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奥美拉唑合多潘立酮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32例临床观察

李静

关键词:浅表性胃炎, 奥美拉唑, 多潘立酮
摘要:目的:探讨奥美拉唑联合多潘立酮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本文通过对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该院接收的96例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并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2组和观察组各32例,对照1组采纳奥美拉唑进行治疗,对照2组采纳多潘立酮进行治疗,观察组则采纳奥美拉唑联合多潘立酮进行治疗。然后对比三组患者的治疗疗效及复发率情况。结果:经三组应用不同方式的治疗后发现,观察组的疗效为96.8%,对照1组疗效为71.8%,对照2组疗效为65.6%,很明显观察组比对照1组、对照2组都要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另外,观察组复发率为6.2%,而对照组1组、2组复发率分别为28.1%、31.2%,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意义(P <0.05)。结论:奥美拉唑联合多潘立酮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能显著提升其医学疗效,且复发率低,安全性高,临床应用价值重大。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探讨提高门诊导医服务质量对就医患者满意度的影响

    目的:分析提高门诊导医服务质量对于就医患者满意度的影响效果。方法:通过向在该院门诊就诊的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并针对调查结果采取有针对性的人员调整与培训等一系列整个措施,提高门诊导医的服务质量,同时对整改前后患者的满意度进行调查。结果:提高门诊导医服务质量后,门诊患者的满意度度较整改前明显提高(P <0.05)。结论:通过提高门诊导医服务质量,完善门诊各项便民服务措施,能够有效提高患者对于医疗服务的满意度,改善日益紧张的医患关系。

    作者:宗瑾瑜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乳腺癌保乳术后大分割放疗急性毒性及生命质量

    目的:分析乳腺癌保乳术后大分割放疗急性毒性及生命质量。方法:选取该院近年来符合入组条件的乳腺癌保乳术患者5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实施常规分割放疗,观察组实施大分割放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急性毒性以及生命质量。结果:两组患者急性放射性皮炎均为Ⅰ~Ⅱ度,无显著差异(P >0.05),均未出现明显的放射性心、肺毒性,均未出现心前区不适、气促、咳嗽症状,观察组患者的 EWB 得分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但两组患者 PWB、SWB、FEB、AC 得分以及量表总得分(TOTAL)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 >0.05)。结论:乳腺癌保乳术后大分割放疗急性毒性及生命质量与常规分割放疗相同,患者耐受良好。

    作者:康建宝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品管圈工作模式应用在 ICU 人工气道护理中的效果

    目的:本次主要对品管圈工作模式应用在 ICU 人工气道护理中的效果进行分析,旨在提高临床护理的水平和质量。方法:选取该院2014年3月至2016年7月收治的 ICU 人工气道患者80例,根据所有患者入院就诊的编号进行平均分组,其中单号为对照组,双号为实验组,两组各为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对照组护理的基础上行品管圈工作模式护理,对两组患者护理的效果进行分析对比。结果: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0%,P <0.05)。结论:品管圈工作模式应用在 ICU 人工气道护理中的效果确切,可有效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的几率,值得于临床护理中应用推广。

    作者:陈颖翘;伍翠敏;梁伟玲;区晓芬;罗文霞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浅谈维持性透析患者的健康教育

    通过对本科室的200多名长期透析患者从内瘘术前、术后相关知识宣教、饮食宣教。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健康指导,施实个体化宣教相结合的方法,健康教育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患者方面:内瘘感染率、闭塞率明显下降,饮食方面知识、用药知识均掌握较好,医护之间满意度提高。

    作者:李丽萍;汪洪霞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阴式全子宫切除术的麻醉方法与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阴式全子宫切除术的麻醉方法与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3月至2016年8月期间在该院接受阴式全子宫切除术的85例患者,根据随机抽取法分为观察组(n =45)和对照组(n =40),观察组应用腰硬联合麻醉,对照组应用连续硬膜外麻醉,比较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指标比较,观察组麻醉起效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 <0.05);两组患者肌松效果比较,观察组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在阴式全子宫切除术中应用腰硬联合麻醉能取得理想的效果,不仅能缩短患者的麻醉起效时间和手术时间,也能起到十分显著的肌松效果,有助于提高患者的手术效果,建议临床推广。

    作者:左志明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症124例疗效探讨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症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于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来该院接受治疗的124例脑卒中后抑郁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接受盐酸帕罗西汀药物内服,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服用眠安宁颗粒药物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6.77%,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77.4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0.333,P <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可以有效提高脑卒中后抑郁症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改善患者抑郁情况,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宋春英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经口吸吮与管饲喂养结合促进早产儿完全胃肠喂养的护理观察

