理流程进行优化,不仅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抢救效率,而且还能提高患者及家属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作者:李瑛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分析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治疗方法与疗效。方法:研究对象选取该院2014年9月至2015年8月收治的86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根据患者的入院日期尾数进行分组。尾数为奇数的42例患者纳入甲组范畴,采用手术治疗;尾数为偶数的44例患者纳入乙组范畴,采用非手术方式治疗。对两组的临床疗效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甲组患者的临床有效率明显高于乙组(P <0.05);此外,甲组患者的盆腔疼痛、性交疼痛、不孕症改善结果明显优于乙组(P <0.05)。结论: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在满足手术适应证的情况下予以手术治疗具有很高的疗效,值得研究和推广。
作者:王庆玲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对老年患者腰-硬联合麻醉的镇静效应。方法:以该院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收治的95例拟行腰-硬联合麻醉的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五组,分别为咪达唑仑组(M 组)、右美托咪定组(D1、D2、D3组)和空白对照组(K 组),每组各19例患者,记录五组患者不同时间点的 Ramsay 评分。结果:D1、D2、D3和 M 组患者 T2至 T5时的 Ramsay 评分明显高于 T0至 T1时(P <0.05)。T3至 T5时,D2、D3和 M 组患者的 Ramsay 评分明显高于 K 组患者(P <0.05)。结论:老年患者行腰-硬联合麻醉时,右美托咪定具有较好的辅助作用,镇静效果好。
作者:刘建根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探究颅内微创血肿清除术与传统开颅清除血肿手术在高血压脑出血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70例 HICH 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行颅内微创血肿清除术)和对照组(行传统开颅清除血肿术),各35例,比较两组手术观察指标及患者预后情况。结果:观察组术中及术后观察指标均优于对照组,预后优良率(85.7%)高于对照组(77.1%),比较差异显著(P <0.05)。结论:与常规开颅手术相比,颅内微创血肿清除术治疗 HICH 优势更为明显,利于改善患者预后。
作者:胡刚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奥美拉唑联合多潘立酮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本文通过对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该院接收的96例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并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2组和观察组各32例,对照1组采纳奥美拉唑进行治疗,对照2组采纳多潘立酮进行治疗,观察组则采纳奥美拉唑联合多潘立酮进行治疗。然后对比三组患者的治疗疗效及复发率情况。结果:经三组应用不同方式的治疗后发现,观察组的疗效为96.8%,对照1组疗效为71.8%,对照2组疗效为65.6%,很明显观察组比对照1组、对照2组都要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另外,观察组复发率为6.2%,而对照组1组、2组复发率分别为28.1%、31.2%,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意义(P <0.05)。结论:奥美拉唑联合多潘立酮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能显著提升其医学疗效,且复发率低,安全性高,临床应用价值重大。
作者:李静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分析相关生化检验项目在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中诊断价值。方法:随机选取2015年1~12月经该院诊治的600例糖尿病肾病患者作为研究组,以同一时期在该院进行体检的600例健康人员作为对照组,分别检测两组受试者的血清肌酐、血清尿素氮情况;并进行比较。通过糖尿病肾病早期的患者与健康人群之间的差异证明血清肌酐、血清尿素氮情况诊断糖尿病肾病早期的意义。结果:对照组血清肌酐(75.66±16.58)血清尿素氮(5.83±1.23);研究组血清肌酐(102.35±27.98)血清尿素氮(12.14±2.24);P <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可以看出相关的生化指标可以更加精准的检测糖尿病肾病早期患者的身体指标,更有效的控制疾病,从而实现早诊断早发现早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姚媚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复方丹参注射液与生长抑素应用在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治疗中的安全性。方法:收集该院2014年5月至2016年8月间前来就诊的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90例,随机分为参照组(生长抑素治疗)、试验组(加用复方丹参注射液医治),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以及 ICAM -1、CRP 指标较参照组远远较优(P <0.05);且两组不良反应相差甚微(P >0.05)。结论:对重症急性胰腺炎病患行生长抑素联合复方丹参注射液医治,可获取可观疗效,且安全性较高,该治疗方法具有可借鉴价值。
作者:杨德强;张晓鹏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总结胸外科患者中合理应用呼吸功能训练器对其病情康复产生的影响。方法:从2016年03月至2016年09月因胸部外伤以及肺癌等疾病进入该院胸外科治疗的患者中,选取66例进行分组对照研究,基础组32例行常规护理,而治疗组34例则加行呼吸功能训练器护理,对两组疗效进行观察、对照。结果:基础组32例胸管留置期(4.36±0.92)d,治疗组34例(2.76±0.51)d;基础组住院时间(15.69±2.42)d,治疗组(11.67±2.17)d,(P <0.05);且两组内并发症的发生率对照(P <0.05)。结论:对于胸外科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以呼吸功能训练器护理,除了可缩短其胸管留置期以及住院时间外,还能防止并发症,可推广。
作者:周琪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分析提高门诊导医服务质量对于就医患者满意度的影响效果。方法:通过向在该院门诊就诊的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并针对调查结果采取有针对性的人员调整与培训等一系列整个措施,提高门诊导医的服务质量,同时对整改前后患者的满意度进行调查。结果:提高门诊导医服务质量后,门诊患者的满意度度较整改前明显提高(P <0.05)。结论:通过提高门诊导医服务质量,完善门诊各项便民服务措施,能够有效提高患者对于医疗服务的满意度,改善日益紧张的医患关系。
作者:宗瑾瑜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探究宫颈糜烂与宫颈癌前期病变筛查的临床观察。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5月期间收治的600例已婚妇女,经由 TCT 法检查,发现异常的95例患者,结合病理学检查,分析检查结果。结果:600例行 TCT 检查的已婚妇女,出现异常的有95例,其中,主要包括35例 ASC- US,20例 ASC - H,25例 LSIL,15例 HSIL。病理学检查结果,3例 CIN,17例宫颈癌,75例宫颈炎症,相对应的符合率分别为100%、80.9%、94.6%。对于确诊的20例 CIN 和宫颈癌,分别为2例宫颈光滑、2例轻度糜烂、5例中度糜烂、11例重度糜烂。结论:TCT 检查是筛查早期宫颈癌与 CIN 的有效措施,有助于掌握宫颈糜烂与宫颈癌前期病变的关系。
作者:范香萍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分析加味瓜蒌薤白半夏汤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在该院收治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60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服加味瓜蒌薤白半夏汤,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绞痛发作情况及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心绞痛的发作频率及持续时间均较治疗前有所下降,观察组治疗后心绞痛发作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0.0%,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采用加味瓜蒌薤白半夏汤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疗效肯定,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李永吉;杨艳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对小儿包皮、包茎应用包皮环切术治疗中护理方法与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择该院自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包皮异常、行包皮环切出治疗的患儿52例为研究对象,对其实施术后观察、健康教育、给予相应的指导等,对其效果进行观察。结论:对包皮环切术治疗的患儿加强术后护理,可对相关并发症进行有效预防,使患儿的痛苦减轻,提高家长满意度,患儿及家属的接受程度比较高。
作者:符雪妃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探究孕前检查在优生优育中的积极作用。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4月间进行孕前检查的43例产妇作为实验组,另外选取同一时期未进行孕前检查的43例产妇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产妇分娩后新生儿的缺陷率。结果:实验组产妇的新生儿中新生儿的出生缺陷率为2.3%,对照组产妇的新生儿中新生儿出生缺陷率为14.0%,实验组产妇的新生儿中新生儿的出生缺陷率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进行孕前检查可以显著减少新生儿的出生缺陷率,提高新生儿的健康质量,在优生优育起到积极的作用。
作者:张何英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输卵管系膜囊肿的临床表现及治疗。方法:回顾分析该院62例输卵管系膜囊肿的临床资料。结果:62例输卵管系膜囊肿患者的发病年龄(39.0±13.1)岁,主要为育龄女性,临床多无症状,肿瘤标记物正常,囊肿直径4.2~17.8 cm,平均(8.68±2.56)cm。56例(92%)为单侧输卵管系膜囊肿(左侧25例,右41例),6例(7.5%)为双侧输卵管系膜囊肿。56例囊肿囊壁光滑,4例囊壁内有乳头。术后病理结果示57例为单纯囊肿,3例为上皮性囊肿。共9例发生蒂扭转,扭转度180~720度,4例不全扭转例,5例完全扭转,囊肿直径6~14 cm,平均(7.9±2.5)cm。所有患者均行手术治疗,52例行输卵管系膜囊肿剥除,6例行患侧附件切除术,2例输卵管切除。结论:输卵管系膜囊肿多为良性病变,极少恶变,囊肿直径接近或大于5 cm 时,易引起蒂扭转,临床处理主要行输卵管系膜囊肿剥除术,发生蒂扭转引起组织坏死行患侧附件切除术或输卵管切除术;绝经后囊肿增长快、囊肿较大者,囊肿内有出血者,囊肿内壁有乳头者术中应行冰冻病理检查。
作者:杨生红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探讨纤维喉镜下 Nd:YAG 激光治疗声带息肉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1月至2015年12月到该院耳鼻喉科就诊的148例声带息肉患者,在纤维喉镜下使用 Nd:YAG 激光对其进行治疗,总结并分析治疗结果。结果:148例声带息肉患者中,治疗总有效率为100.0%。有32例治愈患者经两次治疗痊愈。有61%患者术后4~7d 声音恢复正常,有27%患者术后2周声音恢复正常,有9%患者术后3 w 恢复正常工作,有3%患者术后1个月声音才恢复正常。随访时间为0.6~3年,无复发者。结论:治疗声带息肉的佳方案是纤维喉镜下 Nd:YAG 激光治疗术。手术者应娴熟掌握激光特性、内镜技术及操作技巧,术中也应小心操作,避免激光对患者的正常组织造成伤害,使患者能得到满意的治疗。
作者:张绍良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探讨 CO2激光切除包括声带良性肿瘤、癌前病变、早期喉癌等在内的喉肿物优点,分析疗效。方法:插管全身麻醉,在显微镜支撑喉镜直视下利用 CO2激光切除声带或者喉室小结、息肉及声带白斑、乳头状瘤等喉肿物。术后采用口服药物或者雾化治疗消除手术水肿,禁声1个月并口服消肿散结的中成药。结果:1个月后患者声嘶症状基本解决,声带黏膜恢复良好。结论:显微镜支撑喉镜引导下 CO2激光治疗喉肿物疗效好,患者花费少,痛苦小。
作者:卢柳斌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探索对高龄股骨股骨粗隆间骨折行之有效的治疗策略。方法:挑选该院2013年至2015年90例高龄股骨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年龄66~99岁,平均(81.3±1.1)岁,并随机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患者。实验组采用内固定的治疗方法,对照组采用人工股骨头置换手术方法,对两组病患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实验组优良率是86.67%,对照组优良率是82.3%,实验组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05)。结论:对高龄股骨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做内固定手术可作为临床治疗首选,但是对于同时患骨质疏松,无法长期卧床与骨折不稳者对人工股骨头置换手术却更加适合,但这并不代表可以完全对内固定术加以替代。
作者:武彦增 刊期: 2017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