    目的:观察经口吸吮与管饲喂养结合促进早产儿完全胃肠喂养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该院收治的86例早产儿作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实施管饲喂养护理,观察组实施经口吸吮和管饲喂养结合的护理。结果:观察组早产儿胃管留置的时间为(11.28±1.49)d。对照组早产儿胎胃管留置的时间为(13.53±2.49)d。两组在喂养后相关指标上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早产儿患者实施经口吸吮语与管饲喂养相结合的护理方式,能够加快早产儿体重的增长速度,减少胃管留置时间和住院时间,能够充分促进早产儿完全胃肠喂养,提升早产儿的护理效果和生活质量,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刘娟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成人急性细菌性痢疾的临床诊治分析

    目的:分析成人急性细菌性痢疾的临床诊治情况。方法:选取该院37例患有急性细菌性痢疾的成年人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其临床表现和治疗情况。结果:37例急性细菌性痢疾患者治疗后,痊愈的有13例,显效的有22例,无效的有2例,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4.6%,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为(6.8±1.3)d,治疗中无严重的不良反应发生。结论:成人急性细菌性痢疾予以及时有效的治疗,可以降低患者的死亡率,治疗效果显著。

    作者:刘成山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新形势下医院档案管理存在弊端及改进措施

    随着我国新一轮的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逐渐推进,国内各大医院都积极开展实施医疗改革。而医院档案管理工作属于医院各项工作的重要凭据,其重要程度不言而喻。但是从现阶段医院档案管理工作的实际情况来看,其中依旧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也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医院档案管理工作的高效开展。基于此,本文分析了新形势下医院档案管理工作存在的弊端,就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

    作者:魏晓燕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美托洛尔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观察

    目的:剖析美托洛尔用于慢性心力衰竭中的疗效。方法:抽取2015年4月至2016年5月该院接收的心力衰竭病例,共计76例。根据入组时间分组76例病例:单号入组列入试验组(n =38),双号入组列入对照组(n =38)。前者于常规治疗中加用美托洛尔,后者单用常规疗法。观察两组心脏指数变化,比较心输出量等指标。结果:试验组心脏指数、心搏出量与心输出量的变化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5)。试验组疗效总有效率为89.47%,对照组为76.32%。试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将美托洛尔积极用于慢性心力衰竭中,既能促进患者心功能的恢复,又能增强临床疗效。

    作者:贾相科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颅内微创血肿清除术与传统开颅清除血肿手术在高血压脑出血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探究颅内微创血肿清除术与传统开颅清除血肿手术在高血压脑出血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70例 HICH 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行颅内微创血肿清除术)和对照组(行传统开颅清除血肿术),各35例,比较两组手术观察指标及患者预后情况。结果:观察组术中及术后观察指标均优于对照组,预后优良率(85.7%)高于对照组(77.1%),比较差异显著(P <0.05)。结论:与常规开颅手术相比,颅内微创血肿清除术治疗 HICH 优势更为明显,利于改善患者预后。

    作者:胡刚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探讨高度近视发生眼底病变的危险因素及措施

    目的:研究分析高度近视导致的眼底病变危险因素和预防措施。方法:根据该院2013年1月至2014年5月的350例高度近视患者来进行研究分析,根据患者是否发生眼底病变分成两组,统计眼底病变发生几率,对发生的因素进行分析,探讨预防措施。结果:眼底病发病率是14.7%。病变组患者的男性数量、高龄数量、高屈光度患者数量以及眼轴长比例均要比无眼底病变组患者高,结果存在统计学差异性(P <0.05)。结论:高度近视患者男性较多、高屈光度较多、眼轴长情况差,用眼不合理情况普遍,这些是眼底病变的危险因素,临床中要针对高危群体提供干预措施,预防高度近视致眼底病变情况发生。

    作者:张智伟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探讨丹红注射液导致的药物不良反应研究

    目的:研究分析丹红注射液引起的药物不良反应。方法:根据2011年1月至2014年12月该院的39例丹红注射液不良反应事件来分析,对患者的疾病、药物使用、不良反应发生时间、症状等进行回顾分析。结果:全部的不良反应事件中,原发性高血压是原发疾病占比大的,占28.21%。有5例单独使用患者,占12.82%;34例联用患者,占87.18%。35.9%的不良反应是皮肤症状,25.64%是消化系统症状。不良反应发生率是7.28%,超过60岁患者的发生率是15.52%。结论:丹红注射液引起的不良反应患者症状比较轻,通过加强药物监护能够及时发现并采取措施,避免意外发生。

    作者:郭晓叶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微型外固定支架治疗掌指骨关节内粉碎性骨折

    目的:探讨掌指骨关节内粉碎性骨折采用微型外固定支架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以我院收治的36例掌指骨关节内粉碎性骨折为研究对象,给予所有患者微型外固定支架治疗,分析其治疗结果。结果:对本研究中的36例患者进行为期18个月的随访,随访率100.00%。长愈合时间8周,短6周,平均愈合时间为7周;未出现针孔感染的病例,除1例患者因骨缺损及伸指肌腱行植骨术未行肌腱修补且拇指近节粉碎性骨折而有指间关节活动不利,其他患者的手功能均恢复至正常或接近正常。结论:掌指骨关节内粉碎性骨折采用微型外固定支架治疗,具有显著效果。

    作者:周立健;李春江;张凤伟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PDCA 循环管理模式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提高护士依从性的应用

    目的:探讨 PDCA 循环管理模式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提高护士依从性的效果。方法:该病房于2016年1月至2016年6月实施 PDCA 循环管理模式,对实施 PDCA 循环管理模式前(2015年10~12月)及实施 PDCA 循环管理模式后(2016年1~3月)护士日常接收药品扫码率进行比较。结果:2016年1~3月共有药品总单数2423列,接收药品总单数2273列,SPD 扫码率93.81%,实施 PDCA 循环管理模式前增长执行率27.41%。结论:PDCA 循环管理模式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的应用大大提高了护士接收药品的扫码率,提高了护士日常工作的依从性,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玲玲;王燕;朱枣兰(通讯作者)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疗效分析

    目的:对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6年1月期间该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病患12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联合组两组。对照组病患采取阿司匹林药物治疗,而联合组病患采取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药物治疗,后对比两组病患的临床疗效。结果:联合组急性心肌梗死病患的疾病治疗总有效率98.33%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80.00%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采取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疗效更为显著,有较好的临床价值。

    作者:施永勤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62例输卵管系膜囊肿手术治疗患者的护理

    目的:探讨输卵管系膜囊肿的临床表现及治疗。方法:回顾分析该院62例输卵管系膜囊肿的临床资料。结果:62例输卵管系膜囊肿患者的发病年龄(39.0±13.1)岁,主要为育龄女性,临床多无症状,肿瘤标记物正常,囊肿直径4.2~17.8 cm,平均(8.68±2.56)cm。56例(92%)为单侧输卵管系膜囊肿(左侧25例,右41例),6例(7.5%)为双侧输卵管系膜囊肿。56例囊肿囊壁光滑,4例囊壁内有乳头。术后病理结果示57例为单纯囊肿,3例为上皮性囊肿。共9例发生蒂扭转,扭转度180~720度,4例不全扭转例,5例完全扭转,囊肿直径6~14 cm,平均(7.9±2.5)cm。所有患者均行手术治疗,52例行输卵管系膜囊肿剥除,6例行患侧附件切除术,2例输卵管切除。结论:输卵管系膜囊肿多为良性病变,极少恶变,囊肿直径接近或大于5 cm 时,易引起蒂扭转,临床处理主要行输卵管系膜囊肿剥除术,发生蒂扭转引起组织坏死行患侧附件切除术或输卵管切除术;绝经后囊肿增长快、囊肿较大者,囊肿内有出血者,囊肿内壁有乳头者术中应行冰冻病理检查。

    作者:杨生红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药物对常用临床检验指标的影响

    目的:研究药物对检测患者临床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该院自2010年6月至2016年5月就诊的200名患者的临床资料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分析和总结。结果:对选取的资料的尿检样本进行反复分析,检测药物成分和代谢物水平。结论:部分药物的使用影响了部分临床检验指标的结果,需要更换检验方法或者进一步检测才能排除药物的干扰。

    作者:欧阳胜男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奥扎格雷钠与灯盏花素对老年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治疗效果

    目的:探析奥扎格雷钠与灯盏花素对老年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资料,选取该院2014年9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老年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50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和25例,对照组采用奥扎格雷钠进行治疗,实验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灯盏花素进行联合治疗,对比各组间患者的治疗效果和血流动力学变化。结果:经不同药物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效果高于对照组,且血液指标变化均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针对老年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采用奥扎格雷钠+灯盏花素进行联合治疗的效果显著,改善了各项血液指标,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患者信赖和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柳国栋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高血压患者的临床内科治疗分析

    随着现代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生活起居主要是依靠交通工具,越来越多的人缺乏足够的锻炼,导致身体素质不断下降,因此高血压患者越来越多,终导致高血压患者在临床内科致死率和致残率居高不下。临床治疗过程中需要进行积极地干预,这样才能预防并发症,尽可能地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同时减少一些意外事故的发生,本文针对高血压患者的症状,找出相应的对策。

    作者:徐红燕 刊期: 2017年第01期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